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启东 226200
摘要:近年来,建筑业取得了显著成果,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不断加强,土建工程施工项目越来越多,为建筑业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人们对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更加严格,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本文分析了现场施工的技术要点,并提出了优化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现场;技术要点;管理优化建议
1 引言
目前,虽然我国针对土建工程项目安全和质量管理的研究比较多,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帮助施工企业提高土建工程中安全和质量方面的管理。而对建筑企业,施工技术及施工中的安全与质量管理正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基础。因此,本文结合已有相关文献,并以现代化管理理念为基础,提出更切实有效的,可以帮助建筑企业更有效地提高施工技术及施工中安全和质量管理的对策。
2 施工技术要点简析
2.1 岩土检测
地基是承载建筑重量、保证建筑安全稳定的主要结构,岩土检测是土建施工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室内检测和现场检测,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选择检测地点和取样都是技术要点,取样是最基础的环节,同一地点样品至少要有三组是来自不同土层厚度,现场取样的样品要有代表性,并标明样品的来源和重要意义,样品需妥善保管,保留样品的原有湿度,特别是对于泥土状样品,应先用纱布包裹好,再用熔腊密封。在运输、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保持样品的完整性。检测时,遵照相关规定科学操作,为建筑施工和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2.2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现场施工中运用较为广泛,技术要点有: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科学选择优质的原材料,通过科学计算和推理论证确定每种原材料的用量和比例,做好原材料的配比;把控好混凝土入模前的温度,控制外加剂的用量,保证粗细集料质量,防止发生裂缝问题;在后浇筑带填充环节,选择强度更高一级的混凝土,振捣棒的振捣频率要适宜,快插慢拔;混凝土浇筑在施工中占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土木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施工安全,浇筑前对现场进行全面清理,并用清水浇筑,保证其表面的湿度,后浇带设置要合理,保证混凝土结构和后浇带断面的统一性,浇筑带位置一般选择在受力较小的混凝土构件上,如梁板建筑的弯点处,切不可设置在剪切墙的中间位置。后期养护和前期施工同等重要,把握浇筑后的拆模时间,7天后为宜,并需用塑料膜包裹,观察其表面变化。通过洒水处理,保证其湿度,通常选择浇筑后第四天进行洒水处理。
2.3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技术要点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节能环保、造价低、效益高的建筑施工模式,接缝和节点处的技术处理是关键环节,对建筑的负载能力、防水、防震等具有重要意义。通常用焊接方式处理,通过焊接连接拆分构建的预留钢筋,再用更高一级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捣实,需加适量的微膨胀剂,为了预防因运输、环境变化等引发的构建开裂问题,可加大拆分构件预留配筋的长度。此外,还有平面不规则部分的技术处理、立面处理技术等。
3 土建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现状
我国土建工程施工,无论是政府投资还是合资,抑或私人建设,基本都由建筑企业承建,因此,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在土建工程建设中,首先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进度等,而这种土建工程施工模式使建筑施工中的安全和质量管理存在一定的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建筑企业在中标后,往往会将工程分包给其他公司,由于各分包商的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能力有所区别,难以确保各分包商的资质完全符合条件,为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带来隐患。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一些规模小的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组织结构有待完善,专职安全员少,大多为挂名,致使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制度得不到落实,并且管理混乱,难以保证安全生产。在管理制度方面,多数企业注重追求利润产值、施工效益和进度,安全技术专用资金不足,忽视了安全生产。另外,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多数建筑企业施工人员是临时招聘的农民工,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操作不够规范,难以处理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并且安全意识不高,不了解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无法满足工程管理的需要,更难以满意现代化工程安全施工的要求。
4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建议
4.1 重视技术交底
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是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的关键,也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施工前建设单位需把技术文件和设计方案详尽的交代给施工方,施工单位再对各个分包商进行详尽的交代,并要求分包商严格遵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对一些隐蔽性工程、现场施工的特殊项目应做特别交代,并对实际工程中运用的新技术要有详尽的解释说明,使施工方更好的掌握运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减少和避免因技术交底不明而引发施工质量问题,通过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理解设计意图,把控设计要求。
4.2 加强现场施工的原材料管理,合理调配机械设备
材料和设备是土建工程现场施工的物资基础,为了保证施工技术的有效实施和土建工程的顺利进展,应加强现场施工的原材料管理,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场前做全面的检查,严把质量关,审核供货商的资质,检验产品的厂家和质量达标情况,做好抽样检测和试验。合理对原材料进行存放,规避因存储不当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严格材料的领放,做好过程性记录,以备核查。机械设备是实施施工技术的重要载体,恰当先进的机械设备能够优化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因此,在现场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统筹管理,统一调配,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机械设备进行操作,使设备在施工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减少因维修或购进新设备的成本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4.3 工程进度与成本的管理
技术管理必须按照进度表的要求,全面执行施工进度,可以针对一些工作的实际进度,及时调整后续工作进度,关注单位工程形象进度及施工能力、设备、物资供应。对于分包工程项目,要注意协调双方工作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不能影响总体工期目标。同时,工程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和合同文件的要求,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程造价。
4.4 工程安全方面的管理
建立安全责任体系。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工作是其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公司、项目部、班组,都要签订安全责任书,发生安全事故时,各级责任人及施工班组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此外,加强安全培训教育。为了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应在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记录,特别是对新工人或转岗工必须保证设备的安全。对特种工种加强重点人才培训,做到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5 结语
加强土建工程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和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土建工程现场施工的技术要点,采取重视技术交底、加强现场施工的原材料管理,合理调配机械设备、优化人员配置、建立完善技术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等优化措施,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总而言之,对于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还需做到对施工人员做好现场技术交底,严抓工程质量方面的管理,同时做好工程进度与成本的管理,并注意施工安全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对项目进行更好地管理。
参考文献:
[1]郭为龙.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J].河南建材,2018(03):141-142.
[2]曾祥臻.土建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分析[J].门窗,2017(11):190.
论文作者:孙建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土建论文; 现场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原材料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