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丑中获得美的升华论文_李璐

如何让学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丑中获得美的升华论文_李璐

李璐 安徽省凤台第一中学 232100

【摘要】“丑”与“美”是正反两个方面的统一,有美必有丑,有丑必有美,两者相辅相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果,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审美,也要让他们学会审丑。引导他们学会挖掘“丑”中的“美”,转化“丑”中的“美”,通过“丑”衬托出“美”,利用审丑培养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获得美的升华。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审丑;审美;美的升华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054-01

本文从把审丑与审美有机结合,深入挖掘,实现审丑向审美的转化,用“丑”衬托出“美”三个方面,研究论述了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审丑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其获得美的升华的方法。

一、把审丑与审美有机结合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审丑中获得美的升华,在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文章内容时,只让学生单方面的审丑或审美,思维难免过于狭隘。只有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把审丑与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从“丑”中发现“美”、挖掘“美”,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让高中学生在“审丑”中获得美的升华。

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创作的一篇经典短篇小说,文中塑造了一个怕事胆小、行为怪异、性格孤僻、害怕变革的人物,主人公“别里科夫”害怕改变、害怕出乱子,只想做一个现行社会制度下纯粹的守法良民。由于受到专制思想的影响和毒化,他不仅管制着大家,让大家精神压抑的“透不出气”来,而且“哪怕在艳阳天出门他也总是穿着套鞋,带着雨伞,他的雨伞、怀表、削铅笔的小折刀等等一切能包裹起来的东西都总是装在套子里”、“就连他的脸也好像装在套子里,因为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面,戴着黑眼镜,耳朵里塞上棉花”、“每当他坐上出租马车,一定吩咐车夫支起车篷”。纵观整篇文章对“别里科夫”的叙述描写,无不表现出了他的行为怪异、性格孤僻、精神紧张、尖酸刻薄等丑态,这与我们常说的“鸵鸟思维”十分相似,恰恰是审丑的典型体现。这篇文章创作的目标,不是传统意义上让人们注意哪些积极向上、完美形象之类的正面事物,而是让人们认识到“别里科夫”逃避现实、虚妄恐惧、固执刻薄之丑。在这篇课文教学中,高中语文老师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把握“别里科夫”各种丑态,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审丑出发,深刻剖析人物的灵魂和内心世界。“别里科夫”因为千方百计的想要隐藏自己,用套子层层把自己包裹住,反而因为这些隐藏把自己的丑态暴露于众人眼前,在人们面前成为了一个异类,失去了作为正常人的行为和思想。通过引导学生们对“别里科夫”这种丑态的审视,进而形成对丑的排斥、鄙夷心理,自然产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二、深入挖掘,实现审丑向审美的转化

一是,体验审丑对象的深刻含义。高中语文课文中的文章题材更加丰富,有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等,其中很多描写、叙述、对话都用了滑稽幽默的语言,或者是极具夸张的动作描写,或是可笑的人物,或是可喜、可悲的故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别里科夫滑稽的言行让人体会到笑后沉思的黑色幽默;凤辣子锦绣满身的夸张装扮,未见其人先夺其声的张扬出场,在质朴淡雅、谦虚有礼的众姐妹面前,其庸俗贪婪的一面尽显无疑。因而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学习审视其中丑的一方面,或是人物的丑态,或是丑陋的形象、动作,在审丑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深意。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审丑的对象不仅是那些反面的人或事,而善良的人在特定环境下也有丑的一面。如可怜可悲的祥林嫂在迎春之时向鲁迅求助,询问世上是否有灵魂。而鲁迅则给了她一个“或许有吧”的含糊其辞答案,鲁迅本没有害人之心,却让祥林嫂走上了绝路。这种丑并不让人感到厌恶,而只是封建制度下善良人的一种无奈。世纪的良心—巴金先生,在那疯狂的年代不是把自己的评优“包弟”送上了解剖台。因此,在教学中应学生在审丑的过程中发现文中人性的弱点和社会黑暗面,产生抨击丑恶、弘扬美好的思想感悟,学会分辨现实中的美丑。

二是,把丑转化为美。高中语文课文中描写的人物或事物,很多都是从黑暗、丑陋的方面着手的,这其中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突出丑陋形象,而是通过对阴暗方面的描写让人们体验现实生活的美好。到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包身工》课文中,包身工是旧中国的一种定期卖身的雇佣制度,其中关于女包身工生活环境的描写,“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作者通过对包身工生活环境、状态“丑”的方面细致描写,反映出了当初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和毫无尊严的人格。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们通过对旧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活中“丑”的一面了解,感悟出当时中国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勤劳,并感受现代新社会生活的美好,实现从“审丑”向“审美”的转化。

三、用“丑”衬托出“美”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文章中丑的形象,化丑为美,引导学生净化心灵。用艺术的眼光去审视丑,提高自己审美能力,产生审美的愉悦感,获得在情感上美的升华。从某种角度来说,“审丑”也是“审美”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通过对某些人物或事件丑陋一面的审视,才可以衬托出人们美好的一面。只有通过深入挖掘、感受“审丑”,才能真正体验出“美”的存在。通过“审丑”衬托出课文中隐含的“美”的内涵,感受作者所表达的生活中的真实“美”。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孔雀东南飞》中,关于无礼蛮横、专行独断的焦母,以及见利忘义、无情无义的刘兄的描写,无不反映出了人性丑恶的一面,他们臣服于封建礼教,迫害致死了追求爱情与自由的刘兰芝、焦仲卿,而正是通过这种丑陋衬托出刘兰芝、焦仲卿的聪慧善良与坚贞不屈之美。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对文中反面形象的“审丑”,衬托出主人公的“美”,给学生带来持续的审美情感,并获得美的升华。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审丑中让学生获得美的升华,要把美与丑有机结合,深入挖掘丑中美的元素,衬托出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卜平.语文教学,为“审丑”留席[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2(02):39-42.

[2]冯霜.中学语文教材中审丑风格文本浅析——以高中人教版为例[J].文教资料,2018(05):49-51.

[3]高姗.浅谈审丑人物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3):248.

论文作者:李璐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如何让学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丑中获得美的升华论文_李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