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主管理应走在社会前列_民主管理论文

高校民主管理应走在社会前列_民主管理论文

高校的民主管理工作应走在社会的前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走在论文,前列论文,管理工作论文,民主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267(1999)03—0092—03

大学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创造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它的社会职能发挥的充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力的强弱、社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当代国际竞争正由争夺军事优势逐渐转向争夺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科技力量的优势。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学教育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谁就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针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和我国高校的实际,我国的高校必须克服程度不同存在着的仅凭少数领导者个人决策、办学质量和效益低下的状况,要充分实行民主管理,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确实办好中国的高等教育。

民主管理学校是教职工应有的权力和客观必然。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其本质核心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教职工作为工人阶级的重要的一部分,不仅是国家的主人,更是学校的主人。他们既是管理的客体对象,更是管理的主体主人。这就决定了高校的管理形式和管理方式,必须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其次,高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人员的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都比较高,有条件在民主建设和民主管理方面走在前面。高校人员特别是教师干部思想活跃,信息量大,识辨能力强,对民主的要求也比较强烈,因此民主建设可以先走一步。

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民主意识的产生,两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大地上的建立和发展,正在逐步地改造着它的上层建筑,改变着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观念,特别是增强了人民的民主意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商品经济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将人们的平等和自由观念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教职工要求参加管理,发表意见,追求起点的平等,机会的均等;商品经济的社会化竞争,带来了公开的竞争意识,教职工在住房分配、干部任免、职称评定等方面要求学校给予群众更大的透明度;商品经济的开放性,直接影响人们的选择和参与意识,冲击着等级森严、人身依附、传统宗法等陈腐观念;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也加快了人们价值观念的更新,摒弃了陈旧的、僵化的、教条的政治价值观念,使人们的思想来了一次跨越质变的飞跃。

民主管理是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没有管理的民主化就不成其为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现代化科学管理原理的精髓,是人的管理,而民主管理的主要目的正是为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高校实行民主管理,就是为了保证广大教职工当家作主,充分调动教职工办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深入进行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发挥创造精神。

领导者的责任在于制订战略、拟定规划、确定政策、组织管理和使用干部,要履行这些职责就需要决策。当前知识和信息量极大地增加,人类社会正在向知识和信息社会发展,开放改革的时代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都使决策工作更加复杂和困难。为了减少失误,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被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办学自主权正在扩大,竞争机制开始引入,过去那种按照上级下达的计划照章办学的情况开始改变,要求学校更加独立自主的工作,办出自己的特色。广大师生更加关心学校的发展,迫切要求领导者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进一步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把学校办好。

目前进行高校领导机制改革,要按照现代化管理的机制,实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系统的统一。实行校长决策、党委保证监督、师生员工民主管理是其中的三个重要方面。他们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相辅相成。高校民主管理,有利于领导者集中群众的智慧,使领导者对学校重大的问题的决策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有利于领导者在工作中接受群众监督,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密切同群众的联系,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教职工培养自己的民主意识,提高自己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把教职工的民主生活做得更加充实和完善。

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情况,长期封建社会的历史,落后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加上建国以来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许多失误的影响,决定了我们在民主建设的形式上、内容上的不完善、不健全,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各种权利没能充分地体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还没有形成制度,程序也不规范,影响了民主建设的进程和发展。

从历史根源上讲,由于长期的封建制度和小生产的影响,传统观念中的奴性沉疴很重,人民群众的民主习惯还难以迅速养成。从管理体制上讲,旧中国留给我们的专制意识比较多,民主法制观念比较少,往往在法律和原则上确定的东西,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却难以得到完全、真正的落实,使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和群众的民主权利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从群众本身素质讲,由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加上高校人员构成较为复杂,自身素质的发展也不平衡,由此降低了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由于历史的原因、习惯势力的影响及缺乏实践和经验,不少高校的民主管理还不够自觉,没有把实行民主管理提高到尊重民主权力的高度来认识,而是停留在只是一个干部工作作风的水平上,对教代会、工会的工作,重视支持的不够,职权没有充分落实,甚至流于形式,民主管理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教职工要求参政议政,讨论学校战略和发展规划,讨论教育改革方案和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民主评议监督干部的积极性很高,但是不少学校因势利导不够,挫伤了民主管理的积极性;积极地进行民主管理的实践和探索不够,民主管理的内容、形式发展缓慢。

当前,高校的民主管理要得到加强,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强化领导者的民主管理意识

高校的民主管理,就是尊重广大教职工在学校中的主人翁地位,并依据国家宪法和有关法规,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行使管理的民主权力,在思想观念上应该把是否实行民主管理,提高到是否尊重广大教职工的民主权力的高度来认识。我国的高校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等学府,广大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是管理的主体,这就决定了必须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管理形式。只有把学校领导者的权威与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相统一,高度集中和高度民主相结合,才能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协调稳定发展。

2.领导者要主动接受监督

监督和检查是管理过程中的控制职能。领导者既是管理者,更是人民的公仆;既要监督检查别人,更要接受群众的监督。作为领导者,既要接受党组织的监督、上级的监督、检察纪检机关的监督,同时还要接受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过程中,民主监督是重要内容。校领导要定期向教代会汇报工作,接受代表对其工作的评议,必要时还要接受代表的信任投票。教代会要根据基本要求和评议标准,对校领导的工作汇报和阶段工作进行评议,作出准确切实的结论。在监督保证系统中,教代会要做好代表们的评议工作,评议监督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可以进行表扬、批评、推荐,可以建议、奖励、处分、免职,从制度上保证机关面向基层,为教职工服务。建立协商对话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民主建设的重要课题。校系领导要根据工作进程和遇到的实际问题,随时组织不同形式、不同范围的协商对话。协商对话,是沟通干部与群众关系,增进相互了解的有效形式,可以使领导者及时了解群众的要求,看到各方面存在的问题,重大情况让大家知道,重大问题让大家讨论,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并发动大家想办法,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即使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要向大家交底,也易于得到理解,缩小思想上的隔阂和差距。

3.要实现民主管理,最关键的环节是广大教职工能够掌握对学校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免的监督权

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职责在于服务,因此干部应由群众参与选择和任免。可是,现在我国高校的各级干部,基本上则是由上而下选拔任免,在确定干部的过程中群众的意愿很难或很少考虑进去,造成干部素质的不平衡。干部任免工作要制订规范,形成制度,特别应强调群众在干部任免决策中的重要作用。由组织、人事部门深入基层征求意见,作为上级任免干部决策中的重要信息渠道。如多数群众推荐或反对的干部,上级一般应遵照任免,如不能遵照任免,就必须同群众商量,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无足轻重的决策参考信息。凡遭到本单位多数群众反对的干部,经有关部门核查属实,认为不宜担负该单位领导时,上级主管部门就应对这部分干部作出否认或暂缓任命的决策。只有加强干部任免中的民主监督,才能形成素质过硬、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从而有效的激发起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4.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

教代会是高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它是以教师为主体组织起来的。这反映了学校工作的特点,但同时它的代表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党政干部和后勤人员,这就使教代会成了一个可以反映学校中不同利益群体的要求和愿望的机构。实行教代会制度,可以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团结学校中的各方面人员,共同办好学校。教代会是学校管理体制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它有广泛的职权,党委、校长、教代会“三位一体”形成高校新的民主管理体制。教代会有对学校工作的审议权、批评建议权、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决定权和对干部的监督评议等项权力。因此,要切实加强和巩固教代会的作用和地位,建立和完善教代会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使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力真正得到保证。

5.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作用

高校知识分子集中,党外知识分子占大多数。高校又是民主党派成员、民主党派负责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归国华侨和“三胞”眷属聚集的地方。他们在教学、科研、科技开发、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与海内外各界有着广泛的联系。学校党政负责人要加强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协商和密切联系,定期召开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充分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作出处理和答复。

另外,在高校内部建立各级干部的直接选举制度、干部弹劾制度等有关制度,以及进一步强化工会职能等项工作,也是强化高校民主管理的重要举措。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有助于形成政治生活的新型规范和制约机制,使之法律化、制度化,为高校民主管理的发展提供有效手段和切实保障,进而提高民主管理高校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收稿日期〕1999—03—20

标签:;  ;  ;  ;  ;  ;  

高校民主管理应走在社会前列_民主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