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视觉修辞研究(2009-2018)论文

基于 CiteSpace的国内视觉修辞研究( 2009-2018)

王志伟,牛文惠,刘 磊

(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郑州 450000)*

摘 要: 以CNKI 数据库收录的发表于2009至2018年有关视觉修辞的研究文献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技术,绘制10年以来国内视觉修辞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研究发现,在视觉文化社会时代,视觉修辞研究呈现多元化的研究态势;研究领域涉及传播学、广告学、认知学、心理学等学科;相关研究以修辞方法、视觉隐喻、符号表征、修辞结构等为代表;前沿发展聚焦于视觉符号、受众劝说、政治修辞和政治传播研究。文章研究的目的是帮助学者了解在视觉修辞研究中,传统的文字艺术形式由视觉符号媒介传递到身体感官体验,更好地理解视觉图像劝说的形成机制和社会实践模式,以便吸引更多的学者关注并积极投身于视觉修辞学科发展的研究行列之中。

关键词: CiteSpace;视觉修辞;视觉符号;修辞劝说

20世纪60年代开始,视觉修辞借助非语言符号的发展开始初具雏形;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出现视觉修辞转向,对视觉修辞的研究开始兴起。所谓视觉修辞,是强调以视觉化的媒介文本、空间文本、时间文本为主体的修辞对象,通过对视觉文本的策略性使用,以及视觉话语的策略性建构与生产,达到劝服、对话与沟通的一种实践与方法[1]。换言之,即视觉修辞与符号学联系在一起,从表意文字符号到多模态信息传递,实现全方位、多模态的修辞劝说,不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表面,而是将信息传达融合多种信息传播途径,将修辞劝说以身体的感官体验传递出来,并以视觉符号为主要表达方式。其中文字的艺术形式被进一步揭示,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化的形成机制和未来的实践模式。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广告、新闻、影视图像等视觉符号开始涌入人们的生活,当今社会被称为视觉文化时代,行为导向被这些视觉符号牵引。修辞劝说开始尝试新的模式,视觉修辞的出现正是在视觉文化时代对新的劝说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薛婷婷和毛浩然[2]梳理了国外视觉修词研究20年来的焦点,并结合所读文献讨论了视觉修辞未来的研究展望。虽然该研究指出了国内研究的不足,但是科学性不足,主观性较为明显。目前国内有关视觉修辞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开始显露头角,但科学、系统的梳理研究尚未引起国内学者的注意。基于此,本研究以CiteSpace为分析工具对2009-2018年以来的视觉修辞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从历时的角度厘清十年来国内视觉修辞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定性分析,进一步探讨视觉修辞研究的核心领域,通过突发性节点探究视觉修辞研究的热点变化。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工具

本文数据来源是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笔者采用高级检索方式,以“视觉修辞”为主题词,时间跨度为2009-2018年,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检索。数据源包括中英文篇名、作者、机构、关键词、摘要、文献类型、年代、卷号等信息。题录数据的最终检索时间为2018年12月31日。检索结果中剔除新闻、书讯、会迅等非研究性文献,并进行数据除重,共获得有效文献183篇。

本研究采用的分析软件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计算机与情报学教授陈超美用Java语言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该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分析文献期刊和作者之间的共被引关系[3],绘制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知识域(Knowledge Domain)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像[4]。该软件不仅在文献计量学和绘制学科发展的图谱方面有较强的技术和功能优势,而且还能分析和预测学科的热点领域、发展历程和前沿发展趋势。

二、视觉修辞研究的发展状况

根据2009-2018年以来有关视觉修辞研究的发文情况,绘制折线图,见图1。

LAS方法以当前设计点附近区域的样本为序列样本对Kriging近似进行更新,因此随着优化迭代的进行,Kriging近似的精度不断提高。由图6c可以看出,局部自适应采样窗口逐步逼近可靠性设计优化最优解,且最优解附近的极限状态约束边界能够被Kriging近似准确拟合。

图 1文献分布折线图

视觉修辞关键词共现网络时间线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视觉修辞的研究热点。从图3来看,国内视觉修辞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视觉修辞理论研究,主要包括视觉语言、视觉语法、视觉框架等;二是视觉修辞的研究方法,视觉隐喻、借代、夸张、明喻、通感等;三是视觉修辞的研究内容与对象,即视觉修辞在电视、电影、新闻、广告、传媒、图像、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三、基于 CiteSpace的国内视觉修辞研究分析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往往都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更多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历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由提供的材料协同合作,共同探索数学知识,从而来提升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中,一开始教师提出:“学校有一块土地,它的长是20米,宽是15米,你知道学校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接下来立马给出两组图形,师问:“每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学生先自己思考,随后和同桌交流想法。再经过集体交流,做出共同判断。

(一)国内视觉修辞的研究热点分析

本文数据共集成30个聚类,聚类标签依次为:#0修辞方法、#1修辞、#2视觉隐喻、#3视觉表现、#4新闻界、#5视觉语言、#6广告、#7原型、#8修辞结构、#9视觉框架、#10视觉文化、#11本科生、#12互文性、#13国画技法、#14政治修辞、#15跨媒介、#16图像修辞、#18通感、#19符号意象、#20语境论、#21图片、#22、#23、#24绵竹木版年画、#25蒙太奇和#29传播效果。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聚类#17、#22、#23、#26、#27和#28不属于最大连同子网络(Largest Connected Component),未在图谱中显示。薛婷婷和毛浩然在其研究中指出,国外视觉修辞研究已成为涉及政治、新闻、传播、艺术批评等众多领域的跨学科研究。[2]由图2可以看出,与国外视觉修辞研究相比,国内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也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特征,涉及修辞、广告、传播、政治、新闻、图像艺术等多学科领域。当前国内视觉修辞研究主要集中在修辞、新闻、广告、传媒等学科领域。笔者认为,视觉语言、视觉符号、视觉修辞在这些领域的广泛应用得益于新时代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新媒体运营的脱颖而出,二者不仅为视觉修辞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平台,也为视觉修辞研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社会材料。

从2013年开始,新版《梅葛》的整理持续到2017年。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参与者对梅葛的全貌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在梅葛传承已经支离破碎,很多老人相继去世的今天,整理这样一部梅葛丛书,其实也是在完成一次颇有效果的梅葛的文化传承。

图 2视觉修辞关键词聚类网路图谱

关键词是文章核心内容的浓缩及提炼,所以高频关键词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用于确定某一学科领域的重要主题和研究热点。运用CiteSpace对关键词网络进行聚类(Cluster),采用LLR对数似然算法,从关键词提取术语,命名聚类[5]。聚类的划分取决于文献间的共引关系,共引关系密切的文献构成一个聚类[6]。通过聚类算法把视觉修辞研究分为几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研究重点和主要研究领域,聚类编号越靠前(从零开始升序排列),文献数量越多,聚类规模越大,包含的节点越多。如图2所示,图中聚类的Q值为0.8784,平均S值为0.9929。Q的取值区间为[0,1],Q>0.3时,意味着所得网络社团结构比较显著。S值是评价聚类效果的参数,S值越接近1,反映网络的同质性越高;S值在0.5以上时,表明聚类结果较为合理[4]。图2的S值为0.9时,聚类效果具有高信度。因而,可以认为本聚类合理而且显著,具备较高的参考价值。

(二)国内视觉修辞研究的发展变化

3. 视觉修辞应用研究。视觉修辞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图像。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图像的基本功能就是承载和传达,即承载信息并实现既定的传播效果。视觉修辞在新闻、广告等传媒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刘涛[8]、燕芳[10]、陈红玉[11]、刘晶[12]、吴辉[13]、张蓓[14]分别从视觉修辞分析框架研究了西方数据新闻中的中国形象、报刊中视觉语言的运用、视觉修辞与新媒体时代的政治传播、政治视觉修辞研究、反腐专题片中的视觉修辞和网络媒体与视觉修辞。刘涛也强调了从视觉修辞的理论和方法视角切入并探究数据新闻的视觉框架是一种合理的研究起点和理论假设[8]9

图 3视觉修辞关键词共现网络的时间线图

图1中,虚线为趋势线,即自2009年以来,国内视觉修辞研究整体上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发文量由最初的6篇逐步上升到43篇,尤其是2015年之后发文量迅速上升,与视觉修辞学科在国内的发展情况相一致。2017年,刘涛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视觉修辞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国内有关视觉修辞的学术会议和高端论坛等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视觉修辞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1.视觉修辞理论研究。修辞理论家们应该坚持以我为主,即通过从修辞的角度对源于其他学科又可以为我所用的理论观点进行再描述(Re-Description)和再表述,逐步将它们纳入修辞的话语框架,改造成当代修辞理论的构成成分,并以这些外源性观点的“修辞化”改造为契机和界面开始向其他学科进行理论输出。[7]当代文化的“图像转向”将修辞从非语言符号研究拓展到大众传媒修辞实践,视觉修辞应运而生。视觉修辞是借助图像化的方式展开“劝说性话语”生产的符号实践[8]。由此观之,视觉修辞理论研究继承和发扬了传统修辞理论的基础,对修辞理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扩大了修辞学的研究视野和领域,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CiteSpace主要基于共引分析(Cocitation Analysis)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Pathfinder Network Scaling) 等,对特定领域文献进行计算,以探寻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转折点,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形成对科学演化的动力机制的分析和学科发展前沿的探测。

2. 视觉修辞的研究方法。国外学者认为视觉修辞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从修辞视角分析视觉符号;其二是利用视觉修辞理论解释视觉符号的独特性[2]29-30。国内学者刘涛认为,视觉修辞方法强调聚焦这些修辞学层面上的意义装置,对视觉文本的“修辞结构”进行解码处理,使得驻扎其中的那些被编码的暗指意义或无意识的文化符码显露出来,即通过对“视觉形式”的识别与分析,挖掘出潜藏于“修辞结构”中的含蓄意指。[9]77换言之,即视觉修辞借用修辞理论对蕴含某种意义的视觉本文、符号、图片等进行深层次的意义解析,从而解读出视觉修辞背后的修辞动机、修辞情境和劝说效果。视觉隐喻、借代、夸张、明喻、通感等艺术手法用于分析视觉符号的视觉形象和视觉表现;图像中的文本信息借助“通感”转化为语言文本元素,在认知构建和心理构建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成为听觉语言、绘画语言和视觉语言,最终形成视觉偏爱,完成视觉修辞劝说。

图3是视觉修辞关键词共现网络的时间线图(Timeline View)。通过时间线视图,对国内视觉修辞研究的关键词聚类进行分析,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观察到该学科领域的变化历程。图中顶部是时间轴,从左到右由2009年过渡到2018年,右侧是关键词聚类信息,聚类规模越大,聚类所含节点越多,编号越小,显示的字体也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图中的虚线表示相应年份的研究在减少,由于一些关键词出现较晚,规模较小,所以未在图谱中显示出来。

(三)视觉修辞的前沿发展趋势

突变词通常指那些使用频次突然明显增多或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出现的词语,常用于检测某一学科领域研究兴趣的突然增长,辨识和追踪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与一般的高频次关键词相比,突变词的动态变化特性使之能更有效地揭示学术研究的动态演绎和发展机制[15]。本研究利用突发性探测,制作了关键词突变图4。加粗的黑色线条代表该关键词突变所发生的时间区间;Begin和End分别表示突变发生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Strength反应该关键词突变的强度,强度越高表示关键词在该研究领域相应的时间区间内的影响越大。

图 4视觉修辞 2009-2018年关键词突变图

图4关键词突变图直观地显示了十年间视觉修辞研究的热点变化情况。对图4进行分析,视觉修辞研究热点经历了广告修辞研究、修辞手法研究、视觉符号研究、新闻传播研究、受众传播效果和政治修辞的发展变化。其中,广告修辞和视觉修辞手法的研究热度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分别从2009年持续到2014年和从2010年持续到2015年;2013年,视觉符号的突变强度达到2.4,代表较高的研究热度。视觉符号研究主要聚焦于从符号学视角审视广告、图像艺术、影视新闻中的视觉符号,研究视觉修辞中的符号形式、修辞艺术和劝说效果。符号是视觉语言的表征,因为符号本身带有意义指向,所以对符号的研究过程既是对意义的探索过程,也是对视觉符号背后蕴含文化的挖掘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4年开始,政治修辞和政治传播研究呈现较高的研究热度,也即代表在视觉修辞研究领域,视觉修辞和政治意识形态的研究相结合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笔者认为政治视觉修辞的发展原因有三点,其一得益于当代社会已成为视觉图像的社会,多媒体的传播途径和快节奏的信息交流方式促使图像传播和接收呈现明显的增长;其二,面对多元变化的时代和受众需求,相比于传统的语言修辞,视觉修辞凭借自身视觉意象提供了更有效的传播途径且传播力度更大;其三,视觉修辞涉及跨学科和多模态研究,不仅适用于分析复杂多样的政治传播图像,而且有助于分析涵盖图像、文本和声音的综合视觉形式,在现当代政治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治视觉修辞及其意识形态研究作为新的修辞理论视角,在未来的研究中亟需厘清概念内涵、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和批评范式。刘晶曾着重强调“面对当今政治传播领域非常复杂和多维的视觉符号主题,深入研究政治视觉修辞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12]237;她同时也指出政治视觉修辞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媒介命题,必须对政治传播和政治修辞学科进行重新界定[12]232

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区水资源管理工作,应按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实现水资源的全过程管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新时期治水思路,在项目水资源论证阶段和项目运行期,严格执行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管理,加强监督考核,实施“三条红线”管理,建立并落实“四项制度”,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用水效率,促进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四、结论和讨论

本研究借助CiteSpace引文分析工具,对中国知网2009年至2018年间的视觉修辞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首先,近十年以来,视觉修辞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得益彰,研究内容呈现多元化特点;其次,国内视觉修辞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视觉修辞方法、视觉隐喻、新闻广告中的视觉修辞、视觉修辞理论、视觉修辞文化等方面;最后,基于视觉修辞角度的视觉符号研究和政治视觉修辞研究是当前视觉修辞研究的前沿发展方向。虽然视觉修辞在修辞和传播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视觉修辞研究在修辞传播和实践上还有一些挑战。当前视觉修辞分析尚未形成统一的分析范式,视觉修辞的概念意象、空间操作、教学操作、视觉认知、视觉劝说观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除此之外,国内视觉修辞研究在视觉修辞批评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正如王志伟指出视觉符号蕴含了大量的意识形态信息,值得修辞批评重点加以关注[16]

十字单元模块拓扑即可得到所需的抛物柱面天线口径,但总体机构四周并无实际意义,如图5(a)所示,需要进行机构优化,去除冗余部分。抛物柱面支撑机构的刚度决定了拉网所形成天线型面的精度,需要对模块单元进行加强,提高刚度从而达到增强型面精度的目的[5-6]。

参考文献:

[1] 刘涛. 媒介·空间·事件: 观看的“语法”与视觉修辞方法[J]. 南京社会科学, 2017(9): 100-109.

[2] 薛婷婷, 毛浩然. 国外视觉修辞研究二十年: 焦点与展望[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 25(3): 29-34.

[3] CHEN C. 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 57(3): 359-377.

[4] 李杰, 陈超美. CiteSpace: 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6:2.

[5] DUNNING T. Accurate methods for the statistics of surprise and coincidence[J].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1993, 19(1): 61-74.

[6] 冯佳, 王克非, 刘霞. 近二十年国际翻译学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 2014(1): 11-20.

[7] 刘亚猛. 当代西方修辞学科建设: 迷惘与希望[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6): 1-7.

[8] 刘涛. 西方数据新闻中的中国: 一个视觉修辞分析框架[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6, 23(2): 5-28,126.

[9] 刘涛. 视觉修辞的学术起源与意义机制: 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9(9): 66-77,130.

[10] 燕芳. 报刊版面视觉语言的运用策略[J]. 新闻战线, 2016(18): 67-68.

[11] 陈红玉. 视觉修辞与新媒体时代的政治传播[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 38(1): 179-183.

[12] 刘晶. 政治视觉修辞研究引论[J]. 东南学术, 2017(1): 230-237.

[13] 吴辉. 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的视觉修辞研究[J]. 国际新闻界, 2017, 39(7): 119-128.

[14] 张蓓. 网络媒体与视觉修辞中的原型激活[J]. 编辑之友, 2017(7): 37-43.

[15] CHEN C, HU Z, LIU S, et al. Emerging trend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a scientometric analysis in CiteSpace [J]. 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 2012, 12(5): 593-608.

[16] 王志伟. 当代西方修辞批评方法: 多元性及其理据[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36(4): 6-9,61,127.

Visualized Analysis of Domestic Visual Rhetoric Studies Based on Citespace (2009-2018)

WANG Zhiwei ,NIU Wenhui ,LIU L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Abstract : By employing documents of visual rhetoric studies in CNKI from 2009 to 2018 as data source, a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 of domestic visual rhetoric studies in the past ten years is drawn with the use of Citespace, a scientometic tool. It finds out that in the era of visual culture society, visual rhetoric researches are presenting the trend of pluralism, which are including communication, advertising, cognition, psych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Researches on rhetorical methods, vision metaphor,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rhetorical structure ar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visual rhetoric; the frontier of visual rhetoric are focusing on visual symbols, audience persuasion, political rhetoric an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helping scholars understand that traditional textual art forms are transmitted from visual symbolic media to physical sensory experiences, helping scholar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social practice mode of visual image persuasion, to attract more scholars to visual rhetoric studies.

Key words : Citespace; visual rhetoric; visual symbol; rhetoric persuasion

doi :10.3969/j .issn .2095-5642.2019.08.080

中图分类号: H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 5642( 2019) 08- 0080- 07

*收稿日期 :2019-04-21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伯克左翼批评思想谱系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5YJA752014)

作者简介: 王志伟(1969—),男,河南中牟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西方修辞与传播理论;牛文惠(1993—),女,河南周口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西方修辞与传播理论;刘 磊(1992—),男,河南夏邑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计算语言学。

(实习编辑:钟婧怡 责任校对:安 炘)

标签:;  ;  ;  ;  ;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视觉修辞研究(2009-2018)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