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振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城乡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基于我国特殊社会主义发展,研究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能够有效推荐整个城乡的发展,强化建设美丽乡村,既可以实现农民生活水准的提升,并且也有助于农村的发展,并且也能够为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提供助力。所以,我们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研究了美丽乡村规划,以期在规划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地区和村庄进行设计和规划,为我国农村的发展提供助力。本文详细分析了城乡规划中美丽乡村规划,旨在可以为相关同行业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美丽乡村规划
引言
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环节,一个环节是加强对乡村建设的布局;一个环节是对生态加强保护,减少乡村中垃圾满地的现象,保持好乡村道路的卫生;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要加强对乡村的管理,提高乡村的治安,营造和谐发展的乡村氛围,这些都给城乡建设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1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的规划原则
美丽乡村的建设是为了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同时也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促使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需要。经过对美丽新村的规划和建设,可以优化农户居住环境,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美丽乡村规划是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关键部分,在规划美丽乡村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美丽乡村的规划是面向所有农户的,所以在规划时需要将农户的利益放在首位,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在规划中要激发群众的积极性,综合整个社会的力量,尊重农民的本身意愿,引导农户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使其能够自觉保护生态环境。(2)生态优先。社会发展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这样才能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也是如此,需要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保护,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在规划美丽乡村时,要呈现出农村的生态特点,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生态、居住环境以及文化等方面发展生态农业。(3)整合力量。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整合力量,把农村旅游、农户住房改造以及生态村庄建设等内容结合在一起,经过不同规划项目之间的互补和促进,整合各方资源,以此来带动美丽乡村的规划和设计,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质量,在此基础上实现城乡规划目标。
2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设计现状
2.1环境污染严重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引进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如建设经济发展区,其不仅侵占了大量农田,同时也加重了乡村工业污染,并影响农作物生长,同时为提升作物产量,避免病虫害对作物的侵袭,农户过度使用化肥并大量喷洒农药,造成作物及土壤污染严重。此外,农民生活、厨余及建筑垃圾混合堆放,容易对土壤及水资源造成污染。
2.2没有重视科学规划设计
在开展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合理进行规划。设计工作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够全面保证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但值得说明的是,就当前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案来看,诸多设计没有依照我国农村现实情况加以规划和研究,甚至有一些工作人员直接抄袭网上的规划方案。这就引起诸多村庄在后期的建设中与实际情况脱轨,未能达到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目的。值得说明的是,还有部分规划设计过于看重眼前利益,未能进行可持续发展性考虑,进而使村庄可持续发展变成了一句空口号。
虽说利用这种做法令有一些村庄的外观得以改善,但到了后期并无支持发展的相关理念,进而也没有办法在根本上提升农民生活的真实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美丽乡村规划中,部分地区政府充分意识到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建设旅游景区,但其忽略城乡整体规划,交通设施缺乏完善性,产业水平偏低,景区缺乏特色,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商户积极性降低,部分地区的景区发展甚至出现烂尾工程,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美丽乡村建设也停滞不前。
3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策略
3.1合理制定村庄用地规划
(1)做好村庄空间规划。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划定“禁建、限建、适建”三类空间区域和“绿线、蓝线、紫线、黄线”四类控制线,并明确相应的控制要求和措施,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构筑生态环境良好的土地利用格局,推动城镇化、产业化建设。
(2)合理规划乡村住房建设。对于农村住房规划方案的制定而言,要结合乡村实况与多数农民意愿制定,在改造现有房屋时要防止影响到农民的正常生活。尊重既有村庄格局,尊重村庄与自然环境及农业生产之间的依存关系,不大拆大建,重点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有机更新。虑村庄与周边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引导土地集约利用与空间集聚发展。
(3)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安排道路交通、给排水、电力电信、能源利用、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如道路交通方面提出现有道路设施的整治改造措施、停车设施布局、公交站点的位置等;合理确定行政管理、教育医疗、文体、养老、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比如建设一些娱乐场所、健身场所、公园以及儿童娱乐场所等,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与住宅建设同步建设和使用。
3.2加强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加强对生态的保护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美丽乡村建设也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转变建设方式,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在农村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村文化和生态的保护,降低因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破坏。除此之外,农民不仅是美丽乡村的居住主体,同时还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也就是说要让农民积极投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去,踊跃地提出自己的建议,进一步提高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3.3绿色循环农业规划策略
农业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美丽乡村建设中,政府要综合考虑当下农村的生态环境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等,并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循环型农业经济。如针对山林地区的乡村,政府可组织农户在林下种植大豆等作物,并养殖禽畜,提高土壤资源的利用率,利用禽类的粪便为作物提供养分,并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侵害。
3.4强化人文建设,发展旅游业
相关部门应当以农民的根本利益为着眼点,对农村人文建设进行开展,努力提升农民收入,进而提升农民凝聚力,是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去建设美丽乡村。同时,立足农村特色资源,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部分村庄应积极发展农村旅游产业,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并派专家到现场指导。为农民的“采摘园”、“农家乐”等农村旅游项目提供帮助。与此同时,也可开发当地农村民俗旅游项目,带领游客纵览乡村田园景观,并亲自体验传统的耕作方式,同时与农民更好的进行沟通和交流,让游客对农村生活的乐趣感同身受。发展旅游业,不但能有效改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同时也有助于农民生活水准的有效提升,从而为农村经济的腾飞发展奠定基础,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现保驾护航。
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作者经过对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美丽乡村规划内容加以研究,提出了强化监督宣传工作力度、有效加强乡村建筑规范性、发展循环农业、优化生态环境以及积极发展旅游业等有效措施,以全面优化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祁劲松.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研究———以常州五一村为例[J].装饰,2018(5):130-131.
[2]仝闻一,徐文君,袁方浩.美丽乡村规划技术方法探索———以青岛市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村庄改造为例[J].规划师,2018(11):93-98.
论文作者:侯元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乡村论文; 美丽论文; 村庄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农村论文; 农民论文; 城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