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泉[1]2001年在《柏科植物雌球果发育的研究》文中认为在裸子植物系统学研究中,雌球果的形态与结构是最重要的性状之一。由于不同学者对裸子植物雌性生殖构造的形态学本质有着不同的见解,从而导致对该类群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结果的差异。柏科在裸子植物中是唯一一个广布于南北两半球的科,前人对该科雌球果发育的研究涉及很少,为了进一步了解柏科植物雌球果的形态学本质,并为裸子植物传粉生物学和系统学的研究提供重要资料,本文选取了分布于北半球柏科中的7个属14个种,应用扫描电镜、半薄切片、石蜡切片及整体透明等方法,对其雌球果各部分的形态发生与发育过程作了详尽的研究,同时对传粉前后雌球果中的维管系统作了深入的分析。主要结果归纳如下: 1)雌球花苞片的形态、结构和排列方式等与叶相似;但传粉后,随着苞片基部的居间生长,其形态结构变得多样化; 2)在柏科7个属中,均未观察到种鳞发育,成熟球果的苞鳞得到充分发育; 3)各苞片腋内的胚珠发育过程,几乎是同时发育或呈向顶发育过程; 4)在圆柏属和柏木属球果顶端的苞片腋内也有胚珠发育,其它各属雌球花顶端的1-2对苞片腋内均没有胚珠发育; 5)在柏木属中,每一苞片腋内形成的胚珠数目较多,一般排成2-3行,同一苞片腋内的胚珠呈向基发育,同一行胚珠为离心发育; 6)圆柏属的雌球果发育呈现多种式样,其中包括由数枚侧生胚珠过渡到一枚顶生胚珠等情况; 7)柏科植物雌球花的维管系统在传粉前较为简单,即在苞片内仅具单一的维管束延伸到顶端,与营养芽相似。传粉后随着苞片基部的居间生长,其维管系统也随之复杂化。主要是在苞鳞内有新的维管束形成,一般是在苞鳞中间维管束的两侧各发出一束维管束,这两束维管束由球果轴发出的位置略高于中间一束,并在苞鳞基部迅速分枝,形成不同的排列式样。 成熟球果维管系统的排列方式与球果和苞鳞的形态有关,通常可分为叁类:(1)具球形球果的种类,包括圆柏属、扁柏属、柏木属和福建柏属,其苞鳞内辐射状分枝的维管束形成两组,即一个具有水质部倒转的近轴系列和一个维管束正常排列的远轴系列;(2)在苞鳞中只形成一组倒转的维管束,如侧柏属和翠柏属;(3)崖柏属雌球果的苞鳞中没有倒转的维管束形成。 观察结果表明:柏科植物雌球果均为复轴性构造,其球果中胚珠着生在球果轴上是由于苞片腋内种鳞退化的结果,因而不支持柏科植物雌球果的种鳞与苞鳞完全合生的观点。 通过对柏科植物雌球果发育的研究结果,也为探讨松杉类植物雌球果的演化趋势提供了重要线索。长期以来,众多研究者均认为,松杉类植物雌球果的演化趋势是种鳞和苞鳞逐渐合并的过程,但从柏科植物雌球果苞鳞腋内种鳞退化现象的发现表明,松杉类植物雌球果的演化趋势可能是一种种鳞逐渐退化的过程。柏科的种鳞己完全退化,而苞鳞则相对发育。 依据雌球果发育中胚珠发育顺序及苞鳞数目等特征,认为福建柏属最原始,而圆柏属则较为进化,其它各属则介于上述两属之间。 江泽平和王豁然(19的)提出,柏木亚科和澳洲柏亚科的主要区别在于球果可育苞鳞的着生位置,如前者球果顶部苞鳞没有胚珠发育,而后者则是球果顶部苞鳞腋内有胚珠发育。这一观点显然与柏木属和圆柏属的多数雌球果顶部的苞鳞腋内有种子产生的情况不相符合。 依据本文的研究的结果及前人对柏科和相近类群的研究资料,赞同保留独立的柏科和杉科;另外,以往侧柏曾被置于崖柏属中,但依据其雌球果苞鳞中有倒转的维管束发育,崖柏属的崖柏和北美香柏雌球果的苞鳞中均无倒转的维管束发育,我们支持其独立为侧柏属。
徐刚标, 刘雄盛, 梁文斌[2]2015年在《极度濒危植物水松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发育及胚形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水松生殖发育解剖结构的研究,探讨水松属分类地位,分析水松种子严重败育的原因,进一步为水松繁殖和保护提供丰富、完善的胚胎学研究资料。【方法】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水松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发育和胚形成过程进行系统地显微观察,详细观测水松雌球果发育过程中外部形态变化。【结果】9—11月为水松雌球果芽分化期,12月至翌年5月为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期,6月为受精期,6月下旬至7月为原胚发育期,8月为早期胚发育期,9月为后期胚发育期。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直线型四分体,其中3个大孢子逐渐退化,仅靠近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成为功能大孢子;复合颈卵器由6~17个颈卵器构成,外层有双核套层细胞。套层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分布;复合颈卵器大多数着生于雌配子体顶端,少数侧生;中央细胞不形成卵核和腹沟细胞,直接发育为成熟的卵细胞;精细胞进入颈卵器时,不损伤颈细胞;受精作用主要发生在颈卵器中部,偶尔发生在颈卵器两端。精核与卵核融合过程中,精核的核仁发生解聚和复聚;合子转移到合点端后,进行有丝分裂形成原胚自由核;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原胚发育属松杉类标准型,为简单多胚类型;原胚发育形成原胚柄,但不形成初生胚柄。受精作用过程中,存在严重授粉不足现象。【结论】基于雌配子游离核、颈卵器和颈细胞数目,颈卵器类型和着生位置,中央细胞及原胚发育等特征综合分析表明,水松属与台湾杉属、水杉属、柳杉属、落羽杉属亲缘关系密切,与杉木属亲缘关系较近。授粉不足可能是水松大量瘪粒种子形成的主要原因。
金培红[3]2018年在《山东莱阳早白垩世植物化石及古生态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白垩纪作为重要的“温室气候”时期,发生了一系列全球性的地质事件。全球环境、气候及植物面貌发生了较大地变化。因此,研究白垩纪的植物化石,对全面了解及认识该时期的陆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莱阳地区位于山东半岛的中心区域,区域内发育一套以湖相为主的地层。根据近年来多门类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和报道,证明莱阳地区存在着一个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早白垩世陆相生态系统。本文系统研究了早白垩世莱阳植物群中的植物大化石和孢粉化石,为分析莱阳地区早白垩世时期的古气候、古生态、古地理和植物地理分区等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此外,本文首次利用该地区松柏类植物化石气孔参数重建了早白垩世的古大气CO_2浓度,对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化石采自早白垩世莱阳组中部钙质页岩中,通过对其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宏观形态特征及表皮微细构造的综合研究,共鉴定植物化石5科10属21种,其中建立了3个新种。并结合相关化石资料、全球板块构造格局以及环境变化,重点对Equisetites、Pararaucaria、Elatides及Ephedra植物化石的古地理及古环境意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通过详细研究,报道了木贼科Equisetites的地上枝,孢子囊穗以及地下根茎化石,并建立了1个新种——Equisetites shandongensis sp.nov.。根据木贼类植物化石形态演化及地质记录,推测Equisetites可能为现今Equisetum进化方向上的过渡类群。Pararaucaria laiyangensis sp.nov.是在莱阳盆地首次发现的掌鳞杉科雌性繁殖器官化石,且当前Pararaucaria雌球果基部保存有一小段具鳞叶型叶片小枝,这一发现为Pararaucaria全植物的重建提供了重要证据。此外,依据Pararaucaria化石记录及地理分布,推测该属可能适应生长于半干旱地区。本文对似枞属枝叶及雌性繁殖器官化石(Elatides laiyangensis、Elatides cf.curvifolia和Elatides sp.)的微观构造和宏观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推测Elatides自晚侏罗世从欧洲经乌拉尔山脉传入中国新疆后,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最终传播至中国最北部省份黑龙江;同时由于早侏罗世古昆仑-古秦岭山脉这一天然屏障的阻碍,使得该属自早白垩世才从中国北方,经由山东传播至中国南方。Ephedra shandongensis sp.nov.也是Ephedra在山东地区的首次发现,并根据可靠的化石记录以及分子生物学证据,推测Ephedra的起源时间不晚于早白垩世Barremian。选取了对古大气CO_2浓度有良好指示意义的3种化石植物Brachyphyllum、Pagiophyllum及Cupressinocladus,利用光合气体交换模型以及气孔比率法,对莱阳早白垩世早期的古大气CO_2浓度范围进行了定量恢复。结果表明研究区早白垩世早期的CO_2浓度范围为529–1252 ppmv。同时与前人利用其它方法或指标恢复得到的CO_2浓度值进行了对比,当前结果在各指标恢复的误差范围之内,进一步说明利用光合气体交换模型来恢复中生代古大气CO_2浓度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根据该区域内早白垩世(Hauterivian–Barremian)相对较低的古大气CO_2浓度,表明早白垩世早期研究区内气候存在变冷趋势,并可能预示着陆生植物对Weissert大洋缺氧事件(Weissert OAE)存在一定的响应。最后利用莱阳组植物大化石及孢粉组合特征,并结合与我国同时期植物群展开的聚类分析及对比研究,对研究区早白垩世早期的古植被面貌进行了重建,结果表明莱阳植物群主要以松柏类为主,苏铁类、楔叶纲、真蕨纲和种子蕨纲次之,银杏类和麻黄类占少量。其总体面貌与中国早白垩世过渡植物区系一致,兼有南、北方植物区植物群特点,且更接近于南方植物区。推测研究区整体处于干燥的亚热带气候,而局部地区较为湿润。
张泉, 胡玉熹, 林金星[4]2001年在《北美香柏雌球果的发育》文中研究指明用扫描电镜 (SEM)观察了北美香柏Thujaoccidentalis雌球果的发育过程。在北京 ,北美香柏的雌球果是在八月初由营养芽转变而来 ,雌球果一般有 4~ 6对苞片 ,中间 2~ 3对可育 ,每一苞片腋部着生两枚胚珠。在可育苞片腋部最先观察到一扁平的隆起 ,并在其上分化出两个胚珠原基 ,接着分化出珠被和珠心 ,最后形成扁平而两侧对称的胚珠。在北美香柏雌球果发育过程中 ,约一半的雌球果在 2~ 3对可育苞片中位于下面的 1~ 2对的腋部产生 3个胚珠原基 ,中间一个较小 ,并在以后的发育中逐渐退化。由此推测北美香柏的雌球果可能是由祖先类群中每一苞片具多于 2个胚珠的雌球果演化而来。在光镜下对雌球果维管系统的观察发现 ,传粉前幼小雌球果的苞片内仅有一束维管束 ,传粉后随着苞片基部的居间生长 ,有 4~ 8束维管束在苞片内形成 ,但是新发育的维管束木质部和韧皮部相对位置与正常叶性器官一致 ,这与在以往报道的柏科植物成熟雌球果的苞片中均有反向维管束的发育不同。北美香柏雌球果早期发育和维管束分析结果支持傅德志和杨亲二提出的解释裸子植物生殖器官形态演化的“苞鳞 种鳞复合体”理论
董重, 陈军林, 杜宝霞, 徐小慧, 何雨栗[5]2013年在《甘肃酒西盆地早白垩世两种Elatides化石微细构造》文中研究表明现已绝灭的古老松柏类植物似纵属Elatides在中生代北半球中高纬度植被组成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甘肃酒西盆地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了Elatides的营养枝和雌球果,并保存有较好的碳膜,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宏观形态和微细特征研究。根据营养枝、叶角质层、花粉、球果、苞鳞和种子的特征,鉴定这些化石为2个种:Elatides harrisii Chow和Elatides curvifolia(Dunker)Nathorst。其中:Elatides har-risii的突出特征是,花粉球形且具乳状小突起、表面光滑无纹饰,侧面观具褶皱;Elatides Curvifolia的显着特点为,着生于苞鳞腹面基部的种鳞先端叁裂,具叁枚胚珠。这些特征与现生杉木Cunninghamia非常相似,推论Elatides与现生Cunninghamia可能具有亲缘关系。通过对Elatides地质历史和地理分布的研究,发现该属的演化方向与中生代大陆漂移的方向具可比性,因而为板块构造学说提供了又一古生物学佐证。
王姿晰[6]2015年在《新疆哈密中侏罗世几种裸子植物繁殖器官微细构造及地质意义》文中认为新疆哈密叁道岭侏罗系保存完好,植物化石丰富。尽管前人曾对该区植物化石进行过研究,但多为宏观形态层面的属种鉴定和形态描述等,而微细构造的分析较少。相对于植物的茎干和叶片等营养器官来说,其繁殖器官被保存的机率很小,繁殖器官作为属种鉴定的重要依据,对探讨其系统发育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该区采获了几种松柏类和银杏类的繁殖器官及其营养叶化石,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中繁殖器官的发现为该区首次报道。当前松柏类化石标本保存有完好的营养枝叶和雌、雄球果。通过对其营养枝叶与繁殖器官的宏观形态特征和微细结构的研究,将其鉴定为似纵属(Elatides),建立了一新种,并命名为Elatides sandaolingensis sp. nov.。叶呈长叁角形或披针形,全缘,叶尖较直,有两条明显的气孔带分布在叶片的远轴面,气孔器轴向不规则。3-5个雄球花簇生于枝顶,花粉囊呈长卵圆形,通常3个簇生在一起,每个花粉囊所包含的花粉粒不少于24个。单个的花粉呈圆形或球形,可见一乳头状小突起和褶皱。雌球果呈长椭圆形,约35个苞鳞复合体螺旋状着生于中轴,苞鳞复合体呈卵圆形,顶部呈长叁角形或菱形。从营养枝叶、雌球果和雄球花的宏观形态和微细结构方面,将其与现生杉科的9个属以及与其相似的属种化石进行对比,发现当前标本与现生杉木属(Cunninghamia)的很多特征非常相似,可推测似纵属与杉木属具有亲缘关系。根据全球范围内的化石记录,似纵属最早出现在瑞典的上叁迭统;在中、晚侏罗世时,其分布范围扩大,到达欧洲的南部、西伯利亚和中国的北方;到了早白垩世该属分布进一步扩大,到达欧洲,东亚及北美的西部。当前标本在新疆哈密西山窑组的发现,为中国发现该属化石最早的地层之一,而在中侏罗世时,中国的塔里木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相连,为该属从西伯利亚板块传入中国提供了一条最近的路径。推测该属很有可能是从欧洲通过乌拉尔山脉进入西伯利亚,经中国的新疆、青海,进而传入中国内地。当前银杏类标本保存为雄球花化石,从宏观形态和微细构造方面,将其鉴定为银杏属(Ginkgo),并与现生银杏属和已报道的银杏类的雄球花进行了比较,将其鉴定为一新种,命名为Ginkgo sandaolingensis sp. nov.。目前对银杏类化石的鉴定和分类,大多依赖于营养器官,而作为更可靠分类依据的繁殖器官,大部分保存不佳,从而限制了对银杏类植物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当前银杏类繁殖器官化石的发现,为研究银杏类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了珍贵的材料。由于侏罗纪的银杏类叶片与现生银杏叶片相差很大,同时又缺乏繁殖器官的证据,部分学者将大部分银杏类叶片归为似银杏属(Ginkgoites);当前雄性繁殖器官化石的发现,对侏罗纪银杏属在新疆哈密的存在提供了重要证据。另外,植物化石的角质层特征可以推测植物的生活环境。当前似纵属化石叶的角质层较薄且平坦,气孔器微下陷,无表皮毛状体等特征,以及似纵属的最近亲缘种杉木属的生存环境和分布范围,可推测该研究区在中侏罗世早期属于温暖潮湿的亚热带气候类型。
戴静, 孙柏年, 董重, 王永栋, 丁素婷[7]2011年在《福建永安下白垩统坂头组Elatides属雌球果化石研究》文中提出对采自福建永安市下白垩统坂头组的似纵属Elatides雌球果化石进行了宏观形态和角质层特征的研究,这些球果均单独保存,较小,果鳞较多,螺旋状紧密排列,顶端收缩呈尖刺状,与Elatides的特征相符。根据球果的形态、果鳞及其球果中轴的特征,将这些球果鉴定为3个种,即永安似纵(新种)Elatides yonganensis Dai et Sun,sp.nov.、弯叶似纵(相似种)Elatidescf.curvifolius及一未定种Elatides sp.。其中重点描述了新种E.yonganensis的形态特征,该球果以中轴呈波状,果鳞顶端较长、较尖,腹面具有锯齿状的膜质小舌,每一果鳞具有大概5枚种子而区别于以前报道的任一已知种。同时对中国的Elatides化石记录进行了收集整理,Elatides属的球果化石在福建永安坂头组的发现表明其分布区可达25°N,丰富了该属植物的化石记录并扩大了其分布范围。
刘鹏[8]2016年在《青岛常见园林树种叶表面结构观察》文中研究表明叶是植物与外界接触的主要器官,植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其叶片形成了与功能相适应的复杂的形态学特征。了解园林植物叶片表面形态,探讨形态结构与生态功能的关系,对于园林树种选择与配置和园林生态功能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岛常见的的64种园林植物为试验材料,应用体视镜和扫描电镜对叶片表面(包括角质层特点、气孔器类型和特点、表皮细胞形态、非腺毛和腺毛的类型及特点)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并揭示叶片表面形态与其生态功能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松科6种植物叶的立体形态不尽相同,除日本五针松和华山松叁个面中只有两个面有气孔带,其他植物各面均有气孔带。气孔均呈直线型排列,气孔器为椭圆形,黑松和雪松的副卫细胞平行于叶表面,其他植物副卫细胞明显突起。此外,华山松和日本五针松的叶表面超微结构较为相似,但华山松双列排布的气孔器大部分为相间排列,而日本五针松大部分为相对排列。2.柏科5种植物中,圆柏刺叶仅近轴面有气孔分布,其他植物叶片两面均有气孔分布。远轴面的气孔分布于两鳞形叶交界处。在所观察的样品中,只有翠蓝柏的气孔呈条带形排列,洒金千头柏的远轴面的气孔分布范围大于龙柏和圆柏。5种柏科植物的气孔形态特征相似,多个副卫细胞明显隆起于叶表面,保卫细胞下陷。气孔长轴与叶中脉或与其周围长条形的表皮细胞走向平行。3.常绿阔叶植物21个树种的气孔特征差异较大,有的稍稍拱起、有的稍稍内陷或平行于叶表面;有两种气孔类型——无规则型和平列型;气孔器形状为椭圆形、近圆形、矩圆形或铜钱形;不同植物的气孔长度和密度差异显着。常绿树种表皮细胞由于角质层较厚,大多数植物观察不到表皮细胞形态或细胞间界限不清晰。有叁种植物有腺毛分布,女贞和日本女贞为盾状腺毛,杜鹃为棒状腺毛。广玉兰等4种植物叶表面有不同类型的线状非腺毛分布,其他大部分植物叶表面未观察到腺毛和非腺毛分布。4.落叶阔叶植物32个树种中,植物气孔类型均为无规则型;绝大部分树种的气孔只分布于叶片远轴面;气孔器形状为椭圆形或近圆形;绝大部分植物的气孔器与叶表皮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月季的气孔长度显着高于其它植物,其他植物的气孔长度均在5-15μm之间;朴树的气孔密度显着高于其他植物。合欢和玉兰的远轴面表皮细胞明显突起呈近球体或椭球体。除悬铃木为树状分枝毛,梧桐为星状非腺毛,其他非腺毛为线状毛;紫丁香等的腺毛为盾状或头状腺毛;黄栌和榉树为棒状腺毛。5.关于叶片表面形态与其生态适应性的关系,松科和柏科植物保卫细胞下陷并且柏科植物气孔主要分布于叶片近轴面和远轴面的两鳞形叶交界处,这种分布有效的抑制了叶内的蒸腾,提高了抗旱性。整体上,落叶阔叶树种的气孔密度大于常绿阔叶树种,较大的气孔密度有利于植物水分的调节。绝大部分阔叶树种的气孔分布于叶片远轴面,这种分布样式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提高其抗旱性。常绿植物的角质层较厚,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旱性、抗寒性和抗病性。叶表面较粗糙,密被表皮毛也可以提高植物的滞尘能力。某些植物腺毛的分泌物可以提高植物抗病性。
杨永[9]2002年在《中国麻黄属植物的分类—兼论麻黄属的演化》文中研究表明根据中国麻黄属植物分类及麻黄属起源和演化研究中存在的争论,本论文主要进行了分类学、形态学、微形态学、解剖学、形态发生学、孢粉学、古植物学、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1、分类学 从性状变异式样的分析入手,结合标本馆工作和野外调查,确认了中国麻黄属植物共有13个种;合并了丽江麻黄(Ephedra likiangensis)、雌雄麻黄(E.fedtschenkoae);澄清了前人在细子麻黄(E.regeliana)、灰麻黄(E.glauca)、草麻黄(E.sinica)和双穗麻黄(E.distachya)等种类鉴定中混乱的问题,并描述了一个新种——日土麻黄(Ephedra rituensis Y.Yang,D.Z.Fu et G.Zhu)。 2、形态学 提供了中国麻黄属种类的标本(包括模式标本)照片资料及中国麻黄属植物的雌球花和雄球花的照片资料,为麻黄属分类和系统学研究提供了证据。 3、微形态学 首次报道了中国麻黄属植物的种子表面微形态特征,聚合囊表面纹饰、小枝表面特征。 种子表面特征可分为4种类型。类型Ⅰ:种子表面平滑,包括: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双穗麻黄、细子麻黄等;类型Ⅱ:种子表面具疣状突起,仅发现木贼麻黄(E.equisetina)一种;类型Ⅲ:种子表面具横向片层状突起,仅有斑子麻黄(E.rhytidosperma)一种;类型Ⅳ:种子表面具纵条纹,包括喜马拉雅特有的3个大种子的种类,即矮麻黄(E.minuta)、山岭麻黄(E.gerardiana)和藏麻黄(E.saxatilis)。 对小枝表面扫描电镜下的微形态构造的研究并没有发现前人报道的毛状体特征,而只有一些疣状角质突起和有变异的气孔,同时注意到,麻黄属植物的小枝表面特征受到生境、发育阶段的影响。 麻黄属聚合囊顶孔开口处具脑波状纹饰,而聚合囊表面纹饰具二级纹饰。麻黄属聚合囊表面纹饰非常独特,为该属在地层中雄性生殖构造的发现提供了可参考的性状。 4、孢粉学 补充了麻黄属中非常特化的种——斑子麻黄的孢粉资料,同时也对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中麻黄、细子麻黄和木贼麻黄的孢粉重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斑子麻黄的花粉形态也非常特殊,其纵肋数目5条左右,纵肋波状扭曲,肋间沟槽内透明线发达且分枝。膜果麻黄的花粉与前人描述的一致,但是,中麻黄、细子麻黄和木贼麻黄的花粉形态可能受到发育的影响而与前人报道中描述的有些差异。讨论了麻黄属4种花粉类型的演化趋势。 5、形态发生学 对麻黄属雌球花叁种代表类型的个体发育研究表明,叁胚珠球花发育早期球花主轴的顶芽发育,双胚珠球花的顶芽没有发育,而在单胚珠球花中,雌性生殖单位直接占据顶芽的位置发育。这叁种类型也代表了麻黄属球花演化的叁个阶段,叁胚珠球花代表麻黄属雌球花的原始式样,而单胚珠雌球花则为麻黄属雌球花最为特化的式样。总之,麻黄属雌球花有简化的趋势,伴随着这种趋势,雌球 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麻黄属植物的分类——兼论麻黄属的演化花苞片数目减少、种子数目减少、种子体积增大、表面复杂度增加。 6、解剖学 对斑子麻黄种子表面微构造的形态发生及解剖研究表明,斑子麻黄雌性生殖单位发育早期,其表面为平滑型,因此,突起为次生的。这些突起是由雌性生殖单位外盖被表皮细胞的外壁向外突出形成,这种突出生长常常在相邻细胞之间同时发生,因此,出现片层状构造。石蜡切片显示,这些突起在发育早期有完整的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但在种于发育晚期和成熟后,这些外壁突起的细胞成为空腔隙,本文对这种构造的生态学意义进行了分析。 7、古植物学 本文描述了早白圣麻黄科的2个大化石种。 古斑于麻黄(Ephedra a比haeo吻ti咖批e仰a Y Yng,B.Y Geng et D.L.Dilcher et Z.D.Chen)发现于辽西义县组尖山沟层,时代为早白圣的芭雷姆期。该种的雌球花具2对苞片、l或2枚种子、珠孔管短直或顶部稍弯、种子表面具横列片层状纹饰等特征而与现存的斑于麻黄特征最为相近。二者之间如此多的相似之处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它们曾经有过共同祖先。因此,该种应归属于麻黄\属的肉苞组。古斑子麻黄雌球花特征的稳定性同时也表明,在麻黄属中也存在所谓的“形态演化停滞现象(morphological stasis丫’,而这种现象也是首次在买麻藤类植物中报道。 星学异麻黄U xingXueii J.R.Tao et Y Yng)产于吉林大拉子组,时代属早白圣的阿普特期——阿尔布期。该种雌球花具2对苞片、2枚种子,种子长椭圆形且具短的珠孔管与现存麻黄科植物最为相近,但是,其分枝式样与麻黄属不同,因此,本文在麻黄科中建立了一新属新种。此外,麻黄科植物常被看作是干旱区植被的代表,但是,对星学异麻黄当时所处的环境研究发现,大拉子组当时具有较明显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植被性质,因此,星学异麻黄即使需要干旱的条件,可能也只是局部小生境的条件。 8、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本文首次对麻黄属植物生存环境中的水热条件进行了调查。从所选择的8个分布点来看,除了拉萨外,在麻黄属生殖生
张兴娟[10]2009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构建的行动研究》文中提出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高等师范院校的实验学习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生命科学素养的养成,而且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利于师范生素质的养成。但是,在高等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的评价研究中,对高等师范院校实验学习评价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我们以高等教育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和高等师范教育对优秀教师的要求以及多元学习评价理论等为指导,以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为平台,尝试构建多元的、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改革的、具有高等师范院校特色的学习评价体系。本文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讨,明确了高等教育下人才应具有的素质和优秀教师应具有的素质:梳理了学生在植物学实验中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能力;澄清了评价的误区;概括了国内外学习评价的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了行动研究的模式和步骤。这些理论的准备为课题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本文还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了学校和学院对植物学教学的要求以及植物学实验学习评价的现状和需求。植物组教师对教学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造诣,原有的评价体系已经包括了绘图等终结性评价和实验操作等过程性评价,这是课题开展的基础。但是,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稍显单一,缺少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便于师生使用的评价体系。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以学习植物学课程的2006级和2007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构建植物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研究。通过两年研究,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植物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手册(学生版)”和“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手册(教师版)”,评价内容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个性评价等多个方面;评价方法包括自评和互评等。这些都体现了多元学习评价的精神和要求。评价并不是给学生划分等级,而是要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有效信息,使教师和学生在评价中有所收获和发展。所以,本文还重点分析了学生的自评,根据自评情况梳理出实验难点,解析之后反馈给学生,供其复习之用;将学生对实验和评价的建议整理出来反馈给教师,供其优化教学之用。针对师范院校的特色,本文还设计了锻炼学生师范能力,体现师范特色的活动和评价,如校园认植物中的角色转换及评价、期中考试时的角色体验及评价等。当然,师范生素质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师范素养的养成。对这些无法用具体评价体现的东西,我们也对学生进行了适当引导,引导学生不仅学习知识,还注意观察和思考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学生和专家对本文所构建的评价体系都持肯定态度,认为本研究视野开阔,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等基本体现了多元学习评价的要求;基本实现了“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评促研”和“以评促改”的评价目标;评价以“为教与学服务”为原则,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融为一体,在不影响教与学的前提下,为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提供了有效信息,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通过设计组织方案和进行PPT交流等活动,体现了高等师范院校学习评价的特色,可以为我院生命科学其他学科和其他高等师范院校的实验评价提供借鉴。本研究自评分数不计入总分,注重“对反馈的反馈”,有一定创新。但是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怎样克服课时紧张的困难,使评价更有效等。
参考文献:
[1]. 柏科植物雌球果发育的研究[D]. 张泉.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001
[2]. 极度濒危植物水松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发育及胚形成[J]. 徐刚标, 刘雄盛, 梁文斌. 林业科学. 2015
[3]. 山东莱阳早白垩世植物化石及古生态特征[D]. 金培红. 兰州大学. 2018
[4]. 北美香柏雌球果的发育[J]. 张泉, 胡玉熹, 林金星. 植物分类学报. 2001
[5]. 甘肃酒西盆地早白垩世两种Elatides化石微细构造[J]. 董重, 陈军林, 杜宝霞, 徐小慧, 何雨栗.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6]. 新疆哈密中侏罗世几种裸子植物繁殖器官微细构造及地质意义[D]. 王姿晰. 兰州大学. 2015
[7]. 福建永安下白垩统坂头组Elatides属雌球果化石研究[J]. 戴静, 孙柏年, 董重, 王永栋, 丁素婷. 地学前缘. 2011
[8]. 青岛常见园林树种叶表面结构观察[D]. 刘鹏. 青岛农业大学. 2016
[9]. 中国麻黄属植物的分类—兼论麻黄属的演化[D]. 杨永.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2002
[10]. 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构建的行动研究[D]. 张兴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