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敷贴联合止吐预防胃肠肿瘤化疗消化道反应论文_凌国云

穴位敷贴联合止吐预防胃肠肿瘤化疗消化道反应论文_凌国云

(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肿瘤内科 江苏 太仓 215400)

【摘要】目的:评价穴位敷贴联合止吐在胃肠肿瘤化疗消化道反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化疗的36例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化疗后胃肠道反应防治方法不同分为采取穴位敷贴联合止吐治疗的观察组与接受止吐单用方案治疗的对照组,将两组治疗效果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控制率为88.8%(16/18)明显高于对照组72.2%(13/18)(P<0.05)。结论:胃肠肿瘤化疗恶心呕吐副反应采取穴位敷贴与止吐联合方案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多加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胃肠肿瘤;化疗;穴位敷贴;止吐;胃肠道反应

【中图分类号】R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3-0350-02

临床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主要方法为手术和化疗,化疗能够杀灭术后机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以达到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治疗与临床生存率,骨髓功能抑制、肝脏毒性、脱发、消化道反应、泌尿系统毒性是肿瘤化疗患者常发生的几种主要不良反应表现,尤以消化道反应最为常见,不仅影响患者化疗依从性,同时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5-HT3受体拮抗剂是临床广泛使用的防治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主要药物,在延迟性呕吐治疗中应用效果欠佳,穴位敷贴与止吐联用方案在胃肠道肿瘤化疗消化道反应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在提高急性呕吐控制率的同时实现对延迟性呕吐的良好控制。我院采用穴位敷贴与止吐联合方案治疗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部分胃肠肿瘤化疗消化道反应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并整理2015年9月-2016年9月就诊我院的36例胃肠肿瘤消化道反应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男12例,女6例;年龄51~70岁,平均年龄(61.7±5.4)岁;8例胃癌,10例结、直肠癌;其中8例采用“希罗达+奥沙利铂”方案化疗,4例采用“替吉奥+奥沙利铂”方案化疗,4例采用Folfox方案方案,2例采用“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对照组男12例,女6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61.4±5.5)岁;7例胃癌,11例结、直肠癌。其中7例采用“希罗达+奥沙利铂”方案化疗,5例采用“替吉奥+奥沙利铂”方案化疗,4例采用Folfox方案化疗,2例采用“雷替曲塞+奥沙利铂”方案化疗。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穴位敷贴与止吐联合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所用治疗贴由上海丰泽园医药研发所研发,云南省普洱市金利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注册号为滇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260001号,生产许可证号为滇食药监械生产许20160005号,产品标准号为YZB/滇0007-2010。于化疗前30分钟开始实施该治疗方案,敷贴穴位包括:中脘、足三里、内关,各个穴位均敷贴并行为期15min穴位按压,2次/d,早晚各一次,每天更换1次,连续敷贴3天。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阿扎司琼10mg,在患者接受化疗前半小时将10mg酸阿扎司琼缓慢滴注。单用止吐方案治疗,所用药物类型、剂量、给药方式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按化疗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WHO标准) 将恶心呕吐副反应程度分为5度。

0度:无恶心呕吐;I度:恶心,不影响进食及正常生活;Ⅱ度:暂时性呕吐,影响进食及生活;Ⅲ度:呕吐需治疗,明显影响进食及生活;IV度:难控制的呕吐,不能进食。

治疗后3天观察患者消化道反应程度,控制在0度和I度为显效;Ⅱ度为有效;Ⅲ度、Ⅳ度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n表示例数,%表示百分比,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胃肠肿瘤患者化疗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恶心呕吐副反应,虽然医药市场上推陈出新的化疗药物毒副作用逐渐减轻并呈可控趋势,但化疗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仍不可避免。临床上用于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药物主要以5-HT3受体拮抗剂为主,对于急性呕吐控制效果理想,但在延迟性呕吐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我院在止吐剂治疗胃肠肿瘤化疗恶心呕吐副反应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敷贴联合治疗,临床实践证明穴位敷贴与止吐联合治疗方案止吐效果显著,对于急性呕吐与延迟性呕吐均有很好控制效果,体表直接用药,治疗操作过程简单,治疗成本低,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并且穴位敷贴疗法应用不必考虑口服经消化道吸收多环节灭活作用与药物内服副作用,患者对此疗法不会产生依赖性[1]。主要发挥脾胃调节,补中益气作用的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合穴,刺激足三里穴能增强胃肠蠕动并使其蠕动更规律,促进多种消化酶活性提高,使患者食欲助长以利消化[2]。对心、胸、胃起调和作用的内关穴是八脉交会穴,通过按压该穴促进气机疏通以达到降逆和胃之功效。经常与内关穴搭配治疗恶心、呕吐的中脘不仅是胃之募穴,同时也是八会穴之腑会。《针灸·大成·卷九·治症总要》中记载前述三穴相配是治疗腹内疼痛的有效方法。

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敷贴治疗贴刺激经络经气,使机体生理机能原有的疾病抵御能力与自我修复能力得以调节,升内部正气,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对化疗不良反应起到预防及纠正治疗。

本文观察组消化道反应总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穴位敷贴与止吐联合治疗方案防治化疗消化道反应效果确切。综上所述,无痛、无创治疗成本低,操作简单易行的穴位敷贴联合止吐是防治胃肠肿瘤化疗恶心呕吐副反应的理想疗法,推荐临床多加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董宝霞.穴位敷贴对肿瘤治疗后胃肠不良反应的防治[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11(4):49-51.

[2]么杨,王海,吴晓丹,等.穴位敷贴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9):133-134.

论文作者:凌国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穴位敷贴联合止吐预防胃肠肿瘤化疗消化道反应论文_凌国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