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的“钥匙”在哪里?_关键论文

精神文明建设的“钥匙”在哪里?_关键论文

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在哪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关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几年,在全党全国人民的努力下,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甚至在社会道德和党风方面出现了某种滑坡现象,从而引起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当然是很复杂的。但我认为,关键是和党风不正、反腐败不够有力有关。

邓小平同志在讲精神文明建设时, 多次和党风建设联系起来讲。 1982年,他说,顾问委员会“还可以起一个作用,就是在保持党的优良作风方面以身作则。搞精神文明,关键是以身作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7页)1985年,他又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很早就提出了。中央、地方的军队都作了不少工作,特别是群众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影响很好。不过就全国来看,至今效果还不够理想。主要是全党没有认真重视。”又说:“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党员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3页、144页)

这里,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两个关键”:“关键是以身作则”,“关键”是“端正党风”,准确地抓住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准确地抓住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10多年已经过去了,我认为,他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两个“关键”的思想仍然没有过时。

人们都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核心力量。它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命运。如果它作风端正,以身作则,勤政廉洁,言行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就会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人民就会跟它学,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邓小平同志说:“每个党员都能以身作则,我们的一切事情就都好办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4页)这就是说,只要党的思想作风端正了, 自身精神文明搞好了,它所提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就会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在全社会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相反,自己作风不端正,不能以身作则,不能勤政廉洁,言行一致,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种情况下,群众怎能信任你,你又怎么能带领群众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呢!

目前多数党员和党政干部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是,也要看到,这些年来,由于放松思想政治教育,“一手硬一手软”,加之,在改革开放的复杂环境下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实使我们一些党员特别是掌权的一些党政干部滋长了不良的思想和作风,甚至产生了腐败现象,其特点是:第一,有些干部,个人主义至上。个人利益高于一切,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集体、社会、国家的利益;只要个人目的能达到,什么手段都可用。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利欲熏心,毫不掩饰;为了营造“安乐窝”,不惜毁坏良田,侵吞国家财产;为了子女升学出国,不惜采取一切卑劣的手段。第二,有些干部,拜金主义至上。视金钱为神物,金钱万能,金钱万便;一切向钱看,钱到公事办;甚至不顾法律,偷税、漏税、贪污受贿。第三,有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权力至上。高高在上,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甚至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第四,有些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享乐至上。搞生活特殊化,追求感官快乐,追求舒适生活;房子越住越宽敞、越漂亮,车越坐越高级、越豪华;到处吃喝宴请,旅游参观;甚至道德败坏,精神堕落。

上述种种现象,邓小平同志在《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等文章中都论述到了。 江泽民同志1994年2 月《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曾说:“腐败现象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尤其是侵蚀到我们的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利用职权营私舞弊、贪赃枉法、索贿受贿等犯罪行为,达到了惊人的程度。这些情况说明,如果我们不坚决打好反腐败这个硬仗,确实有亡党亡国的危险。”(《深入持久反腐败——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专辑》,第2页, 中国方正出版社)最近发生的原北京市政府副市长王宝森利用职权贪污受贿、腐化堕落所造成的恶劣后果,充分说明江泽民同志的论断是正确的。

腐败现象的产生,古今中外都有,并不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就会逐渐使党风政风端正,使腐败现象控制在最低限度。为此,我认为,第一,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切切实实地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克服那种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喊在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的现象。第二,要进一步加强理想、道德教育,振奋民族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是光荣的,为个人谋私利是可耻的。第三,要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教育,采取领导机关和群众相结合的办法,坚决惩处腐败分子。第四,加强党风和廉政制度建设,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一些弊端,如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切实端正党风,加强民主集中制等。第五,建立党内外监督机制,经常听取广大群众、各民主党派的批评监督。邓小平同志说:“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而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要求他们在经济上退赔,并使他们受到法律、纪律处分。对各级干部的职权范围和政治、生活待遇,要制订各种条例,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32页)

古人曾说:“上好德则下无隐。”就是说,居上位的人崇高美德,下面的人就不会做不好的事。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建设、党风建设也是一样。只要我们各级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真正能够以身作则,使党风端正了,人民就会信任我们。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一定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标签:;  ;  ;  ;  

精神文明建设的“钥匙”在哪里?_关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