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ISO2789:——2003(E)电子服务使用统计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标准论文,国际论文,电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ISO2789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与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为图书馆统计制订的国际标准,旨在促进图书馆统计和图书馆界的交流。其最新版本ISO2789:2003(E)颁布于2003年2月。该标准既规定了传统图书馆服务的统计测量定义,又从服务类型、使用统计、附加调查方法三方面对电子图书馆服务使用情况提供了标准的统计测量定义。本文就这方面的统计标准作相关介绍与评析,以期为国内图书馆在制定电子资源及服务使用统计标准方面提供借鉴。
1 电子图书馆服务类型
该标准将电子图书馆服务划分为OPAC服务、图书馆网站服务、电子馆藏、电子文献传递(中介)、电子参考服务、有关电子服务的用户培训、经图书馆访问互联网等七种服务类型。其中,电子馆藏是电子图书馆服务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被进一步细分为数据库、电子连续出版物、数字文献三部分。其中数据库分全文数据库、文摘、索引数据库及其他类型数据库;数字文献包括电子书、电子专利、网络视听文献和其他电子形态的报告、预印本等文献,如图1。
附图
图1 电子图书馆服务划分
从图1可见,《标准》对电子服务的划分已经基本涵盖了现阶段图书馆提供电子服务的所有服务类型。而且,服务类型划分一改常见的将图书馆资源与图书馆提供服务分开的做法,它将电子馆藏视为图书馆提供电子服务的一部分,而且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这样的划分比较科学合理。《标准》在对电子馆藏服务进行统计时将其进一步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中电子期刊归为电子连续出版物一类,而电子书、电子专利、网络视听文献、报告、预印本等则被视为数字文献一类。我国高校图工委及CALIS管理中心2004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将数字资源划分为四种类型:电子书、电子刊、二次文献数据库、其他数据库。相比之下,《标准》提供的归类划分更为清晰明了、考虑周到、覆盖面广、便于统计。
2 电子服务的使用统计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图书馆提供的各类电子服务使用情况究竟如何,《标准》从图书馆提供电子服务的利用形式、使用地点和对电子服务的分项数据收集等三方面提供了被认为最能反映图书馆电子服务使用情况并需要测量的数据项。
2.1 利用形式
在利用形式方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用户获取电子图书馆服务次数、他们找到自认相关文献的数量。为此,《标准》确定了四个核心数据组:任务数(Number of Sessions)、文献下载数(Number of Documents Downloaded)、 检索记录下载数(Number of Records Downloaded)、虚拟访问数(Number of Virtual Visits)。除了这些核心数据组提供电子服务使用基本信息外,图书馆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应收集一些相关附加的数据。这些附加数据是:任务检索时间(Session Time)、被拒绝访问任务数(Number of Rejected Sessions)、检索次数(Number of Searches)、通过因特网访问的任务数(Number of Internet Sessions)。上述核心数据项与附加数据项较为清晰地反映出图书馆电子服务不同利用形式的情况,也是图书馆电子服务使用统计的主要内容。《标准》对这些数据项分别给予了详尽阐释,为统计提供了明确的指南。
(1)任务数
一个任务即对数据库或OPAC的一次成功请求,指的是用户活动的一个周期。用户连接数据库或OPAC即为登录开始,用户退出、离开或超时不操作为结束。对于整合了几个单个数据库的多样数据库,每个数据库商应提供更进一步的任务次数的信息。
但在一些情况下(如在图书馆里使用OPAC),可能会出现几个用户接连使用同一个工作站的情形,这时,任务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分离。不过,在大多数系统中,停止使用一定时间后,检索系统的超时设置(平均超时设置一般为30分钟)会帮助至少部分避免此类问题。然而,代理服务等可能会减少在系统日志中记录的访问次数。
(2)文献下载数
文献下载指电子馆藏中文献的全部或部分转递给用户。这包括从电子期刊或数据库中全文下载。从图书馆馆藏中下载文献证明用户在馆藏中找到了他们认为相关的信息,这时下载的文献总量应予统计。
(3)检索记录下载数
检索记录指的是在成功登录数据库或OPAC过程中的目录记录或数据库登录时的完全显示。从数据库或OPAC中下载检索记录证明用户找到了他们认为相关的目录或其他信息。
(4)虚拟访问数
虚拟访问为用户在图书馆范围外访问图书馆网站,这种访问不论访问的页面,也不管访问时查看的信息数量,只要成功访问图书馆网站即可计算次数。
(5)任务检索时间
任务检索时间是指登录进入数据库或OPAC直至退出之间的一段时间。该项统计对利用某一特定服务的程度提供了附加信息。这能显示某一特定服务对用户的重要程度或用户对某一特定服务的偏爱程度。当然,决定检索时间的因素较多,如系统的帮助功能是否完善、用户个人技术与经验存在的差异,系统本身的退出设置是否便捷等等。因此,访问时间的长短并不能完全反映用户对此项服务的兴趣高低。
(6)被拒绝访问任务数
拒绝访问任务数指因超过并发数而不能成功登录电子服务。该数据为图书馆提供了需要设置多少并发用户数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但是,显示的数据有时也并不能绝对地表明过度限制了并发用户访问数,因为丢失密码或输入错误密码也会造成不能成功登录,而且这种被拒绝访问很难与因超过并发数而不能成功登录的情况区分开来。
(7)检索次数
检索是一种独特的知识查询。每次检索请求在提交给服务器的时候都被记录下来。然而,输入的错误检索方式并不代表独特的知识查询。不过,在检索服务实践中,图书馆在区分无意识的检索和有意识但却不成功的检索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8)通过因特网访问的任务数
通过因特网访问的任务数定义为用户通过图书馆获准提供的工作站访问因特网。该数据显示出图书馆能在多大程度上为用户提供通过其工作站访问因特网。但是,要计算出通过因特网访问的任务数,前提是已注册的用户或能鉴别的用户访问因特网。如果这些数据不能直接获取,那么,只能通过用户调查来估算了。
上述所有数据都指向图书馆馆藏、图书馆网站、OPAC和通过图书馆上网的使用,而非用户在图书馆通过因特网访问网上公开和免费的文献。在可能情况下,单项服务或所有服务的总计数据都必须收集。
这八方面数据项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出目前图书馆不同的电子服务形式被用户使用的情况,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图书馆既能掌握其用户在使用提供的电子服务的情况,也能反映图书馆提供的电子服务的能力与效益。任务数能够反映电子服务的一些基本利用情况;文献、检索记录下载数能够反映电子馆藏资源是否符合、满足用户的需求;虚拟访问可比喻为传统的图书馆入馆访问;对一些有并发用户数控制的数据库,被拒绝访问任务数则能反映图书馆控制的并发用户数是否合理;任务检索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图书馆电子服务对用户吸引力的大小。
2.2 使用地点
《标准》提出图书馆电子服务要区分三种使用地点。
(1)在图书馆内部使用。
(2)虽在图书馆外部,但却在机构内部或授权范围内使用。
(3)在机构或授权范围之外使用。
当然,在图书馆内部的使用也可能包括外来用户,即非图书馆义务服务人群。要区分应服务人群和外来用户是比较困难的,因而前两者并不总是显示应服务人群的精确数。然而,从对每一次检索时登录系统请求进行认证,则能够得到比较可靠的结果。因此,这就需要通过引进认证系统来控制电子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电子服务使得图书馆服务不再仅局限于图书馆范围之内。通过电子服务三种使用地点的统计数据,能够进一步了解图书馆电子服务多大程度上扩大了图书馆服务的范围,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了市场辐射力,因此,了解每次电子服务的使用出处是很重要的。
2.3 电子服务分项数据收集
对于各项服务,如OPAC、电子馆藏、网站等,由于利用形式和测量方式的不同,应该分类收集各服务形式的数据。而且,每一数据库的数据也应该分别收集。
(1)OPAC数据
OPAC数据通常可从图书馆系统获取。除了成功登录数据,检索数和记录下载数也应计算。
(2)电子馆藏数据
电子馆藏有关数据来自图书馆自己的服务器或来自数据库商,因此,应将统计数据的提供包含在许可协议中。对于电子期刊和数字文献,最重要的数据是文献下载数量。对于数据库,除了任务数,检索次数、文献下载、记录下载数也应统计。对于所有得到许可的资源,特别是数据库和电子期刊,图书馆需要用拒绝访问任务数来监控需要的并发数量,并且用来评定需求饱和度。
(3)图书馆网站访问数据
图书馆网站访问数据能通过日志、分析软件被记录下来。对网站的虚拟访问包括对单个网页的每次访问请求。
(4)因特网访问数据
因特网访问应分别统计通过图书馆内部接入点成功访问因特网数量和对图书馆自己电子服务的访问数量。因为图书馆的这项服务只是为用户提供技术接入设施,而不是帮助用户获取图书馆馆藏的信息,这样,数据收集只能被限制在成功访问因特网,而不涉及文献是否获取。
通过对图书馆电子服务分项的数据收集,能够分别了解各项电子服务的使用情况,有助于图书馆及时发现服务中问题,掌握用户需求特点、使用方式等情况,从而对相关电子服务的内容作进一步调整,功能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
3 附加调查数据方法
《标准》认为,以上讨论的这些数据可能还无法涵盖所有对图书馆电子服务的使用。为了得到关于电子服务使用方面更全面的信息,《标准》还推荐了以下三种附加获取调查数据的方法。
3.1 一般调查
为评价电子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可对服务人群抽样以书面或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一般性调查。
3.2 专项调查
这种方法用于评价专项服务,可安排问卷调查或当面交谈,这种调查最好在使用完电子服务或访问图书馆后立即完成。调查可选择以下几种方式:用户离开工作站或图书馆时,向他们发放调查问卷表;用户离开工作站或图书馆时,立即与他们就某个专题进行交谈;用户退出电子服务时,可利用在线形式或放在工作站旁的日记及时记录。
3.3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可为一般问卷调查和专项问卷调查,并可进一步按读者类型细分。
(1)一般问卷调查
分别收集OPAC、电子馆藏、图书馆网站、访问因特网(从图书馆接入)的使用频率数据(每周/月平均使用次数)。
用户首选使用电子服务的位置,是在图书馆内、在授权范围内的任何地方、还是在授权范围之外。在可能的情况下,对问题应进一步分类,特别是对使用电子馆藏和互联网要提供更为详细的分析。
(2)专项问卷调查
专项问卷调查可以分为:
使用服务调查,这里包括OPAC、电子馆藏、图书馆站点、访问因特网(从图书馆接入)等专项使用服务调查。
易用性调查,包括成功访问数量、拒绝访问数量、无意识注销数量等的调查。
输出情况调查,包括下载文献或记录的数量、下载文献到本地存贮设备的数量、打印出来的文件数量等等。
附加调查更进一步完善了对电子服务的利用数据收集,使反映图书馆电子服务使用情况的数据收集更加全面。
4 结语
《标准》规范了电子图书馆服务统计数据,使图书馆的数据采集能够基于相同的定义和相同的采集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图书馆相互间的了解和交流,而且还有利于图书馆电子服务的规范和发展。
《标准》所提出的统计测量数据,对图书馆了解其电子服务使用情况非常有用。目前,各图书馆都投入大量经费,用于电子资源的采购、电子服务环境的构建,对电子服务的使用效率也越来越关心。《标准》则适时为图书馆的电子服务使用统计制定了操作性强的指南。
《标准》安排合理,灵活性强。电子服务会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改变,统计的项目方式也会随之而变,统计标准会处于一直修订之中,鉴于此情况,ISO2789:2003(E)将对电子服务的统计标准放在附录A,这样便于今后的长期的不断修订,不至于对其他方面有太大的影响。
然而,在目前情况下,由于图书馆的自身条件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该标准的某些数据还不易获取,其中一部分统计数据要依赖内容提供商,需要与他们达成一致方可实施。而从目前数据库商所提供的统计数据情况看,有些数据库商提供统计数据比较规范、标准,但也有的数据库商提供的统计数据比较简单;有些数据库平台统计功能不够完善,实时数据查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尽管如此,图书馆的电子服务使用统计正处在规范化、标准化的进程之中,也期待着符合我们国家图书馆发展现状的电子服务使用统计标准的早日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