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知识资本计量理论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论文,理论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当前,我们正处于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急剧转变的年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知识资本已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其生产、使用和分配决定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20世纪90年代,日本、美国、德国制造业总资产中的知识资本比例逐年上升,日本的知识资本比例从1990年的10.5%上升到2001年的14.5%,美国从30.6%上升至46.9%,德国从15%上升至30.7%[1]。另外,有文献称美国许多高科技企业的知识资本已超过其总资产的70%。至此,管理知识资本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准确计量与报告企业的知识资本已成为管理理论界及实践者们关注的热点及难点问题之一。有必要梳理出西方知识资本计量理论的发展演进过程,提炼抽象其基本理论框架,这可为我国知识资本计量理论及实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知识资本计量理论的发展演进
关于知识资本计量理论的起源,各学者的观点并不一致,较为公认的观点是知识资本计量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知识资本计量“瑞典运动”之父Sveiby教授。Sveiby教授开创性地论证了知识资本的客观存在性及计量的必要性,并试验了无形资产(注:在知识资本理论研究中,常见的术语包括知识资本、智力资本、知识资产、智力资产、无形资产等,这些术语在应用中几乎被认为是同义词,其表达形式的不同主要是由于研究者的多学科性。)方面的会计实践。Sveiby当时倡导计量企业知识资本的目的仅限于补充报告无法经由财务报告体系披露的那部分企业价值,这与目前的计量目的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区别。知识资本计量理论研究的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知识资本计量理论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早期)
20世纪80年代早期,知识资本开始受到关注。除了瑞典的Sveiby教授,日本学者Hiroyuki Itami也是在该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人物。Hiroyuki Itami在对知识资本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作了开创性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调动无形资产》一书[2]。今天,该书被认为是知识资本计量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为日后知识资本计量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知识资本计量理论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
该阶段是知识资本计量理论研究和实践快速发展的阶段,明显的特征是其实践指导性。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许多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其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完全信息。为此,世界各国的知识资本学者及实践者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成因分析及计量研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代表人物有Karl-Erik Sveiby,Kaplan和Norton,Edvinsson和Malone,Brian Hall,Gordon Petrash,Baruch Lev等。该阶段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实践,并沿用至今。
1.Sveiby的“无形资产监测器”理论
Sveiby在其著作《知识组织》中深入研究了当时不断涌现的知识公司(没有传统的产品,只“拥有”员工的知识和创造力的公司)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传统公司的区别,阐明了公开披露无形资产的目的、作用与报告模式雏形。[3](P.56)其后,Sveiby在其著作《无形资产负债表》(The Invisible Balance Sheet)中公布了Konrad工作小组的研究成果——“无形资产负债表”的报告模式。[4](P.33)Sveiby等人认为,企业的市场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主要原因在于无形资产,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三大类:雇员能力(employee capability)、内部结构(inter structure)和外部结构(extra structure)。雇员能力是指员工在各种情况下处理事务的能力,包括各种技能、受教育程度、经验、价值观以及社交技巧等。内部结构由大量的专利、观念、模型、管理系统、非正式组织、内部网络、组织文化等组成,所有这些或是由雇员直接创造的,或是从别处获得,通常为组织所“拥有”,并固化于组织。外部结构由客户、供应者、品牌名称、商标、名誉或“形象”等组成,这些资产的价值表现为企业的外部融和能力。同年,瑞典WM-数据公司在其年度财务报告中首次运用“无形资产负债表”补充报告了该公司的知识资本。1993年,瑞典服务行业委员会把这种报告模式推荐为本行业知识资本年度补充报告的标准,这是知识资本计量领域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标准。1995年,40多家瑞典公司依据该原理计量并报告其知识资本。1997年,Sveiby发表了《新的组织财富》,在“无形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修正并提出了新的知识资本计量及报告模式“无形资产监测器”(Intangible Assets Monitor)。[5](P.67)“无形资产监测器”是“无形资产负债表”的发展模式,Sveiby将时间维度引入其中,以“增长和创新”、“效率”、“稳定性”等动态的指标来反映企业的外部结构、内部结构、雇员能力等内容。Celemi公司(瑞典一家从事软件设计和提供咨询服务的知识型企业)及其他公司纷纷以“无形资产监测器”模型为框架,管理、评估和报告其知识资本。
2.Kaplan和Norton的“平衡计分卡”理论
Kaplan和Norton创建的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s)于1996年被用于计量企业的知识资本[6]。Kaplan和Norton认为企业已从工业时代的竞争转变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知识经济的出现,淘汰了许多工业时代竞争的基本假设,企业已不能仅仅通过把快速发展的新技术转化为实物资产来获得可持续竞争能力,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的获取将源于其关键成功因素,主要包括财务因素(盈利性、流动性、市场销售价格等)、顾客因素(顾客满意度、中间商和分销商、营销方式与送货时间等)、企业内部流程因素(产品质量、生产率、灵活性、设备准备、安全性等)、学习与创新因素(创新过程、新产品开发时间、技能发展、雇员士气、竞争力等)四个方面,其中,顾客、企业内部过程、学习及创新构成了企业的知识资本,并与企业的财务资本一起,共同创造企业的价值。
3.Edvinsson和Malone的“斯堪迪亚导航仪”理论
1995年5月,世界著名的金融服务机构、瑞典Skandia公司的知识资本经理Leif Edvinsson借鉴“无形资产负债表”和“平衡计分卡”思想,结合本公司的实践,创建了“斯堪迪亚导航仪”(The Skandia Navigator),[7](P.68)并于当年作为年度财务报告的补充报告,对外披露了该公司的知识资本状况,其直接结果是导致了该公司的股票在资本市场迅速上涨。“导航仪”的命名表明该模型构建者的意图,即希望该模型可以像航行时的导航仪一样帮助航行者(企业)随时掌握目前所处的位置(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并确定未来航行的方向(企业的发展方向)。该模型包括5个要素:财务、客户、过程、更新与发展和人力资本,它们分别代表了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中,企业的财务资本反映了企业过去经营的情况,人力资本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企业其它四方面的目标都要通过人力资本得以实现;企业的过程和顾客体现了企业现在的实力;企业更新和发展资本则预示着其未来的发展潜力。
4.Baruch Lev的价值链计分卡理论
纽约大学Stem管理学院教授Baruch Lev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aas商学院的David Teece合作,开始研究计量企业的无形资产。Lev认为,研发能力是影响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与企业价值的主要依据,公司专利的数量与品质反映了企业研发能力,Baruch Lev将公司专利的价值同资本市场上可以观察到的财务价值相联系,提出了“价值链计分卡”(The Value Chain Scoreboard)[8]。“价值链计分卡”是一个约由30个指标构成的非财务指标的矩阵,该指标体系被分为:发明/学习(内部创新、获得能力、网络联盟)、工具(知识产权、技术可能性、英特网)、商业化(消费者、绩效、增值前景)三大类,用于评价和报告企业的创新过程。
(三)知识资本计量理论完善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本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知识资本计量研究的工作平台建立在国际间合作的基础之上。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知识资本已成为各国知识资本学者与实践者们研究的聚集点,各种学术会议、演讲报告、研究论文和其他相关出版物备受瞩目。OECD在阿姆斯特丹举行了以知识资本计量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旨在着手制定知识资本计量和报告的国际指导方针和实践标准。然而,由于知识资本学者及实践者的学术背景与研究切入点不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各异,及至今日,较为完善的知识资本计量理论及方法体系尚未形成。
三、知识资本计量模式的主要分类
过去的十几年,知识资本计量一直徘徊在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识别知识资本要素与总体估价之间。按是否货币计量、是否识别要素两个维度,可将现行的知识资本计量模型大致分为四类。
(一)直接知识资本计量模型
直接知识资本计量模型需要识别企业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并分别对各要素进行货币价值计量,当企业知识资本要素的价值量分别被准确计量时,即可获得企业知识资本总量。
本类模型的主要特征是以货币计量为基础,需要识别知识资本构成要素。代表性模型有:技术经纪人法(Technology Broker,Brooking 1996)、专利评估法(Citation-Weighted Patents,Bontis 1998)、价值探测器(The Value Explore,Andriessen and Tiessen 2000)、智力资产估价法(Intellectual Asset Valuation,Sullivan 2000)等。
(二)市值模型
市值模型将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账面净资产的差额作为知识资本价值。
本类模型的主要特征是以货币计量为基础,确认企业知识资本总量,不需识别知识资本构成要素。代表性模型有:Q系数法、市场-账面价值法(Market-to-Book Value,Stewart 1997)等。
(三)资产收益模型
资产收益模型将ROA(平均税前盈余/平均有形资产)与行业平均值比较的差异乘以企业平均有形资产,得到无形资产年平均收益,再将该收益除以企业平均资产成本或利率,计算得到企业知识资本的价值。
本类模型的主要特征是以货币计量为基础,评估企业知识资本总量,不需要识别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代表性模型有:经济增加值法、计算无形价值法(Calculated Intangible Value,Stewart,1997)、“知识资本获利法”(Knowledge Capital Earnings,Lev,2001)。
(四)计分卡模型
计分卡模型主要依据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设计一系列指标,制作相应的计分卡和图表,以此评估企业的知识资本。
计分卡模型与直接知识资本计量模型类似,需要识别企业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但直接知识资本计量模型主要基于货币计量,而计分卡模型则通过一系列非货币化的指标来评估其知识资本。代表性模型有:斯堪迪亚导航仪、无形资产监测器、平衡计分卡、智力资本指数、价值链计分卡等。
四、知识资本计量基本理论框架
知识资本计量研究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会计学、审计学、经济学、信息技术等学科领域均可见其踪影,虽然知识资本计量研究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丰富多样,但系统化的基本理论体系尚未得到提炼。
根据《韦氏新国际辞典》,理论是一套紧密相连的、假定性的、概念性的和实用性的原理的整体,构成了所要探索领域的可供参考的一般框架。知识资本计量理论也应如此。由于理论说明对象和说明方式的差别,在知识资本计量理论体系内部,存在层次的划分,第一层是知识资本计量基本理论,主要是指那些采用间接、抽象和指导性的方式,侧重说明知识资本计量实务整体的理论,包括知识资本的概念、构成要素、计量与报告的目标、一般方法与技术等。第二层是知识资本计量的应用理论,主要包括各种具体的计量方法与技术。
(一)知识资本的概念
对于知识资本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与实践者有着不同的界定,如Sveiby认为知识资本是企业一种以相对无限的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3];Kaplan & Norton认为知识资本是公司投资于顾客、供货商、员工、流程、科技以及创新,以创造未来的价值的累积[6];OECD认为知识资本是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顾客资本的总和;Booking指出知识资本是使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具体包括市场资产、人才资产、知识产权资产、基础结构资产四大类;[9](P.13)Bell认为知识资本是组织中的知识资源,包括组织用以创造竞争力、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模块、策略、特殊方法及心智模式(mental model)[10];Edvinsson和Malone认为知识资本是一种对知识、实际经验、组织技术、顾客关系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在市场上表现为竞争优势等等。[11](P.88)分析上述定义,不难发现其共性,即知识资本是组织所“拥有”的知识及知识创造机制的统称,与“知识创造”、“经验”、“能力”、“创新”、“知识产权”相关,可转化为利润,具有杠杆化企业价值的作用,是企业营运动态过程的产物。
(二)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
要素是某一事物总体中必要的(或体现其特征的)组成部分,它是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虽然各国专家对知识资本构成要素的界定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如Edvinsson将知识资本的要素定义为人力资本(未编码知识)与结构性资本(已编码知识资产和经营性资产)[4];Sveiby将其定义为雇员能力、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等等[3],但是目前斯图尔特的知识资本H-S-C结构(Human capital+Structural capital +Customer capital)[12](P.26)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这对知识资本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对知识资本构成要素有大致一致的认识是进一步研究知识资本的评估方法,提供工商界普遍认可的知识资本评估报告的基本前提。
(三)知识资本计量与报告的目标
知识资本计量与报告是企业知识资本管理的一个重要阶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假若企业无法管理自己的知识资源,那么通过知识资本计量与报告可以开发这种资源;假若企业的知识资源已经以某种方式被加以开发和管理,那么通过知识资本计量与报告可以让这种管理活动和过程更加系统化。企业知识资本计量与报告的目标可以区分为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内部目标可以归纳为:(1)支持企业战略的实现;(2)确保企业知识的更新;(3)确保企业系统化知识的分享;(4)完善企业系统化知识的管理;(5)明确企业的关键控制点;(6)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7)驱动企业的创新活动。外部目标则在于尽可能地向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传递企业知识资本管理的目标、过程以及结果的信息,可以归纳为:(1)向利益相关者表明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2)体现组织富有创新意识;(3)吸引新员工;(4)彰显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5)促使人们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6)支持、补充财务报告的内容;(7)确立与企业竞争者们的相对竞争地位;(8)吸引新顾客,保持老顾客。
(四)知识资本计量的一般方法与技术
知识资本计量的方法是实现其目标、履行其职能的手段。在知识资本计量实践中,方法和技术的地位尤其突出。知识资本计量需要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这就决定了知识资本计量方法具有灵活而多样的特征。就目前而言,具体包括三个层面的方法与技术,第一层面是简单指标法,如“无形资产负债表”;第二层面是经济计量法(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运筹学等),如“平衡计分卡”;第三层面是系统理论(非平衡系统理论等),如模糊神经网络,灰色系统等科学演算工具。
五、结语
尽管及至今日,能够被国际上知识资本学者和实践者广泛认可的知识资本计量理论体系尚未形成,但是,笔者认为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认识论同样适用于知识资本计量领域,知识资本计量是因为它的实用性而产生并不断发展,在其一定的发展阶段,将其抽象为理论,则将有助于为知识资本计量特定方法的出现奠定合理的基础。
标签:无形资产投资论文; 公司价值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目标公司论文; 企业资产论文; 平衡计分卡论文; 模型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