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备之一,智能电能表承载着原始电能数据的采集、计量和传输等任务,是实现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信息展现的基础,对于实现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家智能电网建设速度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各级供电企业广泛应用智能电能表,但因对用电客户的用电习惯认识不足,存在两种费控模式难以取舍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智能电能表费控模式应用分析及选择建议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费控模式;选择;应用
1费控原理及方式简述
所谓“费控”,即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对用电客户当前实际使用电量(电费)与限定值的实时比较,当使用电量(电费)达到设定的阈值时,通过设定的方式向用户发出提醒以及进行跳闸(断电)操作,从而达到控制用户使用电量(电费)的目的。现阶段实现费控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本地费控和远程费控。
所谓远程费控,即实现费控的比较操作在平台端进行(由计费平台根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录的电量数据和用户执行电价计算已使用电费,将其与用户的电费余额进行比较),电表端只负责电能计量及跳合闸,而本地费控则是所有功能全部在电表端实现。
对于本地费控而言,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电量控制和电费控制。供电公司在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前所使用的本地费控表均为电量控制方式,即用户在购电时售电系统写入电卡的数据是根据购电金额折算后的电量数据,电能表直接对电量数据进行比对,因而不需要在电能表中内置用户电价,但在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时推广使用的智能电表均采取的是电费控制,即售电系统不再进行电量折算而是直接在购电卡中写入购电金额,由电能表根据内置电价完成电费计算和比对功能,因此,对于目前使用的本地费控智能电表而言,都必须在电能表中预先设置好相应电价。
2智能电能表本地费控模式与智能电能表远程费控模式比较
1.1模式特点比较
(1)智能电能表本地费控模式特点
本地费控智能表用户通过CPU购电卡交费购电输入表中,电表才能供电。一户一表一卡,卡互不通用,凭卡用电,具有预收电费、自动抄表、防窃电、卡中电量用完后自动拉闸断电等功能。同时,用户的购电信息实行微机管理,方便地进行查询、统计、收费及打印票据等。功能特点:(1)预付费功能:预收电费,剩余金额到达设定金额时,发出提醒缴费的灯光报警信号,剩余金额为零时自动拉闸断电。(2)合闸拉闸方式:分为内置开关和外置控电开关两种规格。内置开关的智能表对表箱没有特殊要求,普通表箱即可;外置开关的智能表对表箱要求很严格,必须为配套专用的表箱,具有刀闸和断路器(开关),现在国网公司正在推广应用的是非金属单表位透明表箱。(3)记忆功能:断电情况下表内数据可保存10年。(4)显示功能:LED显示器显示剩余电量及其它信息。
(2)智能电能表远程费控模式特点
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是应用电力电子、计算机、通信及计量等技术,以智能芯片为核心,具有电能量计量、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的电能表。远程费控,是一种“边交费边用电”的预付费方式。作为智能电网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用电方式,远程费控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智能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等设备,实现电量记忆、余额报警、智能算费、电费实时查询及信息远程传送等强大功能。远程费控正在逐步取代现有的用电模式,成为未来主流发展方向。智能电能表应用远程费控模式,其功能特点:(1)用电客户与供电公司签订远程费控协议,约定预警限额、留存接收提醒短信的手机号码等信息。(2)供电公司每日定时测算用电方电费实时余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协议约定,当用电方剩余电费达到预警限额时,供电公司会向用电方指定手机发送短信,通知用电方及时购电。(3)当电费实时余额小于零,用电方仍未及时交费,供电公司发送短信后电表自动断电。(4)恢复供电的方法:用电方携带客户编号到供电公司的营业厅、代收网点或银行转账、网银支付等购电成功后,电表自动恢复供电。远程费控支持包括供电营业厅、网银等多种交费方式。它具有如下优点:可以将缴费操作在营销系统内完成,同时可以对电费的计量方式进行兼容。可以对营销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准确判断,以此掌握远程费控的准确性,将智能电能表的应用进一步完善;用户缴费的流程得到了简化,通过智能电能表的远程费控,用户可以直接进行缴费;智能电能表可以通过远程费控模式进行各种指令的执行,比如:合闸、跳闸和告警等,并通过通信通道将远程费控的各项操作命令完成,使得其在智能电能表中的应用得到完善。
3应用比较
(1)智能电能表本地费控模式应用情况
其一是在某地推广本地费控模式的时候受到一定的阻碍,当地居民之前是使用集中表箱,表箱都是安装在楼梯过道内,要想采用本地费控必须进行拆除,而且居民认为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不方便查看充值。其二是在本地费控智能表的使用中需要对电量冻结时间、电价等数据进行精准设计,出现系统升级变动的情况还要线下挨个进行设置,业务数据重置工作量比较大。其三是对供电企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一方面是增加了管理队伍,增加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是不利于用户缴费,用户满意度降低,不可避免出现电费回收不及时的严重情况。
(2)智能电能表远程费控模式应用情况
远程费控技术的推广应用,给电力企业的营销模式带来了巨大的转变。第一,改变了传统的电费催缴方式,以往的后付费模式需要每月发行电费后,人工通过短信、电话通知等方式催费,停、送电都需要人工至现场操作,工作效率低下,还经常引发投诉,远程费控彻底改变了上述情况,由系统代替人工完成以上工作,既减轻劳动强度,又提高了质效,释放人力资源从事用电分析、监控等工作,实现“由抄录数据向分析数据”的转变,不仅统一了供电公司营销系统中的数据计量工作,使得用电客户的信息实现单一化,从而减少甚至消除信息混淆的情况。供电公司根据智能电表的远程费控运行方式,构建了先进了电力营销系统,大力发展远程营销活动,强调了远程营销工作的价值与发展意义;第二,远程费控改变了形成电费账单后进入缴费高峰期的现象,费控推广后需要给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缴费方式,促进电力企业发展多元化的缴费渠道;第三,远程费控的推广大大提升了电力企业的优质服务水平和客户体验,与传统的缴费复电方式相比,远程费控从客户缴费到送电只需15min,同时满足24h送电,大大降低客户夜间缴费后送电不及时引发的矛盾,与本地费控方式相比,送电方式全自动,客户勿需完成充值写卡及插卡送电等操作,同时在电价政策调整时,只需要在主站进行修改电价参数,大大减少工作量。第四,在现实工作中,将“先付费,后用电”的支付方式落到实处,供电公司可通过智能电表进行远程发送用电信息工作,为用电客户提供实时服务。
4 结束语
我国电网系统的规模扩大,智能电能表费控的应用得到很大的推进,智能电能表支持远程费控及本地费控两种模式,不同费控模式对用电客户的缴费习惯影响较大,同时也给供电企业营销管理、优质服务带来冲击,实践中,很多供电企业不知采用何种费控模式为好。基于此,本文讨论了两种费控模式的差异及应用情况。
参考文献:
[1]林崧.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系统在营销业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51):15-17
[2]夏云飞.关于智能电网远程费控系统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4,(4):46-47.
[3]谷晓津.浅谈智能电能表在计量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1(04):88-91
[4]周惠英.智能电能表远程费控的推广与应用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8:61-62.
论文作者:李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智能论文; 电能表论文; 电费论文; 电量论文; 模式论文; 方式论文; 电表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