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建筑结构设计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基础形式选择和精细化设计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
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数量大,工程造价控制涉及项目的各个阶段,如何把工程中各项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首要目标。的工程造价目标控制必须相互补充、相互制约,使前阶段控制后阶段,后阶段反过来补充前阶段的不足,共同达到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目标系统。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工程造价控制
建筑结构设计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重要部分,是对工程项目进行总体、全面规划和具体实施意图的详细描述过程,是使技术与经济等关键性环节相结合的重要手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阶段。
一、建筑结构设计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
工程造价控制在设计阶段,其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对各项使用资金控制的有力手段。限额设计并不是一味考虑节约投资,也不是简单地将投资打个折,而是尊重科学、实际、实事求是精细设计来保证设计成果的科学性。即需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控制初步设计,再按批准的初步设计的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最后将其分至各专业的概算,一步一环的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资金最优的配制。
2、推行设计监理制
可试推行设计监理制,让专业的第三方咨询机构参与到工程设计中来,对设计各阶段各专业所有设计造价控制、质量进行参与和监督。通过第三方监理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为设计质量和造价控制在限额范围内多提供一道保障,实线建筑造价与功能的均衡,同时促进设计管理。
3、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的最大阶段,是以施工图预算或建安工程承包合同价为目标,控制建安工程造价。这个阶段节约的余地不大,但存在很大浪费的可能性,因此对此阶段工程的控制要给予足够重视。如加强对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严格审批设计变更,严格把关工程现场签证。
4、推广标准化设计
设计标准化来源于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是工程建设必须遵循的科学依据,是国家重要的设计规范,是进行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的重要依据。这里指的设计标准化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国家和地方性标准化设计规范和图集的执行,一个是在同一个工程中构件、部件或构造做法上的尽量统一。工程设计标准化,可以缩短设计周期、促进提高设计质量、提升工程材料的统一配料率、保证施工质量,有效地的降低工程造价[1]。
二、建筑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
工程造价控制是建设单位最为关心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实践证明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造价的影响程度有相当大的差别,而在所有影响工程造价因素中,建筑结构设计是影响整个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之一。以下从建筑结构设计几个方面对工程造价控制影响进行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结构体系
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不同的结构体系有不同的适用范围。选择不同的结构体系,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变化。剪力墙结构刚度大、但自重较大;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良好、但其水平位移相对较大、整体的侧向刚度相对较小;框架剪力墙结构刚度较大、抗震性较发、布置灵活;筒体结构抗侧力刚度和强度较好。因此,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不能一味的追求某一方面的优点,而需针对实际的工程和工程造价选择不同的结构体系。
2、结构布置
(1)结构平面布置:根据规范规定,结构设计时,平面布置上应尽量减少短肢墙的数量,从而可以减少构造钢筋的用量,进而减少造价。剪力墙结构的住宅在平面布置上要尽可能减少转角处开窗,保留其处的剪力墙,达到控制整个建筑物的扭转。
(2)结构竖向布置:通过合理设计并布置竖向抗侧力构件,使其位置靠近或接近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这样可以减少结构的扭转效应,从而减少用钢量,降低成本。在结构设计时,结合考虑梁、板、柱、墙的受力位置,使其受力适当、传力合理,达到使楼面荷载的传递路径最佳,从而可以避免出现多级次梁传力不明确。对于板上有隔墙的情况,尽量使隔墙的荷载转化为楼面的均匀荷载或采用在板底附加钢筋的办法,而不需要设置梁,减少造价[2]。
3、结构材料
在满足结构设计相关规范的前提下,选择等级高的钢筋和混凝土方案,可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比如在一些大跨度无梁板设计中,以前常规做法是采用φ8-φ12 HPB300级钢筋。现在的做法是采用直径φ8-φ10 HRB400级钢筋,可减少30%的钢筋用量。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于一般住宅项目楼板的配筋是根据最小配筋率控制的。采用C30混凝土和C40混凝土相比:前者节约19.5%(HRB335钢)和6.88%(HRB400钢)。同时通过减少混凝土设计强度,可以有效地减少对墙体和楼板裂缝,尤其是地下室墙,减少维修费用后和由此产生的各种矛盾。
4、基础形式选择
建筑基础形式不仅影响到建筑物的直接工程造价,而且还对基坑维护以及施工周期有影响。目前基础形式主要有独立基础、筏板基础、桩基础、复合地基这几种。独立基础成本最低,但沉降量不易控制。如当基础层土较好时,可以采用沉降控制复合桩基,避免采用纯工程桩,减少工程造价。
5、精细化设计
在结构设计方案确定后,精细化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环节。建筑结构设计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荷载后合理取值,防止无谓的荷载放大,导致构件截面、配筋或基础的加火而增加造价:恰当确定墙、柱的截面尺寸,墙、柱按压弯构件设计计算,其实际配筋量按照计算和构造相关规范要求设计,使得柱子的截面尺寸和配筋达到设计要求,不但能满足室内空间的使用,还会减少基础尺寸和造价。
三、结论
开展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控制之间的关系分析,可以获得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结构设计方法。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提高,才能相应地减少工程造价,同样,只有具有工程造价良好的意识,才能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优化比选。
参考文献
[1]蒋根谋.基于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控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8,第29卷第4期;468-472.
[2]沈蒲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张阳1, 丁爽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2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阶段论文; 造价论文; 基础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