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运行管理中的节能技术策略论文_张胜声

(陆川供电公司 广西陆川 537700)

摘要:随着配网电力系统的大幅度发展,电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供配电过程中,由于线损的存在,电能资源在输送使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节能问题刻不容缓。在配电运行管理中,节能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降低电能损耗,提升配电系统电能利用率。本文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节能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对解决电力系统节能环节的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配电;运行管理;节能技术;策略

0 引言

电能的特点是输送及控制起来简便、经济,这个特点使得电能变成各行各业都广泛应用的基础能源。我国经济在近年来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电能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甚至制约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电力企业必须提高电能输送技术,在配电运行管理中应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又利于环境保护的节能技术是十分关键的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在供用电过程中,有效地降低电能浪费,并从根本上提升电能利用率。

1 配电运行管理中的节能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框架不够科学合理

因为配电运行管理中的节能工作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所以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理论框架进行支撑。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其理论框架并不理想,所以,在我国配电运行管理中节能技术的研究制度并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理论基础不完善,配电运行管理中节能技术的推行也就困难重重。促进制度的推行与完善,完善的理论基础必不可少。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撑,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可信度达不到高度,也就会阻碍配电运行管理中节能技术各种策略的推行及实施。[1]

1.2 节能技术研究人员专业性不强

配电运行管理中节能技术的研究发展与推广的另外一个障碍因素,就是节能技术的研究人员专业性不强。在节能技术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对该项目的技术研究人员的培训与能力提升,进一步促进该项工作进展的科学性、有序性。在实际工作中,配电运行管理节能技术的研究人员并不是全都有高专业素质,专业的不对口或者其他因素都导致技术高度达不到节能工作要求,进而产生畏难情绪,工作难以提升到新层次。工作人员无法对管理节能技术的框架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与制定,最终使得节能技术策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遇到各种阻碍。专业性的缺乏使得很多现实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节能技术的继续推广也是困难重重。

2 提升配电运行管理中的节能技术水平的策略

想要提升配电运行管理中的节能技术水平,除了建立科学合理的理论框架,提升节能技术研究人员的专业性技能以外,还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加强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电能负荷计算方法的选取要合理

配电运行管理中节能工作的基础是对电能负荷进行计算。作为后续配电运行过程中如何选择配电变压器、电线及导体等诸多基础性电力设备的重要支撑数据,电能负荷的计算工作非常重要。合理的电能计算是电能设施的电压、功率准确计量的重要保证。在当前的工作中,为达到电力能源节约的目的,在配电运行管理中,主要的电能负荷计算方法有三种:

(1)单位面积法;

(2)单位指标法;

(3)需要系数法。

在供电设备的功率及台数无法确定的情况下,主要使用前两种方法。在供电设备的功率已知的情况下,使用第三种方法,用供电设备的功率乘以同时系数与需要系数,然后计算得出结果。在实际工作中,要对这些方法充分掌握,合理运用并计算得出电能需求,然后选择出合适的电力设备进行供配电工作,进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2.2 功率因数适当提高

在供配电系统中,需要对电气设备工作效率的高低进行衡量,功率因数就是衡量的重要指标。功率因数与设备利用率成正比,即功率因数越高,电路的无功功率越小,该电气设备的利用率也就越高。因此,在供电企业的实际供配电过程中,要针对功率因数进行整改,达到降低电能损耗的目的。一般采取降低电气设备的无功功率、提高其功率系数的方法。

(1)供电企业在选取电气设备时,选择功率因数相对较高的;

(2)利用电力系统中负载的感性特征,将并联电容器和负载进行并联,如图1所示,降低总电流,提升功率因数。

图1 电容器补偿相关原理图

2.3 变电站位置的合理选择

要想在配电过程中达到电能损耗最低效果,变电站应选择设置于负荷中心。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城市规划、人口密集程度、工业区设置、基本农田保护等情况的影响,变电站选择往往无法处于负荷正中心,供电企业应该结合规划建设,与政府等相关部分做好充分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将变电站设置于负荷中心附近,尽量靠近负荷中心的位置,在满足电力客户用电的同时,降低电能损耗。负荷中心的负荷计算可选择符合功率矩阵法、负荷电能矩阵法。计算好用电负荷之后,再进行变电站的规划设计及选址工作。[2]

2.4 电压等级的合理选取

在线路功率、电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与流过线路的电流成反比,即电压等级越高,电流越小,电能损耗也就越小。因此可以说,配电电压与电能损耗成反比,即配电电压越高,该线路的电能损耗越小。因此,在配电过程中,可以通过选取合理的电压等级的方式来减少电能的损耗。

3 结束语

节能不光是电力企业的工作,更是涉及到全社会,因此,加强电能的节约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电力企业不光要从安全性,也要从可靠性及经济性出发,加强配电运行管理中的节能技术应用。尤其在现代的供配电运行管理过程中,在电能设计规划方案中要以人为本,在了解各种专业技术知识的情况下再进行电能的专业设计,如此一来可使节能技术得到广泛的发展,并落到实处,最终提升电能的有效利用率。[3]

参考文献:

[1]刘靖辉. 配电运行管理中的节能技术策略[J]. 南方农机,2016,(10):107+115.

[2]杨恒. 配电运行管理中的节能技术运用初探[J]. 机电信息,2016,(27):142-143.

[3]郝琰. 配电运行管理中的节能技术策略[J]. 电子制作,2015,(02):222.

论文作者:张胜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配电运行管理中的节能技术策略论文_张胜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