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海绵城市;园林规划;透水铺装
1导言
所谓海绵城市,即一种借助地面植被来搜集并储藏雨水,继而通过一整套的净水程序使其能再度运用,从而缓解城市地区用水紧张问题的城市雨洪管理系统。如果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采用海绵城市理论,合理搭配城市园林景观的各要素,这样不但能够创造良好的城市园林景观效果,而且还能够充分发挥调节城市气候、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从而让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真正达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与协调,推动现代城市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
2海绵城市理论应用方法
2.1应用规划软件设计
在实际对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有效应用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加强城市园林设计的有效性水平,不断体现该理念的应用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对城市园林规划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并在此基础之上,积极围绕园林面积地表污染物等一些基础材料内容,加强GIS软件的有效应用。从整体上来看加,强水循环的有效把握,适当对雨污系统人工绿化形式、涵养水分等相关的内容进行有序的把握,从而更好的满足其生态功能的需求。
2.2优化生态功能开发
一般来讲,城市园林设计的核心要义是加强生态功能的有效开发。并在这个过程中,使人处于适宜的生长状态之中,为了更好的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要积极加强相关技术的有效应用。比如,利用土壤过滤水资源的方法,来加强排水效果的提升。除此之外,还应该围绕城市排水的有效需求,加强园林结构总体的布局,利用控制成本的方法,满足,开源节流的环境发展需求,更加注重应用生态材料,可以对水资源的畅通性进行系统的保障。
2.3合理选择海绵体
不得不讲的是,在实际对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有效应用的过程中,积极加强海绵体的有效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从生态系统应用以及开发价值等不同角度出发,对实际的地域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考量,不仅要积极对海绵体的地域降水量进行系统的考量,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对海绵体质量的控制管理进行有效的把握,充分对材质、规模、功能、控制等相关内容进行有效优化。
3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意义
3.1保护生态环境
基于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其不仅与当代社会的发展理念相符合,且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其他各方面均有良好助益,故众多建筑学家与环保主义者对此也是推崇备至。不仅如此,通过运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不仅能够增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应用能力,而且还能够建立完善的雨水存储系统,有效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用水紧张问题,真正达到保护城市地区生态环境的作用,有效提升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水平,更好的践行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
3.2有效控制水污染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除了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着突出作用外,对与水污染的防治亦能起到理想的促进效果。基于城市本身的绿地,其对雨水已然能起到一定的拦截作用,而超出绿地拦截范围的雨水,其将被城市的海绵体所吸收并分解,从而达到净化的效果。由此可见,海绵城市建设,其对污染的净化以及控制水污染等方面均有着较为理想的作用。
3.3改善内涝情况
海绵城市建设具备抵御内涝风险的作用。当前,许多城市均面临着共同的难题,尤其是在大规模降雨的季节,城市内涝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出行,甚至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而基于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将促进雨水排水系统的进一步完善,继而有效解决困扰城市许久的内涝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促进水循环
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建设,其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或多或少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对此,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升恰好有助于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且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合理运用,其对现代城市排水系统还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与完善,并在实现对雨水的有效储存同时还能对其加以循环利用,从而保证城市的地下水充足,以防止沉降现象的出现。
4海绵城市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园林设计所涵盖的项目有很多,不同区域设计也会存在不同之处,重点从基础设施设计进行研究。
4.1透水铺装与植草沟的设计
城市园林设计中,透水铺装是最常见的一类,这种设计方式下,雨水能够向下渗透,直接进入到土壤层。城市道路铺装设计中,可以选择的材料有多种,如透水沥青、透水地砖、嵌草砖、砂砾等,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进行设计。负荷较低的车行道可以采用混凝土、沥青道路,人行道可以采用透水地砖,停车厂铺装可以采用嵌草铺装。这些材料的应用并不是绝对的,除了单独使用外,也可以采用相互配合的方式。需要指出的是,透水铺装的负荷能力有限,大型重工业设备区域还需要仔细审查,避免将透水铺装路面作为主干道。植草沟设计方式是沿着大路方向设计的下凹式景观空间,能够起到收集、输送和排放雨水的效果。最上层是覆盖层,中层是土壤层,下层是粗砂层和砾石层。植草沟横截面呈现三角形或者梯型,底部采用坡地设计。长度方面适用于较大长距离纵向道路,为最大程度吸收雨水,竖向坡度不能超过4°。材料方面可以选择石头、混凝土、金属等。在其他基础设施设计中,植草沟可以作为配合的方式存在,具有极高的普适性和使用率。
4.2生物滞留区的设计
城市园林设计中,如果需要调蓄下渗径流,可以设计生态滞留区,延长雨水停留时间,更好地起到雨水净化效果。生物滞留区设计方式包括生态树池、雨水花园、人工湿地等。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生态树池在设计中多采用点状的方式设计,树池中设置深度超过1m的种植土,涵盖过滤土层、砾石层等,种植树种可以选择适宜的当地树种,没有特别限制。这种设计方式一般应用在道路两旁的设计中,由行道树树穴改造形成,非常适合应用通行要求较高的道路中。下凹式景观设计中,生态扩展池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类,池子侧面采用垂直设计方式,底部平坦,种植一些景观植物,这种设计模式一般应用到空间狭小、要求较高的城市道路设计中。如城市支路、办公区域均可以采用这种设计方式,提高界面实用效果。依照分类可以划分为人行道、路牙石扩展池。人行道扩展池是设计在道路一侧的扩展池,可以采用方形设计或带状设计,形式上没有特殊要求。路牙石扩展池一般位于道路两侧,也可以位于道路交叉口。
雨水花园的功能与生态扩展池作用类似,没有太多技术标准要求,形式、面积以及维持等均相对随意,可以在城市新区中心区,也可以在其他局部开敞空间中。雨水花园结构共分为5层,蓄水层能够储蓄大量雨水,初步过滤沉淀雨水;覆盖层则是采用自然材料覆盖,维持一定的渗透性和湿度;种植土层多选择孔隙度较高的砂质土壤,为植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填料层在设计中需要结合所选择的材料合理设计填料层的厚度。为避免土壤颗粒穿透孔管,需要设计砂砾层可以将下渗过滤后的雨水传输到附近水体中。如果当地出现大雨或暴雨,雨水还可以从溢流口进入到其他排水系统中。除了以上总结的景观设计方式之外,人工湿地也是常见的一类,可以单独使用,起到调蓄和净化雨水的效果。绿色屋顶是最近几年研究热点,大多数公共建筑均可使用,应用时应注意在做好屋顶防水的基础上,建一个具有可持续生态功能的绿色屋顶。
5结束语
总之,海绵城市理论在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方面应用价值极高,能够有效解决城市排水问题,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当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在推行海绵城市理念,但都还处于设计阶段,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参考文献
[1]刘晨辰.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园林道路设计初探[J].中国建材科技,2015(2).
[2]亓新慧,张琦.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探析[J].中国林业产业,2017(1).
[3]曲正,苑富晓.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风景园林与雨洪管理及湿地规划的探讨[J].智能城市,2016(8).
论文作者:刘凤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雨水论文; 理念论文; 透水论文; 内涝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