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论文_刘凤鸣

海绵城市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论文_刘凤鸣

中物联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在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人们对市政道路的要求不仅限于交通和出行,更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结合安全科学和道路美学,促进市政道路的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的意义,以及海绵城市概念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要点,最后提出充分应用海绵城市概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有效途径。要做好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给排水设计,应该做好基于人性的市政道路设计。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应用

1海绵城市的作用

“海绵城市”简单来说就是将城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减少地表径流,缓解城市内涝;在城市缺水时期就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并加以利用,可以解决城市缺水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将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理念融入园林建设和各种花木之中,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游客陶醉于优美风景中,流连忘返。同时建设海绵城市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费用。

2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的意义

2.1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不断恶化,很多城市都经历了暴雨的袭击,尤其是一些沿海城市,甚至是临近海岸线的部分内陆城市,都没能逃过暴雨的侵袭,出现严重的城市内涝现象,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及居住安全。发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没能预估到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造成城市的给排水系统不能满足暴雨侵袭下的排水需要,继而出现了严重的城市内涝问题。为了提高城市排涝能力,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有必要加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给排水系统的建设。目前,中国已开始开展建设和改造市政项目,旨在适应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环境变化。一方面,为降低雨季发生内涝的可能性,对有条件的老旧城区进行合理的排水系统改造,对新建城区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城市的自然修复功能,解决下雨天排水难的问题,避免水城现象的再现,减少城市损失,提高城市居民的舒适性;另一方面,运用防、排、蓄、渗、滞等手段,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城市用水和水消化的能力。

2.2恢复受损害水体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给排水系统的建设,不仅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环境的适应性,还可以帮助恢复受损水体,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因而,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增加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恢复城市的自然水文特征,让城市的水文环境恢复至没有开发的状态,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

2.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目前,全球都面临着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我国很多地区也出现了水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人类要生存、发展就离不开水,同样,没有水资源城市建设也无法进行。所以,为了促进城市发展,有必要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海绵城市理念下建设市政给排水系统,为城市提供了更广阔的水资源供应渠道,在保障城市的合理规划和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3建设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措施

3.1合理规划

市政部门进行海绵城市的设计和规划时,应当经过多次的现场查看和调查,统计出城市发展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保护好城市中的河流、湿地和湖泊等,加强这些生态“海绵体”蓄积水资源的能力,以便应对强降雨,尽市政部门所能,做好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不断加大城市“海绵体积”,强化吸收雨水能力,净化海绵体蓄积的雨水,强化雨水资源的循环使用程度,平衡城市水源,调节、控制水资源的循环流通,以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3.2提高海绵城市设计的水平

城市的排水系统一方面要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现实需要,另一方面还要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我国海绵城市的发展起步较晚,研究成果有限,应用范围较小,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更少,市政部门是一边摸索一边建设,所以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保证城市排水系统科学合理的开展,应当立足于当前的发展现状,不断研发新技术,将先进技术引入到市政建设中,聘请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壮大海绵城市建设的人才队伍,提高海绵城市设计的水平,进而提升海绵城市的给排水功能。

3.3车行道设计

目前,在我国市政道路建设中,非渗透性路面是道路核心应用的路面。但是,这种路面不仅会造成路面积水,还会切断地下水的供应,形成热岛效应。在海绵城市给排水基本概念的指导下,车行道的路面需要充分反映透水性的影响,既减少了径流,又为地下水提供了循环补给。因此,在设计和混凝土施工中,表面层应适用于渗透性沥青混凝土,基层和底层可以采用非渗透性材料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雨水引起的路基损坏。当雨水与路面紧密接触时,沿着横坡,水体将向盲沟排出,流入检查井和绿化带,能很好地实现有效排水功能。

3.4人行道设计

假设人行道引用了不透水的路面,雨季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泥浆和水,这将对人们的生活和人身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在海绵城市概念的正确引导下,应用的材料就要选择透水性材料进行铺装,确保下雨时雨水能够及时地通过这些功能性材料渗入到地下,不会造成积水,同时及时调节了人行道路面的湿度和温度,确保地下水源得到更好的补充。如果受到其他条件限制而无法确保市政工程当地的土壤环境具备较好的透水性,那么还可以在基层的位置设置排水管,并将坡度纵向控制不超过2.5%,横向坡度范围在1%~2%之间,使得水患威胁转化成了城市改造更新的契机。

3.5绿化带设计

在建造海绵城市的过程中,车行道和人行道都规划了绿化带,建设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透水铺装、渗透塘、水生植物等,形成了一个可以吸水、涵水、滤水的巨大海绵体。在丰富景观的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园内积水和排水的问题,提高水质。为了使路面雨水流向雨水集水区,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天然水资源。同时,它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雨水腐蚀道路的现象。(1)聚集雨水。有效利用可渗透路面的柔韧性和地表径流,确保水体可以收集在绿化带的雨水沟中。通常,应在耕地和道路高度之间控制沟壑的高度。(2)过滤水体。对于降落在地面上的水体,必须采取过滤措施,以有效地保证其清洁。在实际规划中,应布置耕作土壤,合理规划砂岩层,然后安装渗透管。这不仅可以有效过滤雨水,还可以渗透到地下并补充天然水。(3)滞蓄缓排。探索绿化带的结构特征和地形,确保雨水能够按一定顺序逐渐进入地下。为了沉积雨水,在设置沟渠时应对开沟进行处理,两侧应设置沟渠,将雨水引入开沟。在雨水非常丰富的情况下,可以发挥沟壑的功能,并且水体停留在绿化带中。(4)排解。为了加强雨水管和排水管之间的连接,必须充分考虑溢流系统。当降水非常丰富时,仅依靠沟壑很难改善积水问题。此时,地形较低的绿地将储存雨水,雨水将通过溢流系统流入市政管网,从而溶解大量的水。

3.6路缘石、雨水口、路肩边沟设计

在城市道路建设当中,除了主要的道路建设之外,道路以及雨水排放的配套设施建设包括路缘石、雨水口、路肩边沟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建设内容。路缘石是城市道路边缘的排水设施。路缘石的主要功能是让雨水通过集中的流动流入雨水口。在海绵城市的概念中,路缘石的设计可以增加穿孔路缘石,间隙边石和间隔边石的设计。它可以促进雨水快速进入绿化带。沟壑是一个重要的设施,用于收集城市道路上的雨水。传统的雨水口设计中,大量雨水携带者大量泥沙或垃圾等废物涌入,很容易造成雨水口阻塞。鉴于上述情况,城市沟壑设计可以增加传统沟壑设计中的拦截装置。帮助拦截细小的污染物,使得雨水口能够保持畅通,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路肩边沟是一种帮助进行排水工程的设施,在设计肩胛沟时,应注意草沟的设计。因为植草边沟的设计能够在发挥雨水收集、净化、排放功能之外,它还具有美容和雨水净化功能,有助于更好地建造海绵城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现代化城市建设提供了极具战略意义的发展模式,有效促进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健康发展。市政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时,应当重视雨水渗透、蓄积、净化,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发挥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真正作用,提高海绵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城市的生态发展,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愿景,让山更青、水更绿,也让城市更宜居,市民更幸福。

参考文献

[1]徐锋.分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8):214.

[2]张建云,王银堂,胡庆芳,等.海绵城市建设有关问题讨论[J].水科学进展,2016,27(6):793-799.

论文作者:刘凤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1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论文_刘凤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