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从我院2015年9月—2016年6月期间接诊的慢性泪囊炎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5.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未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有8例发生并发症(43.1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泪囊炎混着应用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关键词】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慢性泪囊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9-0115-02
在眼科临床上,慢性泪囊炎属于常见疾病,以溢泪、泪道阻塞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临床上通常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有效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但存在较高的复发率[1]。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得到广泛应用,成功替代其他治疗方法,其效果显著,易被患者接受[2]。本文对我院40例慢性泪腺炎患者实施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效果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6月到院治疗的4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予以研究,经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均20例。观察组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均在22~75岁之间,平均为(48.5±8.8)岁;对照组包括男11例,女9例;年龄20~78岁,平均为(49.0±9.7)岁。全部患者均自愿参加研究且知情同意,其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临床比较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以泪道探通、常规抗生素进行定期冲洗。利用手指按压泪囊区皮肤,以便排除脓性分泌物。同时对眼部表面、泪小点进行麻醉,采用地塞米松、妥布霉素等冲洗泪道,在冲洗过程中适当加压时注射器。
观察组患者采取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取平卧位且头部向后仰,局部麻醉后采用倍诺喜肾上腺素混合液对患者鼻腔黏膜进行表面麻醉,同时选用等量的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对筛前、眶下神经进行麻醉,其中2%利多卡麻醉于中鼻甲旁侧鼻腔鼻丘部黏膜,切开患者鼻丘部黏膜,并剥离至中鼻道,而后显露鼻丘部骨壁,以便充分暴露鼻腔外壁骨面、上颌骨额突等。另外使用咬骨钳对下颌骨、泪骨形成的骨脊下方取骨壁作为骨窗,大小为1cm×1cm左右,暴露泪囊内侧壁后利用探针经泪点刺入泪囊中切开泪囊壁,使其向内翻转并置于钩突黏膜上面,同时使用明胶海绵进行止血后将典必殊眼膏挤入鼻腔内,结束手术。1个月后进行泪道冲洗,1次/月,持续冲洗2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3]:治愈为临床症状彻底消失且泪道通畅,荧光素滴眼液滴眼后鼻腔可发现荧光素;好转为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且泪道冲洗不通畅.荧光素滴眼液滴眼后未在鼻腔内发现荧光素;无效为患者病情无任何变化且逐渐加重。总有效率为(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并发症包括鼻出血、肿胀、感染、复发性阻塞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17.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n)%”表示,以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容详见表1所示。
3.讨论
慢性泪囊炎属于常见病,其是由鼻泪管阻塞、狭窄所致泪液潴留的一种疾病,常表现出溢泪、黏液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所以应采取有效治疗方法来改善患者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此疾病的方法种类较多,其中常规治疗方法虽然可以成功治愈患者,但疾病复发率较高,需二次治疗,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随着当前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成为临床上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常用方法,其具有无瘢痕、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因此,为了探究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本文对我院4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实施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研究结果发现,采用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常规方法治疗的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和秦晋,周江成。[3]研究结果相符,进一步证明此方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疾病症状;同时观察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而对照组则发生8例并发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和谢秀雯,占慧琴,王旭辉。[4]相关研究结果相符,证实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使得疾病快速恢复,减少治疗疗程。
在临床进行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期间,首先明确泪囊的具体位置,而后对其取手术切口,寻到泪骨结合骨缝等,通过将其周围范围骨缝骨质消磨后再对泪囊炎进行有效治疗,同时由于此处骨组织较厚而易出血,对此需进行止血。通过鼻内窥镜、探针等器械的作用下探测泪囊的体积大小后进行处理,完成手术后,为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定期复查、清洗,能够有效防治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的综合结果发现,慢性泪囊炎治疗期间开展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使得疾病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和降低术后并发症,从而整体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另外,术后切口不影响外观,易被患者接受,同时常规治疗未见好转的患者也可改鼻内窥镜下泪囊吻合术。
综上所述,对慢性泪囊炎患者实施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效果令人满意,术后并发生少,可见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故在慢性泪囊炎临床治疗中值得进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成瑞,李志军.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分析[J].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15,5(3):134-136.
[2]钟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与经典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6,22(5):107-109.
[3]秦晋,周江成.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0):2189-2190.
[4]谢秀雯,占慧琴,王旭辉.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9):70-71.
论文作者:陈少凤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鼻腔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吻合术论文; 鼻内窥镜论文; 疗效论文; 术后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