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_课程评价论文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_课程评价论文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教育论文,课程改革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课程改革是出现频率最高、使用最为普遍的一个词。由于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属性,由于职业教育专业的不确定性,使得每个职业院校都在尝试课程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本文就此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以求教于职教界的同产

一、关于技术学科的构建

技术学科是相对于一般的学科而言。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中的历史学、教育学等等。而技术学科是指为完成某一职业领域的任务所需的诸多学科知识的集合。如果说学科是从纵向的角度对学术的分类的话,那么,技术学科则是从横向的角度对学术的分类。如我们要成功的进行一次商业贸易活动,就需要实施者具有营销学的知识、心理学的知识、公共关系学的知识、法学的知识、会计学的知识、统计学的知识、计算机科学的知识等等,这些知识都是不可缺少的,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项知识都是不完整的,都是有缺陷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技术学科同样需要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相对于所要完成的任务,其知识需要系统和完整,但是就其中的任一门学科的知识,它们又不可能象原有的学科那样系统和完整;而且就他们之间,各学科知识的含量也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学科的知识(如营销学)应多一些,有的学科的知识(如统计学)相对就少一些。

长期以来,传统的学科课程始终统治着中国的职业教育。职业院校中的一切教学组织,都是以学科课程为单位,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一直到教学的管理,课程已成为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标志。人们已经习惯了按“学科课程”思考的方式,一时确实还没有更好更合适的替代品。学科课程在职业教育领域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但是,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对于绝大多数将来并不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主要从事生产第一线工作的人来说,是否有必要掌握这么系统的学术知识?他们中的大多数通过努力是否有能力去掌握这些知识?在完成他们的主要任务之后(专业技能)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去学完这些知识?答案是确定的,也是惟一的,这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

在职业教育领域,特别是在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领域,我们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需要而且应该发生一些变化,应以技术学科课程或综合学科课程逐步地取代一般的学科课程。这种变化完全是由职业教育的特征所决定的。职业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使它的学生能够胜任企业的日常工作,企业的日常工作需要有多学科的支持。

二、关于课程的整合

对现有的职业教育的课程进行整合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由于生产力中科技含量的不断提升,职业与职业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彼此之间的渗透与复合已日益成为发展的主流趋势;对现有的职业教育的课程进行整合是教育科学,特别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现代的职业教育需要给学生较强的理论知识,也需要给学生较强的职业技能,但是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是一个常数,必须有个科学的安排;对现有的职业教育的课程进行整合也是心理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发展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当知识相互联结时,当知识存在于情景中时,当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时,个体的学习效果才是最好的。

所谓课程整合,就是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有选择的将原来分属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组合成一门新的课程,将原来按学科体系分设的课程转换为按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而设置的课程。职业教育的课程整合主要体现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上。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主要围绕着能够“支持相近的多个专业的专业课程”这个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展开的,通常整合后的专业基础课程所涉及的面比较宽;专业课程的整合,围绕着能够“承担该职业的主要的工作任务”这个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展开的,通常整合后的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点比较深。课程的整合,并不是原有内容的简单混合,而是有机地组合,课程的整合应是化学反应,而不是物理反应。

课程整合围绕着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展开。这里,必须时时刻刻把握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凡是与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相关的内容,一般都应保留,不能轻易丢掉;凡是与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内容,即使再精彩,也要坚决舍去,不能手下留情。我们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牢牢把握着如下基本原则:围绕着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去掉重复的部分;合并类似的部分;删减繁琐的部分;扬弃过时的部分;保留个性的部分;增加先进的部分。

三、关于课程的分层

长期以来,人们对所拥有的“知识大厦”都是实施纵向分割的,从上到下形成一门门独立的学科,毫无疑问,这是必须的。如上所述,职业教育的课程需要整合,因而对“知识大厦”不仅需要纵向分割,对其中的一部分,特别是专业部分还需要横向分割,从左到右形成一层层独立的技术学科。这相对独立的、但又互相有联系的层次就是课程的分层。一般来说,一门整合的课程通常最多可分为三层,如会计学(一)、会计学(二)、会计学(三)。每个层次是彼此独立的,但互相间又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较低层次的课程是较高层次课程的基础,较高层次的课程则是较低层次课程的发展。

课程整合和课程分层都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分层是对课程整合的补充。课程分层能够满足不同的专业对同一课程的不同要求,用较低的层次满足大类中的不同专业的共同要求,用较高的层次满足大类中的不同专业的不同要求,使不同的专业各得其所;课程分层能够满足不同的个体对同一课程的不同要求,用较低的层次满足低位需求学生的要求,用较高的层次满足高位学生的要求,使不同需求的学生各得其所;课程分层还能够满足不同的教育类型对同一课程的不同要求,用较低的层次满足低位教育类型的要求,用较高的层次满足高位教育类型的要求,使不同的教育类型各得其所。

课程分层通常遵循如下的基本原则:每层的章节大致相同,但并不要求一一对应,较低层次具有的章节并非要求较高层次必须具有;每层的内容尽管有一定的重复,但较高层次与较低层次相同的内容,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式的上升;分层的内容还需考虑与不同类型教育的同一内容相联系,较低层次的分层内容应与下位教学类型的内容相衔接(如中职与岗位培训的内容相联系),而较高层次的分层内容应与上位教学类型的内容相联系(如中职与高职的内容相联系)。

四、关于教学的互动

所谓互动,相对于单向的信息流动而言,是指双向的信息流动。在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单向的信息流动主要是指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过程;而双向的信息流动是指教师与学生间的信息互动、学生与教师间的信息互动和学生与学生间的信息互动。

互动要有互动的内容,教材应充分具备诸如问题的讨论、案例的分析、路径的取舍、方案的选择等内容。有问题,才会有不同的答案;有案例,才会有不同的观点;有路径,才会有不同的取舍;有方案才会有不同的决策。不同的答案,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取舍,不同的决策,就能使课堂真正的动起来,就能使学生真正的动起来。一言堂就会真正成为群言堂,教师的角色才会真正得到转变,学生才会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人。

互动要有互动的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需要借鉴和引进适合互动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就是国外职教界行之有效的行为导向教学,由角色扮演方法、案例分析方法、项目教学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教学方法等组成。采用这些方法实施教学,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或指导者,由于学生参与了全部教学过程,从资料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因而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

五、关于专业教材的编写

由谁来编写职业教育的教材?特别是职业教育的专业教材。也许有人会说,如此简单的问题,还需要讨论吗?毫无疑问,教材当然应该有职业学校的教师来编写。而我们的看法却是:职业教育的教材,特别是职业教育的专业教材应该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和来自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共同编写,两者的结合应是职业教育教材编写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在当前相当部分的专业教材不同程度的脱离实际的情况下更为如此。

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有他们自身的长处,他们在专业方面有较高的理论造诣,但是他们自身也有明显的不足,他们缺少企业的实践,他们对企业的了解往往是一知半解的。在这方面,他们可以得到来自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的帮助,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知道,哪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未来的员工是必不可少的,哪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未来的员工初步了解即可,哪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未来的员工是暂不需要的。两者的组合确实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六、关于教育的评价

什么样的职业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我们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传统的评价体系作了有益的修订,我们提出如下的围绕着人民的“满意度”展开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评价标准。该标准以学生的就业率、对口率、稳定率、晋升率、工资水平,学生对学校的满意率和企业对学校的满意率等指标来衡量一所职业院校办学的整体水平,很显然,以上各项指标的综合值较高的职业院校,人民就会比较满意;反之,人民就会不满意。

我们认为,应对现行的职业院校的评价体系进行适当地修订,使其更加完善,更能满足人民的要求,更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

应从教育过程评价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教育结果评价为主。这当然是可以接受的,也是令人鼓舞的;但是,还会出现另外的情况,这就是过程好,结果不怎么好,过程与结果并不同步,这样的情况自然是很难令人接受的,也是令人沮丧的。究其原因,主要是评价的标准不同,当学校的标准不同于社会的标准时,首当其冲的是修订学校的标准。

应从教育内部的评价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社会评价为主,教育内部的评价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这种评价毕竟是内部的,还不是最终的,就象一个企业的营销人员在宣传自己的产品如何好一样,但是该产品的质量究竟如何,并不仅仅取决于营销人员的介绍,而是有待于社会实践的检验,有待于用户对其的最终评价。

标签:;  ;  ;  ;  ;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_课程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