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各项工作的成功开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现阶段如何迎接新机遇和新挑战,贯彻落实好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将亟待进行质量转换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做得更好,让贫困大学生在学习中受助、在成长中受教是高校相关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高校;资助育人;现状;创新;研究
1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已经形成了奖、助、贷为主,勤、免、补为辅,其他形式做重要补充的较为健全的贫困大学生政策资助体系,此项工作在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困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数以万计的贫困大学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得以成为国家建设、地方脱贫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也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助人”与“育人”两张皮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种“扶贫即救济”只重物质帮扶、少思想引导和能力培养的客观实际使高校的资助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仅限于物质救济表层,而接受资助的部分青年学生也尚未对家国和感恩有清醒的认识,未能让他们因受助而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帮扶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此外,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还存在资助评价认定不规范、监督服务工作不到位、“育人”工作不精准、资助育人效果差等突出问题,部分政策推行高校所采取的简单粗放的资助工作方式不仅会遗漏一部分本应该得到资助的学生,也会对个别未能得到资助的真正贫困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在大学生中间也存在“坐吃等靠”的情况,这种侥幸投机的心理严重禁锢了部分受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进步动力。若这类学生申请成功会给国家资助政策的贯彻落实造成恶劣的影响:比如任人唯亲式的暗箱操作以获取资助资金、学生谎报瞒报申请信息,申请成功后奢侈消费、享受政策待遇却没有感恩之心等,这些都会造成高校资助资金的极大浪费和高校乃至国家公信力的受损。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国内高校在资助育人方面相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也形成了许多研究成果。但高校资助育人实践中资助与育人仍然自成体系、独立并行,二者互补动能有待初始开发和后续运维。要让高校资助育人向更好的、支撑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转化,将其锻造成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新动力,以弥补教育教学改革动力不足。
2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创新措施
2.1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
在实际资助育人工作中,学校要始终以经济资助为基础,准确把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实现教育方式由简单的灌输式向对话式转变,充分保证对家境经济困难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无声嵌入到资助工作的全过程,强化他们对生命、对生活、对人生的热情和激情。精心策划各类主题活动,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真正在活动中增强安全感、幸福感、归属感、使命感。如北京师范大学在资助育人工作中,采取团体辅导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资本培育,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信心;华中科技大学通过对学生校园卡消费金额进行大数据分析,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2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力量
一是继续加强传统宣传。高校通常每年都要举办全校奖学金颁奖典礼等活动,要充分利用这些活动来激发学生荣誉感和使命感。在举办这种活动中,从观众的安排到嘉宾的邀请,既然保证学生大范围的参与,也要提升对困难学生,优秀学生的鼓励,要保证内容大于形式,无声的力量更大于有声的宣传。同时不断丰富评奖评优体系,通过不断完善评奖体系来全方位展示学生风采,尤其是针对困难学生设计相关的评优内容,通过对他们的宣传,更容易引起与之相似困难学生的共鸣,用有声的宣传鼓舞大家,用无声的示范感染他人。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大量信息以碎片化形式出现,大家接收信息也打散在碎片化时间里,人人都以平等的身份交流互动,积极发声,展现自我,来进行多元化的传播。作为高校,更要积极抢占新媒体阵地来提升优秀学生感染力,尤其是各种公众号推广起来简单易行,传播广,见效快。为此,首先要加强相关教师的信息教养建设,同时建设一批专业精、技术强的新媒体运营团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可对优秀学生进门专门采访,将他们的优秀事迹做成微视频,通过官方和学生各种媒体来广泛宣传,充分发挥榜样引领的力量,用学生来教育学生,用学生来带领学生,真正践行自立自强、积极进取,提升自己,感染大家,从而提升资助育人实效。
2.3构建资助“微”模式
首先,利用“微工具”,创建资助“微模式”。新时代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学生工作的大变动。传统的资助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大学生的需求。新时代学生更多利用QQ、微信等网络交流工具进行沟通。这就要求现代的高校资助工作需要进行新媒体化改革,需要快速在学生中建立网络阵地,创建资助“微模式”,利用网络工具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求,真正剖析清楚他们的时代特征和显示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资助工作。具体比如成立QQ、微信群组,实时关注贫困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其在学习生活中的难题,这已经基本是现阶段大部分高校的做法。但是利用微信公众号发表最新的政策和引导性的文章还是较少高校能做到比较完备的,“奖贷勤免补助”政策的新媒体宣传也只是初步阶段,影响力还有待扩大。其次,搭建“微平台”,使资助更精准便捷。可以建立专门的资助微信平台,利用线上平台开展资助工作。在微平台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形成高校资助动态化管理。将学生在校参加实践活动、科研项目、获奖情况、生源地受助情况以及诚信档案录入其中,并且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家庭困难学生家庭情况调查,后台生成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在平台上开发家庭困难学生申报,亦可让评议小组进入微信平台进行小组评议,直接生成数据。数据化的分析方式使评定程序更具科学化意味。并且免去了学生经常在填写助学金申请表格时涂涂改改的麻烦,并且适应了现代无纸化办公的趋势。不仅如此,助学金的发放也可以通过微平台进行绑定银行卡发放,直接通过平台发放到学生的微账号中,学生日常付款可以直接用微信支付,亦可以提现到银行卡,同时可以联网学生刷卡和微信支付的数据,知道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形成下次评定的数据参考。
2.4疏通管理通道,完善工作体制
一方面,学校要搞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从全局高度将资助育人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加以落实。加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院资助工作小组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充分调动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努力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学校要注重实际成效,建立科学的资助工作评价体系,完善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评办法,坚持外部评审和学生评议相结合,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导向明确、科学合理的资助育人工作评价体系。如吉林大学,在资助育人工作中,校领导亲自担任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学校协调各部门形成了“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院资助工作小组、班级帮扶小组”四级资助育人体系。
2.5能力提升体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毕业时因为社会资源相对匮乏,社会支持网络较窄等,在求职竞争中必须具备更强的综合实力才能脱颖而出。因此,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须转变工作理念,将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可以尝试探索社会奖助学金项目化管理模式,将物质帮助和项目资助相结合,将学校原有勤工助学模式升级为引导鼓励受助学生创新创业的模式,或者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有政策体系下向贫困大学生倾斜,给予其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资金政策保障以及创新创业指导。通过创新引领、项目驱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成长发展能力和社会竞争实力。湖北中医药大学在校内设立了200多个固定的学生勤工助学岗位,包括艾条加工基地、办公室、学生公寓、食堂、图书馆、收发室、勤工助学书报亭等。学校还积极开辟校外勤工助学渠道,学生工作部、团委每年定期在校内举办别开生面的“勤工助学供需见面会”活动。
3结语
当前,我们正处在新开启的新时代。在新时代里,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迎接着新的挑战,对我们的资助育人工作也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在资助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改变资助育人方式,丰富资助育人内涵,提高资助育人效果。要始终保证对学生的全程成才辅助,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积极进行外延推展,在新时代里谱写资助育人工作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吴美红.高校助学金工作现状及对策浅析[J].科教导刊,2012(7):225-226.
[2] 蒋君毅,任珂瑶,新媒体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效提升路径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47-50.
论文作者:甄伟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学生论文; 工作论文; 高校论文; 勤工助学论文; 政策论文; 大学生论文; 新时代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