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幼儿数学;游戏;生活;环境;策略
数学学习是一个人思维的过程。在幼儿数学活动中,我们不但要让孩子们习得数学知识,同时还应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从他们的已有经验出发,设计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激活他们的思维,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独立思考与探究。在数学活动中,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有效激发了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将“玩”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增强了孩子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设计“玩”的情境,开展游戏教学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指引下,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以延长孩子们的游戏时间,增强数学学习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孩子们探究的兴趣。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的有关内容时,为了将“玩”融入数学活动,我们可以设计“超市购物”的游戏,在游戏里,孩子们可以用自己手上的游戏钱币购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如手偶、布娃娃、玩具枪、玻璃珠、铅笔、橡皮、绘本,等等,教师会在这些商品上贴上价格标签,有1元的、有2元的、还有5元的,游戏中,孩子们使用1元、2元、5元的游戏钱币购买玩具与书籍时,会用到简单的加法运算。这样的游戏活动促使孩子们积极思维怎样购买,促使他们主动去了解每个商品的价格。在游戏中,孩子们扮演购买者的角色,并反复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来花掉手中的游戏钱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通过简单的分析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当然他们还可以进行自由讨论,通过这种方式解决遇到的困难,不但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的习惯,还增强了他们的合作学习意识,在自主解决问题的游戏中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二、搭建“玩”的平台,在生活中渗透
“一日生活即课程”,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建立起联系,现实“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如在集体教学中,教师常常会给孩子们安排座位,利用这个机会,教师可引导孩子们说一些自己前面是谁、左面是谁、右面是谁、后面是谁,在具体的实践中深刻感知方位这个数学概念;又如大家拉火车上操场,男生一队,女生一队,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数一数女生队多少人,男生队多少人,并比较哪个队伍的人多,并说一说多几个;或者比较哪个队伍人少,并说一说少几个。在不同的算法中渗透算法多样性的思想,同时促进孩子们思维能力的发展,促使他们不断创新。类似的生活化数学教学场景还有很多,如上下午分点心的环节,教师可以分成几个盘,让孩子们按盘数数,如一盘分配五根香蕉,三十根香蕉可以放在几个盘里,通过亲自分盘,渗透按组数数的思想;又如上下楼梯的时候,孩子们可以数一数每一层有几个台阶,每一层的有多少根栏杆。在休息的时候,孩子们可以不自觉地捡拾操场上的树叶,此时我们就可引导孩子们使用树叶玩分类的数学游戏,等等。同时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习一种知识时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有的孩子会通过亲自实践的方式习得知识;有的孩子会用画图的方式习得数学知识。有的孩子使用一种办法就能掌握数学知识,而有的孩子不但要经过反复实践,还要使用多种方式进行验证后才能“顿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一日生活中,我们抓住“玩”的机会,引导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提升孩子们的已有数学经验,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三、创设“玩”的环境,丰富学习材料
在数学活动中,通过创设“玩”的环境,可以有效吸引幼儿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兴趣,丰富他们的学习材料。如在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会把高结构的、精致化的操作材料换成低结构的材料,而这些低结构的材料要么来自于大自然,要么来自于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因此特别容易引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亲切感,激起他们探究的兴趣。如在“分类”为主题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把购买的教玩具收起来,并投放了“米粒”“花瓣”“小石子”“树叶”等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亲自然的机会,引发他们与熟悉的材料充分互动,进而提升数学活动的效率。又如在学习“对应”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创设“分点心”的游戏,引导孩子们模仿教师分点心的过程,将不同的点心与不同颜色的盘子一一对应起来,孩子们学着将苹果放到白色的盘子里,把香蕉放到红色的盘子里……在“玩分点心”的游戏情境中,不但巩固了所学的颜色知识,同时还在了无痕迹中感知了事物间的“对应”关系。又如在认识数字的数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们玩“抱抱团”的游戏,即找一个和自己手中的数字卡片一样的小伙伴,然后两个人抱一抱,不但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同时还使孩子们认识了数字。在测量知识的学习中,为了让幼儿感受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联系,教师会让幼儿探索各种测量工具的玩法,为了增强趣味性,教师会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做“尺子”,在“玩”中既探索了身体的秘密,同时又完成了测量任务,一举多得。
四、营造“玩”的氛围,学习数学语言
由于数学经验有限,在数学教学中,孩子们回答问题或者与小伙伴讨论中会使用自然语言,忽视了数学语言的运用。为了培养孩子们有意识地使用数学语言的兴趣,我们营造“玩”的氛围,促使孩子们乐于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解决数学问题。如在感知“图形的变化”中,我们引导孩子们玩数学游戏“图形碰碰乐”,在动手操作中,孩子们快乐地玩起了图形拼搭与组合的游戏,感受到了图形变化的奥妙,同时在不知不常见中培养了他们的方位知觉与空间能力。有的孩子会结伴游戏,如将多个三角形图形通过拼接、翻转、平移等方法装进盒子,每个孩子都能亲身体验到图形拼搭的乐趣,获得如何拼接三角形的直接经验。在孩子们兴味盎然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设计问题支架,引导孩子们运用数学语言描述自己游戏与操作的过程中,解释数学现象,如“你是怎样转出这个图形的呢?”有的孩子会说:“我把这个图与那个图都动一动,图就出来了。”显然,这个孩子是在使用自然语言解释,无法让其他小伙伴听懂他到底是怎样旋转的,此时教师可以示范引导:“你是不是转了一个三角形,然后又转了一个正方形,才转出这个图案的?”在反复示范与模仿的师幼互动中,逐渐培养孩子们使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增强他们使用数学语言说出自己操作过程的意识。
在幼儿园数学课程改革中,我们尝试将“玩”与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数学活动的游戏化与生活化,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富有吸引力与刺激性的数学学习环境,丰富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材料,增强他们使用数学语言表达的信心,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本文是近年来我们对“寓教于乐”式的数学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的经验所得,希望对相关研究与教育实践带来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陈晶.在游戏中建构大班幼儿数学教育的原则和策略[J].辽宁教育,2017(01):62-63.
[2]陈里霞,滕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之教材问题与对策——以N市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34):216-217.
论文作者:刘倩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孩子们论文; 数学论文; 游戏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教师论文; 幼儿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