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尾腐病的防治技术_娃娃鱼论文

大鲵尾腐病的防治技术_娃娃鱼论文

大鲵烂尾病防治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鲵论文,病防治论文,烂尾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鲵又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因人为滥捕使野生资源日趋减少,故被国家列为二类重点保护动物。大鲵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人们近年来养殖的热点。在进行人工养殖大鲵的过程中,大鲵烂尾病是常见疾病之一。现将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大鲵烂尾病发生的原因

1.1 水质的影响:大鲵常生长在有流水的深山溪流之中,水质新爽快活,无污染。而人工养殖大鲵水质容易被污染,被污染的水质中繁衍着大量病原微生物,当大鲵机体受到创伤时,这些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发生病变。

1.2 环境条件的影响:由于人工建造的养鲵场难以达到野生自然环境条件,特别是新建的养鲵池池壁(底)较为粗糙,易让大鲵肌肤擦伤,当大鲵爬行活动时,因尾总不停摆动,更易受损。

1.3 放养规格大小悬殊的影响:一般来说人工放养大鲵的密度比较大,如规格大小悬殊,饵料缺乏时,为争食而发生格斗,个体小的争食能力较弱,常遭受大个体的攻击和撕咬,而尾部又常是受攻击的对象。

1.4 饵料营养不良的影响:大鲵属肉食性两栖动物,常以动物性饵料为食,当所投喂的饵料适口性较差,又缺乏必需的营养成份,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及某些微量元素,如钾、铁、钙、维生素等,会诱发大鲵相互之间的残杀。

2.大鲵烂尾病症状

大鲵患此病初期,尾柄基部至尾部末端常出现红色小点或红色斑点状,周围组织充血、发炎,表皮略呈灰白色,当病期过长,而形成疮样病烂,病灶处常粘附大量病原菌及杂物,严重时病灶部位出现肌肉坏死,尾部骨骼外露,病鲵食欲减退或不食,活动能力明显减弱,尾部摆动无力,不久便会死亡。

3.预防方法

3.1 营养舒适的环境条件:在修建养鲵场时应考虑到光照、排灌水管、饵料台、栖息陆地等设施。由于大鲵具有喜独居怕光照的特性,池内可用砖头砌成多个人工洞道,洞口直径12~20cm,洞内较宽敞,洞壁尽可能做得光滑,养鲵池建成后不能马上放养鲵种,因为新水泥池有较强的碱性,而大鲵适宜的PH值为6~7。可将新建成的水泥池注满水连续泡浸2~3天,再放干,并重复数次,使池水PH值接近中性和池壁、洞壁粘上一层光滑的附着物,再投放鲵种。

3.2 鲵种放养前应用1%浓度的龙胆紫药水消毒处理,其方法是药与水的比为1∶100兑好后,将鲵种浸洗20分钟,龙胆紫药水对皮肤刺激小,可有效地防止真菌和细菌的体表感染。

3.3 控制水质与水温:养鲵池水质要保持清爽,无污染,尽可能应用山溪水或清泉水,并做到定期更换池水,条件允许时,养鲵池可保持有常年流水。大鲵适宜生长水温为14℃~28℃,炎热夏季,更换池水显得更为重要。

3.4 放养个体规格整齐:现阶段的鲵种来源,均由人工繁殖,个体规格基本一致,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个体大小差别越来越明显。这时应进行筛选,分级分池饲养,可避免以大欺少,以强欺弱的现象发生。

3.5 投喂优质饵料:大鲵饵料应富含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如鲜活小鱼虾、动物内脏、动物血液、下脚料等是大鲵的好饵料。投喂饵料时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科学投喂方法,切忌将动物内脏、血块、下脚料等直接投入水中、否则,易造成对水体的污染,既要防止饵料浪费,又要防止部分个体吃不到或吃不好。

4.治疗方法

4.1 当发现大鲵患烂尾病时,应及时将病鲵隔离饲养,如不分开饲养而后患无穷,有可能殃及整个养鲵场。一是病原体在池水中不断扩散,感染其他个体;二是健康个体随时都可吸吮病鲵患处的血液,致使病鲵病情愈加严重,并将病原体传染给健康个体。

4.2 用强氯精0.3~0.4ppm浓度或二氧化氯0.2~0.3ppm浓度全池泼洒(包括栖息陆地、饵料台等)每天一次,连用3~4天为一疗程。

4.3 对病情较重的大鲵,先用15~25ppm浓度高锰酸钾或0.3~0.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病鲵15~20分钟,并彻底清洗创伤表面的附着物,随后用消治龙软膏或硫磺软膏等消炎药物涂患处,每天一次,4~7天可治愈。

4.4 用氯霉素2~3g+卡那原粉2g+Vc2g+VE2g+VB2g(每公斤体重用药量)将上述药物均匀拌入饵料中投喂,连用3~4天。

标签:;  ;  

大鲵尾腐病的防治技术_娃娃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