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的目的是端正人们关于美的观念,提高人们鉴赏美的能力、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具体目的应当是:1.传授给学生一些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利用美术特有的形式环节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3.促进学生智力和才能的发展,提高观察力和联想力。以此来贯彻素质教育。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理清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方式。美术教育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和谐的发展,美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具有下列作用:
1.心育作用
心育是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完善的教育。
按周岩先生的说法:心育是教育整体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子系统。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独生子女增多,现代中小学生产生了依赖、脆弱、焦虑、孤独、固执等心理障碍。据有关材料报道,有这些不良心理的中小学生约占30%左右,这无疑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障碍。
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曾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自然所引起的感情,人生乐趣便失去了一半,这就会给各种疾病的入侵敞开了门户。”实践证明:水平线给人以开阔感,三角形给人以安全感。
法国诗人证明了蓝色能引起人心理的冷觉,红色使人感到恐怖,绿色包含着善良与和解,具有安抚眼睛和心灵的作用。
法国学者费勒,发现橙色光线使人的握力增加四分之三以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借助美术欣赏及创作来矫正学生孤独、焦虑、依赖、脆弱等心理障碍,久而久之,就让他们形成了自知、自信、自尊、自强的良好心理。
2.怡情作用
怡情作用是指美术能够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通过提高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提高人们辨识美丑的能力。
杨朔说过:“花鸟虫鱼,凡是入得画的,那原物也叫人喜爱。”事实上,画家在寄情寓志于画时,所寄之情或激进,或颓废,或明快,或黯淡,是多元化的。表现在画面上,或万舟争进、群马奔腾、雄关巍峨,或老树枯藤、枫桥夜泊、野渡扁舟,色彩配置或明艳或阴冷,通过美术欣赏活动都能起到怡情的作用。
客厅里悬挂“迎客松”能给人一种亲切感;一幅色彩新、意境开阔的山水画能使人心胸开阔;一幅盛开的牡丹会让人感到吉祥舒心。许多事实证明,美术具有怡情作用。
蔡元培先生说过:“美术活动陶冶吾人之感情,使人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见,以渐消沮者也。”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美术教育义不容辞。
3.激发作用
激发作用是指美术教育能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联想力和创造力。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心理由注重实用与美观并重,客观上为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徐悲鸿的“雄鸡”图引导人们看到希望,许多宣传画层出不穷起到了其他艺术样式不能取代的感情激发作用。
联想是人在感知客观事物和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美术活动离开了想象,就无法进行艺术创造。美术这一学科的特殊性,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创造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一例外的都是创造力在起作用。美术活动中不仅限于机械的摄影,色彩的搭配,明暗的对比富有科学性。而艺术内容的集中、浓缩、比例的变化,背景的衬托,甚至虚构、夸张等手法,都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二、美术教学发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1.以美启智,培养学生想象、探索、创造的能力
以美启智,就是说美育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艺术是儿童的一本最佳的启蒙书。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结合学校艺术节的书画展、校刊的封面设计等,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赏析能力。
2.以美助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陶冶情操
美术教学、艺术教育能增强学生体质,造就健全的体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我多年来坚持美术课当堂完成美术作业,使美术课尽量上得生动、活泼、赏心悦目。课上,我尽量用教材、用语言向学生展示美术学科的内在魅力,从而促进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思想品德,增进身心健康,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美术教育正焕发新的光彩,素质教育的推进为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论文作者:王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5
标签:美术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论文; 作用论文; 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创造力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