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心理学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_王铮

优化心理学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_王铮

(南开大学,天津市 30007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尤其是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的转变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心理学也不例外。因此在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改革,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于心理学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从而切实改善心理学教学质量,促进心理学教学与时俱进,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学教育;教学策略;优化

在心理学教学开展过程中,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设备,比如采用新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等,将枯燥无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更加直观生动的呈现给学生,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1]。这种心理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变化不仅可以提高心理学的教学质量,而且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具有较大帮助。目前在心理学教学活动中多数老师都注重教学策略,通过采用特定教学情境,既顺利完成了自己的教学工作,又满足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因此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选择好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心理学教师既要理解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式,又要与时俱进,不断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创新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

1 提升心理学教师素质,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工作永恒不变的主体,因此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做到教和学的有机结合,只教不学或者只学不教均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教师素质属于教的范畴,其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保障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过程,该过程中不仅学生会学习知识,老师也会有所思考,不断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具体来说教师素质可以包括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以及思想素质。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教师素质才能在教学中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也使自己不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同时教师的综合素质可以促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散发出教学魅力,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感染,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在开展心理学教学过程中要主动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尤其是要不断引入新知识。新知识的引入一是促使学生不断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在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紧跟潮流发展方向;二是通过新知识的引入教师可以调动学生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学习内容。而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对心理学知识的不断了解和掌握,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从而更好的进行学习。

2 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心理学的引导作用

心理学是相对抽象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心理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更应该注重将生涩难懂的心理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们一些自我展示或者相互互动的机会,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方面,心理学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准确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心理学教师还应该注重心理学的引导作用,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多种因素会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产生影响,因此心理学教师应该在不断了解和跟踪社会变化的基础上针对科学合理的心理学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2]。这样就可以圆满完成各项教学目标,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这样他们在面临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者困难时,有助于他们做出更为合理的选择。

3 开展心理学教学创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任何学习过程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好的影响因素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但是不好的影响因素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可见在学习过程中一个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促使学生们主动积极适应新环境,这样既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又有助于锻炼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方式,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不断进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 借助心理现象分析提高学生的认知度

同其他学科一样,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的源泉也是社会现实生活中一个个生灵活现的个体现象。对个体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将其推广到群体,最终逐渐发展为能够适用于整体的客观规律,进而再成为真理,最后诞生新的学科。因此在心理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给学生灌输这种思想,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看似都这是单个的案例,没有任何规律性,但是如果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就会寻得其中隐含的客观规律。换句话说,这些具有共性的普遍规律都是通过最简单的个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要引导学生采用心理学知识对生活的一些现象进行主动思考,在大家的基础上大家开展相互的交流和讨论,从而有助于他们加深对心理学的认知度。

3.2 基于现实生活中具体的心理现象开展分析

在心理学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善于利用生活中一些鲜活的例子,比如在自己身上或者身边同事身上曾经出现过的心理困惑作为教学案例,结合自身的切身感受,基于心理学理论为学生进行讲解。通常情况下学生往往会对社会以及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包括人际交往、情感问题甚至是八卦新闻很感兴趣,他们会为针对这些问题集中注意力,展开丰富的想象和思考,这为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奠定了基础。此外通过这些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们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对于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指导。

3.3 熟练掌握先进教学设备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今人类已经进入了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时代。因此在当下数量掌握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充分发挥教学传媒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教学质量。采用先进的教学传媒设备可以帮助教师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开展心理学教学,将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心理学知识直观的呈现给学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吸收,因此借助先进教学传媒设备的作用,往往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促使教学质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真正实现心理学教学的事半功倍。

3.4 充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进而影响到日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学生心理健康已经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上的各种变化和现象均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的波动。一方面他们看到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富强,他们内心充满自豪和骄傲;另一方面他们看到社会上不断暴露出的各种丑恶行为和不良风气,他们又感到迷惑和消极。因此为了有效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治歪风邪气,弘扬先锋正气,最大程度降低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此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长期波动的动态过程,因此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在短时间内就取得显著的效果。因此根据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变化,开展深入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构采取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教育方式,最终促进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便会在大家的共同帮助和促进下获得大幅提高。而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学生们的全面发展,真正成长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4 结束语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和道义担当。而广大青年学子他们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对于祖国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他们成长和成才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对他们的心理学教育,通过不断优化心理学教育策略来提高心理学教育水平。并且应该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为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任倩.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及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5):93-93.

[2]刘媛媛. 高职院校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创新改革策略分析[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12):145-145.

论文作者:王铮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优化心理学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_王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