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伟
(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三医院 100141)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膀胱癌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膀胱癌54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27例,实施常规护理;余27例接受临床路径护理,入组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组间比较,研究组焦虑状态改善情况较好(P<0.05),住院时间短(P<0.05),满意度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临床路径在膀胱癌护理中应用效果佳,具有极大推广价值。
【关键词】膀胱癌;临床路径;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4-0225-02
膀胱癌病因至今未明,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职业因素、环境因素、尿潴留、腺性膀胱炎等。研究显示,50岁以上中老年为此病好发人群,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不断增长,现阶段患者逐渐增多,引起广泛重视。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方案,在提高工作质量与服务、提高效率、缩短住院日等方面优势明显。现搜集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膀胱癌54例,总结性分析临床路径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并回顾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膀胱癌54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均龄(62.31±6.44)岁,最大年龄79岁,最小51岁,共27例,女患者与男患者分别11例、16例。研究组均龄(62.10±6.23)岁,最大年龄78岁,最小51岁,共27例,女患者与男患者分别12例、15例。两组均无精神性疾病,均无严重肾、心、肝损害等。对照组与研究组资料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临床路径护理。
1.2.1路径制定 由护士长、科室主任、责任护士及主治医生组成护理小组,依据疾病特点、治疗方法及护理需要,结合护理经验,确定护理内容,制定表格。路径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护理流程。护理内容有心理疏导、术前准备、灌注护理、灌注后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等。
1.2.2路径实施 (1)心理疏导:增加护患沟通次数,主动、积极与患者交流,介绍疾病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预后等,使患者对疾病形成正确认识,消除偏见;采用鼓励、安慰、激励等技巧,增强患者治愈信心,获得配合。(2)术前准备:指导患者健康饮食,正确、及时补充能量,补充体力,增强抵抗力;备好手术器具,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给予术区皮肤清洁及消毒,避免感染。(3)灌注护理:插入尿管前,应充分润滑,避免尿道损伤;检查尿管正确插入膀胱后,排尽残留尿,注入药物,并注入空气10ml,避免尿道中储存残余药液;推药时动作应缓慢、轻柔,经常询问是否有其他不适,若患者有尿频、尿急等,应适当减少灌注剂量,并间隔灌注;症状严重时应停止灌注。(4)灌注后护理:灌注结束后,指导患者注意卧床休息,经常变换体位;密切观察膀胱冲洗引流液颜色,根据颜色变化调节速度;严密观察各项生命指标,做好记录。术后10-12d,为患者戴造口袋,注意瘘口颜色、大小、形状等变化;瘘口易出现鲜红、肿胀、潮湿,一旦皮肤发绀,颜色呈灰暗色,应警惕,及时处理。记录患者尿量、尿色、尿液性质等。(5)基础护理:嘱患者定时排尿,避免感染,定时给予血常规检查及体温监测;伤口处周围皮肤应保持干燥、卫生、洁净。(6)饮食护理:手术后6h,指导患者进食,多食粗纤维、营养丰富、清淡食物,少食多餐,切忌刺激、辛辣之品。
护理前与护理后,分别评估对照组与研究组焦虑状态,并比较。记录对比两组住院时间。调查两组满意度,并比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效果标准
不满意:调查评分≤59分;一般:调查评分60-89分;较满意:调查评分≥89分。一般+较满意=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焦虑状态
护理前,对照组焦虑评分(58.65±5.67)分,研究组焦虑评分(58.70±6.32)分,两组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护理后,对照组焦虑评分(55.25±8.73)分,研究组焦虑评分(34.31±8.14)分,组间对比,研究组评分低(P<0.05),差异显著。
2.2 住院时间
对照组住院时间(30.5±3.3)d,研究组住院时间(21.3±2.5)d。组间比较,研究组住院时间短(P<0.05),差异显著。
2.3 满意度
组间比较,研究组满意度高(P<0.05),差异显著。两组满意度对比见表一。
表一 对照组与研究组满意度对比
组别 n 不满意 一般 较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27 4 12 11 85.19%
研究组 27 1 13 13 96.30%
χ? 1.0329 1.0307 1.0312 1.0224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膀胱癌为常见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较高发病率,患者有无痛性间歇性显微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如尿急、尿频、尿痛等,膀胱颈部肿瘤或较大肿瘤可导致尿流阻塞,造成尿潴留或排尿困难,还易引起肾积水,导致患者腰疼、腰酸或发烧[1]。本病对患者危害较大,对其生活质量有极大影响,手术治疗为主要处理方式,操作有创,患者不良反应大,因此,治疗期间需做好相应护理,协助手术顺利实施,同时减少手术并发症,减轻患者紧张及焦虑,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早期身体恢复[2]。临床路径指人员结合病情及手术制定有时间性、有顺序性、有计划性的护理方案,一切护理操作均按照路径表格规范执行,从而确保护理工作取得最佳效果,给予患者高效、全面、优质服务,使护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水平与质量[3]。传统护理多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内容不全面,护理程序不紧贴病情,效果不佳,质量较差。相比较常规护理,临床路径护理具有明显优势,护理质量高,效果显著[4]。本研究中,研究组经过临床路径护理,焦虑状态由(58.70±6.32)分改善至(34.31±8.14)分,而对照组(常规护理)由(58.65±5.67)分改善至(55.25±8.73)分,研究组改善较明显,说明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研究组住院时间较短,两组分别(21.3±2.5)d、(30.5±3.3)d,满意度较高,两组分别96.30%、85.19%,说明临床路径在该病护理中运用效果较好。
综上分析,膀胱癌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效果显著,应予重视。
【参考文献】
[1] 郭爱萍.护理干预在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5,21(14):93-94.
[2] 安琳娜,王娟,王宁兰.临床护理路径在膀胱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0):1202-1203.
[3] 李晓玲,苏劲,叶木石.临床护理路径在膀胱癌患者心理护理中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09,15(10):1223-1225.
[4] 万爱萍,符根华,胡映波,林媛珍,吴勇.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术后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2(31):2881-2882.
论文作者:田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2
标签:膀胱癌论文; 患者论文; 路径论文; 焦虑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两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