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品《鸽子花开的时候》浅析羌族舞蹈风格特征论文_陈家远

从作品《鸽子花开的时候》浅析羌族舞蹈风格特征论文_陈家远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羌族是一个生活在高山峡谷间的民族,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导致了羌族人民不一样的生活习惯及独特的审美情趣。羌族人民好舞,无论是婚丧还是嫁娶,都要跳起锅庄舞。作品中就是运用了羌族的萨朗舞蹈,跳起了“喜事锅庄”,舞蹈中体现了羌族特有的“顺边美”以及多种划圆动律所表现出的浓郁的羌族特色。

关键词:划圆动律;羌族舞蹈;萨朗舞蹈

一、羌族舞蹈的审美取向和风格特征

羌族被称之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区的茂县、汶川、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等地区,是一个能歌好舞的民族,时过境迁,现在的羌族人民大部分都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在羌族人民生活的地区,人们跳舞的时候一般没有乐器伴奏,人们多是边歌边舞,或伴随呼喊声,踏地声来制造舞蹈的节奏。人们随性而舞,动作没有严格规范,变化自由、形式古拙、生活气息浓郁。而这质朴的风格形成与羌族的文化遗存、自然的生活环境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羌族舞蹈的特有的动律特征

身体的多侧面顶胯和轴向转动是指在羌族舞路中胯部的轴向转动,动作重点是在胯部。舞者的胯部两侧随着重心的移动向身体的斜前方顶出去或做划圆动作而形成。这种动作常出现在羌族的“萨朗舞”中,而这动作就很好的运用在了舞蹈作品《鸽子花开的时候》,作品中不论是在舞蹈的开头出场时或高潮部分乃至结束时,这一作为基本动律的划圆动作随时都能够看到。上身的倾斜和拧倾韵律是指在羌族舞蹈中,以上半身的身体脊椎为中心,身体做轴转运动,动作重点在与身体上半身的腰、肩的轴转动作。做动作身体配合腿部膝盖的屈伸,慢伸快曲,在伸的同时,身体做轴转。这种动作节奏较为缓慢。常出现在羌族舞蹈的“习部蹴”中,习部蹴也是羌族锅庄中的一种,欢快的萨明被称为“喜事锅庄”那么悠长缓慢的习部蹴就被称为“忧事锅庄”。

三、作品《鸽子花开的时候》中划圆动律的羌族特征

(一)舞蹈中出现的划圆动律

“震后一年,又见鸽子花开,羌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生活有序、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坚韧耐劳,重建家园的精神风貌,以及对亲人解放军的思念之情”这段话是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的作品《鸽子花开的时候》的卷首语,表明了舞蹈创作的目的和初衷,作品中包出现了大量划圆动律的动作。

1、胯部的划圆动律。作品最开始,跪坐在舞台下场门方向的一组舞蹈演员中有两个站立的舞蹈演员,在音乐响起时便开始做胯部的划圆动作,这是作品中第一次出现划圆动律。

2、腿部的划圆动律,当作品进行至一分钟左右时,所有舞蹈演员站成一个大横排,由胯部转动带动小腿部,做向内划圆的动作。

3、手臂的划圆动律。舞蹈进行至两分十五秒左右时,首次出现了舞蹈中的手臂划圆动作,与其说“划圆”,不如用“甩”这个字更加的形象贴切,舞蹈员手臂配合胯部的划圆顶胯,划腿甩手,动作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肩部的划圆动律。在舞蹈的三分四十五秒左右是出现了舞蹈的压轴动作甩铃。甩铃是羌族舞蹈中独有的舞蹈动作,是把铃铛系在一根长绳上, 而绳子的另一头固定在肩膀处的服装上,做甩铃时,要靠肩部做划圆动作,带动长绳另一头的铃铛,将铃铛甩起来,在身体的两侧做划立圆的动作,铃铛甩动时发出悦耳的叮铃声将舞蹈的节奏推至高潮。

5、贯穿整场舞置的身体轴转动律。在这个舞蹈作品中,身体的轴转动律作为羌族舞蹈的基本动律从始至终都没有间断过,身体的轴转动律贯穿了舞蹈中的每一个动作,除了体现出羌族特有的舞蹈特色顺边美之余,还带给观众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享受。

(二)舞蹈中出现的羌族特征

羌族人民崇尚牧羊,大大的羊角是他们的标志;羌族人民相信万物皆有灵,他们会在屋顶上供奉白石,将之侍奉为天神。作品中出现了那些羌族特征?首先舞蹈的一开始,从舞蹈演员们腰束花围腰,腿缠绑脚布,脚踏“云云鞋”,头上戴着花帕和假发制作的头饰中显现。其次,从舞蹈动作中展现羌族特征,如胯部划圆这个动作就是从日常农作生活中得来。其次从舞蹈的音乐中也能够明显感受到,这是羌族人民自己的语言;最后还有从舞蹈的表形式上看出,舞蹈的音乐节奏鲜明,舞蹈动作欢快,舞蹈队形不时的变换成圆圈,是典型的羌族萨朗舞,表现的是羌族人民围着篝火边唱边跳起了羌族最擅长的喜事锅庄,十足的体现出了羌族人民在舞蹈时的魅力。

(三)从作品中的划圆动律探析到的羌族舞蹈风格特征

首先从腿部划圆动作中,这与古羌族人民的审美特点有关,它首先体现出了羌族人民生活劳动时的场景;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羌人祖先母系社会特征以及对女性的崇拜地位。其次从小腿划圆动作看出羌族人民的生活环境,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正是由于羌族人民聚居在高山峡谷地带,地势险要,长期行走崎岖的山路、上下独脚的楼梯等生活习惯,便形成了羌族舞蹈中以下肢动作为主的特征。

再次从手臂划圆动作中也可以看出,因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导致下肢灵活,以手臂动作较为简单和单一,一般都以双手或单手的甩臂为主。

最后从肩部的划圆以及甩肩铃体现出来这一动作与羌族古代的宗教艺术有关,羌族信仰多神,至今仍保留着“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这便产生了最古老的舞蹈一一巫舞。《跳盔甲》 是一个古老的祭祀舞蹈,领舞的巫师要戴上肩铃,舞蹈时全身剧烈抖动,通过这种方式来寄托对圣灵以及先人的崇敬。

作品《鸽子花开的时候》中的每一个舞蹈动作都体现出了羌族萨朗舞的欢快、节奏鲜明、动作强烈、载歌载舞的风格特征。正是因为舞蹈中羌族特色鲜明显要,使这个舞蹈作品成为羌族舞蹈的一个代表作。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2003.7重印)

[2]韩萍,郭磊.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课程[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3]贾安林.舞蹈批评导论及精品赏析[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5

[4]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3.6

[5]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间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6]焦虎三.《中国羌族的历史与文化》[M]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论文作者:陈家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从作品《鸽子花开的时候》浅析羌族舞蹈风格特征论文_陈家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