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128例临床分析论文_赵永芳

(上海市奉贤区古华医院 上海 奉贤 201499)

【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两年(2014.12-2016.11)在我院传染科接受治疗的128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对每位患者所采取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至行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观察组与行单一药物恩替卡韦治疗的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组同对照各组间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无论在治疗后患者白蛋白、表面抗原滴度方面,还是在HBV DNA阴转率方面,行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行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疗法不仅临床阴转率高,安全性佳,值得推广。

【关键词】 恩替卡韦;核苷(酸)类似物;阿德福韦酯;乙型肝炎肝硬化;阴转率;失代偿期

【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6-0114-02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不断复制所引发的一种疾病。肝硬化在临床上分为两期及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时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检查肝功能时显示正常,当肝功能出现异常并且患者有明显临床症状时则进入了失代偿期。如果得不到及时抗病毒治疗,则会严重损伤患者肝脏,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腹水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危机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文主要针对失代偿期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核苷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的疗效,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8例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我院传染科接受治疗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男女各有78例、5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用药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至对照、观察两组。其中,观察组男女各有40例、24例,年龄29~65岁,平均(43.8±4.4)岁;对照组男、女各有38例、26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为(43.5±4.6)岁。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乏力、下肢浮肿、腹胀、贫血以及消瘦等临床症状。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临床症状、失代偿期病情程度等一般信息,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64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药物治疗。其中,阿德福韦酯取自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为H20050651阿德福韦酯片进行口服治疗,10mg/次,1次/d;而恩替卡韦则选择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恩替卡韦片(国药准字H20052237)进行口服治疗,初始剂量0.5mg/次,1次/d,可根据患者病情程度酌量加减。

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恩替卡韦片进行治疗,所有药物产地、批号及用法用量同观察组。

两组均进行为期48周的治疗,对比分析不同用药方案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差异。

1.3 观察指标

对不同用药方案下两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表面抗原滴度、耐药情况、HBV DNA阴转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分析。其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不同用药方案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对比分析观察组、对照两组临床效果差异,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后患者白蛋白、表面抗原滴度及阴转率差异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经药物治疗后期白蛋白、表面抗原滴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同时,HBV DNA阴转率方面,观察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2 耐药性及不良反应差异

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用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耐药性情况,P>0.05,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核苷酸类似物可有效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DNA进行复制的一种药物,自身具有很强的抗病毒效果。至今为止,在临床上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常选用单一的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治疗,但是其临床疗效不佳,不能很好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复制。根据有关报道显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给予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对其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复制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患者的肝功能有很好的修复作用[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给予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及表面抗原滴度均显著少于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这说明了相对于选用单一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应用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对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来说可明显降低患者住院的次数,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DNA的转阴率远高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了给予失代偿期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对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复制非常有效,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疗效[3]。

综上所述,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给予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有明显抑制的作用,对患者肝功能修复非常有利,治疗安全性较高,可推广至广大乙型肝炎患者中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春辉,韩兰秀,万美容,等.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自体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5,29(2):100-102.

[2]胡沛,赵钢德,李海,等.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核苷类抗病毒治疗的长期疗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4,22(11):806-811.

[3]李淑萍.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0):119.

论文作者:赵永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  ;  ;  ;  ;  ;  ;  ;  

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128例临床分析论文_赵永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