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谢新喜

浅析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谢新喜

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164300

【摘 要】目的:探討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3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3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变化、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各项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5%,较对照组的79.03%明显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1、SOD、MDA、NT-proBNP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临床效果,能切实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发挥脑保护作用,从而改善神经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各项细胞因子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utylphthalide Soft Capsule and Edarav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 124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in neur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6 to April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Both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symptomatic support treatment.On this basi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edaravone injection intravenously 30 mg/time,twice a day.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butylphthalide soft capsule 0.2 g/time,3 times a da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Effectiveness,hemodynamic changes,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changes,changes in the levels of various cytokines.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55%,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79.03%,P < 0.05).After treatment,the whole blood high shear viscosity,whole blood low shear viscosity,plasma viscosity,fibrinogen and hematocri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IHS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ADL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P < 0.05),and TNF-a,IL-1,SOD,MDA and NT-proBN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P < 0.05).Conclusion Butylphthalide soft capsule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in treating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erebral hemodynamics,play a protective role in the brain,and thus improve neurological function.It has a posit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Butylphthalide soft capsules;Edaravone;Degree of neurological impairment;Cytokines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是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损伤性疾病,有很高的致残、致死率,约75%的患者存活后均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本病的病理基础是脑缺血,继发引起脑水肿、脑细胞损伤和神经元死亡[1]。因此,早期应用药物恢复缺血半暗带的血液供应,同时给予脑保护剂,是临床治疗本病的关键。目前,溶栓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对于错过溶栓时机的患者,神经保护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式。依达拉奉为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丁苯酞可作用于脑缺血的多个病理环节[2]。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男35例,女27例,年龄49~74岁,平均(63.4±5.7)岁,发病时间11~36 h;对照组62例,男35例,女27例,年龄46~77岁,平均(64.6±6.1)岁,发病时间9~42 h;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发病在48 h以内,有明确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在6~25分;排除有严重意识障碍、有出血性倾向、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全身感染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吸氧、服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控制血压、血糖,根据颅内压情况酌情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并给予改善微循环、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92)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0.2 g/次,3次/d。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3]。

1.3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NIHSS评分减分率评定疗效。痊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NIHSS评分减少超过90%,未遗留病残,完全恢复正常生活;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NIHSS评分减少46%~89%,遗留病残1~3级,基本恢复正常生活;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NIHSS评分减少18%~45%,遗留明显病残,部分恢复生活自理;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NIHSS评分减少低于18%,遗留严重病残或病情加重[4]。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4 观察指标

①治疗后复查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评价脑循环改善情况,内容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血液黏度采用毛细管粘度测量法,纤维蛋白原采用ELISA法测定,血细胞比容采用离心法测定。②分别评估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采用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生活能力改善情况;③记录各项细胞因子变化,包括TNF-α、IL-1、SOD、MDA、NT-proBNP,TNF-α、IL-1评价全身炎症状况,采用ELISA法测定;SOD、MDA评价体内自由基水平,采用比色法测定;NT-proBNP评价病情严重程度,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

1.5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9.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5%,较对照组的79.03%明显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1、SOD、MDA、NT-proBNP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ACI发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涉及多个病理生理过程,脑局部血流中断,造成脑组织急性缺血缺氧,脑细胞能量供给障碍,细胞膜去极化,使得缺血中心的脑细胞迅速坏死,缺血损伤进一步累及周围缺血半暗带,兴奋性氨基递质激活并大量释放,细胞内钙超载,生成大量氧自由基,造成炎症反应激活,线粒体功能障碍,最终导致缺血半暗带迟发性损害[5]。因此,在急性缺血期,缺血半暗帶仍有部分血液循环存在,尚有大量神经元存活,如果在这时积极恢复缺血区血液供应,改善脑代谢,可以挽救缺血半暗带的神经元,促进其功能恢复[6]。因此,ACI治疗的关键在于抓住治疗时间窗,积极促进血管再通,抢救缺血半暗带[7]。

但临床实际救治过程中,大多数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窗或有溶栓禁忌证等,导致能够溶栓治疗的患者较少。而常规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恢复血供、逆转神经功能疗效有限,临床更多的是用于防止病情进展[8]。近年来,临床倾向于认为自由基与脑缺血损伤有密切关联,其可收缩血管、增加血管内凝血,加重神经细胞损伤和脑水肿,进一步加重脑功能障碍。因此,清除自由基、保护神经细胞功能、挽救缺血半暗带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中心[9]。

丁苯酞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抗脑缺血药物,其对改善微循环有显著疗效,通过增快微循环血流速度,扩张微血管,保护线粒体功能,改善有氧呼吸链功能,促进能量代谢,提高脑细胞能量,从而改善缺血半暗带的微循环状态,减轻脑水肿,增强抗氧化抗炎作用,减少各种细胞因子对神经元的损害,保护和修复神经功能[10]。同时,其可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减轻炎症反应,解除血管痉挛,缩小缺血半暗带面积,抑制神经元迟发性死亡,减轻神经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保护神经细胞功能[11-12]。

依达拉奉为强效自由基清除剂,抗氧化作用力强,其通经脉滴注能够迅速透过血脑屏障,抑制氧自由基对血管内皮细胞及脑组织的损伤,降低氧化损伤导致的脑血管痉挛和血流量下降,从而增加脑血流供应,增强缺血半暗带血液循环,阻止缺血半暗带病情进展[13]。其作用机制为,第一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引发的炎症反应,同时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14];第二抑制血清TNF-α和IL-1水平,减少炎性因子对血管内皮和神经细胞的损害[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55%,较对照组的79.03%明显上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能显著改善缺血半暗带血液供应,增加脑血流动力,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改善。

现代病理生理研究表明,ACI中多种细胞因子大量释放,相互作用,相互诱生,生成大量氧自由基,形成严重炎症反应,对机体免疫调节机制产生破坏,对病情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16-17]。因此检测TNF-α和IL-1水平,可有效反应机体炎症程度,检测SOD和MDA可反应氧自由基的清除情况,而检测NT-proBNP能够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为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判定提供有力依据[18-20]。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1、SOD、MDA、NT-proBNP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炎症及氧自由基有明显抑制作用,改善病情效果良好[21-24]。

综上所述,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效果好,有助于减轻遗留病残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良玉,刘建军,王崇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4):20-22.

[2] 孙敬玉,郭子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7):169-170.

[3] 赵月霞,杨笑,庞耀斌,等.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3):326-328.

[4] 曾育芳.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4):84-85.

[5] 仲婷,冒文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新疆医学,2012,42(8):68-69.

[6] 李国锋.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2):150-151.

[7] 焦洋,王君,曾文斌.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108-109.

[8] 李育英,陳英道,张岐平,等.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临床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2):86-90.

[9] 刘运平,王慧娟,曹妍,等.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及安全性评价[J].河北医药,2015,37(22):3411-3414.

[10] 胡登科,张晓敏,钟莲梅,等.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3):6-8.

[11] 姚涛,胡丹,湛彦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早期急性脑梗死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一氧化氮和超氧化物歧化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7,12(2):111-113.

[12] 陈庆友,张艳蕉,于熙莹.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6):1453-1455.

[13] 吴锦英,李欣明,冯兵,等.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TNF-α、IL-1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5):621-623.

[14] 陈小飞,王建红,王天栋,等.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0):1209.

[15] 梁跃雄,常大川,曹丽,等.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脑梗死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 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8):77-80.

[16] 程冉冉,李焰,周燕,等.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OD、MDA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1):2974-2975.

[17] 程冉冉,刘凤丽,左慧敏,等.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 S-100β的影响及疗效评定[J].实用老年医学,2016,30(2):118-120.

[18] 陆云南,马涛,许虹.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6):121-123.

[19] 朱远群,谭双全,阮海林.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广东医学,2010,31(12):1607-1609.

[20] 李蒙,张维雄.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3):461-462.

[21] 刘仕翔.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5,19(26):137-138.

[22] 王义振,彭瑞.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6):136-137.

[23] 李滢滢.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62-64.

[24] 彭祥来.急性脑梗死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8):125-127.

论文作者:谢新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8月上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8

标签:;  ;  ;  ;  ;  ;  ;  ;  

浅析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谢新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