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预防护理纠纷论文_潘丽华,钟萍霞,谢宇

加强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预防护理纠纷论文_潘丽华,钟萍霞,谢宇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人民医院

【摘 要】目的:护理行为法律风险的发生与防范措施密切相关,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减少风险的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构建和谐。方法: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降低护理执业风险。结果:防范护理行为法律风险,既是护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护士个人安全执业的需要;既是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保护护士自己的需要。

【关键词】法律风险;护士;服务意识;护理纠纷

1重视护士法律风险与服务意识教育

从调查结果可知,护士获取职业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医院教育和学校教育,其次是媒体,同时他们希望通过其它多种途径来提高认识和培养学习的兴趣。护理人员是护理活动的直接实施者,也是护理水平、质量的集中体现者,重视对从业人员的法律风险教育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城市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的要求。国外有学者认为,对医疗组织系统进行全面审查能够减少风险,而其中对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是关键部分。

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医护人员缺乏系统的法制教育,法律意识淡薄。本调查显示和以往研究一致,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知识的需求存在。护理人员对法律知识的认知情况存在不足,说明护理人员不了解法律知识是普遍存在的,医疗机构应结合自身情况,多途径培训护士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加大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相关政策法规学习。要有计划、有意识地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法律法规,分析以往的问题和教训,查找和确定医院目前存在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使大家从思想上确实认识到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大家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熟知患者的权利,以提高法律的依从性。定期请医疗律师讲解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护理纠纷的个案进行分析;及时通报有关的安全信息,组织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对己经发生的护理风险及可能出现的风险整理成册,组织进行学习。按计划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护理教育,加强护士基础护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要求护士熟练掌握护理安全管理的规定及程序、掌握护理风险预案的内容以提高护士防范和化解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统份护理记录表格,对记录的形式、格式等进行规范,培训护士从法律的角度真实、客观地书写各种护理文书。完善家庭护理相关制度,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肖建立建全家庭护理的质量评价体系。

2规范护士准入制度,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本文研究认为,一些业务素质较高、临床经验较丰富的护士在处理风险事件时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但有个别年青没有经验的护士却束手无策,不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不仅延误处理风险事件的最佳时机,也容易使护士处于护患纠纷中的被动地位。调查结果也显示,年龄在25岁以上,取得了职称和参加了转岗培训的护士发生法律风险少,卫生机构应制订相关的制度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在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加强护理队伍建设。

为有效防范因护士的任职资格带来的法律风险,主要的防范措施包括:①制定社区护士资格准入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士不仅要有国家护士职业资格并经注册,还应通过地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护士岗位培训,建议规定独立从事家庭访视工作的护士,应具有从事临床护理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在制度上保证护士的依法行医。保证患者接受护理服务的安全性。规范转岗培训:重点在于帮助护士转变观念,了解卫生相关政策,补充实用知识与技能。

3加强规范护士培训制度

本文研究认为要加强组织建设:建立风险管理组织。及时了解掌握各种相关信息,分析护理现状及问题,不断找出护理安全隐患;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实施护理质量的监控。护士长或负责人负责及时收集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信息,识别在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公布并采取对策。修订护理管理制度。为确保紧急信息能够及时上传下达,制定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制度及紧急风险管理制度,对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分析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风险问题,重新审视并修订护理规章制度,规范护理人员职责,修订护士各班工作流程,制订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双休日护理安全管理规定等。规范护士培训制度,针对护理人员的特点,定期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不定期进行业务学习,以完善护士的知识结构、丰富其内涵、提高其专业服务水平、转变其服务观念,强化沟通技能。

首先要落实转岗培训。转岗培训重点在于帮助护士转变观念,了解卫生相关政策,补充实用知识与技能:应组织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人员参与的调查组,了解护理人员的知识需求,结合护理工作的特点,确定护士培训内容,编写适宜的培钥徽材。依托高校,建立各地护士培训基地。对护理师资进行培训和资格认定。其次要加强护理专业技术培训。鉴于新业务、新技术、新药物在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的普遍开展与应用,护士对出院患者的继续护理常遇到困难。为保障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患者安全,并根据知识更新的需要。将护理的培训纳入护士继续教育学分管理。结合在职人员的知识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及时补充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4总结与讨论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认为应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监控系统,护理风险的识别是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系统地连续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护理风险事故原因的过程。在医疗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对护理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监控系统,进行早期风险管理识别,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预见,可以防患于未然,降低风险的发生。同时,也便于管理者制定合理的操作流程,制定更科学、更严谨的风险管理制度,实施系统、全面的管理控制,提高护理质量。

首先,护理管理者要经常检查护理人员的各项技术操作是否达标,还要进行不良法律风险事件的申报、监测以及反馈处理。有文献报道,制定“隐患自查报告制度”能够增加报告数量,从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另外,强调加强对护理人员行为方式的监督和控制。行为方式的监督和控制主要不是针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表现,而是他们的言行、态度等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否符合职业道德标准、是否具备医务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是否让患者及家属满意。不良的行为方式将会引发护理纠纷等风险事件。本文研究将护士的医德医风、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等方面也给予了调查。

参考文献:

[1]防范门急诊室护理纠纷的管理实践[J]. 罗安秀. 中国护理管理. 2008(10)

[2]我院加强急诊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J]. 曾小英. 中国护理管理. 2006(05)

论文作者:潘丽华,钟萍霞,谢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  ;  ;  ;  ;  ;  ;  ;  

加强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预防护理纠纷论文_潘丽华,钟萍霞,谢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