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何谓与何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何为论文,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16)04-0005-12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的讲话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他在讲话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深入研究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己任,从内容到形式表现出来自己的独特性,“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然是走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之路,而不能在内容上人云亦云、在形式上亦步亦趋。本文试图探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内涵、特点、根本任务及其时代使命,重点探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通过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关系。 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马克思主义 1.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习近平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从一定程度上说,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中国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使哲学社会科学开始真正成为科学,并产生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任何科学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起作用。马克思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能够在中国取得胜利,关键是我们党不断推进其中国化,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②在当代中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一理论体系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也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构提供新的理论指导,代表着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前进方向。它本身也说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作为发展了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社会主义以社会和人民为上,而不是以资本或个人权位为上。“人民”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现实的、具体的最广大的劳动者。也正是因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执政党的奋斗目标,党和政府才会接地气、有根基,从而获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哲学社会科学是学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哲学社会科学从来就不可能纯而又纯,不可能做到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统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衡量和评价,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改造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保持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制定和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发展理念,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从而激发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才能实现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坚强领导,从而解决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人的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是要解决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大问题。 新形势下,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而不能把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是巩固和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需要。苏联的建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次伟大成功,但是,它在成立74年后的解体,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巨大灾难。学界在反思苏联解体的原因时,除了分析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国际方面的原因,也总结了其在指导思想上的失败教训,那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占据主流,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全线崩溃,改革站在极少数人私利的立场上,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伴随着西方技术和资金的进入,各种社会思潮和理论也涌入中国,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冷战思维并没有结束,他们希望通过军事压力及“和平演变”,改变中国的“内部逻辑”与社会。一少部分人打着民主、自由和人权的旗号,攻击中国共产党、攻击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深刻吸取苏联的教训,以其科学性、真理性,筑牢意识形态的安全底线。 “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以民族的伟大复兴、以马克思主义的复兴、以社会主义的复兴为己任,即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做到理论坚守与理论创新的统一。 2.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 信仰是什么?“信”是由衷的认同和真诚的服膺;“仰”是坚定的维护和执著的追求。信仰是对某种理论主张、主义、学说、宗教或某人的高度信服和崇拜,并使之指导行动,作为自己的榜样,作为自己奋斗的最高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在哲学上,信仰是人们对生活所持的某些长期的和必须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是信念的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如果说“信”是“仰”的基础,那么,“懂”则是“信”的基础。“懂”即对信仰的感知、觉悟和理解。知之深,爱之切。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④最纯洁的信仰,是经过科学理论论证的,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如果信仰的东西,科学的发现告诉你其中有不可靠不可信的成分,那你的信仰就会随之动摇;如果你信仰的东西,科学告诉你那是千真万确的,那么你的信仰就会更加坚定。信仰,实质上就是对真理的探求和坚守。 有信仰和行动的人总是相信未来是在他这边的。没有信仰,世界上就不会有一件伟大的事业得以完成。因为信仰,殉道者为这主张而生活、而奋斗、而受苦受难。信仰,是精神支柱,是前进的动力,是不断催人奋进的激励力。最纯洁的信仰,是对于高尚理想的信仰;它是超越个人祸福观念的。生前的利害不足萦其心,生后的赏罚也不在其念。⑤ 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来自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对事物发展本质的把握,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学习和领会。也就是说,是以理论的科学性作为基础的。正是把握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共产党人的信仰才不是“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⑥。 总结过去,邓小平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⑦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共产党人都要靠这一信念激励自己。特别是在逆境中,在遇到挫折和失败之际,始终保持自信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完成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就像一个人有他的理想一样,一个国家也有它的理想,而且每个时代都有其国家思想,这些国家思想是与时俱进的,或者说,是越来越有深度的。抗日战争时期,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是当时人们的历史思想。“历史思想是指一定时空条件、环境下的理想,指存在于一定理解方式下、方向下及特定影响力下的理念及理念范围。”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这一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是当下人们的历史思想。 要坚定信仰,就要夯实信仰的理论基础,这样才能牢牢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阵地。因此,我们必须阐明马克思主义是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正如习近平指出:“有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这就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全面、系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地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呈现多样化趋势,甚至连马克思主义研究也出现多元化现象,流派纷呈。真理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对西方思潮、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学,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更要有分析、有批判、有扬弃。我们更要正本清源、返本开新,分清真假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化、机械化,不能把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当作马克思主义。 但是,历史也表明,客观情况往往容易给只观察当前表面现象不观察实质的同志们以迷惑。当年,正是面对有人质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毛泽东同志作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科学论断,坚定了人们的信仰。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思想文化的多元性,社会体制机制的转型,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多变,使人们的理想信念经受严峻考验,一些人的信仰弱化、淡化、动摇甚至丧失,从而陷入彷徨、怀疑、否定、精神空虚和追求物质享受的境地。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拨开人们思想的迷雾,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根和魂,我们更要靠信仰去赢得“四个考验”、战胜“四个危险”,使我们党的事业更加兴旺发达,使我们的民族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当代中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冯友兰曾指出:“中国今天也需要一个包括新文明各方面的广泛哲学体系,作为国家的指针。”⑨我认为,当代中国的这个“广泛哲学体系”、这个“指针”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一直是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憧憬。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集大成者。从1516年英国人莫尔的名著《乌托邦》问世,社会主义已经走过了500年的历史。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从六个时间段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这六个时间段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⑩ 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因为舍弃了不同国家和民族具体历史过程的差别和许多细节,不会与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具体历史过程直接相吻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归根到底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把这些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成熟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根据中国现实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理论概括和理论升华,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吸取了以往社会主义演进的优秀成果,是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史回顾与反思的结晶。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在艰辛探索和实践中,找到了、坚持了、拓展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走得怎么样,最终也靠事实来说话,要由人民来裁判。“适合”就是客观真理,当然,“适合”也是相对的,而不是指完全适合。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用全部中国历史和智慧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和必然性,并与时俱进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社会主义的未来。如果说社会主义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的历程,是一部气势恢宏、跌宕起伏的交响乐,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部交响乐的华彩乐章。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也不是社会主义唯一的、正宗的模式,不能不加分析地照搬照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1)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成果,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理论创新,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不断根据新的实践推出新的理论,为我们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困难和风险。这就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科学地研究这些矛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建构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语权体系,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释疑解惑、凝心聚力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超越历史阶段。我们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遵循着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有机结合的大逻辑,深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深蕴着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机统一起来的大主题,深入开创了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新价值境界;凸显着把创造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包容世界多样性文明有机融汇起来的大视野,深入探索遵循人类文明大趋势优化治国理政的基本规律。(12)这一科学理论体系,为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做出了表率,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理论指导。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致力于深入理解新理念,全面把握新思想,贯彻落实新战略,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讲好中国故事,首先是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也就是要结合当代中国实际,讲好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其次,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对我们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进行提炼和阐释,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最后,要把中国梦的宣传和阐释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结合起来,从哲理、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深入阐释中国梦。注重从历史层面、国家层面、个人层面、全球层面,说明中国梦所承载的价值观念。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稳定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是人民的选择。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13) 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它的重大使命,就是要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文化自觉 一个社会的文化属性同哲学社会科学的属性具有一致性。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只有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趋势,才会有生命力和创造力;应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与时俱进,建构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要把“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作为基本遵循。“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实际上,这是要通过文化自觉达到文化自信,解决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建设的问题,也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知晓该文化的诞生、形成过程,知晓该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了解该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了解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文化自觉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文化取舍、文化选择和文化改造的自主能力,以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弘扬和培育适应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因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古老的中华文明历来就是兼容并蓄的。习近平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构建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时,应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等多方面资源在变革与融合中的综合创新。 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三者的关系,一直是思想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焦点和难点。特别是近30年以来,随着“国学热”“儒学热”的持续升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入、中西文化交流扩大,三者的关系变得尤为复杂。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上,存在两种片面性观点:一是认为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会导致马克思主义的“失真”;二是认为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会导致中国固有的文化命脉遭到压抑。(14)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提供了现实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要将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三者的关系,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要将三者的关系置于中国近代中西文化合流的历史进程中予以考察。中国近代文化不同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在于改变了其与西方文化的隔绝状态,开始了两大文化的合流。合流并非两者不期而至的会面,而是说本来源自西方的思想在中国的土地上取得了新的形态。中西合流的最重要成果首先是进化论在中国通过创造性“误读”取得了新的理论形态:从原来的自然科学理论,变成了具有科学意义的世界观。“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成为近代中国中西合流的新阶段:不仅马克思主义代替进化论成为指导人们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世界观,而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了新的理论形态,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文化的精神产品将克服民族性的局限性而具有世界性意义。(15)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一方面,要用马克思主义、国外哲学社会科学来变革传统文化,这样,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自觉地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这样,马克思主义、国外哲学社会科学有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才能获得认同感和亲和力。 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文化更新,分析、接受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中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精华部分。当然,每一种文化都有精华和糟粕。对于外来文化不能全盘吸收,照搬照抄。搞全盘西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特别是对于各种腐朽文化和反动思潮的渗透和侵蚀,要有效防止和坚决抵制。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对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要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实行“拿来主义”,根据自己的文化特点有选择地吸收,还要在不断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将异质文化转化成自身发展的营养,使之本土化。汤用彤认为,两种文化接触,其影响是双向的。从总体上说,虽然外来文化在加入到本土文化的血液之中,必定会在本土文化中产生深厚之影响,而且会长久发生作用,但本土文化终将会在更新中得以保存,“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思想实在有他的特性,外来思想必须有所改变,合乎另一种文化性质,乃能发生作用”。(16)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也就是要以本国文化为主,而决不能反客为主或喧宾夺主。这样,才能推出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如果不加分析把国外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奉为圭臬,一切以此为准绳,那就没有独创性可言了。如果用国外的方法得出与国外同样的结论,那也就没有独创性可言了。” 2.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文化自信 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习近平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5000多年的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对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正,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号召力。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以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潮流为大背景,以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为基础。首先,必须把握“时代”,弄清现时代的性质、特点,它的决定性矛盾,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主要方向,只有对这些因素作深刻分析,才能正确地制定现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其次,必须熟悉和审视“传统”,弄清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缺点之所在。把现代化等同于全盘西化,否定传统民族文化经过改造、创新所具有的极大的世界意义和现代价值,忽视文化的历史性和民族性,片面强调其时代性,这是极其有害的;相反,把现代化等同于儒学的复兴,否定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阻抗,忽视文化的时代性,片面强调其民族性和历史性,也是极其有害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具体来说,我们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3.文化回馈 不管是在人类文明史上,还是在长达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文化交流与互鉴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而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的新境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将通过文化回馈,为人类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所谓文化回馈,是指一种具有“文化回传性质”并带有“回报或感恩情怀”的文明交流形式及其境界。某个文明社会从另一种文明那里学到了某些优秀的文化基因或先进的文化成果,历经磨合或适应而融入本土文化,又经过千锤百炼而锻造成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发明、工艺、作品、理论、思想、精神、智慧等,此时再将这些更出色、更成熟的文化硕果,回馈或回报给整个人类文明世界。(17) 纵观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对于中国学术和思想影响最大者有二:一是佛教的传人,二是西学东渐。(18)“佛教的中国化”,之所以堪称人类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典范,是因为中国人根据中国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创造了独特的佛教理论,并使佛教传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的发展。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也要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树立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的典范,开创中西文化合流的新的境界或新的阶段,即要根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成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回馈或回报整个人类文明世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 西学东渐和中学西渐是人类文明发展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近代以来,我们更多地关注前者。随着中国的崛起,后者不能再被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和世界意义。学贯中西的辜鸿铭先生曾呼吁欧洲人和美国人注意,“在其文明似乎受到崩溃威胁的这个时刻,在中国,这里有一种迄今不容置疑的无价的文明财富”,“世界的文明财富”。(19)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以全球视野来观照和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人文精神,特别是其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其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其倡导万物一体、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宽容精神,其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探索,其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其对人伦关系协调的重视,其强调“和而不同”、以综合见长的思维方式,等等,对我们消除现代社会的弊端,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建构,都有着积极的价值,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国话语体系 话语体系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是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需要。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要有时代视野和全球视野,又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通过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 1.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时代视野和全球视野 习近平指出:“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广阔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自古以来知识分子就有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学术研究应当以学术为本,担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解决人类面临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力戒形式化和空洞化,而不是为学术而学术、急功近利。 利用时代提供的新材料,解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这是每一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陈寅恪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指出:“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20)享誉世界的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也指出:“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新历史。”(21) 学术研究本来是探索真理的事业,但是,由于脱离时代,脱离现实,缺乏问题意识,甚至是“为赋新诗强说愁”,不仅学术研究活动越来越形式化,变成了看上去很美的“学术体操”表演,而且学术研究的内容也形式化,学术研究变成了无意义的话语的编织和自我生产。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正确处理好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是事关党的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在当今世界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和互动空前紧密的情况下,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这样,才能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提高国际话语权。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习近平总书记把经济全球化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形成阶段,西方国家靠巧取豪夺、强权占领、殖民扩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基本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世界各地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二是两个平行世界市场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在经济上则形成了两个平行的市场。三是经济全球化阶段,随着冷战结束,两大阵营对立局面不复存在,两个平行的市场随之不复存在,各国相互依存大幅加强,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演化。与之相对应,我国同世界的关系也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从闭关锁国到半殖民地半封建阶段,先是在鸦片战争之前隔绝于世界市场和工业化大潮,接着在鸦片战争及以后的数次列强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成为积贫积弱的国家。二是“一边倒”和封闭半封闭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向苏联“一边倒”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文革”中基本同世界隔绝。三是全方位对外开放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充分运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我们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革。20年前甚至15年前,西方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今天反而是中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最大旗手,开始引领世界潮流。(22) 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顺风车”。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愿景构想,已成为我国推动区域合作、加快经济转型的新方略,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与西方和世界发展相互融合与紧密联系的纽带。全球化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仅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更要有全球视野,关心和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唯有如此,才能把中国发展的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才能用中国话语左右乃至主导世界性问题,才能打破西方话语垄断的世界格局,从而引领新型国际秩序,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略,世界视野和时代视野构成为中国话语的重要内容。 只有提高把握时代、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才能建构具有现实穿透力和超强解释力的话语体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只有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只有预时代之流、预世界之流,才能发思想之先声,才能真正进入世界学术主流,真正做到与世界接轨,有效避免被世界学术边缘化、半边缘化,而自说自话、自娱自乐。 2.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与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 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对传统文化不仅要“照着讲”,更要“接着讲”,真正实现中国传统学术话语的现代转换;对中国道路、中国故事、中国崛起、中国经验,要自己讲、讲自己,即要有自主理论创新和综合创新,通过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而不能是拾人牙慧。不能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让西方信口雌黄、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利用现有的舆论格局对中国进行攻击、丑化和污蔑;不能跟着别人说,把西方人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研究范式毫无批判地照搬到中国,或者,跟着西方学术话语体系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用西方的理论剪裁和评判中国现实。那样的后果,只能是在世界学术中无语、失语。 一方面,话语权的取得与丧失,根源在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另一方面,话语权的强弱,既由话语主体或政权主体政治经济力量决定(硬实力),也由主流话语体系的现实解释力和理论渗透力决定(软实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 因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构建中国的话语权,在对内方面,一是要有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以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为研究导向,在重大问题上多下工夫,多搞“集成”和“总装”,多搞“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让理论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凡是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深层次问题,都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23)这是构建话语体系的当务之急和长远之计。二是要有立足中国实践进行自主理论创新的能力,把中国发展的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经验,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在对外方面,一是要参与和设立国际性学术组织,支持和鼓励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支持国外学会、基金会研究中国问题,加强国内外智库交流,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二是要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推出并牵头组织研究项目,用中国智慧解答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为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理论支撑,从而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我们不能让蒙羞的历史重演。1929年,陈寅恪先生有一首诗《北大学院己巳级史学毕业生赠言》,描述了当年中国学术界丧失话语权的尴尬:“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田巴鲁仲两无成,要待诸君洗斯耻。”(24)当时,一批批中国留学生到日本去学习中国史,这让中国知识分子羞愧难当。辜鸿铭先生也曾批评“那些号称改革论者的满清官吏”,“甚至想去欧洲和美国,试图找到适合中国的改革方案”,(25)而不去认真研究和挖掘中国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今天,如果我们还要完全照搬照抄国外的教科书体系,还要到国外去学习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那我们如何能改变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局面?哪里还有什么文化自信、国民自信可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些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可以用来说明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在一定地域和历史文化中具有合理性,但如果硬要把它套在各国各民族头上、用它们来对人类生活进行格式化,并以此为裁判,那就是荒谬的了。”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总有一些国内外的学界人士,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横加指责。如,用西方的三权分立批评我们的政治体制;借口我国没有搞普选而否认我们是民主国家,甚至从法理上否认我国政府的合法性;以西方主流理论作为参照系,来认识出现在我国的各种社会经济现象,把社会经济中存在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为没有按照西方主流的理论来进行改革。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为建构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要想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要求和所寄予的厚望: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 收稿日期:2016-06-05 注释: 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后引此讲话不再注出处。 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3页。 ③《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第26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6页。 ⑤罗家伦:《中国人的品格》,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0年版,第103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06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⑧德罗伊森著:《历史知识理论》,胡昌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⑨《三松堂自序》,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一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0页。 ⑩《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第19-2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12)包心鉴:《大逻辑·大主题·大视野》,《红旗文摘》2016年第5期。 (1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第10页。 (14)(15)陈卫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西合流与变革的融合》,《新华文摘》2016年第2期。 (16)汤一介:《我们三代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年版,第285页。 (17)张志刚:《文化回馈:人类文明交流的新境界——以“佛教中国化”为例》,《北京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18)刘玉才、刘宁、顾永新、编著:《中国文化史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0-311页。 (19)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李晨曦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绪论第6页。 (20)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36页。 (21)斯塔夫里阿诺斯:《致读者:为什么需要一部21世纪的全球通史?》,《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习近平:《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红旗文摘》2016年第5期。 (2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第35页。 (24)《陈寅恪集·诗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9页。 (25)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李晨曦译,第87页。标签: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习近平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