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人民医院肛肠科 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摘要】目的:探讨肛裂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肛裂患者40例,肛裂切除术20例,内括约肌切断术20例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肛裂切除术治疗患者手术时间36.9±9.5min,创面愈合时间11.6±2.2d,住院时间12.5±3.5天。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手术时间36.5±9.0min,创面愈合时间8.8±1.5d,住院时间9.5±2.5天。结论:内括约肌侧切术较肛裂切除术更优势。括约肌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的特点,有利于患者恢复,保障远期生活质量。
【关键词】肛裂患者;手术治疗;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055-02
肛裂是位于肛缘与齿线之间,肛管皮肤的纵行裂开,一般在肛管的前、后正中位置。大便干硬是引起肛裂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肛管皮肤全层裂开,以疼痛为主要症状。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肛裂患者40例临床手术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肛裂患者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15~62岁,平均年龄28±3.5岁。病程0.5~28年,平均3.5±0.5年。所有患者均有反复发作史,以周期性疼痛、便后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裂口仅位于肛门前正中线12例,位于后正中线24例,前后正中均有裂口4例。
1.2 方法
1.2.1肛裂切除术 适应于陈旧性肛裂,尤其具有肛裂“三联征”的患者,若急性感染视为禁忌,术前应做正规肠道准备。操作应在骶麻或局麻下进行,消毒会阴部、肛管与直肠下段,扩肛后,自溃疡肛裂之上端,围绕肛裂做三角形切口,切除全部前哨庤,肥大肛乳头及肛裂。若肛管仍偏紧,则垂直切除部分内括约肌。病变要切除彻底,引流通畅,止血干净。
1.2.2内括约肌切断术 适应于单纯性肛裂,便后剧痛,伴有肛管括约肌痉挛者。对急性感染者应视为禁忌。术前应正规肠道准备,有三种方法均在骶麻或局麻下进行。均采用截石位或俯卧位或侧卧位[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用双叶肛门镜显示后正中肛裂,直接经肛裂处从肛缘到齿状线,切断长约1.5cm的内括约肌下缘,并分离内、外括约肌之间组织,若有前哨痔或肥大的肛乳头应一并切除。有时也应切开外括约肌的皮下部,以利引流。若有出血应彻底止血。切口开放,自行愈合。(2)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扪及括约肌间沟后,在肛门缘外侧皮肤做2cm弧形切口,用弯血管钳由切口伸到括约肌间沟,显露内括约肌后,用二把弯血管钳钳夹内括约肌下缘,并向上分离到齿状线,在直视下用剪刀将内括约肌剪去一部分送活检,证实为括约肌,两断端结扎止血后缝合皮肤[2]。(3)侧位皮下内括约肌切断术:扪及到括约肌间沟后,用眼科白内障刀刺入到内、外括约肌之间,由外向内将括约肌切断。避免穿透肛管皮肤。
1.3 观察指标
对手术操作所需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对比分析。
2.结果
40例肛裂患者,肛裂切除术20例,内括约肌切断术20例。肛裂切除术治疗患者手术时间36.9±9.5min,创面愈合时间11.6±2.2d,住院时间12.5±3.5天。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手术时间36.5±9.0min,创面愈合时间8.8±1.5d,住院时间9.5±2.5天。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优于肛裂开除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3.讨论
肛管的前后方组织相对薄弱及直肠末端与肛管有一定曲度,且肛管外括约肌浅部在肛门后形成肛尾韧带、质硬、伸缩性较差,在排便时肛管后方组织要承受较大的排便压力,因此这二处易受损,且后方多于前方。为肛裂形成的直接原因。慢性便秘患者,由于粪便干硬、排便时过度用力、易损伤肛管皮肤。疼痛为肛裂的主要症状,其轻重、时间长短因人、因肛裂的轻重而异,常是由排便引发的阵发性疼痛。典型者便时痛轻。便后痛重,先轻后重中有一疼痛间歇期,呈一特殊的疼痛周期。排便时疼痛为粪便直接刺激裂内神经末梢引起,排便后疼痛是由于括约肌痉挛收缩所致,时间较长,一般为半小时到十余小时不等。再次排便时又发生疼痛,临床上称为肛裂疼痛周期,有时疼痛还放射到会阴部、臀部、大腿内侧或骶尾部。肛裂的出血为排便时损伤所引起[3]。时有时无,常在粪便的表面或便纸上少量新鲜血迹,或滴鲜血,大出血很少见。便秘常是造成肛裂的原因,但肛裂又可加重便秘,二者互为因果又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肛裂患者惧怕疼痛、不愿排便,从而抑制排便反射。
本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均是以消除症状,促使创面愈合为目的。总的来说,治疗时应区别肛裂是在急性期、还是在慢性期,急性肛裂多能自愈或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慢性期肛裂在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应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坐浴、局部清洁、通便和止痛剂的应用等。其他如创面用硝酸银烧灼、肛管扩张、局部封闭等。肛管扩张术适应于急性肛裂,无其他并发症者;以及慢性肛裂不并发息肉及前哨痔者。若合并急性感染不宜行扩肛术。术前排空大、小便。操作在局麻或骶麻下进行,消毒下段直肠与肛管及会阴部。以涂有石腊的手指,先用右手食指轻轻塞入肛管内,切忌采用暴力扩张,反复多次,来回做弧形扩肛,等待适应后再用左手食指塞入肛内,同样反复扩张肛门,检查括约肌。然后逐渐伸入二中指,扩张到肛管括约肌无紧迫感为止,大约需5分钟左右。术后肛管内塞入止痛消炎软膏或其他栓剂,每天仍需坐浴,保持大便通畅。
内括约肌切断的各种术式均有优、缺点,目前还没有有力的资料证实哪一种手术最好,只是术者的习惯不同。为了提高手术的治愈率,笔者临床体会,首先应该明确诊断,肛裂的患者,有些常常伴有其他疾病,如出口阻塞性便秘等,即使做了手术,效果并不理想,此时纠正便秘成为另一主要任务[4]。其次,对后位切口的术式,应严格掌握切口的深度和宽度,防止造成术后并发症,如肛门锁眼畸形、肛门溢液、创面迟缓愈合等。第三,肛裂的疼痛,临床观察,有部分患者并不是单纯的内括约肌痉挛,还有外括约肌痉挛的情况,单一行内括约肌切断术临床症状并不能缓解。如有一患者在行肛裂内括约肌松解术后,仍有剧烈的疼痛,检查肛门,可在肛周触及明显的外括约肌肌形环,将此环切开后,症状缓解。
【参考文献】
[1]俞琳.52例肛裂患者手术治疗分析[J].今日健康,2014(7):69-69.
[2]王毅东.手术治疗慢性肛裂12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5):41-41.
[3]李成.手术治疗陈旧性肛裂44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07(24):51-52.
[4]于学江,姜永前.手术治疗慢性肛裂的120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4(19):76-77.
论文作者:申喜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5
标签:括约肌论文; 肛裂论文; 患者论文; 时间论文; 创面论文; 疼痛论文; 肛门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