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基于CSSCI来源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

近二十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基于CSSCI来源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

沈小碚 叶 鸿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重庆 400715)

[摘 要] 立足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CSSCI期刊相关载文为对象,利用文献计量等方法对近二十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进行分析与整理,尽可能全面掌握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全面总结的同时对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现状进行评述:研究领域得以明确,关注度大大提升;研究成果显著,数量和质量得以提升;研究影响力增大,保障政策与机制得以完善。提出:理论体系为根源,构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理论的科学支柱;信息技术奠基础,实现教师队伍建设多种研究方法的有效结合;有效资源相整合,鼓励学者

将理论与实际联系。

[关键词] 教师队伍建设;文献计量学;CSSCI期刊

教师队伍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心。20世纪90年代,我国颁布《教师法》,这标志着教师专业地位第一次通过国家法律的形式被确立下来。二十年来,陆续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2006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 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政策文件。2019 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文件。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方位谋划了推进教育全面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的目标与战略,其中明确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1]确定为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2]。全国在贯彻执行《教师法》以及教师相关政策的过程中,学术界也对各类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然而对这些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分析和反思却比较缺乏。因此,以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相关载文为对象,对二十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进行分析和整理,尽可能全面掌握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以便为未来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提供借鉴。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一)数据来源

整体分析二十年来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成果,且根据图书情报学中的Bradford定律可知,“某一专业领域的核心论文集中发表在少数顶尖期刊上,这些论文基本涵盖了该领域的总体状况。”[3]通过中国知网(CNKI)进行文献收集时,发现大部分文献集中出现在近二十年间,因此选择近二十年CSSCI期刊(1996—2018年)中的相关文献进行探究。以“教师队伍建设”或“师资队伍建设”为搜索词,对CNKI中的CSSCI期刊进行检索,论文检索时间为2018年11月19日。通过检索发现相关论文共计580篇,在进行逐一阅读、数据清洗处理后,排除书评、会议综述、勘误以及博士论文摘要等文献,与研究主题相符的文献分布在156种CSSCI期刊上,有效文献量总计551篇。

(二)分析方法

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全方位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将551篇文献逐个阅读、编码、比较、归纳,进一步分析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研究采用的分析工具是由美国费城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信息可视化应用软件(CiteSpace),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56种CSSCI期刊中涉及教师队伍建设的共计551篇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研究设计的分析框架包括三方面:一是对论文基本特征的分析,包括年度分布、核心作者、论文发表平台等方面;二是对论文具体内容与研究方法进行编码分析;三是对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前沿的分析;四是运用CiteSpace软件对551篇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和关键词突变分析等。

本文认为,体育赛事转播权应当由体育法作系统性的权利规定,而非诉诸其他权利形式;在规定体育赛事转播权时,应当充分考虑赛事组织者、参赛者、传播者和社会公众等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具体解决权属、分配、垄断和公益问题。

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一)成果发表平台分析

思辨占95.51%,还有少量文献采用经验总结法与历史研究法;在量化研究的文章中大部分采用的是统计调查法,占比达到了同类研究方法的98.41%,只有1篇文章采用了实验法(准实验法);而在采用质性研究法的文献中,个案研究法占同类研究方法的92.86%,另有少量的行动研究法。总的来讲,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学者多采用理论思辨法进行分析或总结,较少使用量化研究法和质性研究法,有少数学者采用统计调查法分析其现状,这不仅与我国教育研究背景有关,而且与教师队伍建设领域有关。

表1 成果发表主要平台分析

数据显示,在“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献的发文量上,《中国高等教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排名靠前,分别为49、28、24 篇,文献量达到了总文献量的18.33%,三种期刊的被引频次也居于前列,分别是115 035、120 982、122 606。综合两个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分析,发文量较高的《中国高教研究》《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都属于教育类期刊领域内的权威期刊,在我国教育领域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其中,《中国高教研究》属于教育学类权威期刊,由华中科技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主办,早在2009年就开设了《教师教育研究》专栏,十年间总计发表了83篇教师教育研究相关文献。而《教育研究》是教育学类顶级期刊,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在2011年开设了《教师教育》专栏,8年间发表了高达157篇教师教育相关文献。《高等教育研究》由华中科技大学主办,在2009年开设了《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专栏,十年间发表了91篇教师教育相关文献,在教育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水分含量在68.36~73.98g/100g之间,平均含量为71.13g/100g,不同部位的平均含量高低依次为颈肩肉含量73.58g/100g、臀腿肉含量73.12g/100g、后腿肉含量72.93g/100g、背肌肉含量72.13g/100g、前腿肉含量71.52g/100g。

(二)高影响力作者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者的科研能力和集群分布,需对其高影响力作者进行分析。这里的高影响力作者采用了核心作者群的概念,指的是在“某一期刊中发表论文较多且影响较大的作者集群,他们是形成大量期刊文献流的重要方面,能反映出某学科领域的基本研究态势”[1]。根据具体情况,将发表“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献在2篇以上的作者视为高影响力作者,具体情况见表2。

从表4可以看出,中心性高于(包括等于)0.02的有14个,其中包括“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教师队伍”“学科带头人”“高校”等关键词,而出现频次在前14位的是“师资队伍建设”“学校”“高校教师队伍”“师资队伍”等关键词。图2呈现的共现可视化图谱有多个比较突出的节点,由“教师队伍建设”“高校”“高职院校”“乡村教师”“‘双师型’教师”“问题”“对策”等高频关键词所形成,这些关键节点有效反映了当前国内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热点。总的来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主要包括高校教师队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乡村教师队伍等方面。

表2 高影响力作者分析

高影响力作者人数为13人,其中王定华发文量最高,达到了5篇,主要研究方向是新时代及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发文时间在2017—2018 年。庞丽娟发文量为4篇,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教师及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总被引频次达到了364次。需要注意的是,被引频次并不能完全代表文章的影响力,需要考虑到文章发表的时间。另外,杨潮与朱晓芸合作的文章影响也较广,研究内容属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总被引频次达到了112次。值得注意的是,13 名高影响力作者所属单位中有6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且有多名作者合作发文,这代表着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团体。

(三)研究方法分析

对研究方法进行逐个编码分析,有利于清楚地发现研究方法上所表现出的偏向与不足。综合多位学者研究方法的分类,将研究方法分为思辨研究法、量化研究法、质性研究法、混合研究法四大类[4]。将其再进行细分,思辨研究分为理论思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经验总结,量化研究分为统计调查、实验(准实验)、计量文献,质性研究分为个案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5]。具体数据见表3。

通过表3的数据分布可知,首先是思辨研究占比最高,在551篇文献中有468篇文献属于思辨研究,占比达到了84.94%;其次是量化研究,总占比为11.43%;而质性研究和混合研究只占到了2.54% 与1.09%。在采用思辨研究法的文献中理论

9月25日下午,第五届黄河国际论坛水领导人高层论坛举行。水利部部长陈雷在论坛讲话并回答现场提问。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副总干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教育学院院长纳吉共同主持论坛。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陈小江,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总规划师周学文等出席。

期刊是研究成果的主要发表平台。通过对文献的统计分析,共有156 种CSSCI期刊(曾出现过更名的期刊被统计为同一种期刊)在近二十年内刊登过与“教师队伍建设”有关的文献。其中有13种期刊在近二十年内相关文献发文量达到了10篇以上,因此选取这13种期刊作为样本。虽然不能完全囊括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内容,但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总体情况,并以此来分析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现状。对这13种期刊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及发表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文献数量进行分析,详见表1。

表3 研究方法分布情况

①使用该软件可提高工作效率,一旦计算模型建立起来,计算准确、快捷,比使用传统的手工算法,可节约工作量及时间。

图1 教育研究方法年度分布图(1996—2018年)

(四)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二十年来,为了壮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我国教育健康均衡发展,建设一支良好的教师队伍成为教育系统的重点。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根本问题是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13]。二十年来,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基础已初具雏形。具体体现在: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领域得以明确,关注度大大提升;研究成果显著,数量和质量得以提升;研究影响力增大,保障政策与机制得以完善。

ANP在临床转归过程中可能出现急性胰周液体积聚、急性坏死物聚集、包裹性坏死、胰腺假性囊肿等并发症。急性胰周液体积聚经保守治疗常可自行吸收,多无需干预,仅出现梗阻压迫或感染等并发症时,才需要行PCD治疗;急性坏死物聚集向包裹性坏死演化过程中,出现器官衰竭、胃肠道梗阻及胆道梗阻时应行PCD治疗,且应尽可能延迟至发病4周后,必要时行微创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包裹性坏死出现感染、经保守治疗病情仍继续恶化、胃肠道或胆道梗阻以及肿块效应所致的持续疼痛时应行PCD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直径≥6 cm且胰管结构正常与囊肿无交通时应行PCD治疗[6]。

表4 高中心性、高频关键词统计表

图2 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

学者一般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细分为: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培养和培训、聘任和奖励机制等几方面[7-8]。二十年来高校教师整体素质良好,然而师德还存在问题,出现了一些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因此,对高校教师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师德方面。同时,《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9]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重点是双师型教师。二十年来,对“双师型”教师的研究主要是对其内涵、现状、问题及对策等进行研究。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讨论非常激烈,界定标准也多种多样。大多数学者致力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取得了一批实质性的成果,为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10]

图1是1996—2018年不同研究方法的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思辨研究法占据了绝对地位,呈现波浪型变化。而量化研究虽然占比较少,但在逐年上升中。质性研究法使用的频率较少,在2009—2011年间有小幅度上升,总体变化不大。而近几年使用混合研究法很少,多是思辨研究法与量化研究法相结合使用。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一般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探讨教师队伍建设的概念、原则、机制等;而应用研究主要采用统计调查的方法,对某一学校的教师队伍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对策与建议。尽管研究的角度各不相同,但都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措施,对于乡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1]

公众是城市林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未来城市林业建设中,继续加强对城市林业建设的宣传作用,通过电视、电台节目、微信等方式让公众更好地认识与了解城市林业,让公众参与城市林业建设的管理工作,让城市林业得到市民的广泛赞誉与衷心拥护[12]。同时应注重各种绿地场所的功能,以满足市民的需求来构建城市绿地,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

图3 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4 关键词突变图谱

从图3、图4可以清楚看到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热点及当今研究前沿。共现图谱能根据检索所得关键词在不同时间段的突线情况,清晰地展示出时间维度上这一知识领域研究热点的演进过程[12]。随着时间的变化,研究热点的变化反映了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历程及变迁趋势。

可以看到,从1998年开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研究热点,相应的关键词有:高等教育、地方高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教师等。而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则是近十年才开始兴起的,与前者相关的关键词有:“双师型”教师、高职高专、独立院校、兼职教师等。后者关键词有:农村中小学教师、乡村教师、农村教育、义务教育、教师编制等。

三、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现状述评

通过关键词聚类图谱和时间线图谱分析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热点及变化。关键词特指“单个媒体在制作使用索引时所用到的词汇。在一篇学术论文中关键词能够较为清楚地揭示研究主题、反映主题信息特性”[3],起到索引的作用。因此,可通过统计高频关键词,了解某一领域的总体特征、热点以及发展趋势[1]。CiteSpace软件是基于词频分析法来统计关键词出现的频次,以及不同关键词之间的共现频次,并以可视化的方法将关键词的频次和聚类关系清晰地展现出来[6]

(一)教师队伍建设关注度大大提升,研究领域得以明确

二十年来,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得以确立,教师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党和政府也下发了相应的文件,给予了高度重视。从2012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到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确立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明确了教师队伍所肩负的使命,大大提升了教师这一职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彰显了其重要性。学界的研究方向间接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层面,而一个研究领域的成熟离不了研究队伍、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等。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到,教师队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经日趋成熟。在研究方法上不拘一格,思辨研究法、量化研究法、质性研究法、混合研究法多管齐下;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研究团体,影响力与日俱增;在研究内容上,高校教师、基础教育教师、高职院校教师、乡村教师都得到了一定的关注,研究范围较广、研究内容推陈出新,保持着活力。

(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成果显著,数量和质量得以提升

从所分析历年文献的数量上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文献逐年递增,不论是论文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所提升,学界及社会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关注度大大提升。二十年来,关于教师队伍的研究与日俱增,除扩大了教师的影响力之外,也为教师队伍建设贡献了力量。关于各类型的教师队伍建设,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可行策略,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校教育实践和相关政策制定。新中国建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号召促进我国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这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同时,在研究内容上也走向多样化和深度化。例如,关于高校教师队伍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突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骨干教师等的作用;在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对策,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在乡村教师队伍研究中,研究者关注教师待遇与环境,在实地调查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措施和建议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影响力增大,保障政策与机制得以完善

社会关注和学术研究都是引发政策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学者对各个层面的教师队伍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意见。总的来说,教师队伍研究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而这种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政策和保障机制的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研究对我国各地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及分析,这有利于政策制定者收集信息和借鉴参考。

新型的审批模式的平台必须支持电子印章技术的实施与应用,随着电子印章技术的不断成熟,电子印章技术也得到了国家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和监管,让电子印章技术得以推广与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基础。

2017年十九大通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以中共中央名义印发的教师队伍建设文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描绘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宏伟蓝图[14]。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发展。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教育也进入了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的新阶段[15]。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新时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同时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今天,如何搞好教师队伍建设,立足已有的工作基础抓住机遇,如何在新时代取得更大的成就[16]?深入剖析近二十年来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思考与展望,有益于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和创新。

四、对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例如,教师的生活待遇问题是影响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师职业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为此,国家加强了正确的政策导向,为建立高校教师的保障机制提供了法律依据。《教师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都要求“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提倡“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在住房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实行优待教师的政策”。二十年来,对于教师队伍的关注与日俱增。教师是祖国下一代的领航者,这些政策为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建立保障机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排放标准方面,2011年发布了行业新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火电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浓度限值进行了大幅度提标[15-16]。2016年国家环保部印发了《火电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对燃煤电厂排放绩效值进行了规定,其中重点地区750 MW及以上机组的三项主要污染物SO2、NOx和烟尘的排放绩效选取值为0.175 g/kWh、0.35 g/kWh和0.07 g/kWh。“十三五”期间环保部已将火电行业超低排放作为重点行业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重要减排途径。包括浙江省在内的不少地区已在逐步出台火电行业超低排放的地方标准。

(一)理论体系为根源,构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理论的科学支柱

理论问题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源性问题,有学者曾说过,“在对高等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时,必须将基础理论研究摆在重要的位置。”[17]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已经不少,然而教师角色定位、教师队伍结构和管理建设等方面,随着时代变化而发生着改变,相关的理论基础还存在着争议或变革。例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团队和“以课程为中心”的课程建设理念就会影响与之对应的教师团队下的教师分类原则与角色定位的方法[18]。因此,构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本土化理论的研究体系[19],使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更加科学化和可行化,是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必须思考的环节。

(二)信息技术奠基础,实现教师队伍建设多种研究方法的有效结合

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手段给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式。应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多种研究方法有效结合,构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方法的科学体系。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在全世界教育中都是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借鉴国内外优质实践案例,参考优秀的研究报告,学习研究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例如,美国拥有一大批世界一流大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师队伍建设经验。通过深入剖析美国一流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对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0]

本文在对中学财务工作中预算管理重要意义的分析基础上,展开了对中学财务工作中预算管理问题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中学财务管理制度中,依然存在缺乏全面的预算编制,预算的执行力度不够,预算评价系统匮乏等问题。未来,我国应继续加强建立财务工作中的科学发展观念,对财务部门的培训工作,打造一个廉洁的预算管理平台,进而推动我国中学财务工作中预算管理的发展。

从前文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到,思辨研究仍然是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主要方法。而近几年,虽然量化研究法和质性研究法的数量有所上升,但是混合研究法比例一直较低。可以说,大部分学者采用思辨研究法,只是从理论层面上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分析,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详细调查和实地考察。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日趋结合的今天,需要将多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将具体实际和理论统一起来。诚然,每个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需要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方法体系。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有效发挥各类研究方法的优势,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实现“1+1>2”的跃进,将有利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三)有效资源相整合,鼓励学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成果已经不少,然而,将成果运用到实际中的合理路径还不太完善。在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中,大多是理论研究,所得研究成果也较少应用到实践中,研究实践路径的成果缺乏。例如,在关于师德建设的文章中提到,“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21]。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不管是在教师的培养、教师职业准入、入职后的培训和管理的过程中都力求实行多重师德教育,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其中[21]。关于教师师德建设的文章不少,然而大多是从理论层面进行建构,而如何真正有效落实师德建设却较少谈及,且少有将得出的结论真正运用到实际中检验其效果的研究。又如,有研究专注于教师教育改革,提出“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22]。抓紧源头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保证师范生质量才能从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提出了一系列建议:紧随国家步伐,推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全方位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政府、中小学校协同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严守中小学教师准入门槛等,然而这些建议真正运用到实践的效果却很少提及。面对新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教师队伍建设在今天又一次被提上日程。在社会关注、政府支持、学校协力的环节中,整合多方面资源,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成果的实践路径,鼓励广大学者将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中检验成果,使得研究真正具有生命力,能够为教师发展提供借鉴。

2018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全面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使教师队伍建设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二十年来,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研究在学术界一直是关注的热点,广大学者展开了关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教师队伍建设的热烈探讨。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在这个历史节点上,需要重新回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发展历程,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完善,共同致力于未来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4].http://www.moe.gov.cn/jyb-xwfb/s6052/moe- 838/201902/t201902 23-370857.html.

[2]荀 渊.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内容与路径——基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师队伍建设内容的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9(2):8-14.

[3]赵新亮,张彦通.近十年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美国5 种SSCI高等教育期刊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5(10):63-69.

[4]姚计海,王喜雪.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J].教育研究,2013(3):20-24.

[5]付玉媛,汪雅霜.近十年我国大学课程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J].教育探索,2018(4):36-41.

[6]李红满.国际翻译学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翻译,2014(2):21-26.

[7]刘 孟.我国“985工程”大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

[8]谢姝琳.河北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09.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EB/OL].(1998-12-24)[2018-02-15].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986/200407/2487.html.

[10]王 飞.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区高职学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以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5.

[11]胡晨阳.农村基层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7.

[12]李 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2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156.

[13]陈卫亚.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首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趋势与策略——首都基础教育人才发展2018年研讨会综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9(1):87-92.

[14]王定华.新时代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形势与任务[J].教育研究,2018(3):4-11.

[15]李 巧,李传传.振兴教师教育,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综述[J].教育科学论坛,2019(11):34-37.

[16]李晓延.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J].人民论坛,2018(35):121-123.

[17]钟秉林,赵应生,洪 煜.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基于近三年教育类核心期刊论文量化分析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9(7):14-21.

[18]刘永权,武丽娜,邓长胜.我国开放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基于教师分类与角色定位的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15(2):45-55,79.

[19]郭丽君,陈春平.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知识图谱——2002—2017 年CSSCI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9(2):86-92.

[20]马 莉.塑造、聘任与发展:美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6(11):129-132.

[21]付卫东.改革开放40年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举措、成效及经验[J].教育与经济,2018(4):22-29.

[22]孟宪乐.新时代师范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发挥[J].中国教育学刊,2018(7):53-56.

The Status Quo and Prospect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in China—Bibliometric Analysis based on CSSCI Journals

SHEN Xiaobei YE Hong
(Faculty of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this research takes the relevant articles published in CSSCI journals as the object,and makes use of bibliometric software to analyze and sort 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hot spots and tren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s in China in the past 20years,so as to master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s comprehensively as possible.Comment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summary are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research fiel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s has been shaped,and the attention has been greatly raised;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remarkable,and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are improved;the influence of research is increased,and the safeguard policy and mechanism are improved.Inspirations are put forward:taking the theoretical system as the root,and constructing the scientific pillar of the research theor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s;information technology lays the foundation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s;integrating effective resources,and improving the practical path of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s;bibliometrics;CSSCI journals

[中图分类号] G6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6120(2019)10-0050-12

收稿日期: 2019-04-03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编号:SWU1909230)。

作者简介:

沈小碚(1963—),男,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

叶 鸿(1996—),女,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师教育。

引用格式: 沈小碚,叶 鸿.近二十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基于CSSCI来源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10):50-61.

Citation format: SHEN Xiaobei,YE Hong.The Status Quo and Prospect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in China—Bibliometric Analysis based on CSSCI Journals[J].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2019(10):50-61.

(责任编辑:刘晓琴)

标签:;  ;  ;  ;  

近二十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基于CSSCI来源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