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导学的小组教学模式论文_田洪喜

浅谈任务导学的小组教学模式论文_田洪喜

田洪喜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月庄初级中学 山东 济南 250300)

【摘 要】 传统单一的教学、学习和评价方式,已无法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现实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精神,给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别人的认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几个方面阐述任务导学的小组教学模式的概况。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自主学习 任务导学 捆绑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10-044-02

一、教学模式的改变是学生的需要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长期以来,我们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只当做接收式的"容器",这种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阻碍着新人才的培养。

因此我们决定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努力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编制与新课标理念相契合、与新教材相匹配的学案,让"学案"把教师与学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学案代替老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由教师提供必要的学法指导,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辅助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把学生的学习热情由抑制状态升华为亢奋状态,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模式的改变是实验的升华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其主体性的品质与能力主要表现在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三个方面。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老师"。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捆绑评价,体现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师必须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

合作是学习的方式。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会提高他们对关键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学生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讨论问题,可以提高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使学生更加迅速的掌握知识。因此,在学校中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加速学生的发展,学生通过讨论学习内容,解决冲突,阐明补充充分的推理而最终达到理解知识,提升能力的目标。

探究是成功的法宝。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用探究方法的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人类正是在对求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中获得发展的。

三、研究教学模式的目的

1.通过实验研究,试图建立一套适应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教学设计理念,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2.通过任务导学的小组教学模式的探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掌握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通过实验研究,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定目标、与人交流、质疑概括、灵活运用、自我评价)和学习能力,使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概括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四、研究教学模式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资料积累法、经验总结法。各种方法相互渗透,一边研究实验,一边改进工作,属于应用性研究,即将探究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研究,期望在研究实践中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并能发现新问题。

五、"任务导学的小组"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科学分组,明确分工

为了更好地利用导学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弘扬学生的个性,我们大胆实践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导学中有目标、有计划地互相讨论,互相交流,合作探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根据实际,编制任务单或学案

任务单或学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中介,在教学过程中,让"它"代替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由教师提供必要的学法指导,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如何使"任务单或学案"达到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取决于它的质量。

根据学校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学大纲,通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学习实际,与同科目教师共同研究讨论,制定出切实可行、符合我校实际的导学案,提前一周精心编制好,通过教研组组长及主管本学科领导的签字方可印刷使用,于上课前一天发给学生。学生利用"任务单或学案"进行预习自学,并结合小组互助互学;在自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填写"任务单或学案",并把疑难问题标注出来;教师再回收组长的"任务单或学案"进行批阅,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这个过程,使大多数学生对当堂所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明确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讨论交流的效率;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程度,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其主要特点是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基本环节是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小组质疑、教师点拨、知识建构、当堂检测、学生课后评价与反思、作业布置.目的是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有时候通过站立交流避免学生课堂疲劳现象。

(三)课堂实施步骤

新课标指出: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实施过程是围绕学生的主动学习展开的,教学活动在于创设问题情境,随着问题的呈现,教师和学生便进入一种多元对话系统,在教师的不断刺激、适时指导和正确评价中,使预设问题不断得到解决,继而在新的问题情景下生成的问题也不断得到解决,从而使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六、任务导学的小组教学模式的收获

1.通过一年的尝试,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有了明显变化,努力实现从"知识传递型"教学向"知识建构型"教学的转型,积极争做"知识建构型"教师。

2.学生都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具有较高的自主发现、合作生成、探究学习的能力。他们的问题质疑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自我评价能力都得到进一步发展,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在人文素养方面,通过一年的努力,学生的与人交流、合作互助、团队意识、组织管理能力均有所改变,从而实现了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的全面提升。

七、困惑与反思

面对农村学生学业水平相对较低,自觉学习能力差,而且留守儿童较多的现状,部分学生的预习只能停留在浅层知识了解层面,预习效果相对较差。学科多,每科分配的预习时间不足,且各科教师很难做到有效调节,有些学科作业量大,挤占学生时间现象难以杜绝,使学生疲于应付,缺少自主学习时间。教师所带班级较多,各项批阅任务重,不能做到全批全阅, 如何使教育教学更加有效、高效,需要我们必须进一步转换角色,大胆创新、超越传统,实现从"知识传递型"教学向"知识建构型"教学的转型,建构"师生共学"的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理念,积极争做"知识建构型"有效教师。小组教学成为一种必然,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传帮带作用,建立一带二,三带三的六人小组教学模式,扩大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把时间还给学生,在生生互动中成长与发展,无疑是教育教学的一大进步,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一定会让学生及家长满意,让领导和社会放心。

参考文献:

1.《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2.《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回答未来的挑战》1984,7 [美]J.W.博特金等/回答未来的挑战--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学无止境》/上海人民出版社

4.《合作学习的原理与策略》王坦.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5.《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高文主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6.《上好课应知应会》李广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论文作者:田洪喜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浅谈任务导学的小组教学模式论文_田洪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