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主集中制原则与党的建设的理论思考_少数服从多数论文

关于民主集中制原则与党的建设的理论思考_少数服从多数论文

对民主集中制建党原则的理论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主集中制论文,原则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同中国的建党实际相结合,在我国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历史条件下,成功地解决了我国工人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的无产阶级建党问题。其原因就是坚持和发展了列宁主义的民主集中制的建党原则。历史的经验证明:民主集中制不仅是建党的最高原则,而且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我们的党正在进行伟大而艰巨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担着中华民族在我国历史上再显辉煌、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上再显辉煌的历史使命。在这种新形势下,学习和研究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对于加强党的领导制度的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民主集中制建党原则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一)民主集中制的建党原则是列宁创立的。列宁认为,有了民主集中制,党的思想威信就会变成权力威信,党才能有节奏地行动。因为无产阶级政党不仅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和领导者,而且是无产阶级有组织的部队,党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就不能只是先进分子的偶然凑合,而应当是有高度组织纪律性统一的战斗整体。列宁还认为,党应当有严密的组织、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统一纪律。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有正确的组织原则,把全体共产党员组织起来,使之形成一个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统一的有机体。无产阶级所以能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形成的思想统一,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这一唯一正确的组织原则就是民主集中制。说明没有民主集中制原则就等于没有共产党。列宁按照这个原则,创建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

毛泽东同志一贯把民主集中制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上,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积累了关于如何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丰富经验。党建的历史经验证明,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最先进的最高的组织原则。

(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是党的本质内在规律的集中表现。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①毛泽东同志也说过:“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②。这就是说,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刘少奇同志在党的“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党,不是许多党员简单的数目字的总和,而是由全体党员按照一定规律组织起来的统一的有机体,而是党的领导者被领导者的结合体,是党的首脑(中央)、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依照一定规律结合起来的统一体。这种规律,就是党内的民主集中制”③。民主集中制所以是党的组织规律,还因为它是党内结构矛盾运动的客观反映。刘少奇同志说:“民主集中制这是两个矛盾的概念。它反映出客观事实上的矛盾,反映着党的矛盾的结构,党的民主集中制就是反映党员与党、下级对上级、上级对下级的矛盾关系的。”④党的组织一旦建立,它就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矛盾结构。如:个人与组织的矛盾、少数与多数的矛盾、下级与上级的矛盾、地方各级党组织与中央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如何按一定的规律运动?并且得到正确解决呢?这就是民主集中制。把民主集中制的建党原则提到党的组织规律的认识,是我们的党对列宁建党原则科学理论的发展。

(三)民主集中制所以是党的组织规律,是由党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而且也是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者。以机器生产工具为主的社会化大生产在技术上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工人阶级的联合性、整体性;生产的有序性决定了工人阶级的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生产工具的先进性、时代性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工人阶级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的历史使命。所以民主集中制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党组织的最高原则,是因为它植根于工人阶级之中,反映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本质。

(四)只有实行民主集中制,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党员的个人素质对党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只有健康的细胞才能使党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是,只有把这种“特殊材料制成的”细胞,用科学的方法即运用党内结构矛盾运动规律,把先进的共产党员组织起来,使党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党组织的整体功能,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

(五)民主集中制之所以成为党的组织规律,也是共产党的唯物史观在党的建设上的具体体现。实现共同富裕是共产党的使命,而共产主义事业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伟大事业,人民群众不仅是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而且也是伟大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中相信和依靠群众的大多数,相信和依靠党员的大多数,集中大多数党员的智慧和力量是党的生命力的源泉。

(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证明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共同建党原则。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究竟按照何种组织原则建立党曾经有过不同的争论。在俄国建党的初期,孟什维克曾经提出自治的建党原则,反对列宁的民主集中制。如果按照自治原则建设党,党就会变成松散的政治联盟和争论不休的俱乐部。在共产主义运动中,还有人主张在党内实行联邦制,如果按照联邦制原则建设党,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党就会变成狭隘的民族党,导致党的分裂。历史的经验证明,民主集中制是建党和促使党发展的组织规律。

二、少数服从多数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础

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内容是:“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也就是民主集中制的四条具体原则,在这个体系中由四对矛盾构成,但其中的基础是“少数服从多数”。从内容上看在四条具体原则中贯穿于四个方面的共性是以服从为共同原则,但是在这四个服从中是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前提的,其实质既是服从集中,更是服从民主,因为我们讲的集中是服从民主为基础的集中。

党内的民主是多层次、多种形式的,但党内民主的实质是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党员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党之所以实行民主集中制,是因为这一制度是建立在社会大多数人共同利益要求上的,是符合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与愿望的。遵循这一规律,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经过民主讨论,领导的民主选举、民主表决等程序,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作出代表全国人民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决议,从而使民主集中制成为统一全国人民意志和行动的根本保证。

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少数服从多数这个组织原则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共产党的最高价值观在组织原则中的正确反映。它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就在于少数服从多数思想是正确处理和贯彻好民主集中制关系的基础。还因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民主,作为国体,它的最主要的核心内容是人民当家作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这种民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奋斗目标。然而民主作为政体讲,还是一种形式和手段。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为了夺取政权也需要民主的形式,然而对于无产阶级来说,这种形式和一切政治形式一样,只是一种手段。”⑤如何理解民主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呢?列宁说:“任何民主和任何政治上层建筑一样(这种上层建筑在阶级消灭之前,在无产阶级的社会建立之前,是必然存在的),归根到底是为生产服务的,并且归根到底是由该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决定的。”⑥列宁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社会形态理论的高度,回答了这个问题,目的和手段,都是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而言的。

民主集中制的概念是列宁根据马克思的民主思想,针对工人阶级内部的不同认识和当时出现的无政府主义倾向提出来的。

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更明确地说,它就是领导制度的法,是党和国家政治制度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科学决策程序。从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角度看,党的章程是全党民主集中制的最高产物,也是衡量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是否按民主集中制办事的依据。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就是要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对群众的意见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加工,把来自群众及一切精粹集中起来,然后以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形式作出决定,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课题和新问题。这样的程序既反映了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又反映了集中又是民主的升华,把握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质。

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是要调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主人翁责任感。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不论民主还是集中都是为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服务。因此,在解决和调整民主与集中这个矛盾的问题上,从宏观上讲都是围绕着如何制定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个问题而进行的,换句话说围绕着如何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进行的。所以毛泽东1962年在七千人大会上指出的:“没有高度的民主,不可能有高度的集中,而没有高度的集中,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提出了生产力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的理论,这为民主集中制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把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上了。

那么如何贯彻和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呢?首先要使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党员在思想上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出发,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民族地区则把各民族的利益这个根本点贯彻执行到民主集中制当中去,为此,在思想路线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原则,坚持唯物辩证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使指导思想、组织原则和工作路线达到有机地统一,从而使党的各级组织都按党的宗旨办事,使群众观点真正成为少数服从多数的思想基础。其次要在组织内部摆正书记和委员之间的关系,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关系。这既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关键,又是少数服从多数的难点。在集体领导中,委员和书记是平等的,表决问题时书记也只有一票的权利,作为书记,他的特殊作用在于用自己的水平、组织才能和领导艺术,实施正确的领导,不论是书记还是委员,在表决时所投的一票看是否反映了多数人的意志,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最后既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又要慎重的对待少数人的意见。这是健全民主集中制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真理往往是少数人开始发现的,所以尊重少数人的意见是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全党服从中央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核心

毛泽东同志指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治集团中,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才最没有狭隘性和自私性,最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组织性,而且也最能虚心地接受世界上先进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经验而用之于自己的事业上。因此,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使中国革命走上胜利的道路。这已被民主革命28年来的历史所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首先她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行程提出基本的政治路线,为了实现这种路线而提出每一发展阶段的具体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口号。其次共产党员模范的表率作用为实现党的具体目标和远大目标而奋斗,以激励人民紧密地团结在她的周围。第三,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与其它民主党派进行合作,并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第四,共产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思想的高度一致、纪律的高度严明,使她成为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核心。第五,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工人阶级和其它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民最高利益的维护者和执行者。中国共产党的这些优点和本质,使她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从宏观上讲,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和保证中央的权威,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核心内容。因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首先必须强化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地位。一个幅园辽阔,拥有56个民族、12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长期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中央强有力的权威。其次,解决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离不开中央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第三,党的基本路线制定以后,还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权威来组织保障实施,这更需要党中央的权威;第四,经济落后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痛苦的社会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无序现象,要把这种无序现象控制在不影响发展的范围之内必须要强化中央权威。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课题,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四化”建设的问题。这就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理论上、组织上更加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当前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两个超级大国对抗的时代结束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给我们发展经济带来了相对的和平;另一方面看,经济的因素在国际上的作用增长。我们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国际和平的大好机遇,围绕着怎样才能发展生产力这个问题,已经进行了15年的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3.3倍,年均增长为9%,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7倍,年增长为7%。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但是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还面临着人口过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东中西发展不平衡;如何解决先富与后富;怎样才能把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下一步经济建设怎样走以及通货膨胀等新的课题,在这些困难和问题面前,全党更要服从中央,依靠党的领导群策群力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从当前全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实际情况来看,“有的地方和部门对中央的某些决策执行得不够有力,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比较突出,尤其是在经济有了大的发展,经济势力较强的地区和部门更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全党服从中央,对于维护中央的权威和统一全党意志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四、在处理民主与集中关系问题上存在的“对立论”、“取消论”都是错误的

(一)在认识和解决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中,不能把民主与集中对立起来,而要把二者统一起来。民主,就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是由党员或党的各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党的决定是由党员群众集中起来,经过党员大会或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决定的;党的领导机关要定期向党员或党的各级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党内实行集体领导,少数服从多数等。概括地说,就是保障党员的各种民主权利,使党员真正享有平等的直接或间接的决策权、党内事务的管理权和监督权。集中,就是在民主基础上,形成统一的纲领、路线和政策;党是按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整体,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和统一的纪律,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全党行动的一致。概括起来说,就是统一意志、统一纲领、统一组织、统一行动。

民主与集中是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而这种民主又要受集中的制约,在集中的指导下,有程序地进行。民主一旦离开了集中的指导和制约,就会变成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正确处理组织原则的四个关系上。因为民主集中制原则中的“四个服从”,反映了党组织内部相互关系复杂的矛盾运动以及解决这四个矛盾所遵循的正确原则。而且我们党的一切组织活动都是遵循这个关系所规定的程序进行的,从而使我们党不断得到进步和发展。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有利于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即使发生失误也能得到有效的纠正。

(二)以民主取消集中,以集中取消民主的“取消论”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低潮时,曾出现了一股否定民主集中制的思潮,认为革新共产党“必须尽快取消民主集中制”,有的还公开宣布“同民主集中制决裂”,并在自己的纲领中写上了“放弃民主集中制”,代之以“实行民主原则,实行自愿原则,组织创造性争论和建立各种纲领派别自由的原则”等等。其理由认为民主集中制是产生个人崇拜和官僚主义的“根源”。把正确的组织原则和它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被扭曲混淆起来了。事实上个人崇拜的发生正好说明是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遭到破坏的必然结果。正如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所指出:只有提高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才能反对违背和否定这一原则的各种错误倾向,防止个人专断和极端民主化。

综上所述,任何民主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离开了集中的民主是不存在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是提倡不同意见的争论,最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集中群众的智慧,决定问题。从而达到政治上思想上的一致和行为上的统一。

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不是不要民主集中制了呢?决不是,而是要更好地贯彻实行民主集中制。十四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全党全国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需要统筹规划,协调配套,有秩序有步骤地实行……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国家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的正确领导。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个伟大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需要民主;而市场经济容易强化小集团和个人利益,还会产生无政府主义、分散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等等,因此,为了防止通过市场经济滑向资本主义,更要从路线、方针、政策上把握社会主义方向。在经济上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所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更需要民主集中制。

注释:

①《列宁全集》55卷,第2版,第128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80页。

③《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8页。

④《刘少奇论党员在组织上和纪律上的修养》。

⑤《马恩全集》第36卷,第131页。

⑥《列宁全集》第2版第40卷,第279页。

标签:;  ;  ;  ;  ;  ;  ;  ;  ;  

关于民主集中制原则与党的建设的理论思考_少数服从多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