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特区发展方向方法论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发展方向论文,我国经济论文,特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全面启动,全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了,经过16年探索和实践的经济特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于是“特区是否还要‘特’?还能不能‘特’?如何新‘特’?”等问题引起全国乃至世界关注并困扰着特区。本文试从方法论角度,对我国经济特区发展方向进行纵横考察,由此阐明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一、纵的考察
(一)特区创建过程的方法论概括:知行结合,以行为主
1.行是知的前提。创办经济特区,不是偶然的灵感所致, 而是对我国前三十年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反思。当时,中国还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在传统计划经济的条件和环境下,要进行全新的改革开放事业,闯出一条加快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路子,只能采取渐进或者试验式的稳步推进战略。为适应这一战略的需要,举办经济特区就成为一种必然的历史选择。但举办经济特区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因而一开始就以“敢闯”为其鲜明特征,在新在历史条件下大胆地“行”。从1979年中央决定试办经济特区,到1980年正式批准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再到1987年成立海南省经济特区,最具举足轻重意义的是90年代初在上海创立浦东开发区,我国特区之“行”疆域越来越广阔,对特区之“知”也在此基础上逐步深化。
2.行是知的检验标准。对于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至今仍有人对它存在担心和怀疑,而各种意见、担心和怀疑“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对此,邓小平严肃指出:①“不搞争论”。 一场脱离实际的争论,结果只能是既把时间都争掉了,又不可能争出个“知”来的,因为“知”不能检验“知”自身。②看“行”的效果。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断开拓,特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而且通过外引内联,发挥窗口和辐射作用,大大促进了内地的发展,增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可以判断,持区姓“社”已是确定无疑的事实。
3.知行结合,把行推进到新阶段,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特区之“行”为我们对发展社会主义认识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事实,很多感性认识在理性加工的基础上形成若干“知”,加以推广,强有力地促进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但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还远未完成。因此,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重申了对特区工作“三不变”的方针,即中央对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中央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变。特区必须借此在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水平上更开拓地“行”,从而不断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二)特区现实状况的方法论概论:同异结合,以异为主
任何客观事物从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而每一矛盾都是同异结合,经济特区也不例外。但经济特区的内在性质决定其以异为主的状况。
1.特区之“异”。离开特区之“异”,就不成为特区,也就取消了特区设置的必要和意义,因此必须以异为主。其“异”主要表现在:第一,特殊的区位。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立,首先是考虑到发展区位优势。深圳毗邻香港,珠海靠近澳门,汕头是因为东南亚国家潮州人多,厦门则是因为闽南人在外经商的多,而且与台湾仅有一水之隔。第二,特殊的功能。①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即在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知识、管理经验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方面进行崭新试验,同时还要在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金,开拓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过程中发挥枢纽作用,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及我国同国际经济沟通和接轨的主要“桥梁”。②我国改革的“试验区”和示范区,即要积极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问题,取得经验,由点及面,推广到全国。第三,特殊的政策。①特区创建初期为扶持特区发展的优惠政策;②针对特区特定的地理、历史条件而实行的某些特殊政策;③为使特区担负起“窗口”“试验场”以及经济建设先行一步的任务而给予的特殊政策。
2.特区之“同”。特区之“同”保证了特区发展的方向,也不能忽视。其“同”主要表现在:第一,各个特区之间的“同”。我国目前正式称为特区的有五个,另外一个浦东新区,基本上也是实行经济特区的政策,所以合称“五加一”。它们具有相同的功能,相似的政策,必须真诚合作,取长补短,发挥整体优势。第二,特区与非特区之间的“同”。①二者在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方面是相同的,经济特区不能成为政治特区。②二者都能在改革大潮中创造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要互相学习,互相尊重。第三,我国特区与世界各国特区的“同”。即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经济向外向型发展而在自己的领土上划出特定的区域,实行灵活、不同的政策,吸引外资进行各种产业经营借以扩大出口,赚取外汇,增加就业,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本地区、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这其中关于战略、措施、法令、法规的“同”很多,可资借鉴。
3.同异结合,以“异”促“同”。①特区创办之初,中央考察组特地到新加坡等六国的九个出口加工区进行考察,并邀请联合国组织的十多位专家举行讨论,从它们的“异”中总结出五条“同”作为我国特区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之后,特区进行投资、基建管理、金融信贷、劳动人事、社会保障、企业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价格、流通、加强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等200多项体制改革试验。至今, 特区已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其发育程度和运行经验走在全国前面;同时基本形成外向型的经济结构,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交换的比重和能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②特区的成功举办和运作,为我国在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摆脱传统经济体制的束缚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上升为“同”后,逐渐推广,先是经济开放区,后是沿海开放城市,沿边、沿地,最后扩展到全国。各又把“同”与自己地情结合,创造出富有区域的色彩的“异”来。③人们对特区的认识过程,将根据同异结合,以异促同的方法,持久地连续下去。
(三)特区未来发展的方法论概括:扬弃结合,以“弃”为主
任何事物都将历经扬弃的过程,从而实现新陈代谢。特区未来发展,也必须扬弃结合,既克服又保留。而且,特区未来还要“特”下去,又要求特区以二次创业的精神,着重于“弃”,在“弃”的同时努力增创新优势。
1.新优势是对原有优势的一次“弃”。我国经济特区发展迅速的原因不一而定,但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当它成为矛盾主要方面时,我们称之为政策优势。然而事物发展并非一成不变,政策优势随着条件的变更将转化为次要方面,因为①特区的许多优惠政策已推广到特区以外的地区,具有了一定的普遍性。②存于“旧体制外”的任务已基本完成。由于特殊政策的扶持,特区建设在一开始时就实行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体制。但1992年以来,我国推出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为目标的一系列宏观体制改革措施,这样,原来实行的某些特殊优惠政策就要淡化或逐步消除。③特区优惠政策的回波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非特区的经济发展。所以特区必须把工作重点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转到依靠两个根本性转变上来,着手增创新优势,主要包括:
①体制新优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虽已确立,但使之成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结合国情进行创新和完善,这一任务就落在市场经济实践最先起步的特区身上,要求其从“旧体制外”走入“新体制内”,创造出可供借鉴的经济和范例。②国际经贸联系新优势。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亚太地区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特区要全方位拓展外经贸事业,率先实现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使特区成为内地经济与国际市场联系的桥梁。③产业新优势。特区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三大产业的全面升级和协调发展,构造面向21世纪现代化的产业基础,建立产业新优势。④促进和平统一新优势。“九五”期间,我国将先后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加强与港澳台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保持港澳经济的繁荣稳定,继续发展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方面,特区担负着最生要的任务。另外,关于精神文明、法制建设、教育发展等方面的新优势,将在本文的第二部分论及。
2.增创新优势并不意味着对原有优势的全盘抛弃。在原有优势中,仍有不少内容需要保留,主要是①区位优势。当今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密切,这一优势对于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显突出。经济特区要继续充分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走向新辉煌。②功能优势。经济特区仍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改革的试验场。当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特区必须根据国家的整体部署和自身发展需要,更大胆地进行探索和尝试,创造新的经验。③政策优势。尽管特区不应该再主要依靠政策优惠,但还要理直气壮地适当保留和利用一定的政策优惠。实施区域优惠政策在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并非个别现象,即使是象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这样的国家,至今也没有实现绝对的百分之百的统一税制。
二、横的考察
江泽民同志1994年在广东考察时明确提出:“增创新优势,既包括增创经济优势,物质文明优势;也包括增创精神文明、思想政治优势,社会全面进步优势。”这段话充分说明经济特区不仅还要“特”,而且要全方位地“特”。能否达到要求,关键在于特区自身的努力。为此,特区要处理好以下八对关系:
(一)特区的要素优势与系统优势的关系。系统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系统力大于要素力之和,因此,我们看待特区优势时,不能片面强调某要素优势,要用系统的观点,将其看成是相互关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优势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在特区建设中全面权衡其得失利弊。
(二)特区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特区建设既要有物质成果,又要有精神成果,才算全面的胜利。而随着特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是相对薄弱的环节。为创建特区精神文明建设新优势,首先必须处理好四对方面:1、放与管。 建立经济特区的方针不是收而是放,但由于一时界限不清,管理跟不上,出现了一些消极现象,这就需要加强管理,使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并要努力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2.堵与通。对资产阶级腐朽的文化,坚决堵塞是必要的,但更要着力于做好疏通工作,提高识别能力和免疫能力;与此同时,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占领阵地。3.宽与严。经济上、技术上引进要宽,政治上、思想上的防止腐蚀要严。对外越开放,对内越严格。特区的党员干部不许特殊化,做特殊党员。4.浅与深。特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总体而言还停留在一般政治思想和通常行为上,深层的价值观、政治观、宗教观,尤其是哲学观则很少涉及。下一步需要在此方面苦下功夫。
(三)特区的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目前,社会上对法制建设存在一种片面认识,认为“经济要上,法制要让”。这种认识无疑是错误的。随着特区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涉及法制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多。在这种形势下,法制建设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应在市场经济的呼唤和挑战中开拓前进,表现在1.特区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起点高、步子大,但其尝试和成熟无不依附于法制的有效性和统一性;2.对特区发生的各种新型犯罪,法制尚需完善。因此,特区在创建法制建设新优势方面将大有可为。
(四)特区的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关系。新时期下特区经济的飞跃发展,对大量的资金、先进设备和各种资源的需求都相当大,但最主要的是人才,尤其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因此,特区必须走在全国前面,优先发展教育,建立教育强区,形成具有特区特色,又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较为先进的科教基础,争创人才和科技新优势。
(五)特区的首先富裕与人国共同富裕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国创办经济特区这一对外开放的特殊举措,正是谋求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一条崭新思路。十多年来,特区由于大胆改革,新事新办,特事物办,其经济效益综合指标都高于其他地区,从而首先实现了富裕。当前,特区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应积极寻求与内地的合作,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扩散、产业的转移,管理方式的嫁接,人才的培养,信息的传输等途径和手段带动内地经济成长,从而使内地经济更快发展起来,为最终实现全国共同富裕作出积极的贡献。
(六)特区发展的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对外开放的政策对特区发展很有必要,没有对外开放也就没有今天的特区。特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外向型经济正在从成长型走上提高阶段。但必须明确,对外开放再重要,也只是一种手段。通过对外开放,不断增强特区乃至全国的自力更生能力才是特区发展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我们须克服片面追求对外开放度,盲目利用外资,忽视特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做法。
(七)特区发展的独立性与统一性的关系。特区发展要既要有独立性,善于把中央的大政方针与特区实际相结合;又要有统一性,积极维护全国一盘棋的战略。过分强调统一性,则特区的特色无法实现,对外开放政策也就无法深入;过分强调独立性,则特区的发展就失去依托,失去其他地区的支持,最终也就无法发挥“特”的作用。为使统一性和独立性有机结合,可以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要求对特区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
(八)特区试验的灵活性与条件性的关系。特区要特就要允许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选择一条最无风险的道路,到头来可能是选择了一条最危险的道路。同时,“大胆试”并非不讲科学,“看准”是“大胆试”的前提和条件,这就要求我们:1.要“看准”客观事物实际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如果胸中无数,盲人摸象,那就会试出严重的后果;2.要“看准”有利时机,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要“看准”或选择好的方式。盲目照搬别人的“试”法,难以获得成功;4.要不断总结经验,“有错误就赶快改,小错误不改就变成大错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4页),有了这些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才能使特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