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校医院 中医科)
摘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子午流注针灸法联合中药对失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6年3月起到2017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失眠患者中选取其中的78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分析对象,将这78例患者分为中药组和联合组两组,前者单纯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后者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子午流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从睡眠质量来看,两组患者的PSQI量表经过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联合组患者的PSQI量表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总有效率来看,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中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子午流注针灸法联合中药进行失眠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失眠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子午流注针灸法;中药
失眠是中医内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失眠的病发率越来越高,失眠病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为了显著提高失眠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子午流注针灸法联合中药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7月起到2017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失眠患者中选取其中的78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分析对象,这78例患者都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失眠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均被确诊为失眠。入选标准:所有患者睡眠紊乱状况>2个月,失眠频率每周>2次,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患者;排除标准:排除了合并有抑郁、精神分裂等疾病患者;排除了大脑器质性疾病患者,排除了妊娠期哺乳期患者,排除服用安眠药>2年的患者。将这78例患者分为中药组和联合组,两组各39例;在中药组的39例患者中,男15例,女24例,年龄在28-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74±6.7)岁,病程在1个月-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2±1.1)年;在联合组的39例患者中,男13例,女26例,年龄在27-63岁之阿金,平均年龄为(38.72±5.6)岁,病程在2个月-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9±1.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中药组的39例患者采用单纯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其中中药汤剂中的中药成分包括:6g的甘草、10g的合欢花、知母、20g的百合、20g的当归、10g的五味子、20g的夜交藤、20g的茯神、15g的柏子仁、20g的黄芪、20g的酸枣仁、15g的远志、20g的党参。其中对于心肾不交的患者可增加适量的黄连和阿胶;对于肝火旺盛的患者可增加适量的栀子、龙胆草;对于痰热内扰的患者可增加适量的竹叶和石菖蒲;对于心胆气虚的患者可增加适量的琥珀、紫石英。将上述药材加水煎至200ml,每日1剂,每次分早晚两次温服,并与早晨饭后30min和睡前30min 服用。以一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两个疗程中间停服2天。
联合组的39例患者在上述中药组中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子午流注针灸法进行联合治疗,子午流注针灸法的具体方法如下:选取型号为30号的1.5寸环球牌一次性针灸针,以患者的百会穴、头维穴、神门穴、风池穴、四神聪和三阴交为本次针灸治疗的主穴,以脾俞穴、心俞穴、内关穴、申脉穴、照海穴、关元穴、气海穴等为辅助穴位,选取子午流注针法当中的纳子法,受失眠患者心脾两虚中脾虚的影响,针灸治疗在遵循“虚则补其母”的方法在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1点这一个时间段内进行针灸治疗,每天进行1次针灸治疗,以一周为1个疗程,连续进行两个疗程的治疗,两个疗程中间暂停针灸2天。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采用PSQI量表进行评估。患者夜间的睡眠超过6h以上或者回复正常,睡醒后精力充沛判定为治愈;患者的睡眠质量显著好转,夜间睡眠时间>3h,睡眠深度增加判定为显效;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时间有所改善判定为有效;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时间没有变化判定为无效[1]。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有数据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首先,从睡眠质量情况来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同时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PSQI评分显著优于中药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SQI评分如表1所示。
3结论
对于失眠症,中医认为,其发病的部位主要是脑部和心,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其病机特点是多种原因工作作用导致患者机体阴阳失调、阳不入阴导致的,从中医的临床分型来看,可以将失眠分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火扰心、痰热干扰等;因此对于失眠症,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中医分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2]。
对于中药治疗失眠症,夜交藤、茯神、柏子仁、黄芪、酸枣仁等中药药材能够有效的养心阴、益肝血、安心神;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子午流注针灸法进行治疗,以百会穴、头维穴、神门穴、风池穴、四神聪等穴位为主穴位,配合其他辅助穴位进行针刺治疗,能够有效的协调患者阴阳不调的效果,促进患者安神利眠,补益心脾气血[3]。
总而言之,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与单纯中药治疗相比,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子午流注针灸法法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更佳显著,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孙丽红.中药口服配合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失眠31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4):63.
[2]周丽华.子午流注针灸法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疗效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4):67-68.
[3]董文娟.失眠患者应用子午流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J].药物与人,2014,27(8):115.
论文作者:赵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子午论文; 中药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疗程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