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论文_李晓华

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论文_李晓华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情况。方法:对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 64例 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治疗方案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患儿的性别对比,入院出院的Hb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次对比、喂养方式对比以及入院出院的TSB浓度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黄疸的平均时间为28.3h,患儿伴有贫血的几率为12.5%。平均光疗时间为79.1h,接受输血治疗的患儿的比例为7.8%。2例(3.1%)患儿再次入院。1例(1.6%)患儿因并发胆红素脑病死亡。结论: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可能同时伴有贫血以及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时应选用抗体释放实验进行及时确诊,病症维持时间较长且有可能复发,因此应进行出院后随访。

【关键词】ABO血型系统;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0-0064-02

新生儿ABO溶血病隶属于常见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部分患儿同时伴有贫血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则有可能出现胆红素脑病甚至神经系统后遗症,对患儿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造成影响。为研究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笔者于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64例足月新生儿 ABO 溶血病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成果良好。现做以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研究资料均为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足月新生儿 ABO 溶血病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血清检查确为ABO溶血病。纳入标准:DAT检查为阳性;足月儿;经检查符合高胆红血素症诊断标准;可伴有新生儿贫血以及胆红素脑病。排除标准:患儿合并其他病症;患儿出生时长超过7d;有抢救史或者窒息史;部分资料不齐全等。

1.2 方法

1.2.1光疗法 患儿经确诊后均进行常规光疗法治疗,床面有效表面内发热总辐照度、胆红素总辐照度平均值以及胆红素总辐照度均匀性分别为≥17W/m2、≥13W/m2、>0.4。若患儿高胆红素血症较为严重,则应在双面光疗的基础上进行蓝光光疗(辐照功率≥5W/m2),直至患儿的TSB浓度恢复正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输血治疗 患儿应用O型洗涤红细胞进行治疗,以10ml/(kg·次)的输血量持续输注4h,连续输注两天,具体的输血指征是患儿在出生48h内以及48h~7d的静脉血Hb水平分别为<120g/L、<110g/L。

患儿治疗后检查其TSB浓度<205.2μmol/l则达到健康标准,指导患者出院并进行随访。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分析,计数资料取率(%),计量资料取平均值±标准差(x-±s),组间率对比取χ2检验(或t检验),P<0.05具统计差异。

2.结果

患儿入院时的平均年龄为(51.2±10.2)h,男性患儿 33例(51.6%),女性患儿31例(4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胎次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χ2=4.3556),喂养方式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χ2=15.0222)。患儿的DAT阳性率明显低于抗体释放实验阳性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黄疸的平均时间为28.3h,患儿伴有贫血的几率为12.5%。平均光疗时间为79.1h,接受输血治疗的患儿的比例为7.8%。患儿入院时的TSB浓度为(233.1±90.9)μmol/L,出院时为136.0±36.8μmol/L,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χ2=9.3933)。入院与出院时的H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7528)。2例(3.1%)患儿再次入院。

3.讨论

新生儿ABO溶血症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导致的胎儿同族免疫性溶血,其发病率高达13.6%[1]。不同的患儿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常见临床症状有黄疸、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贫血、休克等。若患儿病情较轻,一般无明显症状,甚至会与生理性黄疸混淆,重度患儿病情严重,因此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光疗法、输血疗法、换血疗法等方案及时降低患儿的TSB浓度。

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可得,患儿的性别对比,入院出院的Hb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次对比、喂养方式对比以及入院出院的TSB浓度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黄疸的平均时间为28.3h,患儿伴有贫血的几率为13.5%。平均光疗时间为79.1h,接受输、换血治疗的患儿的比例为4.7%。2例(3.1%)患儿再次入院。由此表明,该病多见于早期新生儿,且部分患儿治愈后仍会在4d内复发,因此需随访至换患儿完全康复。

该病病情严重且可能会对患儿的机体造成严重损害,本次研究1例(1.6%)患儿因并发胆红素脑病死亡。因此需在婴儿出生时严密监测有无黄疸症状以及Hb水平,若患儿病程发展较快则应积极进行治疗[2]。如果与生理性黄疸混淆则会引发严重的胆红素血症,因此需严密监测新生儿的TSB浓度直至黄疸彻底消退[3];同时应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且进行门诊随访以免患儿病情加重而发生不良后果[5]。

综上所述,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可同时伴有贫血以及高胆红素血症,明确诊断时应选用抗体释放实验,病症维持时间较长且有可能复发,因此需进行随访。严重可引起患儿死亡,应引起家庭及社会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杨丽,高于,夏斌,韩雪芹,高洁.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合并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5(03):296-299.

[2]杨洋,刘云,阚清,邱洁,吴越,周晓光,李勇.南京地区284例新生儿初发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4,23(07):653-657.

[3]李小明,邢凯慧,庄太平,陈彩华.ABO溶血病与G6PD缺乏症致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特点比较[J].海南医学,2016,11(07):1060-1062.

[4]赵捷,杨勇,梅家平,杨传忠,叶素芬,钟慧君.487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影响[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4(03):352-354.

论文作者:李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论文_李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