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几点对策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对策论文,结构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过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多年的努力,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的农村改革,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带来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进入了一个历史性发展新阶段。
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后,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突出的问题就我区整体而言,一是粮食生产供过于求,种粮比较效益下降;二是农民增收缓慢,新的增长点不突出;三是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拍节慢而乏力,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不足。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对目前农村形势以及今年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的思路、任务、政策都作了明确规定,内蒙古党委六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专门对调整产业结构作了决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大课题。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农业已经由过去单一自然资源制约变成受自然资源和市场双重制约,农民要经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考验。农民收入多少不再完全取决于农产品数量,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成为目前农民的一种困惑。这些年来农民收入变动情况完全说明了这一点。据统计资料分析,1978年,我区人均占有粮食在全国排第26位,最近几年已上升到第3位, 油糖也位于全国前列,人均占有的绝对值都大大超出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农民人均收入却呈现和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趋势。从位次上讲,1980年、1985年内蒙古农民人均收入在全国排第13位、第11位。但到1990年以后,我区基本在第18—20位徘徊。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看,“六五”期间,全国平均增长15.8%,内蒙古为15.7%,基本一致。“七五”期间,全国为11.5%,内蒙古为10.1%,低了1.4个百分点。 进入“八五”时期,全国为18.5%,内蒙古为15.1%,低了3.4个百分点。1978 年—1987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5.6%,我区为14.7%。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值看,1990年我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差38.7元,1995年差距拉大到277.7元。1998年我区粮、油特大丰收,带动农民收入增幅达11 %以上,大大超出全国平均增长4 %的水平, 但人均纯收入仍低于全国168.5元。内蒙古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底差在哪里? 从收入构成可以一目了然。以1997 年为例, 内蒙古人均劳动报酬收入为162.6元,占人均纯收入的9.1%,而同期全国人均514.6元, 占纯收入的24.6%;1997年内蒙古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1596.3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9.7%,来自二、三产业收入153.8元,只占纯收入的8.6%。而同期全国人均来自二、三产业收入为719.58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4.4%。问题十分清楚,结构过于单一,农民收入基本来源于农牧业, 二、三产业很不发达,实际上多数农村二、三产业还处于空白状态,这是农民收入低、增长缓慢、农业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的结症所在。再从种植业分析,首先应该肯定,20年来内蒙古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49.9亿公斤,增加到1997年的142.1亿公斤,增长1.8倍,油料由12.5万吨增长到73.1万吨,增长4.8倍,糖料由43.1万吨增长到330.3万吨,增长6.6倍。在这里顺便解释一个问题,社会上有一种说法, 说内蒙古这几年粮食增长主要靠开荒扩大面积。如果从局部、个别地方来讲,似乎还有些道理。但从全局讲,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据统计,1978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6140.7万亩,1997年为7356.6万亩,增长了19.8%,但粮食总产却增长184.7%,粮食单产由1978年的每亩81.3 公斤增加到1987年的每亩193.1公斤,增长137.6 %, 而且油料总产增长484.8%,糖料增长了666.3%,再以农业发展较快的1991年—1997年这个阶段情况看,粮食播种面积只增加154万亩,增长2.1%,但粮食总产增加48.2%,单产提高了44.9%,这个阶段耕地增加主要增加在经济作物上,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由207万亩增加到937万亩,增长3.5倍。 所以说,增产的主要因素还是农田基本建设、科技和物质投入的增加,特别是农村基本政策的贯彻落实,在农业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再分析农业内部,随着多种经营的发展,种植业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比重仍然很高,1998年农民种植业收入占总收入的57.12%, 其中粮食就占41.44%。经济作物仅占15.7%,而全国1998 年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45%。所以,种植业内部结构比较单一,又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因此,调整优化结构,就全局和整体而言,应该说是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大力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势在必行;在大农业内部,稳定发展种植业,突出发展农区畜牧业,积极发展渔业、林果业、副业,是实现大农业内部良性循环,提高农业经济整体素质,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的正确途径;在种植业内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油、果、菜、药、花等经济作物,积极开发饲草料作物,着力调整优化粮经品种结构和提高质量,这是实现农民增产增效增收的必然选择。
二、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必须立足于改善生产条件,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由于多年的努力,农业综合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相对生产过剩,农产品全国流通大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农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以综合生产力水平为条件和前提,反过来又推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我区农业结构的单一,除了自然因素制约以外,综合生产力水平不高是一个重要原因。从总体上看,我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生产条件相对较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不仅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适应市场的应变能力也差。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大力开展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为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
我区土地资源丰富,但是耕地质量较差,土地瘠薄, 中低产田达5761万亩,水浇地面积3300万亩,只占全部耕地的26.8%,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耕地平均亩产出率和创造效益在全国是落后的。而且农业生态环境呈恶化的趋势,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风蚀沙化面积不断扩大,作为种植业的生态屏障——草原沙化、退化和碱化日趋严重;大面积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被破坏,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一些地方由于不合理地开荒,更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要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要大力搞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要抓住国家利用债券拉动内需增加对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力度的机遇,实施好生态项目工程,切实把我区黄河中游地段、风蚀沙化区生态建设搞好。二是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要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粮食自给工程和节水灌溉示范工程项目,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河、库灌区、井灌区都要搞节水,如果把水资源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在不增加水源的情况下可扩大水浇地几百万亩。旱作农业区要积极开发抗旱水源,通过坡耕地建设和农艺措施改进,做好蓄住天上水这篇文章。三是实施进退还战略,抓好以蓄水保墒,培肥地力为中心的基本农田建设。与此同时,把不适宜耕种的耕地逐步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果),摆脱目前广种薄收、掠夺式生产经营的传统耕作习惯。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用先进的物质技术装备农业。不仅要强化产中的基础设施,还要向产后基础设施延伸,比如产后加工、保鲜、仓储等基础设施。这是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稳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在这方面我们同全国平均水平有很大差距。在万亩拥有的科技推广人员比例方面也大大落后全国平均水平。面对21世纪以农业新技术革命和科技创新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大趋势,我们只有在物质技术装备上急起直追,才能逐步缩小同全国农业发展的差距,才能为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奠定物质技术基础。
三、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为中心
我区在实现粮食自给过程中,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解决了我区农业长期徘徊的局面。科技在数量型农业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广大科技人员为全区的粮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产方式要由过去追求数量转移到数、质并举的轨道上来,这就必须向调整优化结构,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转变,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更加需要以科技为动力,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也可以说,这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市场农业,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目前到处遇到农产品卖难问题,突出的还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卖难,相对过剩,而优质农产品、专用品种供不应求。农产品卖难固然与市场疲弱,消费需求不旺,内需拉动乏力有关,但从根本上、从长远来看,还是个产品质量问题,将来进入世贸组织以后这个问题会更突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以科技为先导,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引育相结合,以引为主,抓好优良品种培育、审定、推广工作,抓好优质农产品的开发推广工作。在引育种上要由过去片面追求高产转变到注重品质、产量和抗逆性方面上来。二是抓好良种良法配套,通过栽培技术和平衡施肥,植物保护,达到产品质量标准,提高商品等级。东部地区高水分玉米如何降低水分,提高成熟度就大有文章可做。呼盟地区的小麦,也并不都是内在质量问题,抓好收获和烘干、仓储,就可以提高商品质量。尤其在结构调整中,各地引进不少新作物、新品种,一定要注意通过试验示范、摸索总结栽培技术,不仅解决指导农民“种什么”的问题,同时要帮助解决“怎么种”的问题。三是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名、特、优、稀品种,扩大优质产品的种植规模,通过品牌扩大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效益。四是发展绿色食品。我区有发展绿色食品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今后的生态农业建设中,要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和监测,真正把自治区这一优势保护好、发挥好。五是依靠科技,开展节本增效活动。目前全区化肥、地膜、农药等物化劳动投入普遍增加,而化肥、农药、水的利用率很低,造成生产成本增加,收益递减,农业投入产出水平很低。以1997年为例,内蒙古农业投入100元,带来纯收入202.4元,而全国是295.3元。 今后调整结构,必须把提高投入产出比作为一条原则,讲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六是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就是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再分配,就是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现在有一种片面认识,讲种植业调整结构,就是简单地讲粮、经比例,在面积上做文章。我认为,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但土地不仅有数量问题,还有质的问题。而且生产要素还包括资金、技术、设备手段等等,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生产要素呈现资本化和知识化的趋势,社会化生产要素更广泛地进入生产领域,而且向生产领域以外的产前、产后延伸,经营规模不仅一家一户单个经营规模扩大,而且区域规模不断扩大。所以衡量结构调整,不仅看耕地调整情况,还要分析其它生产要素的变动,更要看最后的经济效益,看对农民收入构成的影响。人是诸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产品也是商品。因此,通过科技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首先把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在调整优化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方面发挥先导作用。同时,通过他们去帮助、指导、服务于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不会有全区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必须延长产业链,抓好加工、流通两个环节
分析我区农民收入低的状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只从事农产品原料生产,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出售初级农产品。这固然与生产力水平有极大关系,在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特征的分散的小生产占主导地位情况下,商品率很低,没有多少产品可加工、转化。造成这种情况还有其它原因:由于户籍管理的限制,农民长期被束缚在土地上,而有限的耕地和气候等条件制约,农民一年只有五六个月劳动时间,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大量剩余。再加上计划经济和部门分割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影响,造成农民就是单纯种地,而各级领导和农业主管部门,也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产中过程及其服务上,无形中把产业链条缩短了。这种状况和现代农业、市场农业的要求极不适应。它不仅限制了劳动力的充分就业,造成劳动力浪费,而且防碍了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今后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过程中,必须在抓好生产的同时更多地注重产后的加工、流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首先遇到的是资金和技术问题,要广辟渠道,坚持股份制、集体、个体私营和引资等几条腿走路。要坚持初、粗加工和精、深加工相结合,所有的农副产品,农民都可以进行简单的初加工整理,分等分级,这样就可以提高商品等级和效益。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稀产品附加值高,加工增值潜力大,最有希望率先实现加工转化增值。二是发展加工业要和建立商品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利益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必经之路。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千家万户经营与千变万化市场的矛盾,解决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与实现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的矛盾,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采用先进技术设备之间的矛盾。最根本的是改变生产方式,开辟劳动力就业空间,实现一、二、三产业和城乡经济的有机结合,使农民分享到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润,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来源。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要以市场为导向。无疑,调整结构,首先要考虑市场需求及国家产业、产品政策,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目前,在农产品销售当中,买方找不到卖方,卖方找不到买方,流通不畅现象到处存在。目前在农业转型过程中,培育完善市场体系,疏通流通渠道,更显得紧迫和重要。我认为有三点工作急待加强。一是信息服务。各级领导都对农民讲“什么赚钱就种什么”。到底什么赚钱,往往谁也说不清楚。农民往往根据上一年市场供需和行情来决定下一年种什么。但市场瞬息万变,往往农民的信息滞后且不准确。所以,在调整结构过程中,各级领导和农民都要十分注意信息工作。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扩大信息覆盖面,提高信息准确度,加强对市场预测研究,以简洁、快当的方式把信息传达到农民那里去,同时要提高农民和基层干部的判断力,充分发挥农村经济人的作用,在他们的影响下带动农民进入流通。从长远看,要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分散的个体农民不可能进入市场,只有组织起来才能不断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五、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农民市场主体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们主要靠计划经济的思路和办法组织指挥农业生产,这无疑对解决农民的温饱,实现粮食自给有余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其弊端明显有两点,一是政府过多包办代替。二是农民过分依赖政府,其结果是政府背了不少包袱,政府职能受到消弱,又助长了农民等靠要思想,阻碍了群众积极性的发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农业,农民不仅是生产经营主体,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从这一原则出发,转变各级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农民市场主体作用,搞好新阶段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过程中,各级政府及其农业主管部门工作如何定位?起什么作用,值得深入探索研究。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要搞清楚:一是思想观念问题。各级领导一定要树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树立大农业、大粮食的观念,要尽快从追求数量型转移到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对干部考核标准也要有所调整,由强调数量型转到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制定考核标准,切实把干部追求政绩与农民讲效益统一起来。二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一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紧紧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发展主导产业和产品,切忌搞唯心主义、搞形式主义,更不准为了追求“政绩”搞花架子,损害群众的利益。三是抓好规划、政策、信息和服务体系建设,搞好协调、指导、服务,不能把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变成政府行为,严禁行政干预,强迫命令和搞“一刀切”。四是坚持运用经济手段,引导群众调整结构,要运用财税、信贷、价格等经济杠杆,通过调整产业政策和发布信息手段,引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五是农业主管部门要由过去只注重产中服务,忙于“摧种摧管摧收”,转向更多地搞好信息服务、技术服务、技术物化物资供销服务以及产后流通服务上来,由注重研究推广生产技术转到产前、产中和产后加工转化流通技术研究推广上来,由注重农、经作物技术研究推广转到农、经、饲作物以及多种经营技术研究推广上来。
农民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主体。要切实尊重和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把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自主权交给农民。对于农民来说,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市场意识、科技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自然和市场)。要克服小生产者狭隘保守思想和小富即安的落后意识,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要树立法制观念,在经济活动中信守合同,承担相应的义务,要努力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善于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做一个真正合格的新时期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