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论文_李文聪

试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论文_李文聪

广州珠建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在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于投资决策、设计招标、施工结算等阶段呈现出工程造价过高等问题,影响到了工程建设最大化经济效益的体现。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规避工程超标问题的凸显,要求当代建设管理单位在实践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意识,即在工程建设作业中从施工、设计、竣工等阶段入手,把控工程物力、财力、人力等资源环境,打造良好的工程建设空间,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满足工程施工条件。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前言: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工程造价确定、成本控制、技术经济等层面的协同性关系着工程整体经济效益。因而,为了节约建筑资源,达到高水平造价管理效果,要求当代建设管理单位在造价管理环节开展过程中应结合工程造价过高现象,对工程建设中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进行合理配置,堵塞工程造价管理漏洞,满足工程建设资金需求。以下就是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相关问题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代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利参考。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招标、施工阶段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建筑工程在招标、施工期间所呈现出的工程造价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招标期间角度来看,部分建设管理单位在图纸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着技术、质量不足的问题,需承包方承担单价风险,发包方承担工程量清单风险,继而增加了报价难度,且诱发低效率工程造价控制问题;

第二,从施工阶段角度来看,部分施工单位在造价管控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建筑知识的了解,从而在工程成本控制作业中,存在着低价位投标等行为,致使施工单位在施工作业期间,以减少部分材料、更改技术手段等方式保障自身经济效益,继而威胁到了工程质量。同时,从施工阶段造价管理角度来看,仍然存在着人力、物力、财力等建筑资源浪费等现象,降低了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为此,当代建设管理单位在工程造价管控作业中,应针对不合理造价管理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二)工程造价过高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作业中,诱发工程造价过高问题的原因主要归咎于,投资方存在着不合理筹资行为,如,部分投资方在项目投资作业中为了保障自身企业资金运作的流动性,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形式,筹集资金,继而基于利息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呈现出工程造价过高问题。此外,就当前的现状来看,部分建设管理单位在工程设计阶段存在着盲目设计行为,即不遵从工程实际情况,从而诱发了错误设计,增加了工程造价管理负担且损耗了部分施工材料。同时,部分造价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未深入到工程实地,继而基于缺乏对工程意义、主题等了解的基础上,呈现出停工、返工等作业行为,诱发了工程造价过高现象。另外,现场突发状况、天气变化等因素亦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为此,造价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综合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对工程造价实施管理,就此达到最佳的工程造价管理状态,调节工程造价过高现象。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一)规范招投标市场管理

招投标市场不合理操作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工程造价过高等现象,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首先在招投标市场管理过程中,应注重于招投标前期做好招标文件编制工作,且强化对造价标底的管控,并在造价合同设计过程中,从细化内容、委托、编标等角度出发,明确中介机构责任、义务,打造公平、公正招投标市场运作空间[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在招投标市场运作过程中,需增设“询标”环节,即由投标人在招标中期造价管理作业中,讲述投标资料,继而保障投标报价合理性,满足工程造价管理需求,且就此提升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同时,基于工程造价管理作业开展的基础上,需保障招投标、工程量清单等的透明度,并遵从“合理低价中标”原则,实现对招投标市场运作环境的有效把控,规避违规造价管理行为。再次,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环节开展过程中,应于造价合同制定期间,对合同用语、漏洞等进行规范,继而在造价管理作业中,以严谨的管理态度,应对不合理招投标行为,达到最佳的造价管理效果。

(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强调对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优化亦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注重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第一,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严格遵从动态化管理原则,即完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环节,对工程造价信息严格把控,且注重运用网络通道,实时关注施工材料造价,并于淡季作业期间,随时观察购入材料成本变化情况,继而实现对工程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第二,在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优化过程中,需参照施工进度,对材料购买数量进行严格把控,继而保障材料库存比例的平衡性,且就此规避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凸显,影响到工程造价管理效果[2];

第三,为规避建筑工程返工现象的凸显,需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做好材料检验工作,规避劣质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满足工程造价管理条件。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环节开展过程中,为了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强调对造价管理模式的优化处理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三)加强施工结算阶段管理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作业中,亦需做好施工结算阶段管理工作,即首先在工程结算阶段造价管控中,应做好工程洽商工作,即与承包商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了解承包商索赔要求,继而完善材料加工订货环节等,满足施工结算管理条件。同时,在施工结算管理作业中,为了实现对开发商变更问题的有效把控,应注重建构签证管理制度,即在签证管理制度内容完善过程中,遵从客观性、及时性原则,对管理范畴、管理职责等进行划分,达到责任到人管理状态,提升施工结算阶段造价管理水平。其次,在施工结算阶段造价管理作业中,要求工程造价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秉承着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阅读施工合同,对合同用语、材料发票等进行把关,同时保障造价管理体系与市场经济间的相适应性,形成良好的工程造价管理格局[3]。再次,为了提升造价管理水平,亦应结合造价咨询机构人员素质需求,加强对工程造价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满足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条件,且实时反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达到高效、准确造价管理状态。

结论:综上可知,传统造价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需求,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打造良好的工程造价管理空间,需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引入信息化造价管理技术,且结合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做好设计、施工、竣工等阶段把关工作,即从加强施工结算阶段管理、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规范招投标市场管理等层面入手,应对造价管理作业中呈现出的相应问题,营造良好的造价管理氛围,突出客观性、及时性、高效性造价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罗燕.基于新时期的建筑工程造价现状与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5,30(22):189.

[2]惠杨.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30(25):81+83.

[3]欧阳曦.试析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造价咨询管理策略[J].建设科技,2013,15(05):75-76.

[4]傅文庆.浅析“营改增”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对策略[J].江西建材,2016,24(15):253-254.

[5]王软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预算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山西建筑,2012,14(07):263-264.

论文作者:李文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7

标签:;  ;  ;  ;  ;  ;  ;  ;  

试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论文_李文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