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竞赛模式的改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课堂教学论文,新课程论文,模式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定范围内的公开课展示活动及优质课评比活动是常见的教研活动方式。不仅活动内容对教师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其活动的形式对教师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公开课、优质课活动中存在以下几种不良现象:
现象一:好看不好用。观摩课虽然精彩,但由于生源、软件、硬件等诸多主客观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并不实用。现象二:重场内轻场外。往往现场活动设计细致周密,活动结束后却一散了之,授课者及组织者课后鲜有反思。现象三:评课恭维话多建设性建议少。大部分情况下,听课教师对课堂中生成的问题缺乏敏感性,缺乏主题研讨意识和深层次的思考。
结果,教师把这样的教研活动当作一种负担。笔者对某个县的初中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整理出教师最喜欢的教研与培训方式为: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并有专家及其他优秀教师点评。
基于以上思考与调研,为了改进教研活动方式,使优质课比赛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笔者策划并组织了2009年扬州市“成长杯”初中英语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竞赛评比活动。力图使优质课比赛的各层各级组织选拔过程,成为年轻教师学习成长的过程;使优质课发挥引领教学实践的作用,并借此活动,深化校本教研,加强校际联片教研,缩小城乡差别,广泛拓展教研空间,使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更具有过程的训练性和实效性。
于是,我们在9月初召开了县市区初中英语教研员会议,确定初中牛津教材Main Task(中心任务)课型为11月份同课异构评比活动的课型,执行全员参与层层选拔的机制,采用开学就确定课型、听课与评课相结合、全程录像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竞赛。比赛初期,活动得到扬州各县市区的积极响应;比赛过程中,选手们激情四射,不断闪出智慧的火花,教学效果得到同行和专家的一致好评;赛后通过专家点评和选手的自我反思,进一步体现了“同课异构”的使用价值与研讨价值。
通过组织这次竞赛活动,我们获得许多启示:
1.活动的策划要基于教师的需要
当前,教师迫切想参加教研活动的愿望和一般教研活动吸引力的逐渐减弱已形成矛盾。从组织者角度来看,主要是没有从教师和教学需要出发来设计活动。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从教师和教学需要来展开,对传统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挑战,拓宽了执教者的教学视野,开阔了观摩者的听课视角,也丰富了同行间的学习与交流。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研员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所组织的教研活动和现在的导课方式,要让公开课变成“家常课”,变成“研究课”。
2.活动组织者要做好延伸性的指导
组织者在活动后不但要总结反思活动本身的得失,如哪些是有效的,哪些值得探讨,还有哪些需要改进,而且要深入学校、走进课堂,了解活动对教师教学的实际促进作用,开展后续的指导工作。组织者可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座谈等形式向教师征求意见,使活动效果保持一种运动惯性,不因现场活动的结束而结束,这也正是群众性教研活动的真正价值所在。活动组织者要引领教师着力研究常规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研究常规课堂中的教学规律,让自己组织的教研活动变得更“师本”一些,更有研究的价值。
3.活动前要策划反思性教学专题培训
反思对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关键是选择反思的内容和方式。反思性教学有许多形式和手段来实现,最常见的反思方法有教学日志、听课与观察、录像、行动研究。本次活动对参赛教师提出了写课后反思的要求,但方式单一,而对听课教师的反思没有显性的要求,没有预留教师反思的时间,也没有提供观摩教师、参赛教师展示反思的舞台。参赛教师的教学反思话题比较分散,问题分析不透彻。
为了督促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并激励引导教师提炼反思结果,从而使他们在评课议课环节能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活动组织者要根据活动主题有针对性地开设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培训,使广大教师意识到反思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学习方法、一种研究方法、一种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通过反思,教师调整、优化其教学行为来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维,最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形成职业能力的必由之路。
4.教研员要关注活动中生成的问题
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之一是想为广大的农村教师提供展示的舞台,但最终16位选手中只有两位来自农村学校,体现了城乡师资发展严重不平衡,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要为农村教师的发展开辟绿色通道,开展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主题研讨活动。教研员要有发现问题的智慧,不断地在教学研究活动中发现问题,梳理症结,找出关键的问题所在,给教师以及时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