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亲属称谓之“文化差异”——英、汉、维亲属称谓对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亲属论文,文化差异论文,称谓论文,谓之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575(2007)02-0053-06
一、亲属
研究亲属关系(Kinship)的开始本身就是人类学的开始,而亲属称谓是其研究的中心。自从 19世纪中期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创始亲属关系的研究以来,人类学家一直间接或直接地研究它。这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摩尔根之前、摩尔根时代、摩尔根之后。[1]2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学家开始了亲属关系的特性这一问题的争论。尽管这些人类学家的理论观点存在着各种分歧,但是他们从社会、文化和血缘功能出发分析了亲属关系。[2]
上世纪70年代Daniel Craig把那些分析亲属关系的人类学家分为表现主义者(expressionist)和还原主义者(reductionist)。[2]表现主义人类学家把亲属关系看作是:A、物质或者生态条件;B、经济结构和行为;C、文化价值和规范符号的表现。属于表现主义人类学家的Beattie主张亲属关系是表现社会的基本政治、法律和经济联系的术语。[3]对那些属于还原主义人类学家来说,亲属关系是发源于人类的精神(心理)上的或者身体(生物)上的结构。Gellner代表极端生物学论点,他主张亲属关系仅仅是肉体与血液的问题,是反映传宗接代和生物再生产过程的一种社会模式。[4]Freeman和Fox进行行为研究,主张亲属关系可以通过孩子寻找母亲这样个体发育的天生依恋来解释。基于此种天生关系的爱与恨,随着孩子的成熟和他的人际关系网的扩展而往外扩散。[5]而Lévi-Strauss断定,亲属关系仅仅是一系列社会现象的一个级别,并且可以把它还原到在人的大脑里无意识产生的一个模板。他主张,亲属机制和互惠完全可以通过我们的思维方式来解释,这对所有人来讲是一样的。[6]随着亲属关系研究的深化,当今的亲属关系研究已经脱离了形式主义并更多地关注历史背景,权力的不平等和对优势文化意识的阻抗策略,复杂的民族问题,政府政策和跨民族势力对文化结构的影响,种族、性别和阶层的交叉,女性主义者观点的整合,以及从生物与文化角度对人类行为进行研究的一些新观点等问题。[7]
那么,什么是亲属关系?正如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首次提出的那样,亲属关系在整个世界只不过是综合性的生命需求的多元表现吗?或者亲属关系是缺乏固有的内涵并且在各种文化中表现不一的一种符号语言?许多人类学家在不同的角度上研究这些问题,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比如,Barnes说,对男人(父亲)来讲亲属关系的基础是不同背景的社会,而对女人(母亲)来讲亲属关系生根于天(本)性并全世界相差无异。[8]人类学家们研究的那些传统社会中,亲属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虽然亲属关系本身植入于经济系统,亲属关系一旦在社会中确立,就对个人行为不受约束地施加重大影响。它是把个体连接成社会组织、赋予个体某种社会角色并把他纳入一定社会范畴的最基本原则。世界上大部分文化中亲属关系是确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的根本。[9]
二、英、汉、维亲属称谓
(一)亲属称谓
所有的人类社会中,亲属具有特殊的称谓。亲属称谓的总和这些称谓的使用法构建了亲属分类制。各群体使用的亲属称谓的差别导致了亲属制的多样性。有些群体使用很少的亲属称谓,而另一些群体对每一个亲戚使用不同的称谓。摩尔根之前亲属称谓研究处于通过对核心词语的比较研究来确定历史上民族之间的联系这一状态。摩尔根的突破是把那些词汇表上的亲属称谓分离出来,并使它们成套地概念化和理论化。[1]
随着亲属称谓研究的深化,人类学家对它的基础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首先是血缘关系的符号。由于亲属关系是通过血缘和姻缘形成的关系,亲属称谓的基础就是表示这种关系的符号。比如,Scheffler和Lounsbuxy坚持这种观点,并认为亲属称谓如果不表示血缘范畴,那就没有理由把它当作亲属关系。[10]其次是社会范畴的符号。亲属称谓是基于已经划定了的社会范畴的解释符号。比如,Leach主张,亲属称谓是个体被教给的用于分别自己出生的社会结构里重要人群的范畴词。[11]无论他们持何种观点,都并不反对亲属称谓是每一种文化的中心图式这一论点。
(二)英、汉、维亲属称谓对比
早期人类学家的研究工作就是从研究外族开始的。摩尔根正忙着收集有关亲属称谓数据的时候,没能得到足够的汉语亲属称谓。[12]其实,汉民族对自己亲属的兴趣很早就产生了。秦汉之际成书的我国第一部百科辞典《尔雅》就专门有一章解释称谓,它对亲属关系做了仔细分类和解释。当西方人类学家开始接触汉民族亲属称谓时,使他们感到惊讶的是这些亲属称谓的准确性、叙述性和繁杂性。[13]开辟英、汉亲属称谓对比研究这一新领域的也许是Kroeber,他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提到汉民族的亲属称谓父系和母系界线分明、标明辈分长幼的特点。[13](P.151)然而汉民族学者对英、汉亲属称谓的研究很可能首先是在从事汉英/英汉翻译的工作人员当中开始的,其后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或者凭着教学经验或者科研任务的需要发表了许多有关称谓对比研究的论文。①由于维吾尔语属于小语种,况且从事维吾尔语研究的科研人员有限,他们的大部分经历用于历史考证,汉维亲属称谓研究可以说刚刚起步,至于英、汉、维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并没有开始。
英、汉、维亲属称谓之间有类似之处也有鲜明的差异。开始分析产生差异的深层原因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列出表示亲属称谓的词。
亲属称谓词的量决定了单位的明晰度。一个亲属称谓词的语义特征越多,外延就越少,语义特征越少,外延就越多。[14]从下表列出的亲属称谓词中可以看出,汉语几乎每一种称谓都用独立词语,维吾尔语使用的词语比汉语少得多,而英语词语更少。汉语用59个词表达的亲属称谓 (实际上很可能比这还多),维吾尔语用了35个词,英语用了26个词。英语和汉语亲属称谓词的类似率44%,维吾尔语和汉语亲属称谓词的类似率59%,而英语和维吾尔语亲属称谓词的类似率72%。若把维吾尔语亲属称谓词newre aka/ini,newre acha/singil,newre oghul,newre qiz,jiyen oghul,jiyen qiz等词中的newre,jiyen当作亲属称谓词,而oghul,qiz,aka,ini,acha,singil看作核心家庭亲属称谓词的外延式,那么英语和维吾尔语亲属称谓词的类似率就更高了。
三、亲属称谓差异之原因
通过英、汉、维亲属称谓词的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属于核心家庭的亲属称谓词基本相同,一旦亲属称谓超出核心家庭范围,英语和维吾尔语就远远不如汉语的扩展速度,而汉语亲属称谓则是既详尽又具体,英语和维吾尔语亲属称谓是既简洁又笼统。汉语采用的是叙述型,即父系和母系、直系和旁系亲属界限分明,既表明辈分,又表明长幼。[15]英语和维吾尔语采用的是类分型,其特点是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不分明,有时长幼也不分明。
造成英汉亲属称谓差异的原因这一问题早已引起了人类学家们的兴趣,他们凭着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A.L.Kroeber就汉语亲属称谓的独特性提出过从语言与文化历史中寻找其原因的看法。[13](P.157)国内学者们也赞同历史文化背景观点,并提出更为细节性的原因。这些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性质之差异:中国人(汉民族)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宗法等级社会,这社会同时也是个专制社会。赞同这种观念的有:黄志福、[16]黎昌抱、[17]徐丹、[18]路东平、[19]王玉环、[20]张丽华、罗毅、[21]潘明霞、[22]黄碧蓉。[23]
2.婚育观念之差异:中国人希望家庭强大,人丁兴旺,并且有“多子多福”、“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因此,多代同堂的外延家庭(extended family)构成社会基本组成单位。持这种看法的有:黄志福、黎昌抱、路东平。
3.政治生活之差异:中国是大陆文化、封闭文化。中国皇帝依靠对家庭、家族、国家的管理来达到国家的稳定,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治关系高度结合。英国文化是海洋文化,强调以个人为中心。持这种观点的有:朱勇、成亚、[24]张丽华、罗毅、黄碧蓉。
4.经济生活之差异:中国文化是以农业自然经济作为主体的小农经济文化形态,而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经济。英国人在经济上,与血亲、姻亲的亲属都保持相对独立。提到此种看法的有:黎昌抱、张丽华、罗毅、潘明霞。
5.女性社会地位之差异:在汉文化中,对女性的歧视非常普遍而且严重。“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则更深刻地影响着亲属关系语言文化。提到此种看法的有:夏孝才、[25]潘明霞。
若仅仅对英语和汉语亲属称谓进行对比,以上所述的文化差异可以被认定为造成英汉亲属称谓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旦把维吾尔语亲属称谓加入对比研究的范围,那这些文化差异之观点无法成立。因为,维吾尔社会在社会性质、婚育观念、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女性社会地位等方面相同或接近于汉民族。④而且,历史上维吾尔人祖先生活的西域也受过中原文化之影响。然而为什么维吾尔语亲属称谓不接近于汉语亲属称谓而类似于英语亲属称谓?人类学早就遇到此类问题,如,为什么采集和狩猎民族的亲属制度与已生活在工业社会的民族亲属制度的相似?[26](P.219)这些问题至今为止还没有让很多人满意的答案。所以,仅靠文化差异来解说原因是远远不够的。
亲属对整个人类来说具有以下几个功能。第一,保证前辈与后代之间的连续性。所有的人类社会中,孩子只能通过养育和培育才能成为他们社会的有效成员。这一任务基本上是由亲属承担的。第二,明确个人能得到援助的人群的范围。[26](P.220-221)这范围的大小是很不一致的,在西方社会个人能依靠的亲属范围可能比那些由具有重要的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网组成的亲属范围小一些。第三,为信任提供固有的基础。[27](P.87)亲属范围之大小与信任程度之高低有关,而且成反比例。如果,个人能得到援助的亲属范围大,每一亲属成员的信任系数就低,但这样也能降低得不到援助的可能性。因此,亲属的上述功能在各民族中所展示的角色之不同应该是造成亲属称谓差异最主要的原因。如果个体的养育和培育负担由身边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所承担的话,他/她还会寻求更广的亲属关系吗?如果个体遇到生活的大事(婚姻、葬事等等)并需要援助时,能得到父母双方的亲戚同样伸出的援助之手的话,他/她还有必要去细分并使用不同称谓来称呼他们吗?
很多学者提到英语国家亲属关系的特点,即家族观念比较淡薄,亲属关系比较松散。但是研究结果表明,亲属关系的重要性在西方社会里并未下降,在许多高度工业化、城市化的欧美社会里,亲属成员仍然在个人关系网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提供援助的功能。[28]这些功能主要体现在核心家庭范围,并不像汉民族那样扩展到家族及宗族范围。这正是因为他们即使不依靠庞大的家族及亲属照样能获取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原因。而汉民族与此完全相反,个人为了得到足够的生存空间,只能依靠家庭、家族。离开了家庭,个人难以生产,也无法生活。家庭、家族是对个人生活的最重要的保障。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狭窄的生存空间造成很大的生活压力,而对付这种压力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拓展能依赖的亲属范围,编织信任度更高的亲属网。因此,汉民族不仅仅是过去特别重视亲属关系,当今时期也是如此。一旦要求自己的利益实现,人人就千方百计地寻找它,利用它。[29]按照互惠原则,你既然得到亲属所提供的援助,那么你也必须用不同的方式去报答他们,结果个体又与亲属紧密地连在一起。
四、结论
亲属关系所发挥的功能,对人类社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任何一个民族或任何社会都客观地存在着同样的亲属关系。各民族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处的生存环境和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付出的代价的不同,直接影响他们对亲属关系的认识或重视程度,从而导致各民族亲属称谓的差异。所以,研究亲属称谓制的人类学家们根据各民族语言中现存的亲属称谓词,把它们分为6种类型。当今世界有大小2000多个民族2000多种语言,虽然民族与民族之间有类似的文化现象,但类似并不等于完全相同,存在的差异是辨别这些文化的关键。如果我们把文化差异当作产生亲属称谓差异的主要原因的话,那么,亲属称谓的类型划分可能就会远远多于6种类型。
〔收稿日期〕2006-09-23
注释:
①黄碧蓉的以下两篇论文之间没有区别,笔者认为应该视为同一篇论文。a.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及其互译.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总第107期)。b.文化观照下的英汉亲属称谓语.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7卷第1期。
②本表中选用的亲属称谓词基于;颜秀萍《维汉亲属称谓对比研究》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总第15期)。张丽华,罗毅《英、汉亲属称谓的深层文化内涵比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9月第5期。孙为群《汉英亲属称谓词的翻译方法思考》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6月第10卷第2期。徐江《汉维亲属称谓语的对比及翻译研究》(硕士毕业论文),2003年5月,第13-23页。
③本表中使用的表示亲属关系符号是英国人类学家通用的符号,法国和德国学者也倾向于此类符号。Alan Barnard and Anthony Good,(1984).Research practices in the study of kinship,Academic Press.p.4.Ernst Wilhelm Müller,(1981).Der Begriff'Verwandtchaft' in der modernen Ethnosoziologie,Dietrich Reimer Verlag Berlin,p.3.
④阿孜古丽·阿布力米提提到封建制度持续时间不长,封建宗法及等级观念未能得到巩固的说法。艾尼瓦尔·艾合买提江也持同论。据他们的看法,回鹘人西迁之后(公元9世纪中叶),才开始进入封建农奴制,直到清初,持续了约400年。我认为,这种说法完全不符合维吾尔族历史。阿孜古丽·阿布力米提《试论维吾尔语和田方言亲属称谓的特点》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29卷(总第139期);艾尼瓦尔·艾合买提江《谈维吾尔语喀什话的亲属称谓特点》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第2期,200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