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稳致远:澳门成功实践“一国两制”20周年
刘景松 林志军
[摘 要] 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作为一项史无前例的开创性事业,“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澳门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和谐稳定,高等教育和科研实现跨越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澳门多元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澳门社会各方面的长足进步均得益于“一国两制”的制度安排。未来澳门将更加积极主动助力国家全面开放,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家治理实践,更加积极主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在贡献国家的同时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 澳门回归 一国两制 社会发展 制度优势
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行使对澳门的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随即成立并开始运作。转眼间,澳门回归祖国已经20年,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研等领域更是得到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作为一项史无前例的开创性事业,“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澳门模式”因此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与赞赏。20年的发展经验表明,“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极其成功,澳门已经成为功能充分扩充的中外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和具有巨大说服力的“一国两制”展示中心,所起的示范价值与现实影响显著而深远。以回归以来澳门社会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为依据,回顾并总结澳门各界正确理解、正确实践“一国两制”走过的不凡历程,梳理澳门社会的发展变迁与运行规律,进而从学理层面进行客观理性的概括,这对未来澳门社会保持繁荣稳定发展是必要的,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一、“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是澳门取得全方位进步的关键
澳门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澳门已经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走上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的康庄大道。作为一项世所未闻的大建构、大创新事业,“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一国两制”是国家对港澳特区实行的特殊国策,基本法是港澳特区各种制度、体制和政策制定的根据,更是保持港澳特区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保障。澳门的顺利回归以及回归后繁荣与稳定发展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前瞻性、科学性、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于“一国两制”,一种最简单直接的理解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维护国家主权前提下,保持港澳地区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然而,从学理角度看,“一国两制”的内涵显然更加丰富深邃、生命力更加旺盛强大,有必要不断加深对“一国两制”的新思考、新理解和新认识。就属性而言,“一国两制”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特别行政区的社会现实分析,可以发现,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一项基本国策,“一国两制”这一创新理论包涵了诸多核心论述。例如,“一国两制”是中华文化、东方文明的智慧结晶,鲜活地体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社会制度的嫁接优势,特别行政区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制度对接、利用、改造资本主义的示范场;①“一国两制”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涵之一;特别行政区制度是国家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已经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
2.教学手段单一刻板,不灵活。遥感课程通常使用多媒体教学,这比较符合测绘信息类课程的实际需求,其特点是直观性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分析等,但同时也在无形中加快了教学进度,一点鼠标,一个内容就过去了,并且下一个内容是提前预设好的,不会因为学生掌握程度的好坏而临时更改,这种模式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透彻。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契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创新精神。“一国两制”理论涵盖面广、包容性强,体现出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的思维。“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创造了广大澳门同胞当家作主、发挥聪明才智,践行“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理想政治环境。20年来,伴随着澳门社会的稳步向前发展,“一国两制”的澳门模式已经实现了从“回归模式”到“良性社会治理模式”的跨越,为中央治国理政积累了重要经验。回归20年来,“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取得的成功是全方位的,突出表现在经济、文化、教育科研领域取得的进展。
拥有上述积淀特色的澳门各高校,在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方面可谓得天独厚,占尽优势。为配合特区政府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政府逐年增加教育经费,旨在吸收世界各地优秀师生。现时,澳门多数高校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形成较为完备的学制体系,各校从事教学科研者,亦不乏各个学科名家大师⑮。更为可喜的是,在各种全球权威排行榜中,澳门高校屡屡上榜,表现良好。例如,创建于2000年的澳门科技大学,已连续七年进入上海软科发布的“中国两岸四地大学百强排名”,已连续四年(2015—2018年)跻身前50强,一跃成为海峡两岸暨港澳最年轻的50强大学,2018年更是位列第21⑯。
二、澳门经济实现快速增长
澳门高等教育无疑是人才的储备库,澳门高校的重任之一是培养能够服务于澳门的具有全球化视野的本地人才。特区政府更是从总体上贯彻“教育兴澳”的指导方针,启动制订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建立和推行国际化的院校学术评鉴制度,同时明确要求构建本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这些重大的举措势必为澳门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与空间。
特殊的历史情状与人口比例以及族群结构,注定了中华文化是澳门社会的主流文化。同时,由于数百年来或隐或显、程度不均地存在外来文化,澳门整体文化格局显得丰富而多元。这些内蕴特色与优势,为大湾区其他城市所不具备。《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提出将澳门“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既着眼实际,又符合历史,其定位精准明确。无论从城市精神气质,还是文化内蕴底色,抑或中西交流的区位优势,乃至国际影响和制度优势看,澳门都是最具资格也最适合肩负起建设文化交流合作基地的历史使命。
如果以10年为一个时段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回归后第一个10年(1999—2009年)澳门经济发展迅速,势头喜人。2008年,澳门的本地生产总值达到1718.7亿澳门元,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为31.31万澳门元,名列亚洲第二。与1999年相比较,10年间澳门GDP和人均GDP年名义增长率分别为26.35%和18.31%②,位列世界前茅。澳门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博彩娱乐业的爆炸式发展,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内地全力支持“自由行”政策。在经历持续十多年(2000—2013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澳门经济在2014年下半年出现转折,由于博彩收入下跌,导致当年本地生产总值出现特区成立以来的首次负增长③。过去十多年以博彩业为主导产业带动的经济高速增长已进入了调整期。因此,如何深化区域合作、加快澳门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是澳门继续保持繁荣和稳定的战略抉择。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成为澳门第二个10年(2009—2019年)的重要命题和发展共识。产业结构调整无疑是解决澳门经济适度多元问题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近十多年来,澳门特区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开始推行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尤其在落实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方面加大投入,大力推行旅游产业、会展文创、中医药产业、特色金融等新产业,并逐步取得一定的效果。目前,每年来澳门旅客人数超过3000多万人次,非博彩产业收入逐年增加。当然,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并非是限制博彩业发展,而是充分发挥博彩业竞争优势,将博彩业从“一业独大”发展为“大而且强”。澳门博监局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博彩毛收入达3028.46亿澳门元,按年升14%,属史上第四高④。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澳门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政府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澳门人均本地生产总值高达622803澳门元(约人民币510700元)、人均收入约为445363元人民币⑤,这两项指数均位居世界前列、亚洲前三。今天的澳门,经济总量大幅攀升,达到回归前水平的5倍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跃居亚洲前列,人均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特区政府财政储备超过5000亿澳门元,为澳门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较好的抗风险保障,也为进一步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化提供保障。
三、高等教育发展态势喜人,科研水平显著提升
④《去年赌收三千亿史上第四高》,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9-01/02/content_1321552.htm,最后访问时间:2019年1月2日。
到了医院,ICU的门紧闭着,一杭摁了一下门铃,一位穿浅蓝色衣服的护士开了门。一杭说:“我是江惠兰的儿子。”护士把他让进门,递过来一件隔离衣和一双鞋套。“你母亲摔倒在家门口,一个路人发现了她。你母亲病得太重了,送来后,我们全力抢救,但是很遗憾,你去看看吧,注意保持安静。”
回归以来,澳门特区政府大力支持高等教育发展,一改此前高等教育相对落后的局面,实现了从殖民体系向主体教育、从简陋落后向现代先进水平、从放任无主向创建澳门特色教育体系的三大历史性跨越,全力推进澳门教育事业的转型升级,创立了全开放澳门特色的教育体系。⑧澳门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历史新纪元。
教学与科研是现代大学的两大基本职能,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统一于教师的职业活动之中。高校肩负着科技创新和培养人才的双重责任,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更应该是科学研究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高水平大学离不开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回归以来,澳门高校在科研方面进步非常突出。在国家科技部和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澳门的两所主要高校自2010年以来已经设立四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医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不仅对澳门的科研能力以及高等教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且为提升澳门整体科技水平,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澳门高校在科研领域的表现日趋活跃,显著缩小了与国际著名大学的办学和科研水平差距。
回归以来澳门高等教育已经形成公立私立并存的多样化办学格局⑩。特区政府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数据显示,面积仅30平方千米的澳门,拥有10所常年招生的高等院校⑪。澳门乃中西文化对揖互视之城,也是中西文化和谐交汇之地,这一历史特质注定了澳门高等教育呈现出多元文化的内涵:办学理念多元、办学主体多样、教学采用三文四语⑫、四种学制⑬体系并存、国际交流与合作频繁,等等。这样的多元文化氛围并非多种文化在一般意义上的共存,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融合。高等教育既能体现出民族的也是国际的信念,也能感受到国际先进理念方法对于高等教育发展变革的融通⑭。
财务预算管理作为一项极具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管理工作,其中包含了预算编制、执行考评等一系列内容。在国有企业战略发展布局中科学、合理的应用财务预算,能够最大限度的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效率,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的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上属于专业教育。回归后的澳门高等教育,办学方向正确、发展机遇较多。特区政府非常重视高教发展,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实施课程改革、加大经费投入、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治校效能、协调学科关系、优化师资结构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一系列举措,极大地优化了办学机制,较好地保障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澳门高等教育的良性稳健发展。这其中,“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所起的作用不容忽略。一方面,澳门作为祖国大家庭的一员,在招生及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上享有很大优势。绝大部分澳门高校获准在内地招生,保障了生源的充足性。同时,澳门高校与内地高校的交流合作非常便利。中央及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均对推进两地交流合作给予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另一方面,在“两种制度”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自行制定教育政策,包括教育体制和管理、教学语言、经费分配、考试制度、学历和学位承认等政策。这就意味着澳门高等教育在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经费拨款、学科发展等方面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依据澳门自身和国际社会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增加了澳门高等教育的自主性和灵活性⑨。
回归20年,澳门经济总体表现强劲耀眼,令人振奋。
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技术是基于固相萃取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样品预处理方法[1]。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是将萃取头垂直置于供分析液体或固体样品上方的气相中,萃取、吸附挥发性或半挥发性组分[2]。特别适合于微量挥发性成分的富集,操作简便,能有效减少底物及液态基质中干扰物质的影响,具有集采集、萃取、浓缩、进样、分析于一体,无需溶剂,易实现自动化,方便与色谱仪器联用等特点[3-4]。固相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方法,可用来分析挥发性香气成分及水和果蔬中的农药残留。
四、文创产业和文化交流得到加强
回归以来,特别是2002年赌权开放之后,澳门的博彩业一业独大,长达十多年以博彩业为主导的经济高速增长固然可喜,但也带来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化的隐患和风险。澳门产业结构有必要进行相应调整。发展文化产业是澳门建设“一个中心,一个平台”,实现经济结构适度多元化的有效路径,是澳门特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切入点。
近年来,特区政府充分意识到发展文创产业的重要性,采取积极措施和行动予以推广。特区政府连续8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对文创事业发展作出相当篇幅的描述和部署。2010年,特区政府正式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厅(挂靠政府文化局)”和“文化产业委员会”等专门机构。2013年,特区政府又成立了“文化产业基金”。2014年,特区政府颁布《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框架》,明确提出澳门文化产业的定位规划与发展模式。得益于政府的推动和民间业界的努力,近8年来,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公司的数量逐年递增,大型会议展览和文体相关赛事活动日趋活跃,文创氛围越加浓厚,整体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2013年,政府主导推出“澳门文创产业系列补助计划”,备受业界欢迎,随后陆续推出“电影长片制作支持计划”“时装设计样版制作补助计划”“流行音乐专辑制作补助计划”“动画创作及制作补助计划”等。其他主题范畴的补助计划研究及筹备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文创设施中的妈阁海事工房、永福围及塔石玻璃屋的修复工程,大多完成交付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由政府文化局制作的文创地图,甄选40个文创空间作推广,内容以宣传澳门对外开放的文创空间为主,辅以介绍世界遗产及博物馆等信息,效果理想。这些举措在向澳门本地居民及外地游客宣传推广澳门、树立澳门新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5年,澳门拥有文化创意产业公司约2000家,从业人员超过10100人,在职员工10192名。2015年全年收益达到62.4亿澳门元。其中以创意设计、文化展演、艺术收藏和数码媒体四大领域的表现最为抢眼。至2015年,数码媒体收益达29.9亿澳门元,发展势头良好。
“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对澳门的定位。《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对澳门延伸出新的阐述,“推进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打造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可见,澳门在建设“一个中心、一个平台”的同时,被赋予了新使命,即建设中西文化交流合作基地。
前一观点把电机视为电路元件,对于定、转子上各有一套绕组的隐极电机,两绕组轴线之间的交角θm是随时间变化的。对磁链通过电流和电感表示,定、转子绕组之间的互感为Lsrcosθme,(θme=pθm是电角度),由磁共能对θm求偏导数,可得电磁转矩
澳门经济体量小、自然资源不足,发展空间有限,大湾区时代的到来无疑是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澳门多次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酝酿与推动工作。2015年,特区政府与深圳签署《关于深化深澳合作共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备忘录》,旨在发挥两地优势,在经贸、金融、文化、创新创业等方面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努力形成开放互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合作格局。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列入《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澳门特区政府随即着手与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启动商讨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研究工作。可以说,澳门是最早具有“湾区意识”的一个城市,也是最早提倡共建大湾区并且展开实际行动的城市之一。
文化交流基地的建设,显然是一个契机。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发挥澳门自身优势,提升澳门在国际经济合作发展中的地位。在当前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中,澳门有能力也应当为“一个中心、一个平台”的建设注入新元素,打造新亮点。“一带一路”不仅包含经济合作,也是不同文化文明的交流融汇。作为重要的中西文化融汇结点和交流中心,澳门应发挥自身独特作用,为中华文化的推广与弘扬搭桥牵线、贡献力量。
本研究选择武汉市洪山区光谷地区部分城乡结合部2006年、2009年、2011年3年的遥感影像(3期遥感影像购买自中国遥感数据网,都为6月份的数据)作为初始数据,空间分辨率分别为2.4 m、2.4 m和2.0 m.为了满足本研究需要,把研究区用地简单分为城市用地和非城市用地,具体详见表1,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参考参考文献[1]中的分类标准.
回归前,澳门经济陷入连年衰退乃至负增长的困境。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区政府带领全澳市民,励精图治,经过数年的“固本培元,稳健发展”,澳门经济从复苏走向快速发展,整体经济实力稳步提高,社会发展进步明显。特别是2002年以来,在博彩旅游业的强劲带动下,澳门经济焕发巨大活力,政府库房日趋丰盈,形成超高速增长态势。
从宏观视角看,大湾区建设无疑是一项跨界的区域创新合作,合作目标在于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的互补优势,重新优化和整合各自的产业结构,进而完成现代化经济社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这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宏伟战略规划。对于澳门来说,参与大湾区建设、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无疑能够产生积极的良性互动效应,为自身经济社会的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奠定基础。从规划思路与实施程序看,“一个基地”的建设要务之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对焦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抓住“国家所需、澳门所长”的定位,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澳门自身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2016年,澳门正式颁布实施《澳门特别行政区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规划兼顾了澳门短、中长期发展需要,把落实对接国家“十三五”规划、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融入区域合作等内容单列成章。这是一份自觉对接国家发展总体规划,以顶层设计的模式统筹规划澳门未来发展,务实推进特区建设,是特区所需、居民所愿的规划。未来澳门势必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和文化优势,在促进内地与葡语国家交流合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澳门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将建设成为一个高起点、高质量、实践性强、示范性突出同时又具有鲜明(澳门)地方特色、湾区特色、中华特色的创新基地。
云计算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各个行业的商业机密或相关保密单位的业务信息。因此,应加强数据的安全性,以降低数据丢失等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这类事件影响到的不仅是用户,更有可能是国家和社会。相关防护技术仍存在短板,所以数据处理的过程极容易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一旦数据被他们非法利用,将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
结 语
回归20年来,澳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众安居乐业,谱写了“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篇章。澳门社会各方面的长足进步均得益于“一国两制”的制度安排。展望未来,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充满信心。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善用“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坚持创新,扎实推动澳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这已是特区政府与民间的共识。未来澳门将更加积极主动助力国家全面开放,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家治理实践,更加积极主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在贡献国家的同时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
①杨允中、刘景松:《创建澳门学术研究的创新高地——杨允中教授访谈录》,澳门:《澳门研究》,2014年第1期。
②蔡赤萌:《澳门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若干关系初探》,广州:《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信度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α)来检验。如表1所示,各构念的Cronbach’ α系数的变动范围在0.919~0.951之间,均大于0.7,因而可以说研究中采用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另一方面,构念的组合信度(CR)也是判别内在质量的标准之一,各构念的CR值均在0.60以上,表示量表的内在质量理想。
③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网站数据,见《2014年第四季本地生产总值》。
澳门办学历史悠久,办学风格多样且内蕴丰富。从历时性视角看,开埠以来,澳门教育事业经历了五个阶段。一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传教士办学(1594—1938年)。1594年,圣保禄学院在澳门成立,这是澳门历史上第一所新式学校,也是远东地区最早的西式学堂。二是以岭南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知识分子办学(1938—1959年)。三是以商业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港商办学(1981—1988年)。四是以葡国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澳葡政府办学(1988—1999年)。五是以多元文化为主要特征的特区政府办学(1999年至今)⑦。
⑤⑥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网站数据推算。
⑦马早明:《文化视野下的澳门高等教育变迁》,广州:《高教探索》,2010年第2期。
⑧冯增俊、江健等:《澳门回归十周年教育发展战略与未来走向》,北京:《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⑨⑭李向玉:《澳门高等教育的分类与发展意涵探析》,北京:《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10期。
教育是爱的事业。一位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位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人。2013年2月,我接任广州市培英中学校长。我坚信,爱是最大的教育法。教育之爱源自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是基于教育信仰上的对学生真诚的尊重、信任、欣赏和期待。爱学生,才能设身处地体会他们的难处,理解他们的追求,获取他们的信任;爱教育,才能朝夕虑思其事、日夜经纪其物,才能甘之如饴,品出这“苦中一点甜”。
⑩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高教统计数据汇编2015》https://www.gaes.gov.mo/queryinfo/lib/p1,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11月25日。
⑪分别是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澳门旅游学院、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澳门城市大学、圣若瑟大学、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管理学院、中西创新学院。
电力通信网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专网。在电力通信网中传送的业务有远动通道、数据采集通道、监视控制通道、继电保护通道等等业务。[1]其中继电保护的信号具有允许传输时间短、通道发送几率低、发送时间不确定等特点,因此对保护通道的传输性能有严格要求。继电保护通道一旦出现异常,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修复,以保障电网运行的稳定。本文将分析电力通信中继电保护通道的两种方式,并为两种方式的继保通道深入探讨故障定位的流程和技巧,为快速处理继保通道故障奠定坚实的基础。
⑫三文即中文、葡萄牙文和英文,四语即广东话、普通话、葡萄牙语和英语。
⑬即为内地学制、台湾学制、葡国学制、港英学制。
⑮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以及其他顶尖学者。
⑯参见 http://www.sohu.com/a/278362903_528969,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12月1日。
[中图分类号] D676.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687(2019)01-0023-06
作者简介: 刘景松,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助理教授。林志军,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兼商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 白小瑜 张 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