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俄罗斯的外债_政府债务论文

浅论俄罗斯的外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债论文,俄罗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俄罗斯的外债规模

世界上所有进行经济改革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需要外来资金的援助,吸引外资和管理外债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地利用外国的借款、信贷和援助能加速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而如果缺乏引进和利用国外金融资源的国家政策将会导致拖欠外债,偿债问题就将成为国家沉重的经济负担,并因而成为经济改革道路上的严重阻碍。

近年来,外债问题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全球140多个国家成为发达工业国的债务人。据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报告,至2001年这些债务国的外债总额已超过5万亿美元,其中89%属于发展中国家,11%属于原社会主义国家。

原苏联是资本净输出国,它对外国的财政援助超过了国外贷款的1.5倍。1985年苏联外债总共283亿美元,到90年代初几乎增加到3.5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承担了原苏联的外债,改组后的债务共951亿美元,其中包括欠外国政府的债务572亿美元,欠商业银行和公司379亿美元。1991-2000年新俄罗斯的债务为55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官方欠债,因为国家是借债人和担保人,其余部分是国际金融组织和商业银行的。尽管进行了多次债务重组,但是债务本金再加上应付利息使俄债务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至2001年1月1日,包括原苏联债务的俄罗斯外债总数达到1614亿美元,其中官方债务1275亿美元(包括663亿美元原苏联旧债、600亿美元俄罗斯新债以及俄各联邦主体的欠债12亿美元)。2001年,由于俄经济继续好转,偿债数额增加,俄外债总额首次出现下降。据俄中央银行资料,截至2002年1月1日,俄罗斯外债共计1509亿美元,其中官方债务1 138亿美元(原苏联债务部分617亿美元、新俄罗斯债务510亿美元以及各联邦主体债务10亿美元等)。巴黎俱乐部成员国是俄最大的债权人,债务总计363亿美元。详细数字见下页表格。

俄联邦2001年外债(注:俄中央银行网站2002年4月4日消息。表中某些小项之和与其总项有出入,原文如此。——编注)单位:10亿美元

二 俄罗斯的债务重组

从20世纪90年代初始俄罗斯就通过各种方式对主要债权人集团——巴黎俱乐部和伦敦俱乐部的外债进行调整。

截至1996年年中,俄罗斯欠巴黎俱乐部成员国的外债387亿美元。1992-1993年俄获得了短期贷款3个月的展期支付,1993-1995年俄与巴黎俱乐部签订了一系列有关改组支付结构的临时性协议。1994年俄成功取得对部分逾期未还和当期应还的73亿美元的债务重组。1995年俄政府与巴黎俱乐部签订了就总数80亿美元的原苏联债务进行重组的协议,其中包括应当在1995年支付的49亿美元,同时,债权人做出妥协,同意俄罗斯延期支付本该在1992-1995年偿还的27亿美元的原苏联债务。1996年俄偿还巴黎俱乐部成员国11亿美元。

1996年4月俄与巴黎俱乐部官方贷款人就当期和长期债务重组达成妥协,重组的债务总额达到380亿美元,同意展期支付25年,包括6年的特惠期。这次债务重组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期限上都是空前的。

1998年的金融危机给俄经济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政府财政陷入困境,按期偿还对巴黎俱乐部的欠款已不再可能,俄政府不得不就重组原苏联债务与巴黎俱乐部进行一轮轮的谈判。1996年6月双方达成共识,允许俄重组1999-2000年到期的81亿美元的原苏联债务。原苏联对巴黎俱乐部七个大国的债务到2001年年初总共388亿美元。

1995年发达国家首脑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举行会晤,决定全额改组原苏联外债,允许俄罗斯与其他贷款人如伦敦俱乐部、地区性俱乐部进行谈判,并完成原苏联全部外债的改组进程。

俄罗斯欠伦敦俱乐部的外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280亿美元。俄罗斯就外债偿还问题同伦敦俱乐部也进行了不间断的磋商。1995年双方签订关于俄偿还原苏联欠私人银行债务利息的程序和进度的协议。1996年双方商定,改组俄欠伦敦俱乐部的债务,同意俄在15年内偿还其债务本金。为此俄发行两种债务工具:PRIN和LAN债券。PRIN债券主要用于原苏联债务,共计225亿美元,偿还期从2002年到2020年。LAN债券主要用于逾期未还的利息,大约60亿美元。1995年俄罗斯偿还伦敦俱乐部银行5亿美元,其中包括1992-1994年部分逾期的借款。

1998年的金融危机迫使俄政府谋求重组对伦敦俱乐部所欠的原苏联债务。2000年2月双方签订协议,决定调整对伦敦俱乐部内的外国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原苏联债务,伦敦俱乐部注销了俄323亿美元债务的36.5%,债务的其余部分在俄政府担保下转换成为期30年的欧洲债券,并规定7年的优惠期。这是俄政府在谋求减免债务负担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胜利。

对改组后的原苏联债务俄首批偿还了2.75亿美元给伦敦俱乐部的债权人,被外经银行转划给了大通曼哈顿银行。2000年9月25日,大通曼哈顿银行发行的新欧洲债券诞生,同一天,大通曼哈顿银行向债权人支付了资金。新的债券偿付将延续几年。在7年特惠期内俄将按照特惠条款只支付债券的利息,在这些年里总的偿付额不大,大约一年6亿美元。2000年8月,国际资信评估协会赋予用以替代偿还伦敦俱乐部债务而发行的10-30年期欧洲债券的等级为"B"。同时其余俄罗斯的欧洲基金也被评为这个等级。这次重组使原苏联债务部分减少,而增加了以欧洲债券形式出现的新俄罗斯债务,但在总额上原苏联债务部分仍然超过新俄罗斯债务。从前面俄央行提供的2001年外债情况表可以看到,欧洲债券在新俄罗斯债务中占近一半的份额。

此后,俄政府又致力于在其最大的债权人巴黎俱乐部的框架内取得类似的成果。但2001年2月,谈判宣告失败。巴黎俱乐部认为,俄罗斯的经济形势已经好转,理应按期如数偿债。与巴黎俱乐部外债重组谈判的失败构成了俄罗斯解决外债问题策略的分水岭,按期偿债的任务无法再回避。

2001年3月,俄政府宣布开始按期足额偿还到期外债。它在制定2001年预算时本寄希望于能与巴黎俱乐部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因而没有将那部分偿债资金列入预算。在2001年预算草案中预定偿还113亿美元的外债,其中52亿用于支付债务本金,61亿用于支付贷款利息。如今巴黎债权人俱乐部不同意俄重组原苏联外债,那么需要偿还的外债应该是145亿美元。谈判受挫后,俄政府对2001年预算进行了修正,希望能动员额外收入来偿还对巴黎俱乐部的债务,资金来源包括税收、私有化收入以及国内市场融资。

2001年,俄偿还了100多亿美元外债。截至2002年1月1日,俄外债总额为1509亿美元,这是俄罗斯近10年来国家债务总额首次出现减少。粗略计算,2002年俄应还的债务本息为140多亿美元。2003年是俄还债高峰年,本息合计将偿还190多亿美元,但是俄在2001年经济形势有利的情况下悄悄地提前支付了2003年应还的25亿美元的债务,使2003年的应还债务减至170亿美元。

从最近一两年的数字来看,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上升,经济情况明显好转,其外债偿还问题也出现好的势头,外债负担已开始减轻。

三 解决俄外债问题的途径和前景

近年来,俄罗斯各派经济学家就债务问题的解决方式纷纷发表意见,争论的焦点是应该按期足额偿还到期债务还是通过债务重组延缓债务的支付进程,从而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赢得缓冲时间。2001年2月与巴黎债权人俱乐部谈判的失败使争论告一段落。

显然,在制定解决外债问题的战略时可以借鉴别国的经验,也可以采取非常规的解决方式。俄罗斯副财长科洛图欣说,俄罗斯正在利用5种办法减少外债。其一,俄罗斯已经与非巴黎俱乐部的一些国家如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等达成协议,勾销或重组对其债务;其二,在经济好转的形势下避免借入新债,2001年俄罗斯几乎没有举借新债,只从日本、德国和美国贷款1.7亿美元;其三,2001年年底俄财政部调整了对中央银行的64亿美元债务;其四,采用提前或贴现方式偿还非巴黎俱乐部国家的部分债务,并将对2003年需要偿还的部分债务采取多种转换方式;其五,利用汇率和利息等因素的变化使债务成本降低。

这里主要谈谈上述5种方式的第4种。所谓提前偿付,就是像俄政府在2001年所做的,提前支付了2003年还债高峰年的部分债务(25亿美元);而所谓债务转换则包括了很多内容。

债务转换的一种方式是以货抵债,俄就是用这种方式成功地解决了对捷克的债务。俄对捷克的债务绝大部分是原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共计36亿美元,目前有11亿美元尚未还清。自1994年起,俄主要用商品偿还债务利息,2002年开始偿还债务本金。2月,俄捷签署了2002年俄用商品偿还捷债务的初步协定,俄将用价值2.1亿美元的商品偿还所欠捷克的部分债务,用以还债的商品主要是用于核检测的专门设备、核燃料、冶金产品、电力、零部件及军用器材。俄计划在未来5年内还清捷全部债务。

在以货抵债这种方式下,有经济学家建议用自然资源来赎买债务。安德里亚诺夫博士在俄《经济学家》杂志发表文章,建议出售部分排放到大气中的热气定额来冲销部分外债(注:俄《经济学家》杂志2001年12期。)。1997年12月在日本召开的第三次有关全球变暖问题的国际会议上达成关于减少向大气中排放热气的国际协议。协议规定,发达工业国家必须将热气,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的水平,这样,欧共体国家需减少8%,美国——7%,日本——6%。而俄罗斯由于工业生产大幅度衰退情况则完全不同,1998年排放的热气才是1990年的70%。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10年,还将比1990年少4%。俄罗斯有可能出售部分向大气中排放热气的定额,每年大约可以出售2.5亿吨,这种贸易可以带给俄30亿—100亿美元的收入。当然,这种方式是否会对俄未来工业的发展形成制约还有待研究。

债务转换的另一种方式是债务股份化。这种方式有国际经验可以借鉴。外债股份化的第一个纲领是1983年在巴西制定的。外国债权人被允许在巴西现行国家调整外国投资的体制框架内进行债务和股份的转换。巴西18亿美元的外债相应地被转换成工业股份公司以及金融组织的股份。阿根廷外债股份化纲领1992年出台,债转股的总额为19亿美元。俄罗斯最大的债权国德国曾经关注这种方式,普京访德时也就相关问题同对方进行了探讨,但是在选择何种企业股份的问题上双方无法达成一致。

第三种方式是外债资本化,就是说债权国的债权可以转换成在俄企业的直接投资。俄罗斯与意大利合作生产的雅克—13AEM教练机,意方就是把对俄债权转化成直接投资,从而获得了对企业的支配权。外债资本化还可以国际金融机构为中介发行国际债券的方式进行,如2000年9月25日大通曼哈顿银行发行的欧洲债券。

正像拉美国家经验显示的那样,外债资本化有一系列积极意义,包括减少了用于支付偿还债务本金及利息的财政资金流,吸引了外国投资者,引发了地方金融系统的结构改革等。但对俄罗斯来说,外债转换的问题受到其基金市场规模的限制。

此外,还存在着以债还债的方式,就是利用外国债务人对俄的欠款抵消俄的对外欠债,但这只有在主要工业强国(七国集团)首脑支持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还可以以债抵税,即债权人可以用对俄债权来冲销其在俄投资企业的税赋。这种方式目前尚未见实施。

随着1999年年末和2000年国际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俄罗斯的出口收入增加,其经济已经实现了连续三年的增长。据俄经济和贸易发展部公布的资料,2001年俄国内生产总值比1998年增长了19.9%,俄工业和农业产值比1998年分别增长了30.3%和18.9%,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出口额分别增长了34.4%和41.6%,外贸进口额则减少了8.8%,继1999、2000年之后2001年俄又实现贸易顺差494亿美元,2002年的头几个月,仍保持贸易顺差,而俄国家外汇储备较前还有更大的增加,截至2002年4月5日,已达到377亿美元(注:俄中央银行网站2002年4月11日消息。)。与此同时,由于政府对资金外流的严格控制,2001年俄私人资金外流总额减至153亿美元,比上年减少了100亿美元。俄经济已基本恢复到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出口创汇的增加以及外汇储备的增加直接增强了俄罗斯的偿债能力。

俄罗斯在2001年债务的按期偿还不只是减少了其债务总额,还增强了国际金融市场对俄的信心,有利于外国投资的进一步增加,也改善了其外部经济环境。俄对2003年外债的未雨绸缪也使近期的偿债形势不至于过分紧张。因此,俄政府副财长谢·科洛图欣在对其国家网站发表谈话时乐观地说:“如果经济继续增长,那么,俄罗斯甚至不会觉察到外债支付的问题。”(注:俄国家网站2002年2月21日消息。)

但是,尽管俄外债总额在最近两年内呈下降趋势,俄政府也保证2002年甚至2003年能够如期足额偿付债务,但从总体上看其外债问题仍然不容乐观。就目前来说,俄罗斯国家的内外债总额仍然很高。据估计,到2020年前俄需要偿还的债务本息合计将达到2120亿美元,其中700亿美元是利息。在2003、2005、2008年偿债高峰期,每年需要偿还外债150亿美元以上。即便举新债还旧债,也只意味着把还款日期集中到了3-5年,这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情况,还加剧了偿债高峰年的风险。就2002年应付的外债来计算,其负债率、偿债率以及债务率也都分别超出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如果不削减国家外债基数,俄罗斯的债务困境将无法解决。

俄罗斯经济学博士、教授B.安德里亚诺夫认为,“如果经济能够保持3%-4%的年增长率,而且每年还债不超过30亿—40亿美元,则国家能够全额还款。年还款额规模过大将对经济增长速度造成消极的影响。”(注:俄《经济学家》杂志2001年第12期。)而俄经济和贸易发展部人士预计,俄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只有3.5%,按照这样的标准,俄罗斯每年需要偿还的外债数额(140亿美元以上)显然过大。而且,俄罗斯的出口规模不算大,尽管近几年贸易持续顺差,但由于俄出口结构对外部市场依赖严重,其出口收入也会随着外部市场价格的波动而呈现出不稳定的特点。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量的对外公债和贷款进款成为俄预算的收入来源。用外来资金弥补俄联邦预算赤字的比例:1995年为54.4%,1996年——36.7%,1997年——45.4%。2001年世界石油价格的下滑迫使俄政府不得不修改2002年经济增长的预期指标,也相应调整了预算收入,而2002年春天以来油价的持续上涨对俄罗斯来说无疑又是一大福音。预算收入的波动当然直接影响俄的偿债能力,而用于偿还外债的支出构成了联邦预算的一项主要支出内容,因此,债务问题对俄联邦预算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同时,俄一方面要按期还债,另一方面要保持卢布汇率的稳定,这必然使俄政府肩负的任务更加复杂。安德里亚诺夫博士甚至担心,“如果到了不得不靠借新债而又只能偿还原外债的利息的时候,国家将面临危机甚至陷入绝境”。(注:俄《经济学家》杂志2001年第12期。)

总之,俄外债形势能否实现根本性好转的关键在于其经济发展状况。尽管近期内不会出现太大的危机,但俄经济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及其他内在的不稳定性必将对俄外债偿还形势产生影响。

标签:;  ;  ;  

论俄罗斯的外债_政府债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