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心理辅导课程对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影响
王彦娜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 东莞)
摘 要: 近年来朋辈心理辅导员成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生力军,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多。通过开设朋辈心理辅导课程,调查课程对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朋辈心理辅导课程增强了大学生对朋辈和心理工作平台信息的掌握,提升了学生朋辈胜任力和自我评价。与心理工作平台的接触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价,却降低了学生朋辈胜任力的信心。
关键词: 朋辈心理辅导;自我评价;大学生
2010 年国家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着重强调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强调要重点抓好高校青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专业心理工作人员的不足与学生对心理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朋辈心理辅导作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方式,在我国实施之初,就得到学者和专家们的普遍关注。朋辈心理辅导员(以下简称朋辈)很好的弥补了专业心理工作人员的不足,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后备力量。
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以不同形式带来更有效的效果,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是同伴之间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生活经验和助人技巧所进行的同龄人之间的心理互助、激励 、支持 、指导、训练和咨询活动。[1]已有的朋辈心理辅导培训多为短期培训或分散性培训,均以培养朋辈为目的。如,有研究将朋辈团体辅导技术应用于朋辈培养。[2]也有研究者运用“成长小组”的培养模式,通过开展讲座及专业老师授课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培训。[3]
1.投资效率的衡量。本文借鉴Richardson的“残差度量模型”来衡量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其思路为:企业的新增投资可以分解为预期的投资支出和非预期的投资支出两部分。[25] 预期部分主要用于现有资产正常运转的支出,而非预期部分则表示企业的投资效率,包括投资过度与投资不足。其建立的模型如下:
河北省具有北部燕山、西部太行山及中东部平原的地形地貌特征,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也具有明显的差别与特点(表2)。
笔者设想将朋辈知识从“专业培养”转变为“普及宣传”,面向全员开设系统化的《朋辈心理辅导》课程供更多的学生学习。该课程是否可以作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促使学生实现“自助”的途径之一。笔者尝试通过调查朋辈心理辅导课程对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影响来探究这一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
2.接触心理工作平台的学生自我评价变化高于未接触学生。笔者调查了除学习朋辈心理辅导课程外,与心理工作平台的接触是否会对学生的个人评价产生影响。由下图2数据可知,接触工作平台的学生在个人评价的八个方面变化均高于未接触的学生。尤其是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同人们交谈以及总体自信水平方面差距较大。可见除了系统的课程学习会影响学生的自信,与心理工作平台的接触,即便是短暂的走访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自我的评价。笔者推测是因为在走访中学生需要与平台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来了解心理工作平台的相关信息及工作内容,成功的访谈经验也一定程度提升了其对自己与他人互动的信心。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由于该站平面形状类似于正方形,平面长、宽尺寸太大,工程位于长江一级阶地,所处的地质条件很差,因此对车站基坑支护系统设计带来很大困难。该基坑工程短边长度大于100 m,长边长度大于200 m,如果采用内支撑,需设较多立柱,支撑截面也较大,导致水平支撑构件断面尺寸和自重较大,以及施工工期加长;如采用不设内支撑的悬臂支护桩或者桩锚体系,由于地质条件差,且工程周边有在建建筑,导致工程无法实施。
(二) 调查方法
同时采用了《个人评价问卷》(PEI),4级评分,调查课程对学生的外表,学业表现,体育运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同人们交谈,以及总体自信水平和可能影响自信判断的心境状态的影响。分值越高表示自信程度越高。[4]
学生自主选修《朋辈心理辅导》课程,共90人。其中男生40人,女生50人。大一学生45人,大二学生45人。朋辈心理辅导员学生8人,普通学生82人。
以教学实验研究法为主,采用问卷调查分析。测评工具为《朋辈心理辅导及胜任力调查》,此问卷为笔者参考学者钟向阳等研究编制,调查学生对朋辈心理辅导的了解和自我胜任的程度。每道题最高5分,最低1分,除个别反向计分题外,分值越高表示对朋辈心理辅导的认识和自我胜任程度越高。[1]
(三) 统计方法
1.课程提升了学生的自我评价。由下表2数据可知,个人评价总分及八个分量表得分均在课程结束后有所增加。尤其是总体自信水平(+1.02)和爱情关系(+0.98)方面的评价。外表、学业、体育运动都属于学生自我认可和自我能力,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同人们交谈则属于与他人互动,建立人际关系的内容。可见朋辈心理辅导课程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增加学生对个人外表,学业,运动的信心,也同样有利于增强与他人互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自信。尤其是爱情关系和总体自信水平的变动更大。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朋辈心理辅导及胜任力调查
2.接触心理工作平台的学生变化高于未接触学生。为进一步调查与心理工作平台的接触是否会影响学生对朋辈心理辅导的了解和自我胜任程度的认知。笔者将90名学生随机划分为两组,为其中一组提供额外接触心理工作平台的机会(一次实地走访及课堂分析走访内容)。由图1可知,除8、10、17、18题以外,提供接触心理工作平台机会小组(简称T组)课程后的变化多高于未提供接触心理工作平台机会小组(简称WT组)。 其中8题与10题为反向计分题,17题与18题皆为调查朋辈工作自我胜任程度的题目。接触心理工作平台的小组无论在对心理工作平台的熟悉程度上,以及自我了解,倾述,调节情绪,聆听他人,识别他人情绪等方面变化均高于未接触平台小组,但其对自我胜任朋辈工作的认知方面却低于未接触小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笔者安排的与心理工作平台接触方式有关,短暂的接触让其了解到更真实的朋辈工作。一方面有利于其端正对朋辈心理辅导的认识,另一方面则是短时间内获取大量关于朋辈工作的各种要求及工作中的困难,也易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降低其对自我胜任朋辈工作的信心。
表1 朋辈心理辅导及胜任力调查情况
1.课程提升了学生对朋辈心理辅导的了解和自我胜任朋辈的认知。由下表1数据可知,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对院系心理工作平台(院心理中心及系部二级心理辅导站)基本信息的了解有了巨大的提升(+0.95,+0.99),可见课程不仅达到宣传心理工作平台的效果,也为学生日后求助提供了准确渠道。对朋辈心理辅导的熟悉度上,学生得分也明显提升(+0.93),但是依旧有不少学生认为朋辈心理辅导就是给人意见,可见对朋辈心理辅导的真正理解与掌握并不如学生自认为的准确。但可喜的是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在对自己的了解,建立良好人际的信心,倾述的欲望以及调节情绪等方面均有所提升。对于朋辈心理辅导的喜爱程度也得到增加,这也有利于推进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可见课程提升了学生对朋辈心理辅导的了解和自我胜任程度的认知。
图1 是否接触心理工作平台对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及胜任力的影响
(二) 自我评价调查及分析
运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
1.增强员工群众对巡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一步加大对巡视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员工群众对巡视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意识,让群众愿意讲真话、敢于讲真话。要加强对巡视工作的宣传引导,向群众讲清开展巡视工作的目的和任务,讲清权利和义务,讲清巡视组的工作纪律,做出保密承诺,消除群众的思想顾虑。对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特别是涉及违纪违法线索的问题都要认真对待,让群众感受到他们的意见被重视、看到解决问题的实效。
首先,利用高职学生线上线下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发挥学校微信公众号、学校网站、师生之间的微信群、朋友圈;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等宣传主阵地的作用,用真实案例向学生展示不良“校园贷”的危害,不理智的消费带来的恶果。将法律意识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其次,开展以普法为主题的活动。开展普法征文、微视频比赛;邀请相关法律人士讲座。拉近法律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再次,成立普法社团。法律相关专业学生可成立校园普法演讲团或法律志愿者团队。在学生遭遇到不良“校园贷”危害时,可及时向身边同学就近求助。真正把法律融入学生的认知系统。
表2 课程前后学生个人评价情况
图2 是否接触心理工作平台对学生个人评价的影响
三 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朋辈心理辅导》课程的开设以及与心理工作平台的接触不仅有利于增加大学生对朋辈心理辅导和心理工作平台基础信息的掌握,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自我的评价,改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本次研究中开设的课程除了包含系统的理论知识之外,亦增加了适度的团体活动。丰富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增加了实操演练、小组研讨、团体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及课堂参与的热情。
(二) 建议
1.开发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知识从“专业培养”转变为“宣传普及”。目前高校心理工作早已从原来的“救火员”转变为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本研究可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端正对心理工作的认识,更可以提升其心理健康状态,所以高校应开发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供学生学习,并将其作为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途径之一。
2.适度开放心理工作平台,将心理工作从 “神秘”转变为“开放”。高校心理工作平台因为工作的保密性,多为心理工作相关成员专用,极少供普通学生参观走访。学生接触的方式多为心理咨询前来。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心理”两字的加持,使心理工作极具“神秘性”。从本研究中可以得知,即便是对心理工作平台的一次走访参观,也有利于端正学生对心理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提升自我评价。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适度开放心理工作平台,供学生参观。如开设“心理工作平台开放日”。
3.充分发挥朋辈的作用,将心理工作者从“师对生”转变为“生对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模式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5]值得引起各高校重视。朋辈不仅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高校学生心理服务需求量大与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而且其大学生的身份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注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构建“微时代”下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打造网络信息团队,[6]争取对心理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及时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钟向阳,胡浩民,蔡秀娟.高校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体系的实效研究 [J].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8):707-709.
[2] 章玉祉.应用朋辈团体辅导技术创新心理委员培训模式 [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7):15-17.
[3] 徐蝉娟,佘雅,曾长虹.“成长小组”一一朋辈心理辅导员培养模式新探索[J].才智,2014,16(8):24-25.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5] 王彦娜,余琼,詹海都.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员分层分类培养模式研究 [J].岭南学术研究,2018,46(13):70-72.
[6] 褚慧楠.构建“微时代”下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模式[J].科教文汇,2016,360:143-144.
本文引用格式: 王彦娜.朋辈心理辅导课程对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影响[J]. 教育现代化,2019,6(26):230-232.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26.085
基金项目: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7yjjg018)。
作者简介 :王彦娜,女,河南濮阳人,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讲师。
标签:朋辈心理辅导论文; 自我评价论文; 大学生论文;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