(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 山西 太原 030013)
【摘 要】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决定了建筑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它是建筑的基础,因此地基基础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为了保障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就需要在施工之前对施工现场的地质和气候等自然环境进行勘察,所以岩土勘察也是保证建筑稳定性的必要前提。做好岩土勘察就可以为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一定的条件,本文就对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地基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6)22-0048-02
1.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现状
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建筑施工中会遇到很多地质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完全不同的施工现场,这就需要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因此事先进行岩土勘察可以提前了解掌握地质情况,制定施工预案,保障地基处理的质量和进度。在目前的建筑工程岩土勘察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 缺乏对岩土勘察工作的重视
岩土勘察可以有效地为建筑施工提供现场状况,为施工打下基础,但在目前的建筑行业中,建筑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可能会忽视岩土勘察的作用,不重视岩土勘察。无法按照规定进行勘察,导致勘察数据的不准确。可能影响建筑施工进度。
1.2 岩土勘察技术不到位
因为当前的建筑行业对勘察工作的不重视,缺乏专业性的岩土勘察人才。在实际的勘察过程中,勘察人员的专业性程度过低,专业知识匮乏,无法进行有效的勘察工作。
1.3 建筑工程施工工地自身的问题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在施工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地质情况非常复杂或者难以处理的情况。针对这种岩土,现有的技术无法进行有效的勘察,很难确定岩土数据因而无法确定设计的参数。
1.4 岩土勘察的监管力度不够
由于建筑行业对岩土勘察的不重视,在岩土勘察的工作中就可能会出现不规范的行为,越级承接任务这样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行业对勘察的监管不到位就会造成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2.岩土勘察的内容及其相关要求
2.1 获取建筑相关的数据
通过岩土勘察了解建筑物的结构、特征、体积等,掌握施工中可能碰到的岩石种类、地质和水文情况等。综合分析不良地质的现状、成因和发展趋势从而探究其可能对建筑造成的危害等,提出整治的措施。查明建筑物周围的岩石种类和地质地形以及坡度等,对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和计算。
2.2 勘察地下水埋藏情况
在建筑施工中进行地基降水设计的时候,应该通过勘察地下水分析探究可能会对地基产生影响的因素。及时地查明建筑物的地下水类型、变化规律、埋藏的深度,并且分析其是否会对建筑物的建筑材料和金属产生腐蚀性。探究地下水可能出现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建筑物的地基和整体结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3 分析地震的效应
建筑的安全性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保障意义,因此设置地震防区的工作必不可少。施工人员要事先划分施工现场的土质类型,场地类别。评价分析施工地基的地震效应从而探究抗震效果。如果抗震的设防烈度超过七度则认定施工地基的土质属于饱和砂土或者粉土。如果地震设防烈度不超过七度则要划分地基土质的类型和场地。
2.4 为基坑的开挖提供技术参数
建筑地基的基坑对建筑的稳定性和承载性能以及安全性都提供了基础,在进行基坑施工的时候就要估算基坑自身的稳定性。为了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在施工前就应该对基坑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和岩土的参数进行详细的勘察计算,从而科学地探究基坑的挖掘深度和降水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建筑物周围的地质情况也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可能因为地质情况的改变而产生的影响基坑承载力的因素进行评价,科学地选择实用的、合理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在保证基坑质量和避免成本浪费的情况下,制定出确保建筑安全性、稳定性和承载性能的施工方案。
3.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地基基础处理不当
因为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整体的专业性较低,缺乏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无法正确领会设计图纸,就会造成施工的盲目性,与施工图纸无法完全吻合,对地基的承载性和稳定性方面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使其无法达到施工的预期效果,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3.2 地基基础缺乏有效保护措施
地基基础在施工时和完工后都需要进行完善的保护,才能保证地基基础的质量从而保证建筑整体的质量。但是在目前的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较差,无法对地基进行有效的保护,地基的防水和排水措施无法达到建筑施工的要求,在水位的影响下造成地基的沉降,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变形,对建筑的整体结构产生严重的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也会因此降低。
4.地基处理技术
4.1 换填垫层法
我国的软土分布比较广泛,而软土因为强度等原因不适合作为建筑的地基。因此需要用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的材料替换掉原有的软土,这种材料需要具有强度高、压缩性低的特点,替换过后的地基土质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在实施换填垫层法时,首先要对无法满足工程建设地基要求的软土进行处理,挖出运走,然后填入合适的土质,之后需要夯实处理填入的土质以确保地基强度,避免地基可能出现的沉降。
4.2 砂石桩法
通常情况下,为了保障地基基础施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施工之前需要勘测地基的土质。而砂石桩法就需要在勘察地基图纸的基础上进行。为了保证砂石桩与地基土质能够构成有效的复合地基就需要在在遇到软土地基和粘土地基的时候对其进行换填,确定换填的土质符合地基的要求,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另外,如果地基性质是饱和的流塑地基,应该在处理之前进行预压。一般来说,这种方法对素填土、杂填土和粉土以及粘性土在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4.3 强夯法
强夯法就是通过重物的重力反复击打地基,在地基的密度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一般是在遇到地基的土质饱和度低的情况下进行强夯法,而土质饱和度低的地基材料通常表现为、粉土、粘土、砂土、湿陷性黄土和碎石土等。而在面对粘性土质时就需要先对其进行试验,确定强夯法是否适合处理这样的土质,再进行实际的处理。通过强夯法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地基的承载力。
4.4 高压喷射注浆法
为了提高地基的稳定性,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加固地基的时候可以使用高压喷射注浆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浆液的冲击力对周围的土体形成破坏,从而置换一部分由破坏的土体剥落的土粒,在浆液到达土层上时与其余的土粒进行混合凝固进而形成固结体。而为了保障浆液的冲击力就需要利用高压设备以高压射液的形式喷射浆液。但是这种方法有使用上的限制,当地下水流速过大的时候不适宜采用此种方法。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地基对建筑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在进行地基施工的时候,岩土勘察又可以为地基的施工提供现场的地质参数,避免因为地质复杂性的原因在地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地基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它的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因此岩土勘察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工作,要想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就要采取先进的技术进行岩土勘察工作,在勘察的基础上进行地基基础的施工,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文杰,吕春帅.城市建筑工程地质岩土勘察及地基的处理技术[A].《工业建筑》2016年增刊Ⅱ[C].:,2016:3.
[2]张俊,邓灯亮.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分析及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5,22:230+234.
[3]冯杨.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分析及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3:142-143.
[4]刘德任.论城市建筑工程的地质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6,23:211.
论文作者:吕帮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8
标签:地基论文; 岩土论文; 土质论文; 建筑论文; 基坑论文; 地质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知识》2016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