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经济竞争力比较分析_企业经济论文

中印经济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印论文,竞争力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550(2004)06-0055-06

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近十年来一直行进在全世界经济增长率最快的国家之列,并在推动亚洲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印度自1991年实施经济改革以来,也加入到了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列,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比较中印两国目前的竞争实力,分析双方今后的经济发展潜力,对于今后两国彼此间的相互合作和借鉴都具有重要意义。

竞争力不仅指一个国家生存的能力与创造财富的能力,更主要是指营造可以投资、生活、发展的大环境。它不仅限于过去所强调的经济价值,而且指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竞争力包括经济的、非经济的,硬件的、软件的,国内的、国际的,有形的、无形的等因素。在国际竞争力评价方面,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是两家最权威的机构。

一 中国总体竞争力超过印度,但商业效率不足

《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也称为《洛桑报告》,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布的主要国家经济竞争力年度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国际竞争力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一些重要因素,2000年及其以前,该综合指标体系将这些要素分解为8个方面:国内经济、国际化程度、政府政策、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从2001年度起,《洛桑报告》对沿用多年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较大改动,将原来的8大要素归并成4大要素:经济发展、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基础设施。

《洛桑报告》认为,不能把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简化为GDP和生产率。企业在各自国家特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运作,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个层面的状况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体现在为企业营造有利于不断提高国内和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包括有效的结构、体制和政策。因此,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是两个互相依存的概念,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帮助企业保持竞争力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比较国家竞争实力的基础,《洛桑报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进行各国国际竞争力比较的。此外,2003年IMD按人口规模对国家或地区进行了分组:一组由人口在2000万以上的30个经济体组成,另一组由人口在2000万以下的29个经济体组成。

在人口超过2000万的30个经济体中,中国的竞争力排名基本处于中游,但与印度相比名次相对靠前,在1999~2003年的5年间,中国一直稳定在第11、第12位,2003年为第12位,表明中国总体竞争力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印度位次比中国落后并显示出波动特征(见表1)。从IMD竞争力排名来看,中国总体竞争力比印度强,但从整体国际排名来看,两国都需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表1中印两国1999~2003年竞争力排名比较(分组后)

┌───┬───┬───┬───┬───┬───┐

│ 年份│ 2003 │ 2002 │ 2001 │ 2000 │ 1999 │

├───┼───┼───┼───┼───┼───┤

│ 中国│ 12 │ 12 │ 12 │ 11 │ 11 │

├───┼───┼───┼───┼───┼───┤

│ 印度│ 20 │ 17 │ 19 │ │ │

└───┴───┴───┴───┴───┴───┘

资料来源: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3,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

从反映国际竞争力的四项具体指标来看(见表2),在2003年经济绩效、政府效率和基础设施方面,中国均领先于印度10位。但在商业效率方面,中国不仅落后于印度5位,而且在30个经济体中,也处于后列,排在第24位。商业效率的落后是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致命弱点,也是印度总体竞争力超过中国的潜力所在。因为政府效率和基础设施都是为提升商业效率服务的,而经济绩效则是商业效率的集中表现。从动态发展看,1999~2003年的5年间,在影响竞争力总排名的四项排名中,经济绩效、政府效率、基础设施的三项排名,中国基本上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商业效率则呈现直线下滑的态势,从1999年的第10位下降到2003年的第24位(见表3)。因此,提高商业效率,是中国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表22003年中印两国四项指标排名

┌───┬────┬────┬────┬────┐

│ 国家│经济绩效│政府效率│商业效率│基础设施│

├───┼────┼────┼────┼────┤

│ 中国│2

│9

│ 24│17 │

├───┼────┼────┼────┼────┤

│ 印度│12 │19 │19 │27 │

└───┴────┴────┴────┴────┘

资料来源: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3,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

从中印两国的经济绩效表现来看,中国相对优于印度。印度经济绩效表现虽逊于中国,但位次提升却较快,这与其较高的商业效率是分不开的。在人口超过2000万的30个经济体中,从1999~2003年的排名看,中国基本相对稳定在第3位左右,2003年为第2位。印度排名上升较快,从1999年的第20位跃升到2002年的第12位,并在2003年继续将这一位次巩固下来。与中国的差距由1999年的18位之差,变为2003年的10位之差(见表3)。

表31999~2003年中国各项指标具体排名情况

┌──────┬────┬───┬───┬───┬───┐

││ 2003 │ 2002│ 2001│ 2000│ 1999│

├──────┼────┼───┼───┼───┼───┤

│竞争力总排名│12 │12│12│11│11│

├──────┼────┼───┼───┼───┼───┤

│1.经济绩效 │2

│4 │3 │3 │2 │

├──────┼────┼───┼───┼───┼───┤

│2.政府效率 │9

│10│11│11│10│

├──────┼────┼───┼───┼───┼───┤

│3.商业效率 │24 │18│13│10│10│

├──────┼────┼───┼───┼───┼───┤

│4.基础设施 │17 │14│19│14│17│

└──────┴────┴───┴───┴───┴───┘

资料来源: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3,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

表41999~2003年中印经济绩效排名

┌──┬───┬───┬────┬───┬───┬───────┐

│年份│1999 │2000 │2001│2002 │2003 │2003 │

├──┼───┼───┼────┼───┼───┼───────┤

│中国│2 │3 │3

│4 │2 │浙江13│

├──┼───┼───┼────┼───┼───┼───────┤

│印度│ 20 │ 13 │ 15│ 12 │ 12 │马哈拉施特拉16│

└──┴───┴───┴────┴───┴───┴───────┘

资料来源: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3,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

2003年版《洛桑报告》新增了8个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与国家共同参与排名。中国的浙江省和印度的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都排在了人口数目高于2000万的组别,其位次分别为第13位和第16位。这说明中国的地区竞争力稍强于印度。

总之,从《洛桑报告》所反映的两国竞争力来看,特别是从2003年的静态指标来看,中国总体指标排名前于印度,说明中国的竞争力还是强于印度的。从竞争力排名的动态变化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的排名都有所波动,但中国竞争力位次波动及变化的总体趋势却是逐渐后移,这从1997~2002年分组前中印在所有经济体中的排名情况便可清晰地看到这一运动轨迹(见表4)。中国1997年排名为第27位,1998年曾一度上升到第21位,但到2001年为第33位,2002年前行了两位,达到第31位,但也仍然没有恢复到1998年的水平。印度基本上在第40位上下徘徊,1997年为第41位,2002年为第42位,这期间排名最前也就是1998年的第38位。

表51997~2002年中印两国竞争力排名情况(分组前)

┌──┬───┬───┬───┬───┬───┬───┐

│国别│2002 │ 2001 │ 2000 │ 1999 │ 1998 │ 1997 │

├──┼───┼───┼───┼───┼───┼───┤

│中国│ 31

│ 33 │ 30 │ 29 │ 21 │ 27 │

├──┼───┼───┼───┼───┼───┼───┤

│印度│ 42

│ 41 │ 39 │ 42 │ 38 │ 41 │

└──┴───┴───┴───┴───┴───┴───┘

资料来源: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3,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

虽然近年来IMD评价指标有所调整,但由于两国所面临的情况相同,因此其比较口径是相同的,横向比较后所说明的问题基本上反映了两国的实际竞争力状况。

二 中国总体增长竞争力超过印度,但微观竞争力落后

《世界经济论坛报告》也被称为《全球竞争力报告》,是一部关于国家经济发展与政策评价的研究报告,由世界经济论坛和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合作完成。与《洛桑报告》的“科技要素评价”比较,《世界经济论坛报告》的国家创新能力指数更注重从体制与政策评价的角度研究创新能力的变化,认为国家创新能力指一个国家作为政治和经济实体不断产生有商业意义的创新潜力,它不仅反映已实现的技术创新水平,而且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建立促进创新的环境所具备的基础条件、所进行的投资和所实施的政策。在经济竞争力研究的总体框架下,该报告对“国家创新能力”进行了专题研究。认为对发达国家而言,当今提高竞争力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10年前国家和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是结构调整、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今天,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且平等地进入全球市场,用标准化的方法生产标准化的产品将不能维持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必须来自创新并迅速将它们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商品化、产业化,以使其竞争对手的技术改造难以跟上它们的创新。

报告从宏观和微观经济的角度对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报告采用了两个主要指数和一些亚指数,2003年以前两个主要指数为增长竞争力指数和当前竞争力指数;2003年报告采用的是增长竞争力指数和微观竞争力指数。

世界经济论坛关于总体增长竞争力指数可用来评估一个国家今后5~10年的增长能力,它是基于每个国家155个具有代表性的经济、社会、政治变量,分成量化资料、问卷调查等两种类型资料,然后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归纳出8个因素予以加权平均,得出各国竞争力。这8个因素是:(1)经济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开放程度;(2)政府在预算调节中的作用;(3)金融市场的发展;(4)基础设施质量;(5)技术质量;(6)企业经营质量;(7)劳动力市场弹性;(8)司法与政治制度的质量。增长指数包括以下3个亚指数:技术指数、公共机构指数和宏观经济环境指数。在核心的创新系统——总体增长竞争力指数中,技术指数权重为1/2,公共机构指数和宏观经济环境指数权重各为1/4。

微观竞争力指数是基于当前样本国家的生产力而计算的,它汇集了当前的竞争力度量标准,包括两个亚指标:公司运营和战略指数以及国家企业环境质量指数。

表6中印两国在《世界经济论坛报告》中的排名

┌───┬──────────────────┬────────────────┐

│竞争力│

总体增长竞争力(GCI)│ 微观经济的竞争力(MICI) │

├───┼────┬───┬───┬──┬──┼───┬───┬──┬──┬──┤

│ │2003│2002 │ │││2003 │2002 ││││

│年份 ││ │2001 │2000│1999│ │ │2001│2000│1999│

│ │(102) │(75)│ │││(95)│(80)││││

├───┼────┼───┼───┼──┼──┼───┼───┼──┼──┼──┤

│中国 │44 │33│39│41 │32 │46│38│43 │44 ││

├───┼────┼───┼───┼──┼──┼───┼───┼──┼──┼──┤

│印度 │56 │48│57│49 │52 │37│37│36 │37 ││

└───┴────┴───┴───┴──┴──┴───┴───┴──┴──┴──┘

资料来源: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3-2004,World Economic Forum.

从表5来看,1999~2003年,中印两国的总体竞争力在世界排名中都处于中等水平。5年来中国的总体增长竞争力都超过印度,但中国的总体增长竞争力波动相对较大,总趋势呈现出下降的势头,由1999年的第32名降到2003年的第44名,下降了12位。印度总体增长竞争力的波动相对较小,由1999年的第52名下降到2003年的第56名。但印度总体增长竞争力与中国的差距却缩小了,由1999年落后于中国20位,到2003年落后于中国12位。

从微观经济的竞争力来看,2000~2003年,中印两国基本上处于世界的中等水平。但4年来,印度的微观经济的竞争力均排在了中国的前面,且超稳定地处在第37位。中国相对波动较大,由2000年的第44位曾一度上升到2002年的第38位,2003年又下降到第46位。与印度的差距由1位之差扩大到9位之差。

表72003年增长竞争力构成成分指数排序

(括号中数字为相应的2002年数字)

┌───┬───────┬────┬────┬─────┐

│ │ 总体增长│ 技术指│公共机构│宏观经济环│

│ 国家│ │││ │

│ │竞争力排序│ 数排序│指数排序│境指数排序│

├───┼───────┼────┼────┼─────┤

│ 中国│ 44(33)│65(63)│52(38)│25(8)

├───┼───────┼────┼────┼─────┤

│ 印度│ 56(48)│64(57)│55(59)│52(18) │

└───┴───────┴────┴────┴─────┘

资料来源:Ranking of Growth Competitiveness Index(GCI)2003-2004,World Economic Forum.

从表6来看,2003年中国总体增长竞争力及其成分指数排序除技术指数排序落后于印度外,其他在公共机构指数和宏观经济环境指数排序中均先于印度。特别是宏观经济环境指数中国超前于印度27位,而在2002年这一差距只有10位,从而把印度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这也奠定了中国总体增长竞争力超前于印度12位的竞争潜力。这说明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非常有利于微观企业的经济发展,这也和中国政府奉行的“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思路相契合。但从中印两国总体增长竞争力成分指数排名及各自的发展动态来看,除公共机构指数印度有所改善,提升4位外,其他成分指数两国的排序都呈下跌趋势。这说明中印两国在参与全球化的竞争中,两国增长竞争力赶不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竞争力增强的速度,或者说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竞争力都在增强时,两国的竞争力发展停滞了,甚至削弱了。

三 决定中印两国今后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从两大报告的排名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印两国的竞争实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尽管两大报告在度量竞争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都存在着一定的主观因素,如《洛桑报告》计算竞争力指数所选用的资料中,有1/3的主观资料,采自各国企业主管对本国企业竞争力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这种根据主观判断结论计算的结果有时可能与客观存在的实际竞争力产生一定的偏差,但另一方面,其来自国际性组织和各国官方出版刊物所提供的客观资料通常为前一两年的资料,所以资料较旧,而问卷调查资料,时效上较新,常可反映出现状。因此,两大报告所反映的中印两国竞争力的比较结果基本上反映出各自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各自的竞争潜力。

从两大报告所反映的中印两国竞争实力看,总体经济竞争实力中国超过印度;宏观经济竞争实力中国整体占优,但微观经济竞争实力印度又远远超过中国。这充分表现在两国近年来GDP的实际增长上。在1992~2001年的10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96%,印度为6.06%。(注:Kunal P.Ryan,Economic Reports:Does India Warrant Investment Attention versus China?Marubeni Research Institute,December 2002.)从发展态势来看,虽然中国年均GDP一直高于印度,但一直处于下行通道中(如上图),直到2002年才扭转了这一趋势,GDP增长率达到8%,2003年又上升到9.1%。印度则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过程。2002年度印度经济增长率为4.3%,2003年度经济增长率达到8.1%。(注:《上海证券报》网络版,2004年1月14日,http://finance.sina.com.cn。)

图1

不可否认,中国过去和现在的经济增长成就远在印度之上。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购买力平价对各国经济进行的排名,1980年印度经济在世界上排名第4位,中国第9位;2003年排序则颠倒过来了,中国经济在世界上排名第2位,印度第4位;中国的人均收入实际上已是印度人均收入的2倍。但中印两国未来的经济表现却是由现在的发展潜力决定的。从中印两国的竞争实力对比来看,尽管影响中印两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因素存在着诸多变数,但以下两个因素却是决定今后两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关键。

(一)微观经济的活力和效率

国民财富的增长,归根结底依靠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提高企业竞争力,才能实现人均GDP的快速增长,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是两个互相依存的概念,若中国的企业效率不能迅速改善,那么在“中国龙”与“印度象”的竞争中,中国很可能会败下阵来。印度公司除了在信息技术和制药领域正逐渐跻身世界前列之外,几乎在每一个行业,排名前二三位的公司都具有全球竞争力。目前印度各行各业的海外收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显示出其在世界市场竞争的愿望和能力。(注:Doug Bandow,“Releasing India’s Economic Potential,” The Washington Times,9,17,2000.)2003年12月,印度最大的汽车零件商印度锻造有限公司一举收购德国卡尔·培丁豪斯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锻造集团。美国的《华尔街日报》评论认为,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也在收购外国公司,但许多收购“只是延伸了它们作为世界工厂的角色”,而对于那些投身于海外的印度公司而言,这种转变则“更多地意味着它们拥有了足够的财力和实力”。2002年,《福布斯》杂志对世界上最好的200家小公司进行年度排名,印度就有13家上榜,而中国仅有4家,而且都在香港。印度成功地培育出一大批目前能够与欧美最好的公司展开国际竞争的公司。(注:James R.Martin,eds.,World Competitive Reports,5,9,2003.)

中国企业竞争力远不及印度企业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印度的金融市场较为健全,企业容易融资

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塔伦·凯纳(Tarun Khanna,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黄亚声(Yasheng Huang,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副教授)撰文认为:“印度本土的企业家借助其国内高效率的银行和资本市场,在长期内最终可能推动印度的经济超越中国。”这一点毫不危言耸听。印度资本市场运转的效率和透明度都高于中国。许多行业已经对私人投资开放,其中包括对外国投资的开放。世界银行2002年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只有52%接受调查的印度公司宣称它们在获取资金方面存在困难,而中国这一数字则达到80%。因此,印度公司对来自赢利的资金的依赖要比中国公司低得多:它们的运营资本仅有27%来自赢利,而中国公司则为57%。(注:[美]塔伦·凯纳著,黄亚声编译:《印度经济能否超越中国?——两种发展战略深层角力》,载《安徽日报》,2003年11月11日。)印度公司的融资来源已经实现多元化,它们不仅可以选择银行贷款,还可以利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来筹集资金。在中国,由于政府仍牢牢地控制着资金的分配权和上市公司的名额分配,主要把金融市场作为国有企业维持生存获取资金的渠道,严重限制非国有经济成分在股票市场获取上市权和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资金的能力。中国股票市场的股票总市值虽然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但如果把政府拥有和公司持有的不能交易的股票市值扣除,中国的股票总市值仅为1500亿美元。中国的银行体系侧重服务国有企业,尽管外资滚滚而入,但一些民营企业家难以找到资金,不利于有竞争力的企业成长,更难以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

2.中国没有彻底解决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问题

目前,中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政府行政干预的权力过大以及政府的自我授权。在一个不规范的市场环境中,需要政府进行相应的规范管理。但有些人和组织却假借政府的名义和权力,通过行政手段来干预本应由市场做的事,目的只是为自己牟利提供机会。以行政审批为例,政府部门之所以乐于搞行政审批,无非审批能够带来好处,“设租”是为“寻租”,其后果便是滋生腐败。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最近召开的中国改革论坛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今天中国改革的重点已从提高企业的活力转变为提高政府的活力。”目前,中国的政府效率虽然高于印度政府,但若在市场经济中定位出现偏差,不断出现越位、错位和空位问题,企业成长为国际性的企业将充满艰辛。据国际金融公司的数据,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仍然禁止本土的私营公司进入20多个行业,其中包括一些最赚钱的部门,如银行、电信、公路和铁路。这些限制措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阻止国内的私营企业挑战中国的国有企业。印度政府通过改革,角色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过度干预经济到适时适度地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即提供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公共基础设施、政策环境和法律规范等,使市场机制本身的效率充分发挥出来,使印度的企业不断创造奇迹。

3.印度企业效率高于中国

印度借助高效率的经济增长,选择了一条有可能比中国依靠外国直接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更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主要依靠内部积累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2002年外国在中国投资高达530亿美元,使中国继续雄踞全球吸引外资之榜首;而印度吸引的外资数额仅为40亿美元。印度的经济增长能够达到奋起直追的速度,要归功于印度自身对资金的高效配置。就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而言,1980~1994年中国高出印度853美元/人,而1995~1999年中国却低于印度233美元/人。(注:李玉举:《“印度制造”挑战中国》,载《中国经营报》,2004年1月17日。)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两位数,这部分要归因于对国有企业的巨额投资。从商业意义上来讲,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大多数投资不具有可行性,这导致中国银行部门不良贷款的比例占到银行资产总额的50%左右。这些不良贷款最终必须找到偿还对象,要么通过提高通货膨胀率(这意味着存款人负担这些费用),要么由政府改变银行的资本结构(即把资金从其他效益好的部门转移过来)。这可能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率。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直到2001年,印度的银行资产中仅有大约10%属于不良贷款,这使印度的经济植根于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印度打牢基础后再谋求发展的模式其可持续性会更强。

(二)中国和印度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的发展战略更接近于传统的发展战略:建立强大的、能给为数众多的农业人口提供工作的工业部门。中国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例只有34%。而印度则相反,它重视的是服务业。印度的服务行业在GDP中占50%以上,而工业和农业则分别只占26%和22.8%。一个国家的发展,通常是农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下降,而工业所占的比例不断扩张。印度的经济结构更像是中等发达国家。中国正成为“世界的工厂”,而印度却想成为“世界的办公室”。印度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脑力劳动起家的发展中国家,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的全球化是以制造业打头阵的全球化“第一波”,那么,21世纪初期将迎来以服务业打头阵的全球化的“第二波”。(注:薛涌:《印度的挑战——首个通过脑力劳动起家的发展中国家》,载《南方周末》,2003年12月12日,http://finance.sina.com.cn。)中国在“第一波”中占尽优势,印度则在“第二波”中显示出对中国的压倒优势。例如,2003年2万美国人的税表财会统计是在印度完成的。今年预计将有20万个税表被送到印度做财会统计。当大部分中国人对此还缺乏基本知识时,印度却已经在抢滩登陆了。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属于智能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高,利润丰厚。更重要的是,印度在这些领域已经发展出自己的名牌企业,能够把赢利留在国内。而中国的制造业,利润更多的是被外资剥夺,除了解决一些就业压力外,自己获益甚少。

从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来看,印度的经济发展潜力将会比中国大。目前人类社会发展已进入信息化新阶段,而信息化社会主要表现为以下基本特征: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大于资本的能力;价值的增长通过智能的实现大于通过技能的实现;信息产业和生物产业成为推动社会财富积累的中心和主流。信息技术方面,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国,软件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印度的软件开发业,领先中国3~5年。印度软件企业工程化程度和国际市场活动能力要比中国软件企业强。虽然目前中国成人中的文盲率不到15%,而印度成人中的文盲率却高达40%,平均教育水平也低于中国。但印度是一个信奉精英主义的国家,有一小部分人受教育水平高。印度有7%的青年人能上大学,而中国却只有5%。印度软件业的增长率近几年都达到50%以上,2000年印度软件出口60亿美元,印度政府计划到2008年,印度软件业产值将达到850亿美元,出口500亿美元。(注:赵建军:《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比较(国际扫描)》,载《中国国情国力》,2003年11月23日。)印度获得ISO9000质量标准认证的软件公司是世界上最多的,在得到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学会最高级别认证的全球23家软件公司中,有15家是印度公司。“印度的吸引力在于大量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会讲英语的大学毕业生以及10多亿人口构成的市场。”(注:[美]威廉·佩塞克:《忽视印度,美国可能有所损失》,载[美]《国际先驱论坛报》,2003年10月20日。)值得注意的是:软件产业是劳动力密集型的高科技行业,它既能够吸收较多的人员就业,同时又能创造出高附加值的产品来。这对于拥有10亿人口的印度和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印度虽然目前没有全面超越中国,但它在上述关键性领域正在超越中国。这些领域的成功可能促使印度最终赶上甚至超越中国。虽然美国高盛公司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走向2050年的BRIC》(注:此处的BRIC分别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中预测:中国和印度都将是世界经济中的上升力量,其中,中国将保持目前每年8%的经济增长率;并逐渐降低到5%,直到2050年。印度经济将在今后50年中一直保持5%~6%的增长率。(注:http://www.GS.com.)但中国要使经济继续保持竞争实力,就必须深化改革,迅速完成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轨过程

[修回日期:2004-04-27]

标签:;  ;  ;  ;  ;  ;  ;  ;  

中印经济竞争力比较分析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