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智慧方略
钟春林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罗定 527200)
摘 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细化具体化。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最美好的社会,是人类的最终追求,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处于真正的审美生活状态。人类社会最终必将走向共产主义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信仰的真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大公无私的的担当,也是推动人类共同进步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智慧方略。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产主义社会;方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细化具体化,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必不可少的步骤和方略。
一
2015年9月28日,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他说:“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习近平主席强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2]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和地区形势,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3]习近平主席强调:“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4]
肖恩(D.A.Schon)在对上述技术理性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专业实践所面临的问题是复杂的、不确定的、多变的、独特的、并呈现出价值冲突。[3]因此,如杜威所说,教学工作不是教师去实施一系列逻辑化、理性的操作程序。相反,教学是一种反思活动,教师需要进行直觉判断,有情感投入,而这些是无法简单地打包给教师使用的。[4]现代学习理论也提出,教学不是简单地使用教材,而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缜密判断。例如,课堂中哪些学生在学习?他们是如何学习的?哪些学习活动能够支持他们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差距是什么?哪些教学策略能够确保学生获得共同的进步?等等。[5]因此,教学不是机械的,是反思的、探究性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专门用一章讲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报告中6处出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词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胸怀宽广,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全人类的幸福装在心中!“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5]“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6]
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十分丰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十分丰富的物质财富,为审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产力越发达,人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多;从事审美活动的时间越多,物质财富越丰富,人对物质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对精神的需求越强烈,审美的追求越高。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是从事审美活动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说过,“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9]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高度现代化、机械化、智能化,甚至有智能机器人来工作,因此,人的工作时间很短很短,可能一个人工作一天的时间,就可以满足成千上万人一年的消费需求。因此,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10]劳动已经不再是谋生的手段,不再是被迫的,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了快乐有趣的事情,甚至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就像吃饭穿衣和呼吸新鲜空气一样,是人生活必不可少的活动了。
二
例如,虽然我们国家的经济还不是十分发达,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已经提高了很多,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有一部分退休人员的生活,已经是部分地体现了共产主义社会生活状态了。从某种意义上说,退休,就是走向审美的生活状态。现在的退休人员(如高校的退休教授,退休的高级干部),有很多已经过上了令人羡慕的审美生活。首先,他们有坚实的经济基础。这部分人,一方面有工作时的积蓄,一方面退休工资(养老金)比较高,而且房子车子都已经有了,儿女也已经成家立业,不需要支持,所以他们的钱足够用,足够花。其次,他们有足够的自由时间。退休后,不需要做固定的工作,很可能也不需要照看孙辈,时间自由支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再次,在精神观念上,退休人员一般都不会太过争强好胜,会把名利看得比较淡,因此可以很轻松地去生活,真正追求生活质量,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很多退休人员可以想干嘛干嘛,可以好好锻炼身体,可以想走就走地去旅行,可以去钓鱼,可以去养花种菜,可以去打牌下棋,可以去唱歌跳舞,可以画画绣花,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文学创作,也可以搞自己喜欢的某项研究……不管是做什么,都不是为了名和利,纯粹是由于个人喜好而为,是没有强迫没有无奈的所为,是自由的选择,是乐意而为,对于他们来说,工作就是玩乐,玩乐就是工作,生活就是一种享受,这就是一种审美的生活状态。
“中国倡导并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世界梦联结起来,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深刻的世界意义,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共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必不可少的步骤和高智慧方略。
共产主义社会不仅是按需分配,而且是各尽所能,因为那时候人的思想觉悟将是非常高的。我们绝对不必担心有人不劳动不干活,生产力高度发达,工作很短的时间就能满足人的长久的需要,劳动已经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了,还用担心没人愿意工作劳动吗?其实,自私的思想观念,犯罪的意识动机,都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才存在的,在阶级社会才存在的。“在氏族制度内部,权利和义务之间还没有任何差别;参加公共事务,实行血族复仇或为此接受赎罪,究竟是权利还是义务这种问题,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不存在的;在印第安人看来,这种问题正如吃饭、睡觉、打猎究竟是权利还是义务的问题一样荒谬。”[11]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除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根本没有剩余的生活资料,那时,没有权利和义务之分,也没有自私的观念,没有犯罪的动机。同样,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一切生产生活资料都是公有的,由于物质财富足够丰富,不需要把任何东西悄悄占为己有,因此,自私的观念会消失,人的觉悟会非常高,都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共产主义社会,人将成为真正的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自由的人,成为审美的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将消失。劳动者都具有高度的科学知识和广泛的专业知识,在体力、智力等方面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为工作时间大大缩短,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人可以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绝对的分工已经不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说: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2]他们还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没有单纯的画家,只有把绘画作为自己多种活动中的一项活动的人们。”[13]也就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既有理性又有情趣,既有现在体力劳动者那样强健的体魄,又有现在知识分子那样渊博的学识,更有现在艺术家那样丰富的情感。
共产主义社会,将完全没有阶级,随着阶段的消亡,国家也将消亡。恩格斯说:“在现代历史中至少已经证明:任何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任何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形式(因为任何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14]阶级斗争实际上就是经济斗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没有必要为经济而斗争了,阶级就自然没有了。国家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将会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消亡。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里说到:“勿宁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介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种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15]也就是说,国家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阶级社会的产物,奴隶社会才开始出现国家。在原始社会,经济十分落后,没有剩余产品,没有剥削,没有不可调和的对立面,不需要国家机构。“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16]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高度发达,可以各取所需,国家也将失去它存在的基础,因为那时已经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没有不可调和的对立面存在。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就像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一样。
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经过科学论证的,它不像中国先人设想的大同社会和桃花源,也不像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那样,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只是一种空想,而是一定能够实现的,不仅是共产党人的追求,也将是全人类的向往和终极目标。
共产主义社会是一定能实现的,但是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知道,生产力要发展到真正的按需分配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何况我们现在世界经济发展还很不均衡,贫富差距还很大,还有战乱等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很多不利因素。生产力高度发达,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基本的条件,如果生产力水平不够高,是无法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精神境界是不可能达到非常高的水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实行吃大锅饭,“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充分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高度发达离不开全球合作。正因为这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给各国合作搭建一个平台,为全球共同发展创造条件。
(2)各地区的政府应合理控制人口城镇化进程,特别是人口城镇化程度较低、人口结构还不稳定的中、西部地区的省份,政府可制定一定的人口政策保证人口向城镇地区的合理流动,防止因为城镇人口的爆炸式增长而导致水资源消耗的急剧增长。
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最美好的社会,是人类的最终追求。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处于真正的审美生活状态。审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对对象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创建,是自由的,是愉悦的。审美的生活状态,就是一种自由自在,非常享受,基本没有忧愁和烦恼的生活状态,你能够“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的,而且还不会影响他人。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也就是说,每个人都高度自由发展,一个人的发展是他人发展的条件,因为如果有一个人不自由发展,就会导致很多人不能自由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异化劳动,而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表现。在共产主义社会,他人不再是异己的敌对的他者,而是促进帮助自己达到全面发展的条件。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新生儿数量逐年的增加,尤其是危重症患儿的增多,使得使用机械通气的患儿也不断增加,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新生儿的重要手段。目前,呼吸机在NICU的有效应用,显著提高了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同时机械通气所导致的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又是导致医院感染,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导致医疗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VAP是机械通气治疗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病率高达9% ~70%;而VAP
再如,在新中国,尤其是在新中国建立70年的今天,我们国家也有一部分孩子的童年是处于审美的生活状态。还记得乔羽作词的那首《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 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小船儿轻轻 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小船儿轻轻 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小船儿轻轻 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这首歌描写了孩子们幸福快乐的生活,这是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是一种审美的生活。那个年代(20世纪50年代),虽然物质生活不是很丰富,但比较解放前,孩子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他们那时的精神上的幸福感很强,所以他们的生活是非常美好的。今天,我们的孩子,大部分孩子,特别是学龄前的孩子,由于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父母对孩子培养的重视,很多父母能够陪着孩子成长,使很多孩子过着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生活,享受着审美的生活。当然,或者由于教育观念教育制度的影响,很多孩子,特别是上了学的孩子,生活得不幸福,受到很大的压力和很多不必要的约束和限制,他们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的童年快乐幸福,也许他们物质享受上很丰富,但他们可能缺失了很多自由和活泼。也还有很多农村的孩子,父母在外打工而成了留守儿童,不仅物质生活不能得到充分保障,而且他们缺少父母的陪伴,精神生活有很大的缺失。但是,不管怎样,由于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条件越来越好,今天的孩子,有很多是过着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审美的生活,他们不用少年老成,不用早当家,他们可以跟父母经常出去旅行,他们可以吃到想吃的东西,可以穿漂亮的衣服,可以住舒适的房子,可以经常到电影院看电影,可以学自己想学的特长爱好……。孩子的生活之所以是审美的,不仅仅是没有物质生活的限制,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是审美的,他们充满童真,没有功利心,不追名逐利,不怀恨记仇,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一分钟前还说“我再也不跟你玩了”,一分钟后彼此又有说有笑。由此可见,一部分孩子的童年生活和一部分老人的退休生活是审美的诗意的,他们的生活是我们很多人羡慕向往的。从这些孩子的童年生活和这些退休老人的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应该充满信心,我们正在逐步地、慢慢地接近共产主义社会。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将是审美的。到那时,我们将真正实现“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
当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但是,有很多国家的领导人,没有充分认识到整个世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只谋小部分人的利益,损人利己,不断制造事端,甚至发动战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和中级阶段,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联系没那么密切,甚至可以没什么联系,可以单打独斗。社会越是处于低级阶段,独立性越突出。在狩猎经济时期、采集经济时期、农业经济时期,交流合作可以没有多少,但到了商品经济、工业经济时期,交流合作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必要,尤其是到了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时代,社会分工十分精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融合,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网络和交通的发达,也为交流与合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既有必要,又具备条件,为什么我们不交流合作呢?正因为认识到这点,我们党我们国家坚持开放不动摇,坚持走出去,坚持请进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己之长,补人之短。我们不仅学习他国的好经验好做法,也把自己的好经验好做法毫无不留的传授给其他国家,我们的中国方案,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乐意跟别国分享,乐意让别国借鉴参考,但我们绝不是强迫,因为我们知道,各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走的路子可能不完全一样,我们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
我们现在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共产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缺失,是因为没有唯物史观,没有真正看清社会发展的趋势,没有看到社会突飞猛进的进步,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历史总是向前的,科技每天都在进步,社会生产力水平总在不断提高。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里有一篇课文叫《呼风唤雨的世纪》,里面讲到:“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在本世纪,在未来,我们的科学技术将获得更多奇迹,将更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的衣食住行将变得更加便利和优越,我们的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将更多,我们的身体将得到更大的解放,也就是说,我们将越来越自由。当下社会科技进步,真的好像只有想不到的而没有做不到的,无论是衣食住行玩的哪一方面,稍不留神我们就落伍了。总有一天,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可以达到各取所需按需分配的程度。其实,我们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达到了衣食无忧的的水平,不用为生活而奔波,工作不再是为钱为生活所迫,而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然,由于周边的环境影响,他们还不可能真正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境界,思想意识也还没有达到共产主义的境界。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这些人的生活看到共产主义生活的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我们正在逐渐向共产主义生活接近。
矿体厚度:矿体的厚度分为两个明显的区间(图2B),1~3 m为一个区间,4~7 m为另一个区间。两个区间的资源量曲线变化也明显存在较大的落差及间断,矿体厚度与资源量的贡献关系总体呈负相关关系,即厚度越大,对资源量的贡献越小。对资源量贡献最大的矿体厚度为1~2 m,占总量的70%,这与矿床矿体多为薄脉型特征相符。
其实,很多国家很多人已经认识到了合作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只是限于为小部分人谋利益的狭隘胸怀而歪曲偏离了“合作”,违背了初衷。联合国,世贸组织都是世界性的组织,体现了人类对合作的共识,也确实在人类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欧洲建立欧盟,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欧洲的发展,也是欧洲人们对合作重要性认识的体现。正因为没有中国共产党人这样的胸怀,没有为全人类谋幸福的担当,很多国家很多政党搞假合作,只有有利自己的事情才干,甚至不惜损人利己,破坏了真正的合作,给世界带来不和谐。还有,一说到共产主义社会,很多人就“谈虎色变”,他们不知道,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不管你接受不接受,不管用什么样的名词,社会总是在发展,人类总是在进步,将来的社会一定是朝着马克思恩格斯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我们总是在不断接近这一美好社会。
按照国内外对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要求[8],本研究将体力活动水平分为两组:体力活跃组和体力不足组。体力活跃的定义是每天60 min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每周至少3天,即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力活动 ≥180 min;而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时间 <180 min定义为体力不足。
共产主义社会,不可能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首先实现,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实现。马列主义创始人当时认为,很多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同时发动革命,社会主义要在很多资本主义国家同时产生,但事实不是这样,而是在资本主义薄弱链条上先诞生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苏联,而后又陆续建立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先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只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因为她仍然还有国家机构,还有武装力量,可以保卫自己,而不受别的国家别的地区的影响。但是,共产主义社会,是没有阶级没有国家,是高度发达到按需分配了,如果只是一小部分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内)实现,那是行不通的,会受到别个国家别的地区的侵扰。就像一个村子,如果只有你一户人家十分富裕,其他都很贫困,你又不帮助贫困户,那你难以永远富裕,你难以长久在村里立足,至少需要法律来保护你。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如果你很富裕,但周边的国家都很贫穷,你能保证不受骚扰,能保证周边的难民不偷渡拥入吗?即使你有国家机构军事武装来保护也还不能完全免除影响。就拿美国来说,它算是比较发达富裕了,但是,它不能成为独立的王国,它受到世界各国的影响。一个家庭也好,一个国家也好,可以先富起来,但是富起来后一定要带领帮助其他家庭其他国家共同富裕,大家富起来了,才能保证真正的长远的富裕并走向更富裕。
“共产主义是世界性的、国际性的、全球性的,不具有民族性、区域性、地域性”[17],不能只在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地区、某一个民族率先实现。要在全球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必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是非常有远见的,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体现。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基础,要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具有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担当。
在产妇分娩前,医师需要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要对产妇的身体状态进行全面科学地评估,进而选取最佳的分娩方式,主要的评估内容包括,对产妇上次分娩方式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同时需要结合产妇自身现状选择分娩方式。
我们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互利共赢的事情,目的不仅仅是当下的发展,而且是着眼于长远的发展;目的不仅仅是发展中国,不仅仅是服务中国人民,更是推进周边国家的发展,推进全球的发展,造福全人类。很多国家领导人不是没有认识到开放的重要性,不是没有认识到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不是没有意识到交流合作的必要性,而是他们没有为全人类服务的意识,没有中国共产党那样宽广的胸怀和担当意识,他们只是为自己为少数人为某一部分人谋利益。他们也知道开放,但他们的开放是侵略或者殖民,他们的开放不是平等互利的,而是损人利己的,他们骨子里根深蒂固的理念是零和思维。偏见不能改变真理,自私不能永远获利。人类社会最终必将走向共产主义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信仰的真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大公无私的担当,也是推动人类共同进步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智慧方略。因此,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发出号召:“我衷心希望,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多一份平和,多一份合作,变对抗为合作,化干戈为玉帛,共同构建各国人民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18]
参考文献:
[1][2]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5-09/29/c_1116703645.htm.
[3][4]习近平.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3/29/c_127632707.htm.
[5][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57-58,60.
[7]郑长忠.中国共产党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担当[J].当代世界,2017,(11).
[8][16]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1,50-51.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6.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
[11][14][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4-155,247,166.
[12][13]陆梅林.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19,220.
[17]邱素云.《共产党宣言》全球化思想对我国的意义[J]. 北方文学, 2017,(8).
[18]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六年新年贺词[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31/c_1117643074.htm.
【收稿日期】 2019-06-04
【作者简介】 钟春林,男,罗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美学、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 D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5647( 2019) 04— 0013— 06
责任编辑:齐 轩
标签: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文; 共产主义社会论文; 方略论文;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