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公有制主导地位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_市场经济论文

学习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公有制主导地位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_市场经济论文

学习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有制论文,是我国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十四届论文,五中全会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及其经济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目的;决定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状况;决定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范围。因此,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讲话中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这一论述,为我们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自觉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处于决定的地位。它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决定着产品分配的原则,决定着经济模式运行的目的、范围和调控状况。同时,一定的所有制决定着一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形式,所有制不同,经济制度与经济形式也不同。这是一种“普照的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它的生产关系、经济运行方式,也必然被一定的所有制所决定;它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也必然是由所有制的不同所决定的。这种所有制是什么呢?就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主要的就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所谓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主要就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结合在一起。公有制为主体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集中反映了公有制为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不同。具体来说:

第一,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及其经济关系。公有制为主体,这就规定了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尽管还有不少的私人经济或其他经济成分,但其主体仍是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及集体所有制)经济。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公有制经济,因此,不论国有企业还是集体企业,尽 管他们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有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尽管仍然存在着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矛盾,但他们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权上是平等的,在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管理、使用和支配上也是平等的,其经济关系是分工协作和互助合作的关系。这样,就排除了资产者在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主要领域凭借私有的生产资料占有劳动者劳动成果的特权,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少数人凭借公有的生产资料剥削他人和谋取私利的权利。

第二,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关系。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是通过市场来实现收入的分配。但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主体,而财产的私人所有必然导致私人资本的无限扩张和收入的两极分化,因此,生产资料私有制与两极分化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这就使私人资本的膨胀受到制度的制约,凭借私人资本参与分配会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们可以按劳分配,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虽然凭借劳动力之外的生产要素投入获取收益是政策允许的,但它仅仅是一种补充的分配形式。因此,能够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虽然都是以利润为目的,但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主体,生产的剩余价值与利润,是拥有生产资料的少数人所有,因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目的是为了剩余价值,尤其是为资本所有者攫取剩余价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剩余价值与利润归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全部劳动者所有,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

第四,公有制为主体,决定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状况。现代市场经济都不是单纯的市场经济,都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现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其发达的商品经济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资本主义政府也积累了管理及调节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在一定程度上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主体,政府手中掌握的资源配置实力不足,因此,对一些重大的市场运行的协调,就显得无能为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它以公有制为主体,就可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合理布局,动员和集中社会力量兴办关系人民长远利益的重大工程建设,节约资源和协调发展,同时,由于它以公有制为主体,政府直接或间接地掌握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因而能够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

第五,公有制为主体,决定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范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事实如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由于私有制为主体,不仅一切物质的东西都商品化、市场化了,甚至像爱情、良心等,也成了交换的对象,市场运行渗透到每一个领域,并对每一领域都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尽管所有的社会资源及生产要素都已商品化、市场化,但由于公有制为主体,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了保证社会主义方向,而规定了一些非经济的领域及过程不能商品化、市场化,如党的原则、国家法律规范、社会公德和行为准则等等。

正是由于这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而且能够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转得更好,更稳定,更健康,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二)

有的同志认为,市场经济首先是从私有制摇篮中盈育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只能与私有制结合,说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只能是理论的推断。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应该说,计划和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经济手段,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市场经济与私有制结合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不然,它不会存在这么多年。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过去虽然没有结合,但并不意味二者不能结合。因为公有制与现代市场经济都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二者的结合,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同时,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终于找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形式,这就是:(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的产权关系应是明晰的,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应该真正成为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这样就使国有大中型企业从根本上摆脱了旧的经营机制的束缚,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的结合提供了微观基础。(2)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发展股份合作制。在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合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它既保证了农村经济中公有制的基础地位,又在经营方式上适应了农业生产的具体特点,是我国农村一项行之有效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另外,少数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本着群众自愿的原则,可以采取转包、入股等多种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些都是有利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的。此外,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些就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找到了一条合理的、有效的途径。

有的同志担心,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全民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趋于下降,市场经济会削弱公有制。这种看法也是不对的。大家知道,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脱离我国生产力水平,追求所有制的“一大二公三纯”,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基本上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结果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多种经济成份的发展,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所有制结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将会由下降转为基本稳定。同时,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公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完全摆脱旧体制的束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力将会不断增强。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总书记的讲话中又再次强调指出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这条原则。”因此,这些同志的担心是完全可以丢掉的。

标签:;  ;  ;  ;  ;  ;  ;  ;  

学习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公有制主导地位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