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工人阶级先进性特征及其表现研究——兼论工人阶级先进性研究的方法论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人阶级论文,先进性论文,方法论论文,当代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096(2003)03-0008-08
工人阶级先进性问题,在当代中国,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 现实问题。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推进和产业结 构的不断调整,一部分国有企业职工在企业改制或破产中失去工作岗位,基本生活得不 到有效保障,成为城市困难群体;在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里,工人合法权益经常被 雇主所侵害,经济地位低下;在有的企业,由于职代会制度没有真正落实,民主管理流 于形式,职工因其地位下降,感到自己已经不是企业的主人,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失落 感;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新的变化,增加了许多新的成分,改变了工 人阶级高度的同质性特征及其传统形象,同时也改变了一些人对工人阶级的基本看法, 等等。以上这些现象,同工人阶级先进性问题直接相关,主要体现在,这些现象的暂时 性,常常成为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思想障碍,成为人们对工人阶级产生 理论困惑的现实基础。因此,加强对工人阶级先进性的研究,进一步廓清在这一问题上 的思想障碍和模糊认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科学、全面、准确地认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及其先进性,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 主义工人阶级理论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理论是一个开放和不断完善的 思想体系,需要根据变化的形势和工人阶级的历史实践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这一 体系中的个别理论观点应当根据发展的形势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和完善,以便更好地指 导工人运动实践。
其次,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提供理 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在当前 的形势下,能否正确认识工人阶级先进性,直接关系到工人阶级还是不是党的依靠力量 这一根本的重大原则问题。正确认识这个原则问题,有助于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坚定 不移地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
再次,正确认识工人阶级先进性,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三个代表”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而党的先进性又决定于工人阶级先进性。这样 一种决定关系,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并对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先进 性特征及其表现作出科学、准确的概括,上升到真理性认识。
最后,正确认识当代工人阶级先进性,是进一步澄清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各种错误议 论、错误观点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调动工人阶级的积极性,充分发 挥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一、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中国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深刻阐述
中国工人阶级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伟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 人阶级在反对和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艰苦卓绝斗争 中,前赴后继、奋勇当先,将“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书写在自己光辉的旗帜上,成为中 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同时,中国工人阶级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本阶级的优点,即先进性。毛泽 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中国工人阶级先进性作出科学而精辟的概括 ,他指出:“中国无产阶级除了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特点,即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 系,富于组织性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以外,还有它的许多特出的优点。”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身受三种压迫……;因此,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 来得坚决和彻底。”“第二、中国无产阶级开始走上革命的舞台,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 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里比较最有觉悟的阶级。第三、……,中国 无产阶级和广大的农民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便利于他们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1]( P39)建国前夕,毛泽东对工人阶级先进性又作出进一步阐述,指出:“人民民主专政需 要工人阶级的领导。因为只有工人阶级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2 ](P20—21)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对工人阶级先进性所作的经典性论断,丰富和发 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的理论宝库,他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 阶级分析方法,对中国工人阶级进行了深入分析,不仅指出了工人阶级普遍具有的先进 性品格,而且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工人阶级特有的先进性及其表现,为我们客观、全面、 深刻地理解我国工人阶级先进性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
建国以来,工人阶级作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在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了本阶级的先 进性,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为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发挥了巨大作 用,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工人阶级队伍也发生了变 化,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明确 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自己培养的脑力劳动者,与历史上的剥削社会中 的知识分子不同了。”“但总的来说,他们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 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3](P110)同时,他对 知识分子作出一个总体判断,认为:“二十八年来,我们的科学技术队伍,在毛泽东思 想的哺育下,确有很大的进步。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同 工农兵相结合,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做出了成绩。”“这样的队 伍,就整个说来,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4](P114)如 何看待知识分子问题,不仅关系到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能否落实,而且也关系到对知识分 子作为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正确认识。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 夕,对知识分子作出的总体评价,实质上就是对建国以来,我国知识分子作出的历史性 贡献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又红又专”先进特点的全面肯定,从而更加丰富了我们对工人 阶级先进性的认识。
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伴随着急剧 发展变化的形势,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工人阶级数量、 内部构成、整体素质等方面。具体而言,在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以及市场化的情况下, 改变了传统工人阶级高度同质化的状况,其成分日益复杂,其队伍迅速壮大,其内部出 现了不同的利益群体。面对工人阶级发生的种种变化,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模糊认 识。有人认为,工人阶级已经不是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因此没有先进性了 ;有人认为,工人阶级没有社会地位了,因此也不是主人了;有人甚至怀疑工人阶级能 否成为我党依靠的力量。江泽民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站在时代的高度,高屋建瓴, 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人阶级发生的新变化作出科学的分析,非常明确地指出,这些变 化“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而且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 发挥工人阶级的整体优势。”[5](P39)江泽民的上述论断,精辟地分析并肯定了当代工 人阶级新变化对于工人阶级先进性的积极影响,为我们深刻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 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及其所表现的先进性,提供了指导原则。
从上述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对中国工人阶级先进性及其认识方 法的深刻论述,可以得出以下重要结论: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历史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也无论处于何种复杂 的形势中,工人阶级内在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工人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不会改变,工 人阶级作为党的依靠力量不会改变,工人阶级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翁身份不会改变, 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不会改变,并在新的形势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它的具体内容 和表现形式却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被赋予崭新的内 涵,打上时代的印记。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工人阶级先进性及其认识方法的重要论述 ,还给予我们如下启示:工人阶级先进性是与时代的前进同步的,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与 该时代相适应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如果看不到工人阶级这种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就不 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质,就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物 的本质。
二、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先进性的视角与方法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队伍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化,具有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 毋庸讳言,这种新变化为全面准确地认识工人阶级先进性造成许多困难。具体而言,在 理论层面上,传统的工人阶级理论已经无法解释这种新变化,而现实的理论探讨要么是 对个别现象的研究,要么是在表象的层次上进行描述,还没有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研 究和论证,社会上甚至还存在怀疑或否定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错误言论和理论观点;在实 践层面上,一部分职工暂时的困难状况如同障眼的云翳,极易使人们产生以偏概全的思 想认识,而工人阶级队伍内部结构所呈现的复杂性更增加了对于其内部某些利益群体先 进性的认识困难,同时一些固有的社会偏见也常常左右人们对工人阶级某些群体的准确 把握。很明显,这里主要涉及到怎样认识工人阶级的视角和方法问题。就大的原则而言 ,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以及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思想,尤其是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根本的方法论原则,并将其贯彻于认识的始终。此外,认识 工人阶级先进性还应坚持运用以下具体的研究方法。
1.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 问题的重要方法论原则。研究工人阶级先进性,必须坚持这一原则。
其一,应坚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从历史上看,近代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 的落后国家。正是处于这样一种国情之中,使中国工人阶级形成了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 家工人阶级的独特优点。从现实上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建设的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就目前而言,仍然伴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同时又面临新经济的强烈冲击以及来自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这 就决定了我国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变化的复杂性。科学地认识我国工人阶级内部的变化, 是正确认识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前提,而工人阶级发生的新变化,又是置根于我国的现实 国情之中。因此,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应当始终是我们认识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基本 出发点。
其二,应坚持从工人阶级队伍的新变化这个实际出发。工人阶级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与此相应,其先进性也在不断地发 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其内部形成不同的利益群 体,除了传统的产业工人、第三产业劳动者以及经营管理者群体以外,知识分子作为工 人阶级的一部分,进一步提升了本阶级的整体素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他 们正在实现由农民向工人身份的转变,这就是作为工人阶级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型工资劳 动者群体,他们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人,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但是他们具备了 工资劳动者的基本特征。此外,城市离退休人员和下岗人员,也是工人阶级队伍的组成 部分。工人阶级内部分化所带来的变化,是分析和研究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客观基础。只 有着眼于这一变化,才能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理出头绪,进而达到对工人阶级先进性的 规律性认识。
2.总体性原则。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研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必须从“总 体工人”的角度去认识工人阶级。马克思曾经提出过“总体工人”的概念,他认为:“ 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 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 完成它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6](P556)如果把马克思关于“总体工人”的思想 作为一般的方法论原则,即“总体性”原则,用来观察和分析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新变 化,就可以避免只是把生产一线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看作工人阶级的偏狭认识,不断开 阔视野,从而在更加完整的意义上去认识工人阶级及其先进性表现。事实上,随着现代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知识分子以及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知识型劳动者的人数在不断增多 ,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其队 伍规模正在不断缩小,过去那种产业工人就等于工人阶级的看法,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 展。此外,运用总体性原则,要求我们必须把工人阶级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割裂 其内部各个群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片面突出其中的某一个部分。应当看到,有的研究者 在研究工人阶级过程中,只是局限于产业工人,或者只是看到新型工资劳动者的某些不 足,在认识上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性错误,这样得出的结论必然是不科 学的。
3.辩证分析的原则。
对于工人阶级先进性的认识,不仅要从整体上进行全面把握,而且也要对工人阶级内 部各个群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坚持辩证分析的原则,要求在分析过程中,运用 辩证的方法,对具体对象及其所具有的特质进行具体分析,对工人阶级内部各个群体之 间存在的客观差异进行辩证分析,透过纷纭复杂的现象认识本质。而不是对一些现象采 取简单的办法,笼统地进行直观的比较和判断,甚至对各个群体之间内在规定以及存在 的客观差异不作任何区别,一概而论,进行平行并列比较,这样势必犯简单化的错误, 进而得出工人阶级内部某些群体具有先进性,而某些群体没有先进性的错误结论。比如 ,将知识分子群体同新型工资劳动者群体做简单的比较,得出的结论必然是知识分子代 表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具有先进性,而新型工资劳动者不过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没 有任何先进性。当前,有相当多的人持有这种看法,有必要全面纠正这样的看法。
如上所述,在对工人阶级内部各个不同群体进行辩证分析过程中,不能作笼统地比较 。而应当看到,工人阶级内部各个群体虽然在先进性的表现形式上有所区别,但是都有 一个共同点,即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因 此,笔者认为,应以两个标准作为判断其先进性的基本依据:一是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应 当同社会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二是工人阶级是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的主要 推动力量,并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里和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比如,在对新型工资劳动 者先进性的辩证分析中,根据上述两个依据可以看出,他们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进入城 镇打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他们的社会行为客 观上促进了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建构城、镇、 乡新的社会结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具体而言,我国在由传统的农业社 会向工业化社会推进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村中大量富余劳动力进镇、进城务工拉 动的,这种拉动作用一方面改变了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另一方 面,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改变了传统的城乡二元格局。据有关统计,改革开放20多年 来,我国小城镇发展提高了10倍,1985年小城镇为7956个,2001年增加到19555个,[7] (P381)有1亿农民脱离农村进入城镇。应当说,农民工即新型工资劳动者这种拉动作用 就是其先进性的体现。又比如,对于城市下岗职工群体,不能因为他们下岗,而抹煞他 们曾经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过的历史性贡献。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他们的下岗,完全 可以被视为我国改革成本的最大承担者,他们下岗本身就是对国家建设与发展的一种贡 献。我国传统的产业工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中曾经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国家积累了 财富,奠定了我国国民经济基础。当前,在我国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产业工人仍然发 挥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是实现我国工业化目标的主力军。随着新经济的兴起,知识经 济已初露端倪,我国正在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同时向高新技术社会进行转变。在促进这 一转变过程中,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知识型劳动者正在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认识当代工人阶级先进性,同运用总体性原则认识工人阶级先进 性并不矛盾,其目的都是为了深刻揭示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本质规定,只是认识的途径有 所区别。前者是通过对工人阶级内部各个不同群体内在差异及其在先进性上的不同表现 进行分析,来深刻揭示工人阶级先进性,就这个意义而言,对工人阶级内部群体作辩证 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后者则是把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整体来揭示 其先进性。两者均不可偏废。
4.与时俱进的原则。
与时俱进是我国工人阶级固有的特点,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 。只要时代在前进,工人阶级总是能够适应于时代的要求,代表时代的发展方向,走在 时代的最前列。因此,分析和研究工人阶级先进性,应当根据工人阶级这一特点,坚持 并运用与时俱进的原则,始终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工人阶级。坚持把对工人阶级先进性 的认识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实现最广大人民 群众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必须把对工人阶级先进性的认识建立在与时代发展相一 致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本质特征。
三、我国当代工人阶级先进性特征及其表现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一个总的结论: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整个阶级都是最先进的 ,其内部各个群体也都表现出富有时代色彩的先进性质及特征;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仍然 是最有觉悟、最有远见、组织纪律性最强、革命最彻底、最富有大公无私精神和牺牲精 神的伟大阶级,他们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继承了工人阶级的光荣革命传统,并将这 一传统发扬光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阶级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列,同时又表现出 富有创新精神、奉献意识和大局观念,以及民主意识最强、改革最坚决等新的时代特征 ,进一步发展了工人阶级传统的先进性。他们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勇于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是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 基本力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以敢想、敢闯、敢干、敢试、敢为天 下先的精神,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积极支持改革,义无返顾地投 身于改革的伟大事业,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就这个意义而言,没有工人阶级的积 极支持和主动参与,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是无法取得成功的,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目标也 是无法实现的。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人阶级与社会化大生产、知识经 济、信息化等先进生产方式的结合更加紧密,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和推动者。工人 阶级继承和发扬了本阶级“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为生产力 的解放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作出巨大贡献。据统计,新中 国成立以来,在整个国民经济份额中,工人阶级创造的财富,从1952年占全部国家收入 的26.8%上升到1999年的72.1%;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 ,[8](P265)2001年仅工业生产总值就达到95448.98亿元[9](P243)。另据统计,1978年 我国原煤年产量6.18万吨,2001年达到11.61万吨,增长1.88倍;1978年原油产量1040 5万吨,2001年达到16395.87万吨,提高1.576倍;1978年钢产量3178万吨,2001年为15 163.44万吨,增长4.77倍;1978年发电量2566亿千瓦小时,2001年达到14808.02亿千瓦 小时,提高5.77倍;1978年年产汽车14.91万辆,2001年升至234.17万辆,增长15.7倍 ;微型计算机1990年为8.21万部,2001年达到877.65万部,提高106.9倍。[10](P474-4 75)
工人阶级在实现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面临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来自新经济的挑战 ,但是,他们敢于迎接各种挑战,努力学习各种新知识、新理论,用先进的知识武装自 己的头脑,传统的工人阶级队伍正在向知识化的工人阶级队伍转化。他们在生产实践中 ,积极借鉴外国先进的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知识和技术向现实生产力 的转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据统计,1995年全国技术市场成交 额为2683447万元,2001年上升为7827489万元,短短7年时间,提高了2.9倍。
2.具有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实 践者和捍卫者。
工人阶级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同时也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 ,是先进的精神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中华 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瞄准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创造和发展具有中国 风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 来的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 风貌和高度的思想道德水平,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教育和带动了其他社会成员 ,进而提升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重要组成部 分,从整体上提高了工人阶级的科学文化素质。据统计,1978年,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 专业技术人员为434.5万人,2001年则达到2169.8万人,是1978年的4.99倍。[11](P703 )2001年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和达到3053.3万人。[12](P138)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同 时,也使得工人阶级内部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为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和文化艺术的繁荣作出巨大贡献。
工人阶级不仅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而且也是先进文化的捍卫者。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一些颓废消极的文化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和渠道渗入国内,国内的黄 赌毒以及封建迷信也在一些地区沉渣泛起,特别是邪教组织“法轮功”更成为一大社会 公害。因此,有效地抵制不良文化的袭扰,消极腐朽没落文化的侵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反对封建迷信,同反对像“法轮功”那样的邪教组织给整个社会造成危害,就成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创建先进文化的过程中,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文化主阵 地,反对一切消极颓废的文化,同“法轮功”邪教组织进行坚决斗争,有效地维护了全 国人民的精神利益,繁荣了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园地。
3.具有胸怀全局、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始终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 懈奋斗。
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和实现它们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 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的需要,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工人阶级始终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 重,发扬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在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里无私地奉献一切。当改 革进入关键时刻,工人阶级以全局为重,识大体、顾大局,能够作到个人利益服从国家 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正确对待改革过程 中利益关系的调整。尤其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一部分职工群众离开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 的岗位,但是他们在困境中没有气馁,而是充分发扬工人阶级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 实现再就业而努力学习。为了实现继续社会化,改变单一技能,更新知识结构,他们不 等、不靠,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高素质水平。他们不仅是中国改革巨大成本和代价的 最主要承担者,而且也是通过不惜牺牲自身利益支持改革事业最优秀的典范,在他们身 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历史和实践不断证明, 如果没有工人阶级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精神的发扬,中国的改革将成为一句空话。
4.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神圣的社会责任感,是抵御各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 力量。
工人阶级中绝大多数成员能够自觉地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民族兴盛和人民幸福紧 密地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改革事业每前进一步,每一项重大改革举 措的制定与顺利实施,都是广大职工群众充分理解和积极支持的结果;我国在发展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之所以能够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同工人阶级的大力支持、 甚至作出巨大牺牲是分不开的。实践证明,在历次重大的政治斗争中,工人阶级能够始 终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与党同心同德,坚决同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做坚决 的斗争,有力地维护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极其宝 贵的稳定的社会环境。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关键时候还是“工人阶级靠得住。”“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也是靠得住的。”[13](P310)
5.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民主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力促进者。
作为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通过各种民主途 径,表达自己的愿望,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国家与社会事务的管理,形成了 强烈的参与意识、自主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他们关心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工人阶级的大力参与,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工人阶级成员还在企业民主管理中发 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为适应新形势下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不断深入的要求,工 人阶级成员在民主管理创新中,创造出“厂务公开”这一新的实践形式,有效地解决了 民主管理中的民主监督问题,使广大职工群众能够切实拿起群众监督的有力武器,理直 气壮地行使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从而使自身的民主意识和当家作主的意识得到进一步 的强化和升华。民主管理制度的广泛推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家的民 主政治建设。
6.具有宽广的世界胸怀和与时俱进的优秀品格,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列。
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竞争,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 和挑战,经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洗礼的我国工人阶级思想更加开放,胸怀更加宽广, 更加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观 察世界,并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机地融入现实的工作之中,把革命热情同脚踏实地的 求实精神紧密地结合起来,奋发向上,锐意进取,从容应对纷至沓来的各种挑战。中国 工人阶级在与时俱进中,自觉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内在要求, 也是工人阶级完成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当前,继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调 动工人阶级的积极性,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 根本方针。
江泽民曾经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 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14](P221)在新形势下,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 根本方针,从本质上讲,就是要确证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建设中,所具有的主体身份和地位。因此,要增强广大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领 导干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意识,提高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而努力的自觉性, 保持党与工人阶级的紧密联系,密切党与工人阶级群众的血肉关系,尊重工人阶级的主 人翁地位,同时要关注工人阶级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精神文化利益以及其他合法权 益的保障与实现。正如江泽民指出的那样,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一条,“各级 党政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必须时刻铭记在心,切实把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 好、发挥好。”[15](P221)
2.加强教育引导工作,不断提高工人阶级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 文化素质,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
不断提高工人阶级成员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和历史主动精神,是 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根本措施。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加强对工人的教育和培训 ,既要注重知识技术培训,又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工人阶级 的头脑,加快工人阶级成员的知识化进程,又要不断灌输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 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当前,在改革进入关键 时刻,各种宣传媒体尤其要注重宣传工人阶级先进性和工人阶级中的先进模范人物,在 全社会树立工人阶级崭新的时代形象,营造一个尊重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社会环境和 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工人阶级成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按照公正原则正确调整和处理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尤其要加强对劳动关系的调整 力度,维护和实现工人阶级的切身利益。
在维护工人阶级经济利益方面,国家应当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通过经济的、法律 的、行政的等多种手段的运用,调整分配结构,缩小贫富差距,不断改善和提高工人群 众的生活水平。在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中,应注意处理好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的 关系,处理好不同社会群体、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等方面的关系,既坚持效率优先,又 兼顾公平;要关注和保障下岗职工的切身利益及其再就业问题,特别要重视工人中生活 遇到困难甚至处于贫困状态的群体,通过实施有效的社会保障使其逐步摆脱困境。总之 ,通过各个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使广大职工群众切实感受到自身具有的工人阶级作为 领导阶级的政治地位和与之相称的经济地位。
4.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组织的领导,切实发挥工会作为联系党和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 作用。
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的领导,是工会组织充分履行维护职能、发挥自身作用的政治保 证。
工会发挥联系党与职工群众桥梁纽带作用的根本途径就是充分履行维护职责,通过维 护工人阶级切身利益,一方面将其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成为党的最坚实的阶级基础 ;另一方面,通过维护职能的行使,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工人阶级的积极性、创造性和 历史主动精神,进一步发展其先进性。加强党对工会的领导,集中体现在政治路线、政 治原则、重大决策等方面的领导,以确保工会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工会组织 则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这是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领导的主要 目的之一。当前,工会面临的维护职工权益的任务非常艰巨,要求工会组织必须紧紧围 绕履行维护职责这一核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全面开展工作,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加入WT O以后,给维权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切实解决好新形势下的工会维权工作,从而最大限 度地保护并调动工人阶级的积极性。
收稿日期:2003-03-06
标签:工人阶级论文;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经济论文; 科学论文; 知识分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