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各个地区景观建筑有了迅猛发展,推动我国园林设计行业的进步,但是在开展设计工作中一些景观呈现模式化格局,就造成很多不同地区的园林设计相同或者相似,这样就丧失了其独特性。因此要将地域性有效融入到风景园林设计中,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表达。本文对园林设计的地域性表现进行了概述,并对园林设计中的地域性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技巧展开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园林设计;地域性;植物配置
1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地域性表现
1.1地域景观与自然环境
景观源于自然的本性,是人类对人居环境的美好追求。自然环境自始至终对园林景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形成了“类自然”的园林美学原则。在这里,自然环境首当其冲影响到设计区域的整体面貌,我们可以从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乡土植物三个方面考虑。
1.2地域景观与文化传统
首先,传承传统文化。设计领域有关对传统文化继承问题的探讨也一直成为设计师关注的重点之一,由此反映在设计作品中,传统文化为风格的产生和形式的生成提供了基础。在当代相当的城市公园设计中,传统文化表达得非常明显,因为归根到底,文化传统总是一种永恒的变化过程,它最要的特征就是它的连续性。文化传统也不是太抽象的概念,从形式方面、内涵方面,文化传统都能得以体现。
其次,传统形式的借鉴。从形式方面看,风景园林设计对文化传统的表达首先体现为对传统形式的借鉴。我们不能否认历史片段的魅力,当一种文化传统通过某种形式显现出来的时候,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人们对这种片段的模仿或再现,有可能传达所包涵的特定意义。
2风景园林景观中地域性设计的方法
2.1对本土民俗文化充分尊重
要想全面的了解一个城市,既要从城市环境和形象两个部分进行考虑,还要从民俗文化对当地人们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进行考虑。人在社会中生活,有很多东西与人的性质有着直接关系,包括人的认知,情感以及文化等,这些方面都是源于社会,人们要做好沟通方面的工作,而公共关系是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性质,是指集体活动的参加,因为活动的不同,相互作用对象的特征也有所不同,例如,庙会和香舍是不相同类型的两种活动,其中庙会是人们自行组织在一起的,香舍基本上是历史上遗留和传承下来的一种风俗,是固定不变化的,不管怎么样,庙会和香舍都要相同活动场地,从而就能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2.2对历史文化景观进行充分保留
现代社会的发展都是在历史的基本前提下发展的,倘若忘记了历史,人们不管干任何事都只能够从现在开始规划,没有任何历史作为参考和根据,这样是不切合实际的,要想创造出更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风景园林景观,一定要对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进行了解,并且将这些特征与现代城市发展的特色融合在一起,通过综合性的分析和总结,对精华进行吸取,对劣势进行去除,从而就可以延续当地城市地域文化的特征。其次对于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历史景观,要保存好,主要是通过采用修复和调和的方法将具有古代特征的建筑物保存下来。如果历史景观的文化价值比较低,则应该根据使用功能和内部结构对设计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整改,包括转变商业功能,这是经常见到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对于地域性的城市景观,还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精炼,针对使用的历史要素不可以太注重古董,要加入文化特征,满足现代人们对景观文化的具体要求,对地区文化的使用凸显出来,还要对现代化的高型科学技术进行充分利用,进而就能不断创新历史文化景观。
2.3对本土资源材料进行充分利用
地域性的自然产物以本土景观材料为主,其具备特色型和文化性等特征,当地区域经过很多年的风吹雨淋之后,就形成了独特,鲜明,个性化的产物,从而表达这一地方的材料资源,对城市街景进行增添。在具备独特性特征中还具备文化特色,本土景观材料、当地文化以及地域情感是共同存在和生存的,也能将当地地域文化的特点很好的展现出来,对本土景观材料进行挖掘和利用,其是进行地域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的主要方式,以水、植被以及木材料等为代表,这是体现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除此之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将石材、木材以及植被等运用到风景园林景观中,能够很好的将本土景观材料的地域性特征体现出来,还可以对地域文化的特色进行展现。因此在进行本土景观材料使用的过程中应该从本土材料和特点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3园林设计中地域性的植物配置技巧
3.1因地制宜,与使用地点相符合
在对植物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结合园林规划设计的地点,科学合理的选择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植物。这是因为对于不同的植物来说,其拥有的生长习性也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其在自然环境不同的地区进行种植具体的生长情况及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在整个园林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对植物进行选择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搭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3.2对空间的层次进行展现
在一些纪念性园林、历史古迹、古典园林、宗教寺庙、风景名胜等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园林规划设计人员应该通过配置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来对相应的文化氛围进行营造。而在此过程中,植物与环境的重新搭配,应该对自然环境、建筑特点以及人类的融合效果进行进一步地思考,从而使风格各异且具有文化背景的人工植物群落得以形成,进而激起人们各种主观思想与宏观环境之间的意识,引起共鸣与联想。
3.3对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合理组合
将类型不同的植物进行合理的组合能够形成不一样的景观效果。园林设计人员在对植物进行配置的时候,需要对类型不同的植物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并对其稳定性进行重视。在过去的园林植物配置中,对于植物的稳定性没有进行充分的重视,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园林建造的成本。除了植物对于生态环境是否能够相融合,而且还指的是植物在某些比较特殊的气候之下的具体反映。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范围内,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这样就为旅游行业发展提供了基础,对风景园林设计进行研究也具有研究和历史意义。而地域性既可以促使城市景观富有历史感,还可以对文化价值进行提升。因此必须对地域和历史文化特征进行正确掌握和了解,进而就可以设计出具备地域性特征的风景园林景观,也使得人们感受到文化气息,更好享受城市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梁燕.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分析[J]. 河南农业,2017(17).
[2]刘国平.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中国绿色画报,2015.
[3]张晓明.浅析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4(25).
论文作者:何红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地域性论文; 文化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植物论文; 景观论文; 地域论文; 特征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