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与环境保护初探论文_蒋钦柱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与环境保护初探论文_蒋钦柱

桂林市青狮潭水库灌区管理站 广西桂林 541000

摘要:最为国家能源之一的水利水电工程,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应该加大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进度,但是工程在建设中,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来调解环境与水利工程之间存在的问题,期望达到零污染的状态,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环境保护

引言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数量不断增多,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必须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实现建设项目转型升级,朝向精细化、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改造,所以必须要加强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环境保护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明确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解决对策。

1概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的提升,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目前我国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问题不断的凸显,国家对资源的利用越来越重视。而水利水电资源作为目前最重要的生产资源之一,在推进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水力水电工程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近些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得到了很迅猛的发展,水力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断的优化水力水电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方式,在保证工程实施的效率的同时,不断提升工程质量,做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统筹兼顾。虽然,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各项新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据此,本文结合当前水力水电工程的新技术的应用,分析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的措施,以期能够为企业的施工过程提供实践指导,提升施工效率,保护环境。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新技术

2.1GPS定位系统以及科学数据库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数据化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通过运用GPS定位技术能够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获得各项精准数据。通过科学数据库能够针对GPS定位技术获取的关键信息进行统筹规划,加强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利用GPS定位技术和科学数据库技术的整合,能够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建立三维数据地理模型,并且将地形、地貌等相关的内容实现立体化展现,而且还可以直接将施工的过程进行动态显示,既可以保证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也可以实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动态化的解决,保证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2.2AutoCAD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与常规的建筑工程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尤其是在数据运算方面格外复杂。若仅仅通过常规的手工运算,不仅会导致工作量上涨,且运算的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AutoCAD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水利水电工程的运算环节,并能实现对于各类设计图纸的绘制工作,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工作的工作强度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2.3大体积混凝土技术

大多数的水利水电工程具备蓄水能力,这意味着水利水电工程需要承担大量的水压,工程的各个构建需要承担一定的重力。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使用无疑能够满足承重的需求,直接提高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承载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使用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时候,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控制施工流程,并通过对于施工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对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此外,施工单位需要重点关注混凝土的温度,并通过一些特定的方式实现对于混凝土温度的有效控制。

2.4新材料与新设备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新技术的应用中,也同样伴随着一些新材料以及新设备的应用。材料的使用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并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材料的应用过程中,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保障混凝土施工性能的全面性,同时也要进行多方面的鉴定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建筑的性能。可以通过加入添加剂的方式改变建筑物的性能。新设备的应用对于工程的质量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为了可以充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要合理降低企业自身经济成本的消耗,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新设备的合理使用不但可以起到塑造企业形象的作用,也可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3水利水电工程中环境保护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实施中会影响到周围环境,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施工中会提高地下水位,甚至导致土地盐碱化和沼泽化,若水位下降,则水上交通工程在行驶中很容易造成搁浅,严重阻碍到船舶的运行;二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经常会使用到混凝土材料,此种材料在搅拌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粉尘和气体,同时施工单位为了在施工时方便开挖,也常常会使用爆破技术,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三是水利水利工程的施工很大程度上会使周围环境变差,严重的会导致地基变低,从而出现坍塌,此种工程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供给电,但是在发电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水动力来带动发电,因此需要建立需水量大、地域广的地区。施工中一旦破坏了周围环境,则会降低地质面,同时也存在坍塌的风险。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策略

(1)严格按照土地规划进行施工,临时建筑应以便于拆卸且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作为前提,加强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竣工后应及时复耕还田。(2)施工前还要考察好施工附近重点景观建筑,并和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及时沟通,做好对文物的保护工作,如施工过程中对其造成了破坏,应及时上报给相关管理部门,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3)尽量减少施工中有害气体的排放量,采取高效的消烟除尘措施,例如在材料搅拌和石料加工时,要加强对大型的施工车辆、机械的维修和保养,安装针对尾气处理的净化器,对燃油机械也要安装相应的消烟除尘设施,以减少尾气排放和燃料的泄漏。(4)合理分配和调整施工机械,尽量减少机械施工的夜间活动,防止噪声扰民。严格按照国家噪声标准规定,运用有效的降噪方法,在保证施工进度的条件下不打扰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5)规划弃渣步骤,有计划有条理地处理弃渣。避免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对道路造成污染。

结语

随着当前各地区经济发展对于水利工程的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工程建设在保证其基础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应该结合目前新型技术和工艺方法,将其融入到实际施工建设当中去。施工人员也要积极的在施工作业中应用新型的技术方法和施工手段,合理应对出现的新问题,降低工程施工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不仅要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还要加强的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可因为施工建设而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应保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拥军,刘明,丁善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J].科技与企业,2017(14):203-204.

[2]朱端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J].科技资讯,2017,12(21):39-39.

[3]庄伟,鄢旭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探析[J].科技风,2018(10):142.

[4]周拥军,刘明,丁善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J].科技与企业,2017(14):203-204.

论文作者:蒋钦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与环境保护初探论文_蒋钦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