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新政中兴工振商的运筹

直隶新政中兴工振商的运筹

姜海燕[1]2002年在《直隶新政中兴工振商的运筹》文中提出直隶新政中对工商业的运筹,政府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通过成立领导机构、整顿金融秩序、培养新式人才、开通社会风气等措施,为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较好的环境,直接促进了直隶新式企业的建立及经济发展。目前能够见到的关于新政时期直隶工商业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个别地区、个别机构、个别办实业着有成效的人物,而从其整体上考察者尚不多见,有之,亦较为简略,本文拟对此进行较为系统和细致的考察。 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搜集原始档案、报刊杂志、地方史志等资料,借鉴运用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取向于社会政治史的主角度,将当时直隶兴工振商的举措置于清末民初的社会政治、经济变迁的大环境中,全方位、多层次地分析其政策的内容、成效,揭示其政策的特点及成因。本文共分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了直隶政府对金融秩序的整顿。清末民初,直隶境内私铸充斥、货币紊乱,严重地影响了工商业活动的正常进行。为此,直隶政府采取措施,打击投机奸商,进行币制改革,开办银行,净化了金融环境。 第二部分,探析了直隶政府振兴实业的教育内容。当时社会风气未开,重农抑商思想占据着统治地位,从事工商业被视为末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直隶政府采取举办工商演说会、商品博览会等形式,启发民智;又通过办实业学堂,对民众进行教育,并培养新式人才。 第叁部分,考察了直隶工艺总局为促进工商业发展采取的措施及成效。工艺总局是作为领导全省实业的机构而建立的,它通过下属的工艺学堂、实习工场、考工厂等机构的活动,开通民智,培养人才。同时,它还直接创办或资助绅商办企业。在工艺总局的带动下,天津工业、高阳布业获得了明显的发展,并连带各地建立了许多工艺局、所。 第四部分,分析了政府倡导、支持商会成立,及商会协助政府在和缓金融危机、普及实业教育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五部分,探讨了直隶政府奖励工商业政策的特点:带有挽回利权的时代特色;侧重于轻工业;封建色彩浓厚。 第六部分,着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层面,分析了直隶实施兴工振商实业政策的原因。 总之,在新政中,直隶兴工振商的举措形式灵活多样,颇着特色,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尽管其中存在着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它大大地开通了社会风气,创造了经济改革的氛围,并促使人的观念发生转变,这正是直隶新政中对工商业运筹的积极意义之所在。

邵秋菊[2]2010年在《直隶工艺局研究》文中认为在清末“振兴实业”的口号下,中央和各省纷纷设立了工艺局。直隶工艺局是在袁世凯的支持下,由周学熙创办的。其规模较大、成效显着,成为当时各省的典范。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报刊杂志、奏折文牍等资料,对直隶工艺局做个案研究,以求对其有个全面、整体、客观的认识。直隶工艺局主要包括工艺学堂、考工厂、实习工厂、教育品制造所、劝业铁工厂等机构,相当于一个“工业推广中心”,目的是以此来示范推广、传授技术,从而发动民间资力,投资近代企业。在清廷推行新政,振兴工商的背景下,直隶积极贯彻实施中央政令,在袁世凯的支持下,由周学熙创办了直隶工艺局。直隶工艺局的附属机构主要包括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劝工陈列所、实习工场、教育品制造所、北洋劝业铁工场。直隶工艺局在管理体制方面,制定企业内部严格的规章制度,权责分明,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在人事管理方面,直隶工艺局既做到了合理使用人才、严格管理人才,又注重人员的教育、培训,协调企业内部人员,促进直隶工艺局的发展;在市场营销方面,直隶工艺局采用诸如广告宣传、人员推销、设立促销机构等多种方式,来开拓市场;在生产管理方面,鼓励制造,奖励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直隶工艺局在推动直隶工商业的发展,开启民智,大兴工艺新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直隶工艺局本身的原因和时局的变化,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直隶工艺局的创办距离清朝灭亡不到十年,因此不可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总之,对直隶工艺局的研究,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而且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直隶工艺局的经营管理方法对今天的企业仍有借鉴作用,其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当今的职业教育也有一定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直隶新政中兴工振商的运筹[D]. 姜海燕. 河北师范大学. 2002

[2]. 直隶工艺局研究[D]. 邵秋菊. 河北师范大学. 2010

标签:;  ;  ;  

直隶新政中兴工振商的运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